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矛盾分析
摘 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矛盾,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加以认识和分析,任何只强调矛盾的某一个方面的观点与做法,都将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上存在着时效性与学术性的矛盾;其次,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多样性与规范性的矛盾;最后,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矛盾。只有在实践中正确分析和解决这些教学矛盾,才能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矛盾分析;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77-0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矛盾,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加以认识和分析,任何只强调矛盾的某一个方面的观点与做法,都将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内容上:时效性与学术性的矛盾
时效性与学术性,是“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是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认同。但是,它毕竟不是一门理论学科,它是以通过分析国际国内重要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然而,仅仅重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还是不够的。时效性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全部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自1987年教育部决定在普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全国高校普遍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实际上起到了与教学大纲类似的作用,对“形势与政策”课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但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非常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此,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具体做到三个统一:
1.政治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要突出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同时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就形势与政策课内容而言,与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了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形势与政策,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注重有关学科的前沿成果,在教学中注重知识性与学术性,如:讲台海局势,需要运用国际法学知识批判所谓“法理台独”的阴谋;讲伊朗核危机,需要讲解有关核武器生产、尤其是铀的生产情况的知识。注重知识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将大大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果,更好地贯彻其政治性。
2.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该课程既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又具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形势与具体政策,往往是不断变化的,但基本方针与战略、理念是相对稳定的,要求学生在基本方针与战略、理念的相对稳定之中去把握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识,要求学生在规律的认识之中去观察和追踪国内与国际形势的演变过程。如在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中,增加有关中日古代交往的历史背景知识,使同学们了解中日两国关系的实质与发展趋势,对两国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轮廓,体现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3.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课本质上属于政治理论课程,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教学。我们要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并在教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应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敏感话题、突发事件等问题,确定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上:多样性与规范性的矛盾
在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诸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不足,教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强化“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效果,许多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突出“变革、创新”的特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五花八门”,花样迭出,只求学生感兴趣、满意,只求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新意,而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本身应具有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便日益式微了。
因此,我们要在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强化必要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只有达到了规范性,才能真正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我们具体要在三个方面达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规范性:
1.加强规范的教学研究工作。学校和有关教学部门,应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和国际动态,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实效性。学校应积极组织和鼓励有关教师开展形势与政策的科学研究,对相关研究科研课题予以必要的支持,并为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园地。
2.建立规范的考核机制。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考核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任课教师的考核。由有关教学职能部门按教学制度统一管理,确保“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正常开展。任课教师讲课应有规定的教学文件,如:教学大纲(可自编)、教案,不能以布置班级学生工作、处理学生具体问题等方式代替课堂教学;第二,对学生的考核。“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内容与形式,各高校、各教学单位应结合本校、本院系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不应强求一律。根据学校教务处有关考试的要求,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论文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也可以参加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又体现课程教学的规范性。
3.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素质建设,坚持“精选、重用、严育”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师资结构建设。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适应规范化教学的需要,为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中: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矛盾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提问、测验与考试的情况,要求教师适应学生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确保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教学过程中名副其实的主体。许多学校还通过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如: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大家对授课教师的意见;有的学校还由学生直接给任课教师打分,作为教师学期考评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此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地位的下降与作用的削弱,最终将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正常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形势与政策”课像其他大学课程一样,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其正常进行教学。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明确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与定位。“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基础。实践表明,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保证课堂教学课时,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或优惠政策,是学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高度重视的直接体现。
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最受学生的欢迎。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活跃课堂气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对形势的认识。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教学形式:第一,讨论式教学;第二,辩论式教学;第三,直观式教学。
3.重视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师资水平。第一,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养,确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第二,鼓励学校党政干部、有关专家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积极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和倾斜。第三,确保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与师资建设的投入,在教学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一璀.开拓创新,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3).
[2] 余双好.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导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5,(4).
[3] 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4] 里光年.试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魅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5] 陈华栋.关于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6] 鲁焱.对高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二: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剖析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找到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对策,对于当前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学校教育;教育教学;培训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存在漏洞,师资队伍的建设程度滞后;第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设施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供应不足,教学及科研所需的经费投入不足,相关科研课题难以得到支持,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第三,虽然形势与政策课隶属于两课的范畴,但是目前内地部分高校往往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忽视了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第四,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对形式与政策课程的学习不重视。据一项课程教学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的教育非常重要,要认真学习;31%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但是没必要花太大精力学;32%的学生则认为不重要,这门课程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甚至可以不开设这门课程。当前部分在校学生平时比较关心和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经常通过阅读报刊杂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以及浏览互联网等途径获取新闻,但是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愿意上《形势与政策》课,认为自己知晓国内外大事,对于时事政治很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炒冷饭”而已,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二)教师队伍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特点,本课程的教师中存在以兼职教师、年轻教师居多的现象。根据目前一项调查结果得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教师中,70%左右为兼职,并且拥有超过60%的青年教师。一般兼职教师因为工作繁忙,教学任务重,对待形势与政策课程难以认真仔细地备课,而青年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满意。此外,任课教师本身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认识、教学和研究活动较少,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等也导致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比较落后。
(三)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手段有待改进加强。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虽然属于时事政治内容,但是教师认识不到位、讲解不深刻、剖析问题不精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讨论环节不够等,导致新鲜的时事政治内容讲起来沉闷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课程教学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样,现在部分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手段单调,虽然有些教师不再满足于黑板、粉笔和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但是教学内容信息量不大、解释不活,仍然会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
二、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高校、师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意义
1、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加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的转型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呈现新的特点。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全面推进,国家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所以,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面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各种形势,树立为国分忧的理念,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才能引导大学生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克服困难、投入到“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去。
2、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当前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大学校园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提高在校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按照公平公正、诚实友爱、稳定秩序的要求,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充满活力、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3、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促进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好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视野、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观的重要渠道,良好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汲取丰富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美好心灵,会对学生一生的奋斗和成就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突出主线,科学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应该密切突出主线,即抓住时代主题,明确形势、国情、党的基本理论,促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1、依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当前国内和国际重大问题,特别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任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教育的重大改革措施,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和发展趋势,我国的外交政策、重大国际事件及我国政府的立场原则教育,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国际和国内的形势,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2、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基本理论和专题内容讲授的同时,还要注意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新形式和新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1)根据课程安排的需要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任课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反对灌输式教学,提倡启发式、参与式、开放式、案例式、互动式的教学。课堂上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通过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活跃教学氛围,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逐步形成以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为主体,学生参与讨论,举行辩论会、座谈会、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形式,不断推广全新的教学模式。
(2)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课堂上,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及现代教育教学工具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这样能够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现代教学要求:一是要求任课教师备课阶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二是组织观看影视资料,比如教育部社政司推荐使用的《时事》VCD以及一些有重大历史教育价值的影像视频等,通过声图并茂的视频资料,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三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课堂、网上辩论等活动,丰富形势与政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
(3)加强教学督导和考核。各高校要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纳入教学督导工作的范畴,加强监督和管理,主管部门可以不定期组织听课活动,深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课堂中,检查教育教学程序,并将教学情况予以通报;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一样参加教学评估。形势与政策课考核纳入教务处考试范围,改进老旧的考试考核办法,逐步建立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日常出勤与期末综合考试相结合的科学评测体系。
三、师资队伍扩大,做到专兼结合,做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质量。要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同时,要按照“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的思路,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
1、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覆面广、难度大、变化快的课程,教师需求数量多,师资水平要求高,因此,要适当增加教师数量,坚持按照“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严格选配教师。一是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工作人员作为专职教师必须担任一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任务,以便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一线教学情况,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向和需求特点,不断完善教研教学机制;二是要从学生政工干部中选拔一批有讲课能力、掌握形势信息较多的同志补充到形势与政策教学队伍中来;三是可以通过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各系统的党政领导、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等作报告,使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
2、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建设。高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师的专业培训,可以通过两方面去努力,一是组织任课教师学习教育部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把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识上来,统一到中央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案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教研活动。各形势与政策教学小组要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和交流经验,开展听课评教活动,帮助任课教师吃透吃准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精神,尽快熟悉和掌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应掌握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热点,切实保证开课质量;三是外请人员培训。通过邀请形势与政策教育专家培训,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师的业务能力;四是选送进修。高校要提倡并积极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辅导班。同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考察、进修等。总之,要结合任课教师个人专长,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使任课教师在形势与政策方面掌握更加丰富的教育信息,形成更加稳定的研究方向,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