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浅谈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论文

浅谈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浅谈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论文

  护理科学随着社会的文明而迅猛发展,当代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维护着健康的心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相关论文,欢迎阅读!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论文篇1

  【摘 要】目前心理健康的定义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心理现象的自身规律来分析,心理健康可以定义为: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护士被人们贯以天使的称谓,可见护士要承受比从事其他专业的人群高出很多的压力和委屈。而当代患者对自己的生存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目前护士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表明在各种职业中护士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些强迫、抑郁、躯体化症状,如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遗忘率高,感到自己精力下降,活动减慢伴头疼、腰疼、肌肉酸疼等。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提出了身心衰竭综合症的概念,提出因心理能量的长期奉献,在给予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以极度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症,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我国也有调查显示,职业性应激可导致部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失衡。此外,职业心态偏差,人格异常,身心疾病等并不鲜见。显然,这与全新护理模式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本文就引起护士不良心理的原因具体分析并提出对策。

  1 出现异常心理反应的原因

  1.1 超重的工作负荷

  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护士数量不足,脑力和体力劳动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

  1.2 紧张的工作性质

  护士在工作中常面临许多急症抢救、技术更新、疾病威胁等,患者病情变化多,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必须及时观察病情,并迅速作出反应,同时还要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这些都会产生压力。

  1.3 高风险的职业压力

  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将会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 生理节律紊乱

  “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的生物钟节律。

  1.5 复杂的人际关系

  医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护士要面对心理状态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患者,有的患者对护士工作过于挑剔,有的不愿配合护士的安排,有的随意辱骂护士,此外,护士还要应付生离死别的场面,极易导致心理负荷过重。

  2 维护与干预对策

  2.1 加强护士队伍的心理素质教育

  提高自身调节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提高自我放松意识,提高对紧急事件的应激能力,学习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有效调节情绪,掌握合适自己的放松技巧,自觉应用心理知识、理论进行心理调节,以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

  2.2 提高护理道德教育

  护理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而护理质量又取决于护理道德和护理理论技术水平。受一些不良倾向观念的影响,加之护理队伍的护理道德意识淡薄,可引起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护理部、科室、应以各种形式组织及强化护士的法规教育,增强群体道德意识,从而使每一位护士懂得护理道德是护理人员的灵魂,是做好护理工作的精神动力。护士的工作常在无监督下独立进行,这就需要护士具有“慎独”修养,而“慎独”是护理道德较高境界,并非每个护士能做到。因此,强化道德意识和道德教育的培养,是减少护理差错的重要措施之一。

  2.3 加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对工作量大、倒班多、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实行政策倾斜,适当增加待遇,同时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必要时采取轮转制度。

  2.4 管理者应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

  重视护士的各种心理需要,当护士不被病人理解,受到漫骂和侮辱时,可以到管理者诉说,得到管理者理解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释放压力。管理者应经常召开护患关系座谈会,加强沟通,减轻护士因不被患者理解而造成的较大心理压力,促进护患关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管理者可运用激励理论,帮助护士建立最佳工作状态。

  2.5 护理工作中法律意识的培养

  在医疗活动中,各类医务人员每时每刻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法律,护理人员也不例外,因此,如何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是护理工作中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方法之一。首先,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只要懂法、守法,才能运用法律知识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第二,护士实行医疗活动的依据是医嘱,护士必须严格、准确、及时、完整、科学、严肃无误地执行医嘱,完成各种医疗护理活动;第三,认真仔细地书写各类护理文件,做到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书写,与医疗文件相符,同步并妥善保管;第四,每一项护理工作都应遵循操作常规,遵守护理制度和规范,在护理过程中充分重视护理行为的两重性,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第五,时刻不忘护理工作的严肃性。以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从事护理事业。

  2.6 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很容易产生对家庭的负疚感,对事业的失落感,对职业的厌恶感。特别是在各种护理操作、文件书写得心应手,而在心理护理时感到难以下手,逐渐产生护患交往的窘迫感。面对这些心态的产生,对护理管理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新课题。这就要求社会及医院管理为护士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学习,优化护士的知识结构,为护士多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多种方式培养护士的职业感,改进护理管理形式,提高护士工作效益,合理排班,兼顾家庭,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7 心理素质的训练及培养

  心境能持久影响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愉快的心情能使周围人群气氛和谐,使群体产生和谐向上的精神。护士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职业环境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避免影响医、护、患关系和群体的工作情绪。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自身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耐受能力、鼓励护士学习心理卫生知识,锻炼自己对待困难、挫折的耐受力,提高对心理压力的随意调节能力,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折,正确应用心理卫生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病人的误解,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采取谅解的态度,或用角色置换法,换位思考,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小结

  综上所述,护士是在整个医疗环境中最为关键重要的人群,在创造和维持患者健康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护士除了自身繁重的工作外,还应注意医疗环境下的各种不良刺激及各种突发事件造成自身出现异常的应激反应,并充分调动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实践中加强锻炼,多思考,多沟通。创造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保持一个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适应功能。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对待自己对待工作。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论文篇2:《浅谈后现代思想在维护现代护士心理健康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后 现代 护士 心理健康 护患沟通

  论文摘要: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恰当地融入后现代理论,会给护理工作人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在明确后现代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护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后现代思想在现代护士中的应用。

  随着 医院管理观念的改变和整体护理模式的普遍实施,以及优质服务的提倡,传统的护患关系也正在显然发生改变。在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模式的今天,对护士的要求日益增长,特别是护患沟通的能力。在临床实践中,护患沟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工作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1],且更能使工作氛围协调一致。

  1后现代思想的内涵

  后现代,在西方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定义。但是,正如伊格尔顿等曾指出的那样,仍然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加以界说:(1)后现代是一个 历史阶段,在西方文化的历史上,它相对于近代和现代;(2)后现代是一种美学风格,用这一概念可以去理解后现代历史阶段中的一种普遍的审美风格;(3)后现代是一种 哲学思维,可以用这一概念去 总结后现代历史阶段中各哲学流派的共同特征。

  2护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院管理层、患者都对护士提出很高的要求,约定俗成的要求护士善解人意,言语和气亲切,在工作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永远不能和患者起冲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每天的工作量超载,工作紧张、繁忙,内容复杂多变,工作质量要求规范、严格,技术水平要求高,工作中的各种急救和突发事件具有多变性、不可控性,经常倒班、睡眠不足,并且有来自患者的不满和伤害以及被感染的危险,以及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升迁机会少、工作缺乏安全感、青年时期的抱负往往在现实中受挫,对未来不乐观等。长久下来,这些都消耗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内心资源,给护理工作人员维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带来了挑战。

  3后现代思想在现代护士中的应用

  现代的护患交流与沟通通常要求护理人员换位思考,即常常要求护士站在患者的立场为患者考虑。事实也证明,当护理工作人员站在患者的立场,为患者考虑,无条件的支持和关心、理解患者时,确实能使护患关系维持在一个很好的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对护理工作无法正确理解的患者和家属,偶尔会对护理工作人员提出无法接受的质疑,这时候就需要临床护士不仅仅是要有耐心温柔地向患者解释,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可以尝试请患者换位思考,即很巧妙地让患者站在护理工作人员的立场上,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理解护士。这对传统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对现代护理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也提出了挑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对传统西方 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以及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 现代西方哲学的反思和 发展的浪潮中产生了后现代主义[2]。在后现代哲学中,有些学者发现单向思考存在很多缺陷,这开启了双向思考的研究进路。从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到杜威、梅洛•庞蒂、施密茨、普特南以及瑞士学者皮亚杰,都提出并不断完善了主客互动论,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响应。有了“互动”,就可将传统的单向运思模式扩展成双向运思模式,强调人在认识 自然世界过程中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融入后现代理论中的逆向思维或多元化的思维模式。举例说明: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住院患者,怀疑护理工作人员克扣自己的药物,每次护士给他进行静脉输液时他都会用疑问的口气询问护士,输液瓶里有没有把药物全部用上去,听到这样的质问,不用说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的心里都会产生负性情绪,每次都给他解释,总是不能打消这位患者的疑虑。听到同事们讲了这件事后,笔者亲自去向这位患者解释。事实是这位患者向笔者提出了和前几天一样的疑问,笔者面带微笑很轻声的向患者解释,很有礼貌的请患者设想笔者与患者角色互相换一下,如果是笔者躺在病床上,患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患者会不把药用到输液瓶里,就这样来给笔者进行 治疗。这位患者沉默良久,从此不再提任何让护士们无法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的问题[3]。

  由此可见,沟通是双方的,情感情绪的交流也是双向的,在沟通过程中,偶尔也需要很有技巧地温柔地向服务对象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样既解除了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误解,又很好地维护了护理人员身心和谐[4]。

  4 总结

  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恰当地融入后现代理论,以逆向思维或多元化思维,即以非线性的思维来进行工作,无疑会给护理工作人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护理工作人员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既保持现代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可吸收后现代的理念,灵活运用,更好地在工作中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5]。

  参考 文献:

  [1]朱光丽.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14):108-109.

  [2]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15.

  [3]王月焕,张美丽.急诊护士心理疲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00-101.

  [4]杨军霞,宋祖群,张吕胜.影响ICU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10-111.

  [5]韩永梅.围绝经期的心理健康与保健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83-184.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论文篇3:《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摘要] 本文针对急诊科所在岗位的特殊性及护士在孕期特殊的心理阶段,就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孕期护士差的情况,分析了影响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和心理干预,以积极的方式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急诊孕期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改善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 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急诊科处在医院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不仅危重患者多,病种复杂,突发事件多,医患矛盾突出,而且还负责重大赛事的医疗保障任务。因此,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大,抢救任务重,职业风险高,由于岗位性质的特殊性,急诊科中青年护士占护士总数的一半多,而结婚生子是必经之路。本文重点对急诊护士孕期这一特殊的心理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孕期急诊孕期护士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提高其应对能力。

  1 心理健康的危害因素

  1.1 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不确定因素多,要求护士必须观察及时、反应迅速,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有时一名护士要同时面对多名心理特征完全不同的患者[1]。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广大就诊患者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利益的保障,急诊患者的共同心理特点是都认为自己疾病是最严重的[2],对医院的期望值极高,到达医院后希望第一时间得到关注和救治。但由于护士工作量大,人力资源匮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会使患者及其家属感觉自己不被重视而迁怒于护士。原则上护士即使遇到歪曲事实、情绪激动甚至辱骂护士的患者及其家属,也必须忍受委屈,做出精神上的妥协,从而压抑了自身的感受。但孕期护士本身就是应受保护的特殊时期,研究表明,孕期女性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利于胎儿发育,反之,负性的心态反应会使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失调,最终将影响妊娠结局。现在大多育龄护士都是80后独生子女,在家庭、社会中都备受呵护,然而由于工作的性质,前后心理落差明显,需要经常压抑自身的感受,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1.2 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每天要应对很多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而且每天急诊就诊人数极不均匀,工作环境杂乱,噪声不断。噪声的主要来源包括危重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各种监护仪、呼吸机的报警声及频繁的人员流动。噪声促使脑垂体分泌催产素,引起子宫强烈收缩,会导致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经常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导致急诊护士感觉疲惫,容易产生焦躁等情绪。一项基于人群调查的流行性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怀足月小样儿的风险是普通办公室职员的2倍[3]。而急诊孕期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人群,长期处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最前沿,其职业特点决定了工作的高风险、高压力、高标准,因而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

  1.3 职业暴露因素

  急诊环境复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护士频繁接触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易经呼吸道或消化道等途径受到感染,也有可能发生被含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出现被传染的情况,从而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据统计,本院95%以上的急诊科护士有过被针刺伤的经历。而孕期护士受感染后的补救措施受到诸多限制,被感染的概率也因此显著增加,病菌可在胎盘上形成病灶,破坏绒毛结构,从而感染胎儿。此外,各种紫外线、核辐射、X线、监护仪、电脑的辐射对于孕期急诊护士和胎儿也是一大危害因素。

  1.4 三班制度的影响

  急诊科的工作高峰大都在夜间和节假日,实行24 h开诊三班倒工作制度,急诊室执行孕期≤28孕周者上夜班,>28孕周者出夜班,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导致孕期护士的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夜班导致的不良反应均可以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也可以通过缩短孕周影响新生儿体重[4]。研究显示,夜班护士发生早产(<32孕周)的风险是不上夜班护士的3倍[5]。

  1.5 职业压力因素

  职业压力已经成为急诊科护士重要的心理危害因素之一。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以更新知识。国家对医院护士学历的要求,从过去的中专到目前的大学本科,甚至硕士,迫使她们不得不换班或放弃休息,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同时,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岗位竞争、职称晋升的压力也相对较高,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孕期急诊护士的心理,造成孕期护士心理和体力透支,加大了急诊孕期护士异常妊娠的概率。

  1.6 家庭因素

  作为80、90后的新一代护士,既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时又承担着妻子和母亲的多重角色,肩负着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双重压力,孕期急诊护士既要应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和繁重的工作,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2 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

  2.1 规范职业安全教育

  孕期护士的职业安全知识往往不被重视,导致孕期的急诊护士缺乏安全感,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情绪,而长期处于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使孕期急诊护士身心俱疲。因此,护士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遇醉酒、外伤、精神异常的患者时,护士要及时离开危险地带,更换其他护理人员,避开矛盾冲突点。医院要设立一套孕期护士健康教育计划,定期进行培训。提倡单位为孕期急诊护士购买职业性损伤保险,同时完善聘用机制,使孕期急诊护士得到安全感及归属感[6]。

  2.2 改善工作环境

  急诊患者大多都处于休克、出血、昏迷、濒死状态,导致孕期急诊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应激的工作状态。另外,还会经常面对患者的死亡及其家属失去亲人的悲痛,Spoth认为,患者的死亡对护士的心理影响比护理危重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大得多。此外,医生对护士的过分挑剔也使护士产生心理压力[7]。处在高压力工作环境下的急诊孕期护士应采用问题解决和正面认识的积极应对策略,学习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地看待死亡问题,鼓励急诊孕期护士积极参加院内心理健康讲座,引导自己采用积极应对地方式排解压力;美化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流程,定期检查维护医疗抢救设备,避免设置尖锐刺耳报警声,急诊工作环境应该加设部分隔音设施,减少生活噪声[8]。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每日定时通风,保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2.3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应完善利器损伤的规范化制度,降低利器损伤的发生率,护士应尽量使用放刺盒回收针头、抽血注射器、安瓿等损伤性医用垃圾。医用垃圾分类及相关标示应醒目,尤其是对于孕期急诊护士,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变化使得行动及思维迟缓,更易发生此类状况,因此,孕期急诊护士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执行操作规程,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口罩、手套,减少回套针帽的次数,接触耐药菌、传染病患者时应穿隔离衣,必要时带护目镜。医院应制定健全的院感手册,引进先进的防护理念和技术设备,同时加强对一线临床护士的安全知识教育。

  2.4 合理安排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孕期调整护士工作岗位和工作方式。早孕时期妊娠反应明显、流产概率大,同时孕期急诊护士虽具有专业基础知识,但妊娠、生产知识认知不足,经验缺乏。管理者排班时应避开矛盾纠纷高发的岗位,比如急诊抢救室、清创室等与患者沟通较多、急危重症抢救多岗位和夜班岗位,以降低早孕时期流产和胎儿畸形的风险。医院应提供优惠政策,提高一线急诊护士的工资、急诊津贴、夜班费等;保障急诊护士职称评定,有相应的倾斜政策,适当提高比例,以提高岗位的优势和竞争力。由于孕中晚期女性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均发生改变,所以孕期护士需要调整好心态,并避免过度弯腰等工作姿势以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2.5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人的生理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作为急诊护士,应有崇高的职业自豪感,保持平和、豁达的心态,多吸纳正能量,用积极向上的视角对待同事和患者。对于患者的不理智行为及情绪化反应,应当换位思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需要,化解矛盾冲突。加强急救领域新技术、新理念的培训,增加继续教育机会,增强急诊护士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培养面对挫折不退缩、以退为进、勇于进取的自我心理保护能力。

  2.6 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怀孕和分娩是孕产妇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应提高急诊护士的素质及控制情绪的能力,同时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急诊孕期护士进行自我调节,指导其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练习瑜伽、孕妇心理放松操,加强与同事、亲友、患者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文娱活动等。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绪,放松精神,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态。建立孕期护士专家课堂,由资深的心理科、妇产科、儿科专业人士组成,教导孕期急诊护士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理智成熟的思维方式控制情绪,以及如何处理工作、人际关系,并对相关生理知识进行培训,可使急诊孕期护士对怀孕带来的不适具有超前心理准备,尽快适应角色转换。管理者和科室同事应从政策上、制度上和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关爱、照顾,应充分理解急诊护士在孕期的心理压力源,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

  3 小结

  急诊工作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急诊孕期护士面临很多心理危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对孕期护士、胎儿及整个妊娠过程都产生诸多不良影响。通过规范职业安全教育、改善工作环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开展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可进一步缓解急诊孕期护士的心理压力。但是,目前急诊护士面临年轻化的趋势,将迎来生育高峰,由于护士编制不足,护理人员紧缺,不可能全部满足孕期急诊护士的需求,而孕期的心理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母亲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急诊孕期护士的心理维护需要医院管理、护理培训、科室协调和护士及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素青,卢慧娜,周瑞卿.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133-134.

  [2] 邹永丽.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26.

  [3] Simcox AA,Jaakkola JJ.Does work as a nurse increase the risk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J].J Occup Environ Med,2008,50(5):590-592.

  [4] 戚静宜.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8,27(6):355-358.

  [5] Lawson CC,Whelan EA,Hibert EN,et al.Occupational factors and risk of preterm birth in nurse[J].Am J Obstet Gynecol,2009,200(1):69-70.

  [6] 曾琦.医护人员职业危害调差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3):112-113.

  [7] 周红霞,冯小菊,王引侠,等.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0-62.

  [8] 刘婉弟,黎少珊.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98.


猜你喜欢:

1.护理心理学相关论文范文

2.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3.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论文

4.大学护理心理论文2000字

5.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相关论文

6.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45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