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农业是我国最古老的产业,具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发展趋势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发展趋势的论文篇一

  《我国农业土地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提要]我国有三大产业,第一大产业就是农业,据统计我国有85%的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基石,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所以对农业土地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农业;土地;发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农业是属于原料产业,它是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早在远古时代农业就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社会生产的发展始于农业,有了农业的发展才有了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甚至才有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土地,狭义的来讲指的就是地球上的陆地,它是人们生活、发展以及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虽然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共同需要的条件,但是对于不用的生产部门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比如,在工业和其他的非农业部门中,土地并不直接投入到生产过程当,但在农业部门中,土地则是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因而,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没有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无从谈起。

  二、现行农业土地使用现状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而农业土地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上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它包括耕地资源、林地资源、草地资源等等。

  (一)我国农业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土地开发不合理现象严重。我国虽然拥有世界第三位的土地资源,但我国土地使用现实则是山区面积大,山高谷深,高坡等地带耕地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则土地使用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因而在这些地方的人们为了生存就采取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开发”方式。最后,则出现了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填海造陆等一系列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发展方式,从而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农村土地建设的违法违规现象严重。我国对农村村民的住宅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即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和耕地不可以同日而语,并且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相应的标准,然而村民们并不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是多占、抢占更多的地去建房子,特别是由于现在土地开发严重,那些城中村的村民们为了在建设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抢占地盘或多占地盘、占好地盘的现象更为严重。在农村,不仅违规违法占地现象严重,而且村镇建设规划无序的现象也相当严重。

  最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严重。农村土地流转指的就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由于我国建设发展的需要,许多农村的村民都不在家务农,而是在外打工,从而造成了土地的闲置,而且以前的那样小耕小作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不改变家庭承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把股份制引入到土地制度建设,建立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股份合作制,从而实现实效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二)我国农业土地问题现有解决对策

  首先,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我国政府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对农业发展也是适用的,我国政府应督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特别是保护18%的耕地底线,并开展农业资源的休养生息试点,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江河湖泊的综合整治、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等。

  其次,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土地使用合理进行。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管理模式,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和抵押、担保等权能。同时,也要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地籍调查和农村集体建设使用权颁证工作,切实完善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工作,并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最后,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征占农村农民的土地,农民们失去了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工作,所以为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为将来人们生活能有基本生活的基础,因而政府提出相应政策,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并完善对被征土地的农民给予合理、规范的保障机制,健全征地争议处裁机制,保障被征农民相应的权利。

  三、农村土地改革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土地所有制多元化是中国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农村的发展,无外乎就是农村土地的发展,土地的发展最核心的就是土地改革,即谁拥有土地,谁就是土地的主人,土地的经济属性是公有还是私有,这是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关于土地所有制的改革,目前理论界最主要的主张就是建立集体所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结构。也就是说,坚持完善集体所有权,确立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根本,根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规模经营的趋势,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新连片分配土地,化零为整,为实行规模化的经营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极大的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集体经营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比方说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的经营模式,可以实现“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一村一品”经营方式,这将是农村土地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次,土地流转是未来农村土地改革方向。土地流转在我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现阶段的社会状况之下,也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存在着农业效率低下,农村外出劳动力逐步增多,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土地承包管理较弱和农民税费负担重等一系列的情况,通过土地流转将使得以补贴为核心的粮食生产政策发生改变,将改变“单干”模式、促进规模化经营方式,将使得巨大的农业劳动力得以继续转移的基础。因而,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加快我国农业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必由之路。我国农村土地大多都是分散化的包产到户,大都实行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形式,这种形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过去也是现在的一种主要的经营模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这种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因而,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济模式,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种模式的转变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也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而这种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也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缺乏弹性,而且土地还是稀缺资源,供给数量还是一定的,因而我们要在这样有限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适应我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农业物资,这将要我们不断的探讨农业土地改革,不断提高农业土地的利用效率,所以对于农业土地改革的发展研究将永远也不能停下脚步,应当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模式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主要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2]南京林业大学.新中国土地改革及其趋势.

  [3]李晓霞.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发展趋势的论文篇二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 要: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具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有了农业这个行业才有了农民这个职业,而农业的生产空间和农民的生活空间也就形成了农村。因而可以说,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发端,也是 “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本文总结了中国农业目前发展的阶段和问题,深入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文章认为,我们应当充分估计在城市化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面临的危机,并采取系统的、综合的措施予以有力的保护和支持。

  关键词:三农 农业转型 现代农业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大背景

  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世界总人口约70亿人,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4%。解决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农业面临的第一要务,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但也呈现出较多问题。例如,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多,农业生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效益比较低等。要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二)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农业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传统农业存在许多问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低,单位耕地面积的投入高,产出低,不能满足国民对农业物资的需求。同时,农业受到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的束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表现突出。近年出现的三聚氰胺、膨胀剂西瓜、瘦肉精等事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农业生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有效供给未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同时,不合理的供给结构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林地、草地、湿地被过度开垦,地下水超采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

  农业效益比较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成本已成为重要问题,不仅导致国内外粮价倒挂,同时大量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带来成本和生态双重压力,也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转型的途径

  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现代农业首先是质量安全的农业,要让消费者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要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一方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等的技术研究和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从源头上增强农产品企业的安全意识,推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产品追溯制度。

  (二)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抓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启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监管机构和监管机制,加大综合执法与专项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农业发展方式生态化

  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切实加大耕地、水、草原、水域滩涂等保护力度,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治土治水治环境力度,降低农地开发利用强度,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严格管制滥用乱用农业投入品,净化、修复农产品产地生产环境。

  (四)农业生产产业化

  注重农业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加快选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新品种,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提高规模经营效益,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

  (五)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必须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种养业结构,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等,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三、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农业蒸蒸日上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政府以及公众都在不断反思如何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为谋求人类与环境的长期平衡,新农业的发展方向将更加趋于环保,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公开发布,指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从事农业的乡村人口逐年下降,城镇人口的增加和乡村人口的减少使得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我国现代农业蒸蒸日上的同时,生态农业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1.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生态农业的市场前景持续看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对该行业的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2.行业标准较低。当前我国农产品种植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达到绿色或有机种植标准的农产品更少,整个农行业的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农行业标准化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行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上很多农产品各项指标并未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但却以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导致消费者无法进行判断,从而使得农行业整体产品质量不高,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3.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目前,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从事生态农业的企业多数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企业资金积累速度较慢,扩大规模容易碰到资金瓶颈。中小型农业企业要做产业链延伸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快速实现产值规模扩大,需要大规模资金的投入,而现阶段我国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较为困难,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严重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速度。

  (作者单位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龙冬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2):213-226.

  [2] 刘燕妮.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100-107.

  [3] 黄宗智.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J].开放时代,2012(3):10-30.

  [4] 黄季j.新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机遇、挑战和战略选择[J].现代农业,2013(28):295-300.

  [5] 黄国勤.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学学报,2014(4):99-106.

  [6] 陈文胜.“两型”农业:中国农业发展转型的战略方向[J].求索,2014(9):30-34.

  [7] 鲁静芳.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展望 [J].世界农业,2008(6):17-19.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发展趋势的论文篇三

  《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在分析我国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我国农业主要采取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对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即继续完善农业田间工程配套技术建设,在农业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管理,并将农业节水与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利用先进的灌溉管理体制来实现农业节水的高效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 工程节水 管理节水

  1农业节水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用水矛盾日益尖锐,缺水问题更加突出。而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平均仅为45%左右;自然降水利用率低,仅达到56%;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其中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仅有1.0kg/m3左右;初步改造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全国灌溉面积的30%,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另外,发展节水灌溉,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用节约农业用水量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用水,从源头节水,严格控制上游用水,不仅可以缓解下游用水紧张矛盾,而且遏制下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逐步恢复和保护生态提供支持,同时减少灌溉用水量,有利于遏制地下水进一步超采和减少地质灾害等。

  因此,只有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才能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社会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粮食安全,并且对于维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及其优缺点

  2.1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是杜绝或减少由渠道渗入渠床流失水量的工程节水技术和方法,我国农业总用水量80%的农灌主要输水手段是渠道。常用混凝土、土料、水泥土、浆砌石、沥青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及PE、PVC及其改性薄膜材料建渠道防渗层,防渗渠道断面多采用U形断面。其优点为:粗糙度下降,流速提高,有利于引高含沙水灌溉;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采取渠道防渗措施以后,可以减少渗漏损失70%~90%;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防止杂草丛生、渠道冲刷、淤积及坍塌;同时渠道防渗还可以调控地下水位,防止次生盐碱化。

  2.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塑料或混凝土等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有移动式、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三种,常用材料有PVC管、水泥沙管、现浇混凝土管等。其优点是:输水快,灌水及时,管道输水利用率可达95%~97%;节能增产,省时省工省地;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便于推广。缺点是维修不太方便。

  2.3 喷灌

  喷灌是一种机械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其优点是:灌水均匀,灌水均匀度可达80%~85%;节约水量,用水量较地面灌溉省水30%~50%;可提高作物产量,比地面灌溉可提高产量增产10%~30%;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劳动力,喷灌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约7%~15%;同时适应性强,适于各土壤、地形,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灌溉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园林草地等。但喷灌受风影响大,蒸发损失大,耗能,一次性投资大,并可能出现土壤底层湿润不足的情况,这些缺点限制了喷灌的发展。

  2.4 微灌技术

  微灌是利用微灌系统,将有压力的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即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微灌可分为滴灌、微喷灌、小管灌和渗灌四种。其优点是:因全部由管道输水,基本没有沿程渗漏和蒸发损失,灌水时一般实行局部灌溉,不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可比地面灌省水50%~70%,比喷灌省水15%~20%:能有效控制压力,均匀度可达80%~90%;能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较地面灌一般可增产15%~30%,并提高产品的品质;管理简便、节约劳力、节能,能控制用水和用肥;容易控制杂草和病虫害,能利用盐碱水、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易于机械化埋设。微灌的主要缺点是易堵塞、投资较高。

  2.5 农业节水措施

  主要包括耕作覆盖保墒技术、节水农作制度、优秀抗旱品种、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土壤保护剂及作物蒸腾控制技术等。耕作保墒技术可以疏松土壤,增大活土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入渗量,减少降雨径流流失,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既可提高蓄集降水的能力,又可减少土壤的蒸发,使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覆盖保墒技术是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以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节水20%~30%,增产30%~40%。节水作物品种筛选技术根据当地的降水分布、干旱发生规律和作物水分特性,因地制宜压缩需水量大、易旱的作物,扩大雨热同步和秋熟作物,选择耗水少而水分利用效率高的作物。通过调整作物布局,建立适应型高效种植制度。化学制剂保水节水技术是合理施用保水剂、复合包衣剂、黄腐酸及多功能抑蒸抗旱剂等,在作物生长发育中抑制过度蒸腾,防止奢侈耗水,减轻干旱危害,以及促进根系提高对土壤深层储水的利用,起到显著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和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的作用。

  3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

  3.1 农业田间灌溉工程配套建设

  渠道防渗及管道输水仍是输配水过程中主要的节水措施,需进一步维护和更新已有建筑物,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配水节水措施,并结合高效的田间节水工程措施,提高农业灌溉的配套程度,改变落后的灌水方式,充分发挥已建骨干工程的效益,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加水分生产率,实现降低水耗,用好水,浇好地的目的,更快地发展节水农业。

  3.2 农业灌溉中采用信息化管理

  为实现灌溉用水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与自动化,满足对灌溉系统管理的灵活、准确和快捷的要求,灌溉水管理技术正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采用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采用高标准的量测设备,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水情,如水库、河流、渠道的水位、流量及水泵运行情况等技术参数,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和计算机处理,实现科学配水,减少弃水。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采用各种先进的土壤墒情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以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实施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3.3 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的综合利用

  在工程节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以达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等目的,是当前世界各地研究的重点。各种农业节水技术可单独应用,但更多考虑多种因子如何最佳组合,形成最佳优势。过去在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而没有很好地将农业增产措施予以配套,因此造成节水但不增效。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组装配套,发挥整体的节水增产效益。

  3.4 采用先进节水管理措施

  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农户文化素质等因素,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先进管理体制目前还难以推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将逐步推行并实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运转”的运行机制,明晰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水量交易机制、水权有偿转让制度、水资源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制度。

  4结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农业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目前我国农业主要采取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对农业节水灌溉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应用上述节水农业技术措施时,应因地制宜选用,继续完善农业田间工程配套技术建设,在农业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管理,并将农业节水与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通过先进的灌溉管理体制来实现管理节水,推动农业节水的高效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普特,冯浩,牛文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研发重点[J].中国工程科学,2007,9(2):12-18.

  [2] 刘继艳,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J].水利水电建设,2008:234-236.

  [3] 逄焕成.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5):l-6.

  [4] 王增发,洪小康.试论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5):451-454.

  [5] 许迪,程先军,谢崇宝.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研究[J].节水灌溉,2001,(4):7-11.

  [6] 钟瑞森,马英杰,董新光,等.浅谈现代农业节水新概念――可持续节水[J].节水灌溉,2008,(1):29-32.

  [7] 刘淑慧,程伍群,宋少刚.河北省山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趋势与展望[J].节水灌溉,2008,(5):47-50.

  [8] 田园,刘斌,马济元.关于农业节水灌溉改革创新的建议[J].节水灌溉,2008,(11):55-58.


猜你喜欢:

1.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的论文

2.浅谈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

3.关于农业政策的论文

4.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论文

5.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

6.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

23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