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论文
学生进入大学时代,所面对的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学生不可避免得要面对来自于外界和自身的各种矛盾,承受种种心理压力。此时,音乐能够发挥其抚平人们心绪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美好校园生活的条件。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文如下:
摘要:现今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音乐教育与其他的教育形式相比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音乐教育的实质和价值,以及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出发点,研究音乐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一个的未来,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仅应该有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音乐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缓解人的压力、提升人的审美情绪。因此,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的进行基础教育的一种。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身修为,使大学生成为素质全面地人才。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审美。它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学科,更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音乐教育应该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来设定教育的方法、方式和教育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教授的作品内容都要体现审美的要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感受生活的美妙、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音乐教育,反映学生的感情和思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懂得如何生活和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造发展的价值和社会交往的价值。音乐可以使人放松,产生灵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对人类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创造力是想象力的源泉。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音乐的产生都是音乐家创造力发挥过程,音乐创作比其他创作更需要创造力。音乐不比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艺术的原型,音乐确实没有现实中可以模仿的对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音乐的表现有很多形式,比如合唱、齐奏、舞蹈表演等等,在这些表演形式中大学生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互相的协作团结,遵守纪律,大学生能增进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社会,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身体以外的其他心理判断、情感等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不想冲突,适应社会的心理状态。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强迫性的心理疾病、极端的心理状态等等,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看事物有着乐观积极的状态,不消极、不懈怠。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快坚韧、与人能够更好地相处、能够更快的与环境相适应。这是心理健康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称为心理健康的人。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表现在对他人的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对比自己成功者的仇恨和排斥状态。对比自己强的人表现出对抗的心理状态,甚至进行破坏性的活动,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甚至于当别人遭遇的逆境的时候,幸灾乐祸,不提供帮助。这种心理不利于协作,有碍成功。其次,表现在对自己不认可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做任何事没有主见,太多的关注其他人的想法,很难成功。比如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对于自己贫寒的家境或者自己不突出的外貌,表现出的不自信,结果常常是碌碌无为、自暴自弃。再次,表现在反规则行事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出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等的抵触心理。
无论正确与否,倾向于向他人意见的反方向行事。这种心理会使人失去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性格偏执、会形成过于偏激的看法,不愿意遵守既有的社会规范,甚至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分子。再者,难以克服的孤独心理。这种心理体现在比较自闭,不愿意与人交往和交流,甚至有意的回避与人交往的场合,导致最终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这种心理会使人无法排解压力,等到心理承受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极限,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最后,存在着与异性交往困惑。大学期间学业并不是很紧张,课余的时间教宽松,加上心理的成熟,大学生会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大学生刚刚经历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并不懂得如何与异性进行交往、甚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分不清与异性的感情究竟是友情还是爱情,盲目的交往,只为排解孤独。还有的大学生大学期间荒废学业,认为爱情至上、学无所成,结果大学期间碌碌无为。更有严重者,因为失恋自暴自弃,甚至有自杀的行为。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育因为其独有的特质和价值,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好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欣赏美妙的音乐作品,大学生可以放松精神,缓释心理压力,会在精神上获得愉悦。音乐可以增强人的生命力,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的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心理负担重,精神压抑。大学生因为学业、就业等等问题,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音乐教育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聆听音乐给予不同的精神享受,不同的音乐会带来不同的精神体验,积极活泼的音乐能够增强人的斗志,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的审美价值。音乐会影响人的观念,会使人对于某些事物产生好恶。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使听众对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培养人高尚的情操,使人对大自然和生活产生热爱。通过音乐更了解音乐所诠释的主题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好的体会音乐的内涵,更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应该更为广泛以便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现实生活着经常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的化解这种冲突。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情商的重要性。借助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摆脱人际交往的困境。比如进行合唱、齐奏、大型的音乐表演等形式使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增进交流与合作,更有群体意识,从而增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然后,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关乎国家的发展,许多优秀而杰出的人才都是音乐的爱好者,比如,爱因斯坦就是通过音乐获得灵感。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激情和想象力,使创造力获得长足的发展。音乐教育绝对不是简单的音乐符号的灌输,它是通过音乐的律动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学生扩散性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使学生成为创新性的人才。
最后,音乐教育可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人无完人,任何的人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生正值青春的美好时期,正是人的性格形成的阶段,这时候塑造的性格以后改变就会比较困难。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美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培养其团结、有爱、互助的性格,排除自私狭隘的心理,提升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