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关于从众心理研究的论文范文

关于从众心理研究的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关于从众心理研究的论文范文

  从众是指由于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社会现象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从众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从众心理的论文篇一:《影响从众心理的因素》

  一、 从众的概念

  “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情境特征

  情境特征作为影响个人遵从群体压力程度的一个因素,为心理学家所确认。当然,情境本身包含着许多变量。

  1、刺激的性质在从众情境中,个人必须判断的刺激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刺激是模棱两可的,还是十分确定的。提供的信息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还是完全陌生的。一种模棱两可的刺激能增加个体从众的可能性。道理非常清楚,人们发生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从他人处得到帮助,或得到有用的信息,他虽然得到了某些信息,但非常含糊不清,无法确定。因此,他总觉得别人比他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也就很容易发生了从众行为。相反的情景、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他面前的刺激本身就十分确定,虽然他有可能在众人的反对下,最终改变自己的看法。但这种经过内心激烈争斗后发生的行为显然比那种不假思索发生的行为可能性要小得多。虽然我们还没有证据说明熟悉的刺激不易导致从众,而陌生的刺激较易导致从众。但我们不难想象,人们面对他们熟悉的刺激要他判断,他会信心十足,自然就不易听从众人的看法。相反,面对一个自己完全不在行的刺激,他就会显得缺乏自信心,而容易发生从众。另外,越是难以理解的信息,个体越是不敢确定,为了减小这种不确定性,他的从众倾向也就越大。

  2、对权威的崇拜。

  对于权威的崇拜,人们就有可能更易发生从众行为。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批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或者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要人,他们提供的某些信息,更容易使人相信,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也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赞同。因此,当人们的观点遭到他们的反对时,人们会很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3、对信息的需求程度。

  对信息的需求程度。将是影响从众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我们在这里提出这样的假设:个体对某一信息越是感兴趣,他就越有可能从众。例如,如果你非常想要买一件某家商号出售的羊毛衫。那天你去了,结果未能如愿,你十分遗憾。当你刚刚从这家商号走出来,连续碰上好几个人向你保证,正是你刚去过的那家商号有你喜欢的羊毛衫。这时,你内心就十分矛盾。经过一番内』合冲突,你极有可能会相信那儿个人的话,再一次走进那家商店。但另外一种情形,情况就不同。走在街上,你感到肚子饿了。本来你想买几块苏打饼干充饥,不巧,营业员回答你说没货。你就买了半斤的万年青饼干。但当你走出这家食品店的时候,碰上几个人在吃苏打饼干,并一致向你保证,就是你刚走出来的那家店里买到的,但由于此时你肚子已不饿了,对于是否有苏打饼干,已不那么关心。因此,你也就不太容易听信他们的话了。

  (1) 群体参数。

  群体参数是影响从众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许多变量。首先我们必须注意群体的规模。正如阿希所指出的:群体规模的大小是迫使个人从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阿希的实验表明,遵从性的强弱随多数人一致性规模的增长而增长。他发现,两个人比一个人尹生的压力大,三个人又比两个人大,四个人与三个人差不多。他发现,群体规模的增加超过四个人以后,就不再增加遵从量了。应该说,在一般情况下,群体规模的增长,对个人的遵从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从众的强度会不断增大。但同时要指出,群体规模的增加导致从众强度的增长又不是无限制的,从众强度可能会达到某一极限而趋向稳定。但不是阿希所说的那样,群体规模超过一定量后,从众的强度反而减弱。二是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意见的一致性,是产生从众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当一个人面临着自己所不赞同的群体一j女性决定I付,他就要遵从的巨大庄力之下。

  然而,如果一个群休不是致的,那么,遵从量就会明显下降。三是群体的奴聚力。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水平,也是影响从众率的一个重要变量,人们感到与群体关系很密切吗?他们想作为这个群体成员的要求程度如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群体的凝聚力。凝聚力包括使人们感到被群体所强烈吸引,并想要长期作为群体成员的各种力量的总和。群体成负彼此越爱接近,越期望从群体中得到点什么,越感到应对群体忠实,等等,就说明群体的凝聚力越大。一般认为,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导致的从众性也就越大。这是因为:一、由于群体的凝聚力大,成员们对群体寄予的希望也就越大,因此,把群体所要实现的目标和他们自身联系在一起,也就不大可能违背群体的意愿,二、群体的凝聚力越大,成员对群体偏离的恐惧感也越大,产生意见不一致的可能性就越小。四是群体的专长。群体成员们的专长,是影响从众的又一个特征。对于个人来说,一个群体越有专长,他对群体就越信任,也就越把群体的意见当作有价值的信息。同样,当一个知识渊博的专家赞同群体的意见时,遵从就会增长。

  五是群体的年龄结构。群体的年龄结构作为影响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未被人们重视。根据社会对比的理论,人们愿意和自己相同的人做比较。他们越相同,社会对比的驱动力就越强。这里,年龄相仿就是重要的一点,事实也正是如此。人们在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组成的群体里,产生的压力感远比和自己年龄不同的同伴组成的群体里来得大。而且,年龄相仿的同伴的观点、见解,对自己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产生从众的可能性就大。例如,你穿了一件实际上很得体的衣服,结果遭到了三个老年人的反对,你问隋琶对此置之不理,但遗憾的是,你的几个同学也一致说,这件农服不怎么样,那么,你就极有可能相信他们的评价,而变得不那么喜欢这件衣服了。

  (2)群体生活更容易引发从众。

  去个性化面对众人不一致的看法或者群体的决议,要你在公开场合和私下场合分别作出反应,你产生的从众的可能性会一致吗?你是否在集体面前公开作出反应时,从众的可能性会更大些,而在私下作出反应时是否会减轻了对群体报复的恐惧而更为独立呢?为了回答这个有趣的问题,心理学家做了许多研究。研究者们做了一个阿希式的知觉测验,在面对面和匿名这两种情境中,对被试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处于匿名情境中的被试计公开作出回答的被试从众串为百分之二十五,而面对面情境中的从众率则为百分之三十。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说,去个性化确实是影响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

  (二)社会角色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就好比一个广阔的舞台,每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舞台上,就必须担任一定的角色,而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就决定了角色的多样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角色不同,社会对他的要求和期望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模式的不同,他们从众的可能性也就不同。事实告诉我们:社会地位低的人和社会地位高的人相比,在受到同样的群体压力时,会表现出更大的从众性。地位低的人,由于人轻言微,不足以影响别人,他们的观点很少为人重视而被采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听从别人的习惯。另外,地位低的人一般说来自信心不足,很容易改变自己的主意,特别重要的是:地位低的人一般都处于被领导和服从的地位,在多数情况下,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是服从,他们容易从众正是由于他们的角色地位决定的。经济地位的高低,同样影响着从众可能性的强弱。经济地位高的人,从众的可能性小。人们平时所说的财大气粗,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财大,在待人处事中,他们会十分自信,常常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相反,经济地位低的人,由于有求于别人,而常常仰人鼻息。因此,他们一旦遇到各种压力,就很容易放弃自己的主张。

  (三)性别差异

  很久以.来,心理学家注意到了性别差异可能也是影响从众的一个因素,并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年来的研究都发现女性比男性的从众性强。朱利安发现在各种不同的、广泛的实验条件下,女性的从众率为百分之三十五,而男性的从众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二。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是由于男女两性的生理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分工不同、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男女两性迥然相异的性别角色造成的。性别角色是人类行为塑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一生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正是在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的基础上,,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同,进一步形成了两性在心理和社会上的诸多差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男女之间的这种差异,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同的社会期望所致,从而导致了男女有着不同的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比如,人们总是希望男性坚毅、刚强、自立,即所谓男子汉的气概,却希望女性柔弱、温顺、多情,即所谓具有女性风范。这种角色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男女两性的角色行为。它可以通过群体压力、社会风尚和社会规范公认的价值标准对两性的行为起作用。

  (四)丈化背景

  对于考察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来说,文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具有不同的心态和行为模式。人类学家米德曾对新几内亚的三种文化进行过比较研究,发现平原文化、山地文化和砌泊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活动方式不一样。而露丝·本尼迪克对新墨西哥州的祖尼印地安人和温哥华岛上的夸库特耳人的研究后获为,受日神文化影响的人和觉酒神文化熏陶的人具有不同的心态。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面对同样的群体压力,会表现出不同的遵从性。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从众性较之西方民族是强的。中国心理学家对大学生曾做过所罗门阿希同样的经典性实验,结果发现从众率为百分之四十四,而那个经典性实验数据只是百分之三十五。这是由于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长期不变的社会导致了人们长期不变的办事章法,凡做一件事,都要看看有无先例,祖宗有否讲过,书本上有没有根据。而中国的儒家文化又强调崇奉理性原则以克制本能欲望。这些都是形成怯懦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那种理性原则和中庸哲学,又成为导致苟且忍让、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过分内向的性格的重要因素。封建的礼教,要求人们在名分尊卑、品级高下的社会中安分守己、知足常乐,所有这些,都是对个性的健康发展和主体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压抑和摧残。

  (五)个性特征

  不同的个性特征,会表现出不同的遵从性,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相同的心理面貌。人们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总之,人的个性表现是极端个别化的。这样,这种个体的心理特征在反映外界事物上的中介作用,以及在个人行为上的调节作用就不同。因而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拿气质来说,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典型外倾型的人和典型内倾型的人,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就有显著的区别。有人在依存性和独立性的认知方式研究中发现,两种人不仅在知觉上表现出个别差异,在个性品质上也不相同。可以说,这种类型的品质差异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我们认为,典型外倾型的人较倾向于独立,从众的可能性比典型内倾型的人小。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一般来说,能力强的个体显然比能力差的个体的从众性小。智力也必须引起重视。这里所说的智力,指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力等等。智力水平高的个体,显然比智力水平低的人表现出较低的从众性。另外,非智力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因。一般说来,自尊心强,意志坚强的人会更具独立性。当然,有一点必须明确,个性特征是可变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指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个性特征,会影响从众行为的发生。其实,在某些突发情景下,或者一时的生理,心理状态下,共个性特征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他的从众的表现可能不同。

  (六)历史性

  我们认为,人类在早期社会的从众性比当今社会的从众性要强得多。这是可以想象的。在很早以前,人类的文明程度很低,大多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再加上信息狭窄、单一,人们获取外界信息有限而不及时。特别注意的是,当时的人类,人格残缺不全,迷信盲从,独立意识弱,因此从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不管在哪一方面,人类都大大地前进了。文明的发达,知识的增多,阅历的丰富,信息米源的广泛,特别是人格的完善,人们会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们变得越来越相信真理而不再那么盲从迷信,所有这些,都在改变着人们的从众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众行为的趋势会逐渐减弱。

  三、 从众心里产生的三个阶段

  1、依从。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愿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这时的从众是权宜从众。

  2、认同。

  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和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了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与对象。这一阶段的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时为真从众。

  四、 从众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转

  任何一个社会,无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说.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地进行交往,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2、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

  在群体中,当个人意识到自己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难以适应外部的环境,而从众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消除这种不安的情绪,使个人得到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接纳,满足个人的安全和交往的需要。一个人也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否则他将困难重重。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众就是个人适应生活的必要方式。

  (二) 消极影响

  1、盲目从众使群体丧失活力。

  群体内多数成员的从众容易使决策和决定出现偏差,在作决策和决定时人们往往由于受到某种压力而不愿发表个人的不同意见,是是非非都唯唯诺诺,不作出头的椽子,以致出现一致的强行通过或仓促作出不正确的结论。于是在团体中无法听到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则无法激起大家的思考。不利于督促群体防止不良的倾向。如果群体内各成员没有各抒己见,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是看法完全一致,毫无分歧.这样的群体则会缺乏生命力和战斗力。

  2、盲目的从众助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互相攀比,葬礼讲排场。为了与大家保持“步调一致”,他们不惜打肿脸去效法他人,结果弄得劳神伤财,负债累累。讲排场实是为了与别人一致,体现自我价值感,名则为哀悼死者,这表里不一难道不是极大的讽刺?另外,盲目的从众对不规范行为及陈规陋习予以宽容和维护。如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重复建设”屡禁不止.这些都是从众带来的不良后果。

  从众心理的论文篇二:《论大学生从众心理》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组随机调查了100名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在校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 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

  前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 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 其次是学习从众, 占51.8%; 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

  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低级需要,是一种匮乏性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级需要。跨入中学之后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在团体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往往就是由于“相似”而成为朋友,而这里的“相似”可以是年龄、家庭的相似,也可以是共同的兴趣爱好。

  其次是客观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青少年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的精神文化等构成。潇洒是社会主体的一种行为方式和心理体验,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表征。但是不少人对于潇洒的理解就是穿着名牌,拿着手机,出手阔绰,没有理解潇洒的深层含义。于是一种“潇洒”的风气和现象很快渗透在空气中,然后青少年也就接受了这种熏陶,接受并模仿着这种“潇洒”的行为。

  (二)社会流行的影响。社会流行是在社会上传播一时的事物,它能在短期内爆发、扩展、蔓延、也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它最容易被青年人接受。一方面,消费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是流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求新、自我表现和从众是流行的心理基础。确实,社会流行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消息,当人们都去追随它时就会形成一种群体压力。

  三、大学生从众行为的利与弊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

  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

  (二) 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三)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即便是从众“错了”也会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也错了而获得自我解脱的平衡感,这就相当令人悲哀了。

  (四)被动从众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

  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只会是退化自我真实性格与实力,使其独特失去价值。被动的从众带来只有迷茫和无措。

  四.研究大学生从众行为、心理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对大学生从众现象的研究可以促进大学校园整体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消极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迷茫的情绪,研究从众行为可以更好地去接触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走出阴影。理性从众而减少盲从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导。从众行为的有效调控更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浓重大学校园内的学术氛围,高校能真正做到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从众心理人皆有之。

  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从众心理的论文篇三:《浅谈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一、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从众心理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施提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从众心理通常是由于个人受到集体的隐形或者显形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目标,最终选择了和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2]

  在大学生群体中,从众心理表现得很普遍,并且已经给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

  大学生群体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封闭,生活圈小,接触的人较少,易受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从众的行为。

  在校园中的从众行为首先表现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考研从众、择业从众、选课从众、恋爱从众、消费从众、逃课从众,有的男生甚至为了和同宿舍的打成一片学打游戏,出现“打游戏从众”现象。从众的行为使他们失去了理性的思考,一味地跟风。大学校园的这种普遍从众现象,反映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淡薄,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性,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久而久之,大学生的独创性和个性思维就会受到影响,阻碍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创新思维的形成。长久下去不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而阻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然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在长期的训练和潜移默化中形成。

  校园里的从众行为除了有消极的一面还有积极的一面,例如自习从众,可以从同学中学到积极的一面,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作用,并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正确的引导。另外,大学生社团在校园的积极从众作用也不容忽视,社团组织人员应善于利用从众的积极作用使整个社团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具有影响力。

  学校应善于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要分析其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关的方法策略,但是要克服从众的心理不仅学生本身要努力解决,学校和老师也要积极面对,为学校和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三、造成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

  从众并不是盲目从众,从众者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和外界两方面。

  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首先表现在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的个体差异对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自信心强的人在做出选择时能够坚定自己的抉择,做事比较果断。反之,自信心较弱的人,遇事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不确定自己的抉择,易受其他人的影响,这样往往会出现从众行为。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不同时,首先会怀疑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不去质疑别人的观点,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表现,缺失自信的人会表现得更明显,而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随从大家的意见。

  自身因素其次表现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独立思考可以免受他人思维上的打扰,更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创新思维反映在大学生的身上主要是自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大学生年龄和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自身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故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如此下去,不但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外部因素

  首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其实“中庸之道”不仅仅是这层意思,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其理解为保守、中立、不冒尖。大学生从小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认为凡事要随从多数人的意见才是最合适的选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更愿意保持和大多数同学一致的想法或行为。

  其次,人的“社会性”属性。人是群居动物,个体往往依赖群体而存在,在做出决定或选择时,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压力,为了避免被孤立,从而会采取从众的行为,这其实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最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莫测。当今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变化比较快,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大学生缺乏对当前社会形势的正确把握,不能做出有价值的判断。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提出新观点时容易人云亦云。此外,大学生在学校会比较在乎周围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即使自己有新颖的想法,也不说出来,担心自己的想法会被同学笑话,为了保持和周围同学一致,最终选择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观点。并且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小,周围除了同学就是老师,相对外界来说比较封闭并且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从众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需要大学生自身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创新思维。

  四、如何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创新思维

  1、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培养创新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要提创新。然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要有意识地去独立思考,从小事做起,比如,每次的作业要独立完成,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征求别人的意见,应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2、学会理智、自信地面对问题

  面对各种问题或困难时要求大学生要理智、自信地去面对,不要被面前的问题和困难所吓倒,冷静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所在、不盲目地做决定。这样可以增加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避免被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干扰,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3、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考问题,避免从众行为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全班形成一种无所顾忌,自由发言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4、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社团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形成创新氛围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团中吸纳了不同专业领域的大学生,不同专业知识相互交叉、融合,碰撞出新颖的思想火花。

  大学生社团可以通过举办各类讲座竞赛、辩论赛以及其它培养创新思维的活动,积极带动大学生参与,在校园形成有创新意识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喜欢“扎堆”,喜欢“跟风”,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较循规蹈矩,缺乏独创性的精神。我国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尤其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大学生的墨守成规和从众的心理,发掘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鼓励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克服从众心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措施克服从众的心理,同时也要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努力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

  【注 释】

  [1] 王小章.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2.243-245.

  [2] 殷明,朱昌平.从众心理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


猜你喜欢:

1.不要盲目从众作文800字

2.从众心理的作文

3.学生从众心理解决方法

4.从众心理测试题

5.从众心理测试

6.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01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