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攻略心得
sci论文的攻略,你知道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sci论文写作攻略心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sci论文写作攻略心得
1、先想先写最后做
1.SCI论文能不能发表、发表在哪里,在做研究之前都必须想清楚。
2.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所谓心中有沟壑!
3.在未搞清“写什么、发哪里、自己研究与同类研究有何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
4.继续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还不如不做!
5.要想这样做,就得先看文献!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同的事情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阅读文献及思考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
6.做别人没做过的科研课题。在选题之前搜索国内外是否有人做好自己所选课题。
2、如何科学选题
1.课题选择和国际接轨。必须了解国际研究动态,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文献方有可能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2.课题要有可发展性。课题可发展性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产出具有极大作用。例如中国科技大学的范洪义通过别的蹊径,发展了诺贝尔奖得住狄拉克奠定的量子论的符号法,系统的建立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在1998年就被SCI收录了24篇论文。因此不难看出,课题的发展性对高水平的论文持续产出具有重要作用。
3.借助工具选题:①查阅有关领域的检索工具,这些工具各高校都有;②了解SCI收录期刊所反映的科技动态③利用ISI提供的选题工具帮助,例如,能对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量化分析以保证用户科学研究同科学发展趋向一致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介绍有关最杰出人物研究状况、有关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向的(ISI Highly Cited.com);④利用网上数据库了解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及有关资料。只要有心参与国际学术竞争,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的课题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3、如何获得好的idea
获得好的idea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应用还是基础科研,最关键的是idea,科研水平和档次主要靠idea来决定。高水平的科学家一听你的科研课题和方向,就能判断你科研水平。
1.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科研的敏锐性,获得idea:
(1)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不能急于求成。
(2)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3)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切入点;
(4)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思维的闪光点;
(5)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2.通常来说获得idea主要依靠传统和非传统两种途径:事先阅读大量科研论文,弄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途径;非传统的途径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idea后再去查文献。这样不会让以往的研究限制你的思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别人没作过的东西,也许不是 因为别人没想到,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可能性。
3.获得良好idea的基础前提:
(1)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这是看懂文献的基础。
(2)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硕士至少查阅600篇,粗看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博士至少再多一倍,并始终关注国际动态。
(3)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建议先review再article,先中后英;看10-20篇review后看研究性论文。拿到一篇研究性论文,先看标题,立 即停住,问自己几个问题:A、可参考材料方法想想别人这文章是怎么做的,会做哪些内容来说明其标题 B、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吗 C、如文章是近半年内发表的,该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你看的综述)接下来仔细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与别人吻合 D、看完实验结果,再思考有不完善地方、有没有深入或拓展到底。
4.长期作战持之以恒。做好上面所述要求过程艰辛,需长时间磨练,但做好后肯定会有所谓idea,也为科研工作者写出高质量的SCI论文,提供了可能。
4、博士如何出牛文章
1.几点忠告:多看paper没有坏处;多找非老板的其他人,如其他教授,postdoc,前辈师兄等讨论,借鸡下蛋;可以动手的东西容易上手,比如软件等;找机会去开会,认认牛人,不发paper,做做volunteer,或者参加phd symposium之类。五主动参加seminar,自己讲几次看过的paper,最好自己组织一个topic拉几个师兄弟和postdoc参加,注意找几本教科书看看,打好基础。
2.如何获得IDEA:
A.需对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全局性了解,按老板的话说是要有bird eye。
B.要有bird eye,需比较全面地阅读本领域文章。读文章要其idea,总结成一句话,并用卡片记录好,分类整理。如果把别人文章的idea总结成一句话,就容易理解它的本质,也好作变化。
C.读了很多文章后,可以写一个special study,将读过的本领域东西 系统总结在一起,相当于你的综合理解,也就是bird eye看到的东西了。以后翻阅起来也相当方便。
D.用心分析别人的idea,任何一个idea都有weakness;想办法解决它,那就成自己idea。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大牛的paper,无论他有多牛,他的文章总是在说一个方面,总有其他东西没有包括进去,把他的文章认真精读了,总会发现漏洞和不足或不全面之处,然后你就知道怎么做了。记住:每篇文章几乎都有没有考虑完全的东西。
精彩范文例文
从“生活之路”出发
作者简介:陈超,现为内蒙古大学文新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摘要:本文以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为基本出发点,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以及他这种宗教思想影响之下的人生观和爱的观念。
关键词: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人生观;宗教之爱;世俗之爱
Abstract: Taking Leo Tolstoy’s river novels War and Peace, Anna Karenina and Resurrection as research object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olstoy’s religious thoughts, and also his life philosophy and his idea of lov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ch religious thoughts.
Key words:Leo Tolstoy ;religious thoughts;life philosophy;religious love unreligious love
导论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的创作以不同的语言在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传播。他以自己深邃、厚重的思想带给人们启迪,迫使人们思索,不论你身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托尔斯泰“从来不会以与自己作品的思想不相协调的场面或人物这一类杂质来糟蹋自己的作品”[1]。他的思想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他的作品就是他思想的具体化。《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三部长篇小说中倾注了托尔斯泰多年的心血,凝结了他在“宗教与人生”和“宗教与爱”等问题上的思想精萃,是对托尔斯泰深邃思想的集中诠释。
一、 托尔斯泰宗教观的解析
“上帝必将根据你的意志拯救你,保佑你,使你倾向他,唯有在他身上才能获得真理和安慰。”她(玛丽亚公爵小姐)用激动得颤栗的嗓音说道,在长兄面前庄重的捧着一尊救世主像。
在《战争与和平》中,玛丽亚公爵小姐无疑是最虔诚的一位宗教信仰者。她对于那个无所不在的神充满敬畏、信任和感激。宗教在战争与和平的交响中是一道平衡乐章的休止符,它缓和了战争残暴与血腥,也让和平不那么平淡乏味、令人窒息。
宗教散发这神秘的吸引力。对于笃定的教徒而言,诵读的经文是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玄虚而冗杂的教义甚至具有超越法律的权威和地位。只有真正虔诚的信徒才会受到来自无处不在而又无所不能的神无私的眷顾。然而,经卷、教义、神三者谁更接近宗教的实质?
信仰――这是有关人是什么和他为了什么活在世上的知识。而这样的信仰始终存在于一切具有理性的人心中。信仰也是理性的基础和理性的表现形式。信仰是一个支持人生活在世界上的理由,用信仰的力量抑制某些野性的本能,用人的社会属性压抑人的动物性,使之成为规范中的“人”,使人凭借智慧和理性而不是本能生存。信仰只是生活中的一种哲学,而不是某个摸不着看不见的神。神告诉人的是生活哲学,不是被制作成近乎于律法的条条框框、清规戒律,更不是泥塑木雕的人物造型。那些使人对神所代表和传达的信仰的误解和扭曲,不是真正的信仰。信仰不是不变的,更不是早已被人解读出来的内容。对于一种信仰、一条真理,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理解的局限,不同人有不同人理解的局限 。
一种信仰形成了一定的宽度、广度、深度,网络成一个较为有序的体系,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宗教。宗教最终让人信奉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或者某个具体的神,那不是宗教真正价值所在。宗教最终让人信奉的是善念,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的善念。“信仰有两种:一种是相信人们所讲的,这是对某人或某些人的信仰,这样的信仰很多并且五花八门;一种是对差我到世上来者的依赖性信仰――这就是对上帝的信仰,这样的信仰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唯一的。”[1]
“相信人们所讲的”,不外乎是相信传经布道的内容,相信神圣的权威们解释的教义,或者是对于人们口中的强者(包括英雄人物、领袖人物以及以他们为核心的某些团体或组织)的热情歌颂和崇拜。这样的“信仰”是卑微和顺从的产物,是作为一个所谓“弱者”对更强大的力量的折服和屈从。
“对上帝的信仰”,即对至真至善的自己的信仰,上帝就是一个至真至善的“我”的化身。人们对宗教信仰常常存在误解和机械教条的理解。宗教信徒所相信的所谓神,是自己善的一面,是摒弃了恶念的自己。真正的宗教就是要让人相信至真至善的自己。信自己是宗教信仰的基本精神。
真正的信徒既不是那些遵守清规戒律、繁文缛节的人,也不是那些毁佛谤道的人,而是那些心地纯净、摒除杂念的人。这些人可能表面上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但他们远比那些只注重形式的神的遵从者、追随者们更接近神――每一种宗教的每一尊神。这才是宗教的意义和价值。宗教信仰应该来源于自己与上帝直接交流的结果,而不是通过无数中间人作为媒介,经历无不计其数的扭曲和误读之后得到的回应。信仰不是遗传和习惯,更不是盲目的去做那些不知意义为何或者根本没有意义的行为。信仰不是为了磕头下跪、顶礼膜拜,理解和接受才更有助于信仰发挥作用。信仰是在不变的爱的原则以及以爱为基本内容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变化、充实、去糟粕的。信仰帮助人在尘世中定位,找到自己的坐标,它不负担回答关于人的起始和终结问题的义务。信仰不是世界,更不是宇宙,信仰是帮助人生活在世界中的工具和方法。
“托尔斯泰对宗教仪式、典礼进行了激烈的攻击”[1],他认为“真正的信仰并不在于相信奇迹、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而在于相信适合世上所有人的那种法则。”[2]奇迹、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就像是蒙在棉衣外的一层纱,既起不到保暖的作用也未必美观的功效,只因约定俗成的习惯,这种多此一举的行为才被认为是正确的。这种正确性不是建立在必要的基础上,而是习惯使然。信仰不是某种教条的行为,而是精神上的了悟和力量。宗教不是更不能是落实于具体文字规范之中的条条框框,它甚至不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它是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之中的信念的力量。他启示人们什么是善,帮助人一步步攀向至善的境界。这是一种自觉的将善置于最高位的状态,而不是基于人们的畏惧心而被迫行善的状态。 毫无疑问,宗教对于个人的行为有着某种程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与同样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的法律和法规不同的是,宗教的规范和约束是向内的,它指向人的内在的精神世界,是通过精神指引达到其目标的;法律法规是一种外力作用,带有强制色彩。宗教则是通过人们对神的敬畏和对教义的理解从而指引人们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包括某些超越宗教戒律的的事情。所以宗教戒律并不是要求信徒死板恪守的,它只是在特定阶段帮助信徒理解宗教的途径。
二、 宗教与人生:必然的结局没有必然的经历
康德说:“形形色色虚假的信仰或许有很多,但真正的信仰只有一个。”[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这种生活哲学也可以被认为是自成一体的个人的宗教体系。这些生活哲学有些是被人意识到的,有些是没有被意识到的,但是我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按照自己的生活哲学处世。个人的生活哲学之外的信仰可能会影响、融入我们的生活哲学;也可能仅仅使我们遵守了它的规则却无法影响到我们原有的信仰。精神上的不一致导致某些被我们遵守规则的信仰始终无法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些与我们格格不入的信仰对于我们而言就是虚假的信仰。
个人的宗教信仰应当是一个涵盖面广泛的体系,囊括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涉及到一个人对于“个人与历史”“个人与现实”以及“生存与死亡”等较为宏大的主题的看法和倾向,又与个人生活之中几乎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息息相关。可以说个人的宗教信仰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动指南。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个人的宗教信仰体系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同理,托尔斯泰的人生观也就是基于其宏观宗教观念之下的个人宗教信仰体系。
托尔斯泰的人生观在他的几部长篇小说之中的倒了较为充分的表达。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他对“个人与历史”以及“生命与死亡”的思索。
(一)“个人与历史”。
“人不知上帝,这不好,而最糟的莫过于将并非上帝的认做上帝”[1]――托尔斯泰这样写道。“不知上帝”实际上就是没有生活准则的标准。而误解信仰、认错目标,“将并非上帝的认做上帝”,比没有信仰更可怕,它可能使人距离目标越来越远,甚至背离目标。
有些时候,我们对于特定的政治人物会有一种近乎于对神的强烈崇拜,我们常常会因为他们的卓越的才华、迷人的风度或者仅仅是他们显赫的地位而陷入不能自已的痴狂之中,对他们本人,甚至可能仅仅是本人头上闪耀的光环迷恋不已。在我们的眼中那些高不可攀的大人物总是远远高出一般人的“非常之人”,是一种近乎于神的存在。我们总是会刻意忘记不管是英雄还是伟人也不过是一个有缺点并且会犯错的人,而不是全知全能无处不在的上帝。在《战争与和平》当中,至少就有两个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受到当时一大批人的这种“非人”看待――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很显然,历史毫不留情地证明了,无论是拥有雄才大略曾经称霸欧洲的拿破仑,还是资质平庸但地位显赫亚历山大都无力承担这样崇拜。将他们这些“并非上帝的认做上帝”,混淆了世人的认知,也使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发生了错位。在世人和他们本人错误认知的导引下,无辜的人民承受了错误的信仰的种种恶果,饱受战争之苦、经受人心人性的考验。当人们发现被他们带上神圣光环的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神而是有缺点会犯错的人的时候,曾经上帝一般的地位立即被颠覆,不论是自己开辟的疆土还是祖宗留下的基业都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乃至于被摧毁。由于过多地享受了不配由人来享受的神的崇拜,摘下神一般的面具之后,他们立即被曾经对自己顶礼膜拜而在真相大白之后信仰破灭的人们弃之如敝履。其实,不论是被误当成神一般存在的英雄伟人还是把英雄伟人当成神的普通人,都不过是被历史戏弄过的可怜人而已。
对于历史而言,个体生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一个人的存在可以影响历史却无法改变历史。尽管历史对于一个一心一意只想活着的人来讲很可能也是不足挂齿的,但是历史的宏大仍然会在我们的心头留下恐怖惊惧之感,给我们带来强大的震撼。一个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带给历史实实在在影响的人或者观念,很容易带给人们崇高的近乎神般的印象,勾起通常是作为历史中微不足道的尘埃出现普通人内心的崇敬之情,从而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偶像。然而“在作者(托尔斯泰)看来,(个性的独立,即自由)是通过‘感觉’活动表现出来的,他说:‘感觉是自由的本质’。这种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只有我(一个存在),一切存在的东西只有我,因此我包括空间。’”[1]没有绝对的伟大与绝对的渺小,就像没有绝对的战争和绝对的和平。历史和个人同样值得被尊重,也同样需要被忽略。个人在历史面前的渺小和无能为力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所谓的英雄人物,也不过是在漫漫历史长河的河床之中沉淀的比尘埃稍微显眼一点儿的小小沙砾而已。同样,历史在个人的面前也是可以被忽视的。人穷其一生也不过是历史的一瞬,这一瞬在个人那里却得到了无限的放大。过去和未来,即历史和未来史都是个人无法参与的。无法参与的游戏自然就会失掉了乐趣。没有参与感的事件即便是惊心动魄的,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也很可能是无足轻重的。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如托尔斯泰所说:‘每个人的生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生活,它的趣味越抽象,它便越自由;另一方面是自发的群体生活,个人在群体里面不可避免地要遵守那为他预先规定的法则’。‘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的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2]
(二)“生命与死亡”。
宗教之中总会有一些命运的观念,而命运则常常与必然联系在一起。命运是必然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世间万物终归是要尘归尘、土归土的,该去的,一刻也不能停留。结局是个上帝也无法预料到具体情形的词语。但是付出至真至善的爱,这种力量所带来的结局的大概性质是即使上帝不开口我们也可以把握的。爱的结果有时可能根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善,它可能变身成一种更深刻的更严苛的磨难,而善需要我们从磨砺中寻找。同时不爱的结果则是不会获得任何形式的善。无论如何,有爱的付出才可能有善的收获。 命运之中大概只有一件事可以称之为“绝对的必然”――那就是死亡,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死亡。
古今中外有不少人热衷于探讨“生命与死亡”这个话题。托尔斯泰对这个话题也有着相当的执著和狂热,几乎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都可以看到“生命与死亡”的影子,因而有人说:“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都可以称作‘生与死’。”[1]对“生命与死亡”的思索,是托尔斯泰在其宗教观念影响之下的人生观之中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它又一次从那边压过来。他最后的超出自然的力量白费了,两扇房门无声地被撞开。“它”进来了,而它就是“死亡”。于是,安德烈公爵死去。
但就在死去的那一瞬间,安德烈公爵想起他是睡着的,同时,在死的一瞬间,他给自己身上用力,醒了过来。
“是的,这就是死。我死了――于是我醒了。死就是醒。”突然间他的心里亮了起来,那迄今为止罩住未知物的帘幕,在他心灵的眼睛面前掀了起来。他感到好像挣脱了以前捆住她的力量,他感到了从那时以来没有离开过他的那奇怪的轻松。
安德烈临终前,曾在心里有过这样一种想法:“我死了,于是我醒了”“死就是醒”。可见死亡是一个人由混沌步入清醒的一条必由之路。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生是短暂的,死是永恒的。人不是必然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的,我们都是在数亿个机会当中被偶然选中的。生命的孕育有太多偶然的因素,那个成为生命的机会并不是注定要给我们的。当我们成为被选中的幸运儿降生到这个世界之后,我们一生的时间是可以数得着、计算得清的。在这些数得着、计算得清的时日里,有无数种可能性存在,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就是终有一天我们需要直面死亡。
人的一生是一条通往死亡的必然的路。但是命运还在这条路上布下了许多被我们称之为偶然的岔口。每一个岔口都是一次人生的际遇,一个观察不同风景的机会。有的岔口是通往死亡之路的曲径,有的岔口则是通往死亡的捷径。命运为我们安排了必然的结局,同时也安插下无数的偶然给我们提供可以选择的机会。我们没有权利改变人生的终点站,却有机会选择到达终点的路线。命运的安排是公正无私的,每一条路都会让我们有所收获也有所付出。走这条路还是走那条路,值得与不值得全在于我们的一念之间。我们向着同一个终极目标迈进,却不可能拥有同样的经历。我们通往必然的死亡,却没有必然相同的经历。永恒不存在于现实的物质世界,永恒是我们通过爱的方式达到的至善至真的上帝境界时的精神世界才可能做到的状态。现世是永生的一部分,没有现在就不可能有永生的境界。正因如此,永恒不应该变成一种将来式的追求,而应该是从现在引申开去正在进行并延伸的生活。
在托尔斯泰的宗教观念里,死亡的表达方式是形式多样的。死亡的意味不仅仅局限于表示一个生命的终结,同时也可以用来表达一个灵魂的堕落,一种生活模式的覆灭。死亡不仅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同时也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的起始。这种死亡往往是与一个灵魂的复活相关联的。这种死亡的表达方式在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事实上,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人生是经历了两次精神世界的死亡与复活的。灵魂的迷失和人性的堕落是一次死亡,随之新生的是罪恶和麻木不仁。重新发现人性的光辉并且找回迷失的灵魂又是堕落人生的一次终结,它象征着人生阴暗面的死亡和人性中真善美的复活。
结语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强调的是相信自己、相信爱的力量――相信上帝即相信一个至真至善的自己。对于那些仪式化的、教条化的宗教活动,托尔斯泰并不赞赏。他认为宗教戒律并不是要求信徒死板恪守的,它只是在特定阶段帮助信徒理解宗教的途径。他将这样一种宗教意识融入到了他的人生观和爱的观念之中。本文在“宗教与人生”和“宗教与爱”这两部分里着重讨论了托尔斯泰在其宗教观念影响之下的人生观和爱的观念。
对“个人与历史”和“生命与死亡”问题的思索,是托尔斯泰在“宗教与人生”的思想之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
个人与历史的伟大与渺小是相对而言的。无论是英雄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不过是浩瀚历史的一瞬间。虽然历史宏大而漫长,但对生活在具体情境中的人而言,被放大的个人生活才是主旋律,人穷其一生只能被当作瞬间的历史只是个完全可以忽略的背景。
人生是一条充满选择和机遇的冒险之旅,而死亡则是人的生命旅程之中唯一可以确定的必然事件。在托尔斯泰多死亡的多种表达之中,死亡不仅仅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同时也可以代表着新生的力量――即善的死亡是恶的新生,恶得死亡是善的复活。
总之,宗教观念对托尔斯泰的人生观和爱的观念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它是托尔斯泰的思想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新学院)
参考书目
[1]倪蕊琴编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委会编:《俄国作家、批评家论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5月第1版,第219-242页。
[2]雷成德、金留春、胡日佳等主编:《托尔斯泰作品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96-349页。
[3][俄]列夫・托尔斯泰著:《生活之路》,王志耕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4][英]亨利・吉福德著:《托尔斯泰》,龚义、章建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浙江省文学学会外国文学研究会、杭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托尔斯泰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第119-319页。
[6]陈编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委会编:《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49-66页。
[7]上海译文出版社编:《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第154-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