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心理的论文范文
从旅游心理学来看,从事旅游活动有助于放松一个人的身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旅游心理的论文篇一:《浅谈旅游者旅游心理及其应用》
摘要:现代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旅游业日渐红火。本文主要从旅游者的旅游心理出发,包括求异心理、求知心理、经验感知、享受心理和探险心理五个方面,分析旅游的动机,进而探讨旅游心理的应用,为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心理;应用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旅游已然成为国民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在节假日,许多风景名胜成为了人们首选的乐园。人们能够在工作之余,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旅游消费,这种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收入的增加,根本上讲也就是经济水平的提高。无疑地,收入水平对旅游消费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但除去外部因素,人们是否选择旅游还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金钱给予旅游得以实行的物质前提,而心理则是推动旅游消费最终实现的内在动力。人们旅游是为了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一、旅游者的旅游心理
(一)求异心理
这里的求异心理是指迫切渴望转换环境的心情。在现代社会生存的人,步伐越来越急,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但环境一层不变。单调刻板、沉闷规矩的城市化生活,使人的心理时刻感觉到紧张和压抑,从而容易演变成极端的情绪躁动。这时,人们往往选择旅行,离开抑郁的生活环境,转移注意力,转入到一种全新的轻松的氛围中,使身心得以解脱。这也是现代社会大多数工薪阶级旅游的动机。另一方面,当人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生活很长时间后,便很容易从心理上产生厌烦感。它会驱使人对周遭事物和环境产生排斥,包括食物、房子、工作、熟人等缺乏刺激的对象,转而寻求和向往另一种新奇的刺激,这时旅游成为了最普遍的方式。见惯了上海的灯红酒绿和车水马龙,就会憧憬到苏杭享受诗情画意的美丽风景;厌倦了昆明的四季如春,就会向往到海南沐浴灿烂阳光。
(二)求知心理
这一类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基于心中求知的欲望,或者说是好奇心的驱使。他们会喜欢到各地的博物馆、历史古迹去参观,比起欣赏景物的目的,更注重于发现和探索异地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等。因此,他们会选择一些具有历史意义或者是地区特色的旅游景点,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文化水平。像人类登陆月球,其实也可以看成一次太空旅行,这就是人类对于外星球的求知心和好奇心。求知型旅游者感兴趣的旅游点,可能并不是一般旅游者喜欢的优美舒服的享受圣地,某些时候为了探索求知,他们会选择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享受并不是他们的追求,求知才是旅游的本质。
(三)经验感知
泰山雄伟磅礴,西湖娇美秀气,秦俑栩栩如生,黄山奇峰怪石,桂林山水甲天下……也许我们并未去过这些地方,并未领略过这些风光名胜,然而这些印象潜移默化地刻入我们的记忆中,提及这些地方便自然而然地对应起来。这就是人的经验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所有人、事、物都在向我们输入信息,从而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感知。例如,当我们看到景物的照片时,会产生视觉上的感知;当他人向我们讲述旅游的趣闻时,会给我们留下听觉上的感知,这些经验汇总起来会形成一个印象,这个真实却又虚幻的印象会让人产生兴趣或者厌恶,从而选择或者放弃旅游。
(四)享受心理
大多数人选择旅游的原因无疑是享受生活。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旅游简单通俗的理解就是吃好、穿好、住好、看好、玩好。基于这种心理,旅游者大多选择风景秀美,气候温和,娱乐设施齐全的地方,对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旅游点交通堵塞,居住酒店服务态度不好、娱乐设施缺乏,容易使旅游者产生挫败感,影响旅游的心情。像度蜜月、毕业游、家庭出游等都属于追求享受的旅游,要的就是舒适。“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欲望和需求,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
(五)探险心理,追求自由
深入人迹罕见之地,跋涉沙漠,穿越雨林,攀登高山是这类旅游者的最爱。他们追求刺激,向往自由,喜欢冒险,不受拘束,欣赏未被人为开发的自然风光。徒步旅行或自驾游的旅行者主要就是由探险心理主导行动,他们往往不会选择旅行团,而向往自由自在的翱翔。他们背起行囊,或独自一人,或结伴而行,在向目标前进的路途中品味许多人不曾领略的独特风光。
二、旅游者旅游心理的应用
(一)开发本土旅游资源,塑造本土特色文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本土的,才能耐人寻味,吸人眼球。黔南州荔波县旅游业的成功发展就是凭借自身民族特色推动的,该县大力推广本土旅游资源,其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文化风俗、民族风情吸引了大批旅客。然而,目前国内许多旅游景点经过开发,本身的特色逐渐消逝,各个城市无奈变得“殊途同归”。一个地方能够吸引人,就在于它不同于其他地方,拥有独特的魅力,不然旅行就失去了意义。对于拥有求知心理和求异心理的旅游者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所要的就是全新的环境。因此,荔波县旅游事业的兴旺值得国内许多地区借鉴。
(二)明确定位,树立品牌,加强宣传
经验感知会使人对特定地点有特定的印象,香港繁华,丽江恬静,北京古色古香,我们到西安要看兵马俑,到杭州要看西湖……这些地方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有鲜明的城市定位,有属于自己的代表物。利用城市的标志,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容易使人感知。
(三)热情服务
热情的服务并不只针对享受型的旅游者,对所有的旅行者都是必须的。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要发展起来,毋庸置疑要完善服务,包括对景观的保护,旅客衣食住行的完善,导游的提供等。特别是旅行社,收取了旅客的费用,更必须提供“称值”的服务。以美国“旅馆大王”希尔顿为例,在“微笑服务”的经营理念下,打造了一个处处可见微笑的旅馆,同时旅馆还配备各种完善的服务机构和设施,包括餐馆、休闲娱乐场所、银行、旅行社、航空公司代理处等,让旅客时刻获得宾至如归的享受。
(四)“沙发客”
沙发客是指一个网络平台,成员可以在旅途中借住当地成员的家,为大多数的自驾游旅客提供方便,减少花费,深受欢迎。沙发客无关于政府,也无关于某一企业,是普通民众的集体力量,是喜欢旅游的人相互的分担与帮助。如今,追求自由的旅行者队伍逐渐壮大,探险型的旅游成为一种趋势,借鉴“沙发客”这个例子,可以为我们的旅途添加更多乐趣。
我国是个旅游大国,旅游业的竞争无疑是相当激烈的。认真分析旅游者的心理,满足他们的需求,运用旅游心理提供优质的贴心服务,是在竞争中不败的王道,也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屠如骥. 旅游心理学[M] .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2]刘纯. 旅游心理学[M] .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3]霍力.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 J] . 商业研究. 1997(3) : 47―48.
[4]张勇. 浅谈旅游心理及营销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5]樊香芝. 旅游者旅游心理探析[J]. 河南农业. 2010,(16).
旅游心理的论文篇二:《旅游购物投诉心理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旅游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但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购物”一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薄弱一环。旅游购物是旅游经济中最自由、最具有潜力的要素,成为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影响,旅游购物中也体现出很多问题。旅游购物投诉始终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典型案例。关于旅游购物投诉传统的研究大多基于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等角度展开,很少有完全基于旅游心理学的,从旅游者购物心理的角度对旅游购物投诉展开研究。因此,基于案例的研究,为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旅游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购物为出发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研究分析旅游购物投诉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服务对策,促进旅游服务的发展。
旅游购物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购物行为,它是旅游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满足游客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繁荣上,其作用不可低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面对复杂的旅游商品服务市场,游客的需求不尽不同,这使得销售者和作为游客的消费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矛盾和问题,游客一旦认为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给他们带来了不便和不愉快,或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就会向有关部门反应自己的不满情绪,这就会导致旅游投诉。旅游投诉分许多种,游客因为旅游购物过程中出现不满而投诉,在整个旅游服务行业投诉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几年有关旅游购物投诉事件频频发生,2013年国家旅游局发布质量公报关于6月份国家旅游质监部门共接到旅游投诉52件,受理49件,结案46件。为旅游者挽回经济损失2.83万元。因此,只有把旅游活动的中的购物问题处理好,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且对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一、旅游购物投诉研究综述
旅游购物最早可追溯到罗马时代,投诉随着旅游购物的发展而出现,国内对于旅游购物投诉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这与我国特殊的社会经济体制及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随着进入21世纪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投诉数量也不断增多。因此,国内很多学者对旅游购物投诉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寻求减少旅游投诉的方法。一些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旅游者投诉的原因,刘纯指出旅游者投诉心理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不公平和挫败感。提出了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处理旅游者抱怨和投诉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认为对待旅游者的抱怨和投诉如果不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妥善解决的话,不仅会使他不再光顾这家旅行社或旅游饭店,而且也会对旅游企业的声誉和潜在的客源发生不可预测的消极影响。原伟从阐述旅游投诉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旅游者投诉的主要的原因,并在研究旅游者投诉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处理旅游投诉的策略。
还有一些学者,如刘爱琳,就旅游六要素中的购物投诉作了详尽分析,最终归纳总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质量差;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很难量化、旅游者个性差异。潘宏、曹佳琪从旅行社这一旅游媒介为着手点,分析了旅游投诉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导游对业务不熟悉,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旅行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景区管理不善和地接导游服务不到位。朱斌对旅游体验的整个过程进行概括分析,得出旅游投诉的内容和产生的原因,内容大致包括对旅游行程、随意转团拼团、收费、吃住行等方面的不满程度。引发投诉的原因包括了旅游者维权意识增强、旅行社经营不规范、旅游管理部门失责、相关接待部门服务质量低、旅游者自身问题五大方面。
对旅游投诉的处理,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为正确处理旅游投诉事件提供了宝贵的对策与建议。如赵明主要从传播学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域下建议处理涉外旅游投诉可以采取走接纳性倾听、作为语言交际核心的言外行为和落到实处的言后行为三部曲,圆满解决旅游投诉,这三部曲能使顾客的怨气冰消雪融、云开雾散,从而有效地化解客户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企业有效经营的目标。陈晓琴在现在已采取的建立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上,提出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力度应进一步加大,以及进一步降低旅游投诉的对策。正确、及时、合理地处理旅游投诉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投诉主体旅游工作人员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二、游客在购物投诉时的心理活动特点
当游客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如生气、不满、愤怒等,且这类消极性的情绪游客常常以一定的方式发泄出来。游客在旅游购物时,如果受到歧视、冷遇或欺骗等,其生理和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特别是寻求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然会产生生气、不满或愤怒等情绪。投诉则是他们表达怨恨和愤怒情绪的主要方式,企图通过投诉发泄心中不满,求得尊重,得到补偿。以下是游客在购物投诉时主要的5种心理活动特点。
(一)求尊重的心理
在旅游服务行业,一直流行着“客人永远是正确的”说辞,有着“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游客花钱消费绝大多数就是为了享受,为凸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心理上寻求别人的尊重。在游客购物过程中,如果发生投诉现象,其前提都是认为自己投诉的事实与理由非常充分,因而总希望得到他人,特别是接待者的相信、尊重、同情、支持,渴望被投诉方向他表示歉意并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举措,以使问题获得解决。
(二)求平衡的心理
游客再碰到令他们感到烦恼的事情后,会感觉心里不平衡,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因此,他们可能就会找到有关部门,利用投诉的方式将心里的怒气发泄出来,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是游客寻求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的正常方式。客人投诉的原因,还源于游客对人主体性和社会角色的认知,游客花钱是为了寻求愉快而美好的经历,如果他得到的是不公平待遇,是烦恼,游客会选择投诉来找回他们的权益。
(三)求宣泄的心理 旅游购物投诉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电话投诉、信函投诉、当面投诉等。游客投诉时一般总是不愉快的,在抱着怨气与愤怒的态度中进行。无论采取何种投诉形式,都难免要发脾气、对导游讲过头话,甚至吵闹或无礼谩骂,投诉者的这种负面情绪的表现,就是为了宣泄其内心的不满,以维持其心理上的平衡。
(四)求补偿的心理
求补偿的心理是指客人的消费心理没有完全满足,顾客就很可能希望在其他方面给与补偿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当客人的利益被损坏以后,他们认为通过投诉就可以满足他们心理缺失的感觉,所以就产生了求补偿的心理。
(五)求保护的心理
游客干预投诉,是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的觉醒。通过合法的途径投诉,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了所有的消费者,寻求利益保护。通过投诉,使相关部门重视游客的反映,并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游客才能在今后的旅游中得到更优质的服务。
三、旅游购物投诉的服务对策
目前,旅游者对旅游购物不满时,大部分游客有着投诉的欲望。据山东省2013年旅游论坛统计数据称33%会选择投诉,40%人不会投诉,而27%的旅游者想投诉,但不一定付诸行动。这说明随着旅游活动的普遍化,旅游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客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渐增强。因此,要想处理好客人的投诉问题,只有完善服务工作中所采取的必要的补救措施,真正使客人满意,这也是减少或预防投诉的根本方向。具体对策如下。
(一)客观审视事实、提出解决办法
当遇到游客投诉时,投诉受理者最好记录下事情的经过,并调查核实,以便能客观地审视事实的真相,及时采取补救或补偿措施。游客抱怨的最终目的是使问题得到解决,所以服务人员必须理顺游客的要求,然后根据游客的心理需求,提出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要急于提出处理意见及解决问题的程序。一定要履行承诺,并监促、检查,全力协调解决问题。
(二)礼貌接待、耐心倾听
应当有礼貌接待,做一个倾听者,耐心听投诉者把话说完。听取游客意见时,可以适当做些记录,便于以后调查核实,保持冷静,不要任何做辩解和反驳。尤其是在投诉者正在宣泄愤怒时,接待人员如果出现不适时的辩解,可能会被认为是在推脱或是狡辩,而招致更多的不满。
(三)弄清真相、妥善处理
接到投诉后,要尽快摸清情况,明白客人投诉的原由并分析出错的环节,给客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在让客人等待答复的过程中切记不要让客人等待时间过长,应及时将处理的情况反馈给客人,让客人了解自己的投诉是否得到及时处理,这样不仅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也使得客人感觉到自己的投诉被重视从而心理上得到安慰。
(四)提高服务技能,提供个性服务
服务员不能只有好的服务态度,还需要有过硬的服务技能,才会避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服务行业就要通过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素质,做到即时培训,才能赢得客人的信赖,使员工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需要,自觉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形成对技术的持续更新能力。因此,服务人员应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等,这既是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也是优质服务的必要手段。旅游者来自四面八方,其需要、兴趣不同,个性特点迥异,在旅游购物活动中表现为,对商品的类型、档次、数量、成交速度、价格、购买目的及服务要求等都有差异。因此,对非常挑剔的旅游者,尤其是对某些方面有特别要求的顾客,如洁癖患者对整洁有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服务人员具有察言观色的本领,对不同的客人采取相应的服务方式,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要。
(五)法律道德相结合,树立良好形象
充分认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性,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从根源上减少旅游购物投诉现象。很重要的一点是从进货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旅游商品市场,这是减少或预防客人投诉的有效手段之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规章约束,实行实效管理。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学历教育的学习,提高员工的学历层次,加大企业内部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员工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从而树立起自身良好的形象,开始向零投诉的目标努力。
四、结语
解决旅游购物投诉问题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课题,这既是旅游活动各主体利益分配关系不断平衡的过程,也是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只有使各方利益分配达到均衡状态,旅游购物消费的规范化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我国的旅游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旅游心理的论文篇三:《浅谈高职旅游心理学》
一.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要学习好这门课程,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这门课作为考试课只注重理论讲授,而没有实训课的安排。理论授课学时的安排最多56个,另刨除假期,实际的理论授课学时只有50个。在这么短时间内要在课堂上把涉及心理学和旅游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并与一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对学生来说并非是件易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设置一定时间的实训课安排来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授课教师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旅游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均来自心理学这门基础学科,枯燥而抽象。教师要讲好这门课难度大,学生要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非常困难。目前,各高校讲授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的老师基本上来自两个专业背景,一是旅游管理专业;二是心理学专业。这两类专业背景的老师有各自的优缺点。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类的教师,对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及旅游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对心理学只有部分涉及,未深入研究;而作为心理学专业类的教师,对于心理学理论掌握得比较透彻,但对于旅游业可能就知之甚少,这将对授课的效果则无法保证。
3.教学方法
在旅游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还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上,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也不例外。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比较抽象,再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觉到乏味,出现疲劳、思维不活跃、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对教师的依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一味地以自我授课为中心,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4.评价考核体系
许多高校该课程的考核仍采用期末闭卷方式进行。考试的分值采用百分制,在考核内容的比例上,基础理论明显高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这样一卷定成绩、定掌握程度、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是偏颇的。这种考核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平时不学习,快考试的时候把所谓的考试范围,死记硬背就可以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导致学生上课热情度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低的直接原因。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不符的。
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教师方面
对于旅游心理学这门应用型学科而言,高职教师除了要系统地掌握好心理学和旅游学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深入旅游一线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提高专业素养、充实课堂内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安排专业老师到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顶岗实践,专业教师与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人员直接接触,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自己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案例生动地与课堂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
根据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这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构建成四大项目,编成独立且相互联系的八个教学任务,以此来更好的教学和引导学生。项目一:心理分析的认知(任务1:心理学认知;任务2:旅游心理学的认知);项目二:旅游者心理分析(任务3:影响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任务4:影响旅游活动的环境因素);项目三:旅游服务心理分析(任务5:旅游交通服务心理、食宿服务心理、游览服务心理、购物服务心理、娱乐服务心理、投诉服务心理分析);任务四:旅游从业者心理分析(任务6:旅游从业者心理素养的培养;任务7:旅游从业者人际关系的维护;任务8:旅游从业者心理问题的保健)。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旅游心理学的讲授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例如:讲授法,介绍新知识、讲解概念、原理、定义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等,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同时在讲授时教师可以使用辅助教学工具,适时调整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法,通过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然后教师来点评,找出问题的根源,总结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境模拟法,这种方法化复杂为简单,让学生自己来体验、理解知识点。围绕某个探究的问题,模拟不同的旅游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去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启发引导法,是指在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
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个教学方法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构建者;实地调研法,例如,在讲授消费者动机这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把课堂的问题先总结出来,设计合适的访问问卷,然后针对旅游消费者动机的街头拦截访问,来掌握消费者的心理。
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主动学习,能够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基本做法是: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的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展开,学习者以合作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步骤,直至解决问题。作为这种学习活动的结果,学生通常要形成能表达自己理解的结果,比如报告、网站等。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间通过情景模拟并将交流转化成为一个有效的实验机会。
4.完善评价考核制度
旅游心理学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制度的建立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偏离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具体做法是:一要重视日常教学环节中的考核评价,平时考核可占总成绩的50%。其中考勤占10%,平时作业占10%,课堂回答问题、案例讨论分析占15%,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完成情况占15%。二要将期末考试成绩设定为占总评成绩的50%,这样可以有效扼杀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这类同学们的心理。试卷采用闭卷的形式,将基础理论和实际运用(案例分析)考核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检测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了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但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改革创新,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