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探析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探析论文篇二

  《浅析拖延现象的心理学理论》

  摘 要:拖延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个体自愿做出的非理性的回避行为。拖延可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同时受到人口学变量、个性特质、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动机、自我管理和任务性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理论学派从各自角度对拖延作出解释,现在普遍接受的是整合了价值期望理论和时间折扣理论的时间动机理论。当前的研究尽管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拖延 测量 时间动机理论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一些人已经习以为常。国外有调查显示,有近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状况,而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每天都出现拖延行为[1]。拖延行为不仅会导致个体作业成绩的下降,令个体感到沮丧,而且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长期拖延还会引发焦虑、内疚自责等负面情绪,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拖延不仅仅只是时间管理问题,它也是一个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复杂过程[2]。近二十年来,西方心理学家对拖延这一课题作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本文从拖延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理论解释等方面加以介绍,并对未来方向进行展望。

  1.拖延的概念及类型

  拖延一词的英文为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意为推至明天(putting forward until tomorrow)。刚开始它是一个中性词,经过演变,今天多具有消极色彩。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个体推迟开始和(或)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时的非理性倾向[3]。拖延具有三个特征:自愿、回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又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其次,拖延带有回避性,拖延者不愿意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回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decision avoidance)不同,后者的最初意图就是延迟。最后,拖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即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4]。

  按照拖延的对象可以把拖延分为四类[5]:(1)学业拖延。个体经常延迟学习任务,并且经常经历与拖延有关的问题性焦虑的倾向。例如,很多学生完成作业或考前复习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临阵磨枪”。(2)日常生活事务拖延。是指个体在面临繁杂的日常事务时不能做出合理的调度安排,不知从何着手。(3)决策拖延。是指个体无论在紧要关头还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上都无法及时做出决断的一种环境适应不良的现象。决策拖延者在选择和冲突情境下总是延迟作出决策,容易错失时机。(4)强迫性拖延。是指个体无论在行为上还是决策上均表现出习惯性拖延却又难以克服的一种拖延倾向。

  按照拖延的性质可以把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特质拖延(trait procrastination)也称长期拖延(chronic procrastination),是一种人格特质。特质拖延者在任何情境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拖延倾向,并报告有更多的拖延行为。状态拖延(state procrastination)是指在某种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拖延行为,如大学生在写论文、考试复习时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人们一般把特质拖延划分为三种类型: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和决策拖延。唤起性拖延是指拖延行为所导致的时间压力能够唤起其在最后期限内的动机水平,这种类型的拖延者觉得自己在时间压力下往往会工作得更好,而回避性拖延是拖延者为可能到来的失败寻找一种借口(外部原因),为达到保护自己自尊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决策拖延则指个体在面临选择和冲突时会悲观的认为自己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决定,犹豫不决,不能很快作出决定的行为。

  2.影响拖延的因素

  2.1人口学变量

  一般认为,人们在变得成熟以后会更少拖延。Wendelien等所作的关于拖延元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种观点:年龄与拖延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而且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拖延。一般认为女性有更多的拖延,但是先前关于拖延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的研究发现男性拖延得分高于女性,有的研究发现男性得分低于女性,有的则没有发现两者存在差异。王孟成等对大学生拖延行为倾向的研究中发现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拖延是一种不因性别、专业等的不同而存在的现象[6]。

  2.2个性特质

  一些研究者提出,“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神经质和责任心与拖延相关,其中责任心更是特质拖延的根源。Piers等在对拖延的元分析中得出的结果也表明,拖延与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最高负相关,同时,拖延与自尊之间呈现出中度负相关,此外,神经质和特质焦虑与拖延中度相关,而悲观与拖延之间则呈现出较低的相关。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倾向与拖延之间存在正相关,具有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拖延行为[7]。

  2.3自我效能与自尊

  有学者认为有些拖延是由于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导致的一种自我妨碍行为[8]。自我效能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能否取得所期待的结果的一种信念,班杜拉认为低自我效能会降低个体对成功的期望、损害动机,最终妨碍任务的启动(即拖延)及坚持性。Haycock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拖延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的缺失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尊对拖延的影响类似于自我效能。低自尊的个体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投入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是对自己缺乏价值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低自尊的个体会回避困难的任务并避免一切可以对他们能力作出简单推断的活动。如果因拖延导致表现不佳,人们只能归因于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足。

  2.4动机

  许多研究发现拖延是一个动机问题,个体因为缺乏动机,倾向于把事情向后一拖再拖。也有学者认为,尽管高成就动机的人给自己设定了困难的目标,但因为他们的投入是对活动本身关注的缘故,在这种内在动机的驱动下,任务带给个体的感觉是愉快的、而不是令人厌恶的,所以也会降低拖延的可能性。Lee以韩国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有关。他指出外在动机对拖延的影响取决于任务是否是由自我决定的,如果是自我决定的任务,即使是外在动机也并不能引发拖延行为[9]。

  2.5自我管理

  有研究者提出,拖延是自我管理的缺乏。自我管理涉及到个体用内部和外部暗示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继续、什么时候结束他们的目标导向行为的方式。与受内在动机驱使、自我决定的个体相比,由外部因素所驱使的个体的自我时间及行为的管理更糟糕,更易出现拖延行为。当他们从事某任务时,由于不善于进行时间或行为的管理,因此通常会推迟任务的开始,即使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而频繁地出现中断该任务去进行其他活动的情况,并且不断地推迟任务的继续。因此,糟糕的自我管理是影响拖延行为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10]。

  2.6任务性质

  拖延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人们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任务或活动中,仅选择了某一项而延迟了其他活动,尽管这种选择最终会带来不利的后果。为什么选择这项任务而不是其他呢?这与任务的某些性质有关。首先是任务厌恶(task aversive ness),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对于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刺激,人们倾向于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尽量延迟去做。无论是开放式问卷调查,还是拖延评价量表测查的结果,都表明不喜欢从事这项任务(即任务厌恶)是拖延的重要原因。其次是任务奖惩的时限(timing of rewards & punishments),奖惩的时间安排对个体的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在价值较小但奖赏及时的任务和价值很大但奖赏延迟的任务之间,拖延者更愿意选择前者[4]。

  3.拖延的测量

  由于拖延的内部特性,目前对它的评定主要是通过问卷来测评。拖延的测量工具有多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Lay在1986年编制的一般拖延行为量表,它由20个描述与拖延相关的行为和感觉的项目组成其中包含10个相反的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根本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为1分和5分。经Lay检测,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常用的自我报告量表还有McCown和Johnson在1989年编制的成人拖延量表,Aitken在1982年编制的专门测量特质拖延的艾特肯拖延量表Solomon和Rothblum在1984年编制的学生拖延评定量表等。陈晓莉等人的研究表明[11]:Aitken拖延问卷在我国大学生样本应用结果表明该量表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目前来说,问卷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研究方法,但由于拖延在人们的理解中更多具有消极和非理性的色彩,采用自我报告法会因为一些主观愿望和社会赞许效应等,减少实际拖延的报告,因此研究者开始综合运用其它方法,如观察法和日记研究法等,通过多渠道的收集信息,从而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果。Piers等在他们的研究中就使用了观察法。Scher和Ferrari在其研究中采用日记法来研究拖延行为。日记研究法能够提供有关个别拖延者拖延行为的具体材料,丰富人们对拖延行为的认识,它为拖延行为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4.拖延的理论解释

  早期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拖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9]。心理动力学者将拖延视为个体对抗死亡本能和回避无意识死亡焦虑的一种方式。行为主义者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角度来解释拖延现象,他们认为寻求奖励和回避惩罚是拖延的主要动因。认知心理学家将拖延视为维持自尊的一种应对策略,而特质论心理学家则将拖延视为一种特质,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稳定性。

  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如果个体认为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较低或任务价值较小,那么拖延的可能性就会较大。自我效能是与期望有关的心理结构,任务价值可以用任务厌恶(task aversive ness)来表示,这两个因素都被研究证明确与拖延有关。

  Ainslie提出了一个时间折扣理论,用以解释时间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人们每天实际上都需要对可能带来不同奖赏的活动进行选择,在选择时,人们有一种严重低估未来事件的先天倾向。拖延正是我们这种天性的一种体现,因为低估了长远目标的价值导致对这类任务的推迟,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其价值也被我们看清楚时,后悔也为时已晚。

  主观价值可以看作是在某个时间点所体验的动机强度,名义价值(nominal value)代表动机的最大或最佳强度。参数k代表名义价值的折扣率,个体不同,k值不同,k值越高的个体,自我控制能力越差。延迟指要得到奖赏需要等待的时间。整合后的理论可以对目前有关拖延的研究结果做出有效解释:首先,拖延与期望有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低或自尊水平低的学生更易拖延;其次,拖延与任务价值有关,人们对任务的抱怨越多,越易拖延,从完成任务中获得的乐趣越少,越易拖延;再次,拖延存在个体差异,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更易拖延,这一点可以用公式中折扣率k表示;最后,拖延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是在时间上的推迟,当我们感觉目标离自己还很遥远时,更易推迟任务,等到期限将至时,才意识到时间的压力而拼命工作。

  5.研究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拖延现象的关注,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探索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也是后续努力的方向。

  首先,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学业拖延,这就使得研究的被试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因此,未来研究需要考察更为广泛的被试群体的更广泛拖延行为,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拖延行为。

  其次,研究工具上多采用问卷法,由于被试会受到当时状态和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以后可以多采用一些质性研究或实验研究的方法。

  再次,国内外所做的研究多是在理论层面,干预研究很少。一个学科重要的在于应用,后续可以多做一些干预研究,帮助受拖延困扰的人们解决问题。

  最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拖延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如Simone把拖延当作个体决策时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Levine等则认为在一些文化背景下,拖延被看成是另外一种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行为。因此,有必要开展拖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Harriott J,Ferrari J R.Prevalence of procrastination among samples of adults.Psychological Reports,1996,78,611-6l6.

  [2]包翠秋,张志杰.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29-132.

  [3]Lay CH.At last,my research article on procrastination.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86,20,479-495.

  [4]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高校教育管理,2007,1,(3):67-70.

  [5]王灵芝,王晓钧.拖延的理论与测量.社会科学论坛,2007,7(下):26-28.

  [6]王孟成,杨忍,戴晓阳.大学生拖延行为倾向于时间透视的相关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617-619.

  [7]崔燕,崔莉,刘爱书.拖延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008,23,(2):150-153.

  [8]Ferrari JR,Tice D M.Procrastination as a self-handicap for men and women:an ask-avoidance strategy in a laboratory setting.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0,34,(1):73-83.

  [9]Lee E.The Relationship of motivation and flow experience to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5,166,(1):5-14.

  [10]蒙茜,郑涌.拖延研究述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4):9-12.

  [11]陈小莉,戴晓阳,董琴.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6,(1):22-24.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1.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论文

2.大学生自我时间管理论文

3.行为金融论文

4.有关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5.有关个人时间管理论文

6.微表情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探析论文(2)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探析论文篇二 《浅析拖延现象的心理学理论》 摘 要:拖延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个体自愿做出的非理性的回避行为。拖延可分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4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