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观念的更新和经验方法的改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
【摘要】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理水平。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勇敢面对问题,实现成长成才。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辅导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理水平。高校辅导员,是直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义不容辞,要充分发挥职业优势,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力求帮助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全方位发展,顺利度过大学生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一定程度上使其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最直接面对学生开展日常教育管理的就是一线辅导员,最经常与学生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也是辅导员。因此,辅导员比较容易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教育的能量也是非常强大的。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发挥这一工作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够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高校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如果想要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要前提是得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这就要求辅导员有意识地进行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构架。为了更好地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习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虽然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光掌握了知识如同纸上谈兵,不足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成长,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心理疏导的能力,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注重个人素质,提高人格魅力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常接触到的人,是奋战在学生管理前线的人,也是直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高校辅导员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言传身教,甚至身教要比言传来得更为重要,因此,提升个人素质至关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以身作则的道理。在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自身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合乎道理,以理服人,做到欲正人先正己,给学生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信服力,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
三、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进行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针对大学生经常出现问题的方面,比如社会适应、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情绪困扰、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困惑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讲解、分析和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正视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勇敢面对,采取有效方式解决矛盾,得以健康快乐成长。2.开展各项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各项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主题班会、手抄报、宣传布告板、校园媒体宣传、团体训练等活动,都能够成为传递心理能量的通道,帮助大学生更为客观地认识自己,做到悦纳自己,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也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3.借助网络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移动化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只要随身一部智能手机,基本上就可以比拟以往的一台电脑,学习、工作、交友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有意识地利用好网络阵地,例如QQ、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网站等网络媒体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网络平台,更加便于学生敞开心扉,毫无顾忌地倾诉,可以更为便捷地与学生互动,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四、建立心理档案
从大一新生刚刚入学,就要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可以利用专业的心理测量量表,现在各高校通常使用SCL90、UPI、16PF等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并且要对测量结果做好统计、分析、汇总和筛查,给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记录他们的基本信息,测量结果,以及可能在哪些方面存在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后,要及时进行跟踪指导,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登记,做到早发现、早调查、早解决。有针对性地约谈在测量中发现问题的学生,了解其实际情况,可以对测量结果做出进一步的辨析。存在心理困扰的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困扰;一旦发现涉及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时,要立刻进行转介,力求使问题尽早得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材料要尽量具体详实,而且后续要随着时间推移及时做到补充,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加以关注,在问题没有严重恶化前得以化解。
参考文献:
[1]班晓红,袁海宇,孙英琨.高校辅导员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辅导效能.科教文汇,2015(23).
[2]谢小红.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探寻.兰台世界,2012(5).
[3]张东伟.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网络技术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但网络的发展有它自身的弊端,虽然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带来的有正面的影响,但网络的发展有很大不确定性,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找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策,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的转变。
一、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在网络的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传递方便快捷,容易得到,多重价值观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网络信息又良莠不全。在当代教育中,提倡教育资源的网络化,网络在整合教育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有利于为现代教育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也有利于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但网络中,价值观的不同又导致了人们对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脱离。有些恶意分子在网络中大肆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鼓吹自己国家的政治力量,力图通过网络来瓦解人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些不法分子更是企图通过网络散播反动言论和错误的宗教信仰观念。而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人员,由于身心健康发展还不全面,分辨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这些言论和思想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走上人生的歧途。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的过程中,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受外界的支配而形成错误的的意识。
(二)人际关系的紧张。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网络工具的使用,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仅仅依靠虚拟的网络,没有在很正实现感情上的交流。在网络中,即使是两个陌生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友好关系,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在这样的陌生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随意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秘密,也有助于情感的发泄,舒缓压力。但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决定了它自身的缺点,因此在网络中的交往也带有很大的虚拟性,如果大学生长期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往,会导致与现实的人际交往逐渐脱离,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会逐渐的疏远,对身边的人和事会漠不关心甚至渐渐变得冷淡,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孤僻等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学习动力下降,意志力薄弱。需要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也是学习需要产生的内在条件,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把对网络的需要当成了人生的需要,这也渐渐地削弱了大学生的意志力。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全部都集中在了网络游戏中,把上网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网络的快捷性使得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资料变得更加丰富,但也会让大学生失去思考的能力。网络信息纷杂,干扰了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选择和利用,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网络环境中,消磨了了大学生的思想意志,让他们原有的意志在上中慢慢的抹去。网络影音视像发展阻碍了大学生对于事物的客观思考,形成了思维定势,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的研究。由于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3产生的影响令人始料未及,因此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和科学的实践经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只是很肤浅的认识,对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的成长缺乏相应的关注和研究。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学教育的课程当中,也只是简单的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比较常用的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心理测试,对大学生在网络下的心理健康成长和问题并没有过度的关注。在教育理论上知识沿用了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并没有结合当期的网络环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创新的理论。因此在解决网络环境下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在网络心理健康方面缺乏相应的网络资源的投入,对学校的网络资源没有充分的开发。在目前的高校当中,网络只适用于计算机课堂的使用,并没有把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在心理学教育网站上的开发利用还不足,网络的数据更新缓慢。在教师队伍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
三、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根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受的影响和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所出现的问题,构建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一)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公开的面向全体学生,把学校的工作任务放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当中,让学生在课余中的学习中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预防措施。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不应当只注意知识的学习,应当还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同时多展开心理健康方面的检测,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报告,在校园中利用各界的媒体广泛的进行宣传,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二)在学校网络上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网络文化的特性中,传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显得十分的单调和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不起来,因此必须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上,开拓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学校中,可以利用网络的系统模式,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在学校的网络系统上,应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有效地整合网络上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和在线辅导,利用网络的便捷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在网络上可以开展电子邮箱和在校交流活动,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其次,还可以在网上开展网络论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娱活动,并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开展心理讲座,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最后,在网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调查以及心理方面的测评,及时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在线进行心理辅导,弥补传统心理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新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撑,更需要教师拥有雄厚的教学技术。因此在学校中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培训队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性工作。让教师在网络的教育环境之下,更加科学的分析网络带给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计划。高校应该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力度,构建完整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团队中,建立良好的教师团队,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培训,让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和网络时代的变化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预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频率,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质量和效率。
(四)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教师要适当根据网络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中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对待网络的虚拟性特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教师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把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与新型的模式结合起来,更新教育的新理念,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总结
在网络环境,分析当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受的影响和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困难,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建立完整的教育模式,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方向,引导学会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