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的形势论文(2)
中国海洋的形势论文
中国海洋的形势论文篇二
《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
[摘要]从分析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入手,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为维护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应强调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未来海洋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准确科学界定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并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安全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和特征
海洋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可借鉴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界定。
有关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在一些经典文献中早已有所表述,其重要性也早已为国内外的战略家充分认识。如《孙子兵‘法》和美国战略家马汉的《海权论》都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有所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正式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1980年,日本发布《国家综合安全报告》,正式出台了《国家综合经济报告》,正式出台了经济安全战略,将保障经济安全的战略思路和政策运作贯穿于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安全的概念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随后,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也都在其官方文件中强调了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我国国内学术界自20世纪90年代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含义形成了多种观点。综合各类观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可表述为在开放条件下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不受内部或外部威胁和侵害而保持稳定、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能力。
根据2003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对海洋经济的定义,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发展也有安全问题。根据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界定,海洋经济安全是指在开放条件下,海洋经济发展不受内部或外部威胁和侵害而保持稳定、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海洋经济安全是现代经济安全的组成部分,它与海洋安全的其它方面如海洋生态安全、海洋通道安全等密切相关。
国内有关海洋经济安全的研究较少。杨金森(2006)提出现代海洋安全中包括海洋经济安全。于谨凯(2006)在产业安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海洋产业安全的理论,包括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类研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二、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安全总体形势
世界主要沿海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规范本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沿海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中,都认识到了发展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对于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促进海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世界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1 沿海国家制定的海洋发展战略都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海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和199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在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重新制定或调整海洋发展战略、政策,在海洋发展战略中,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其重要内容。如美国在其2004年颁布的《海洋政策蓝图》中提出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立科学的可持续性渔业,对在联邦水域的非生物行使管辖权,加强海上油气的管理。开发海上可再生能源,以及加强其他矿产资源的管理。加拿大在其2002年颁布实施的幼《拿大海洋战略》中确立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原则。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在其海洋发展战略中都确立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世界沿海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科技对海洋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凸显
目前,世界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高度依赖,海洋高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深度和速度,提高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开发利用中的科技进步含量。高科技的应用使传统海洋产业得到不断改造,捕捞业从近海捕捞逐渐走向远洋捕捞,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已经发展成为由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业、水产加工业共同组成的现代海洋渔业。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船舶设计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现代船舶制造的自动化、现代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3 海洋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
在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海洋渔业虽然仍是一个重要产业,但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已大大缩小。美、日、英等国已降到10%以下。以高技术支撑的近海油气业、临港工业,以及滨海旅游业等迅猛发展,已成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主体,海洋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化趋势。目前,世界海上石油产量占世界油气总产量40%左右。滨海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四大海洋支柱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滨海旅游业收入占全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2。现在世界海洋经济已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比例,并将进一步向高级化发展。
三、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
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海洋资源基础状况,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此部分对影响海洋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海洋经济中的主要海洋产业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
1 国家高度重视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社会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政府对海洋经济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宏观环境。国家政府对海洋经济的重视体现在政府制定的规划及指导性文件、中央领导有关海洋经济的指示以及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制度等三个方面。
(1)政府制定的规划及指导性文件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1996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中提出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建设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开发体系,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在战略原则中提出:坚持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适度快速开发、海陆一体化开发、科教兴海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目标中提出:重点发展海洋交通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缓解交通紧张状况,带动和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2003年5月我国颁布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阐述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社会条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原则和目标,对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中国海洋就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沿海地方政府积极制定本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到2005年底,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部完成了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以省委、人民政府文件形式实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布署,沿海省市纷纷加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积极开发海洋能”。“开发海洋专项旅游”。“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等。
(2)中央领导对发展海洋经济作的重要指示
除了政府制定规划促进和发展海洋经济,中央领导在不同的会议场合也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了重要的指示。
胡锦涛在2006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做好陆地规划的同时,做好海洋规划”,“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发展”。
温家宝在2008年3月份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搞好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发展海洋经济”。
(3)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海洋开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将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对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管理等投入逐步加大。为规范海洋开发活动。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先后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全民海洋意识日益增强。有关海洋开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不断丰富完善,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 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部分海洋资源衰退使海洋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我国海域辽阔,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海洋生物、海洋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滨海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其中: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鱼类3,000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纱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滨海旅游景点1,500多处;深水岸线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处;滩涂面积380万公顷,水深0-15米的浅海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此外,在国际海底区域我国还拥有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
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部分海洋资源过度利用,造成资源衰退,从而使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遭到破坏,威胁我国海洋经济安全。
在我国沿海地区所面临的海洋资源问题中,海洋渔业资源退化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滩围垦破坏,水利和海洋工程对生境的破坏等因素,致使我国近海渔业捕捞资源衰退。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主要表现以下方面,一是传统优质鱼类相继衰竭,处于食物链较高层次的优质鱼类越来越少,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虾蟹类上升为主要渔获种类;二是由于传统经济鱼类的小型化、低龄化,加上进一步开发利用中、上层小型鱼类,致使经济种类种群补充不足,最大渔获量急剧下降。四大海区渔业资源相继衰退,传统经济鱼类数量锐减,有的已经处于衰竭状态。传统优质鱼类目前已不成渔汛,在渔获物中所占比例不足20%。近海和江河人海处鱼、虾、蟹类洄游、栖息和产卵繁育幼体的天然场所遭到破坏。
除了近海渔业资源退化问题,海砂资源的过量开采也促使国家从政策上限制海砂资源的开发。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由于长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量采掘海砂资源,致使海岸侵蚀、岸线后退,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国家已加强了对海砂的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严格限制海砂开采”。2007年,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共同发布公告,自2007年3月1日起,正式恢复禁止天然砂出口管理措施。对此,国家海洋局有关领导表示,将配合恢复禁止海砂出口措施的实施,进一步从源头上加强海砂管理。在一系列国家限制政策措施作用下,近年来滨海砂矿业发展呈现萎缩态势。2007年,全年实现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减少24.2%。2005年滨海砂矿业增加值8亿元,比上年减少6.1亿元。
3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威胁我国海洋经济安全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威胁海洋渔业的发展。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及海洋渔业污染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⑥,而且造成海产品质量下降、个别海水养殖区发生病害以及海水产品品质下降。另一方面,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可能破坏滨海旅游资源,影响滨海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6月~7月期间,青岛近海飘移大量浒苔,不仅影响青岛市几个海水浴场的正常经营,而且已经影响到奥帆赛赛前训练。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国海洋的形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