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群体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研究论文
失独群体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研究论文
失独群体,指的是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大多50岁以上,很难再生养孩子,又叫失独者。目前“失独者”的群体尚未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关于“失独者”的研究几乎处于一片空白地带,尚未有完整的信息能够反映这个群体的真实情况,显得非常陌生,我们只能从媒体若干报道中挖掘后面的数据。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失独群体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失独群体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研究全文如下:
一、失独群体的基本现状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是指独生子女发生伤残或死亡、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也就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因疾病、车祸、犯罪、工作、自杀、灾害等原因而死亡我们通常称之为失独家庭,这是我国独生子女计划政策实施下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根据官方统计,2013年全国特殊计生的特扶对象共67. 1万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特扶对象407万人。这些失独群体而临着众多丧子之痛和养老等迫切的现实问题,其养老和生活问题正逐渐被国家政府所关注,自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训一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之后明确在政策和实施执行层而加大了政府的投入力度,国家卫生训一生委等五部委2013年12月18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经济动态增长机制,提供基本的生活、养老、医疗服务以及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服务,逐步建立社会关怀的长效机制。同时指出,他们在不同程度上由于失独而存在心理创伤,表现出无助、悲伤、适应不良等,他们所而临的心灵创伤如果未能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其产生严重心理创伤,并可能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失独群体的心理创伤履需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关注。建立合理规范的心理援助机制,能有合理的疏导方式,以便抚慰他们的心灵伤痛,需求得到满足,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运行。
当前关于“失独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失独者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政策法规视角。穆光宗从人口学视角提出失独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并提出独生子女伤亡家庭现象的系统理论。口王秀银等人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分析了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对家庭造成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王j等考察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的适应性问题,失独直接影响到情感能量的积累,并进一步影响社会再适应与生存状态。方曙光基于社会重建理论,提出重建失独老人社会生活和社区融入的具体对策和可操作性的进程。晏华认为应该建立失独家庭的近端支持、远端支持和失独家庭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支持系统。
马芒提出建立社区应急支持网络、初级群体支持网络、互助支持网络以及志愿者支持网络。从心理学视角,颜能从失独者的孤独自卑等问题提出社区国家等完善相关救助和保障制度、社会体系援助的呼吁。赵鹤玲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针对不同失独家庭的差异需求做出相应的养老对待。从上述内容看口前已有的文献,中国知网涉及失独群体心理问题只有极其的有限文献,且尚未有研究提及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在失独家庭中的运用。
二、失独群体的心理现状剖析
1失独成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失独群体容易出现的创伤典型特征“侵入记忆、睡梦或噩梦中反复再现创伤偿命,在“麻木”感和情感迟钝的持续背景下发生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淡漠无反应、快感缺失以及回避易使人联想起创伤的活动和情境。常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伴有过度警觉,一种增强的惊跳反应和失眠。病程成波动性。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对心理创伤提出:“由异乎寻常的威肋、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在失独群体中发现成员会尽力避免与创伤经历有关事务的接触,焦虑和抑郁常与上述症状和体征有关。创伤性联想与日常联想联系起来,产生恐惧泛化,经常将日常生活场景以最简单的方式与创伤过程同化,例如有个失独母亲,由于孩子出生两年后疾病死亡,对亲友孩子的普通的生病过度陇虑其严重后果,极度抗拒再度怀孕,担心再生孩子依旧会出现疾病症状。
2失独成员的适应障碍。
由于失独这一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通常导致失独群体心理极度痛苦和情绪紊乱,影响到他们的社会活动,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适应障碍。以特定的心理观念为核心、抑郁等消极情绪诱发了她们以特定的行为习惯为行为方式,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形成特定定向社会适应心理结构。他们受到失独这个应激源刺激,表现出紧张、焦虑、忧郁、消沉、泪丧等消极情绪,同时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歪曲的社会认知系统、特定的反应机制决定了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认知归因、心理感受与行为反应,并最终影响社会适应。失独已经影响或摧毁了这个群体社会网络的完整性,原有的社会支持和价值系统架构也分崩离析,导致不同程度的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严重受损,例如在团体中多数人都曾经因此无法走出失去孩子的痛苦,无法走出家庭与人交流,正常工作无法延续。逃避与孩子有关的原有环境、不愿意而对亲友邻居同事,有些人甚至离职,刻意切断与这些原有熟悉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沟通与联系。
三、构建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的必要性
同质性团体是指“团体成员的年龄、性别、学历、生活经历、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团体成员因为背景条件的相似性而有许多共同语言、共同体验,互相之间容易沟通,能互相关心,不会感到孤立,而且可以从其他成员人的经验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发。’,回在同质性团体中处于类似境地、带有类似身份的其他融入者之间进行的交往互动。而异质性团体的成员之间彼此的背景条件、个人特质或遇到的问题的差异性,难以建立沟通和信任关系,阻碍了成员的融合和团体的发展。
失独是构成同质群体强关系纽带的基础,通过相同处境群体的聚集和互助找到共同语言和生活状态,这是失独群体社会融入和适应的有效途径。同质性团体辅导的互动关系能为他们提供重要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空间,有效缓解他们自我边缘化的体验,降低社会融合的不适。同质交往为社会融合奠定了基础,这是社会融入的关键,理想的社会融入是同质交往向异质交往扩展的过程。同质交往是整个社会融合和适应过程中的理想方式,才能拓展为同质性社会群体的依托向社会融合交往的跨越,能否真正融入社会是积累社会融合经验的重要方式。
四、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探索
失独群体的心理援助只是刚刚开始起步,没有可以借鉴的现行存在运作成熟的模式,笔者结合个人多年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和深入失独群体逐步探索搭建出团体心理咨询的基本框架,再根据其失独群体的具体特点逐步细化、充实,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援助模式。
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的效果在失独团体中通过每个不同家庭的失独经验分享心路历程的讨论方式,通过不同阶段成员的分享,检视自己与创伤情景相关联的可能导致自我妨碍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增强自我与他人的新的觉察力,观察他人的示范和变化,预防及减少未来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促使其获得正确的自我观念,修正偏差态度和行为,扫除其社会重新融入过程中的障碍,习得积极的社会适应态度,产生新的应变策略,从而获得情绪稳定,消除心理创伤的焦虑,减少情绪困扰和心理偏差行为,促成良好的发展,逐渐重新修复人格及协调的人际关系。
总之,通过同质性团体的心理支持力量帮助失独群体走出心灵创伤的模式探讨,有利于建立失独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预警系统,为训一生等相关部门对失独家庭的危机干预提供依据。从生态系统观的视角研究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失独群体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融入感,参与社区活动,完成社会心理、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的平缓适应和过渡,明确社会适应发生、发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