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论文写作研究方法
常用的论文写作研究方法
当研究完成(或是告一个段落)之后,研究者有必要将研究结果呈现出来,以让别人了解其研究的成果。由于学术性的论文一般都比较专业,不太容易了解。假如研究者在撰写时又未能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只顾用自己觉得方便的方式撰写,这将使此篇论文的效果无法充份显现出来。因此,如何写出一篇可读性较高的论文,就必须考虑一些原则。
一、架构清楚
1.各章节的层次分明,组织架构清楚易懂。不管是学位论文或是期刊论文,若欲使人能清楚的了解此篇论文,最重要的就是各章节要能循序介绍出来。通常是按绪论、文献探讨、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建议等的顺序呈现。各个章节也要有条理的将其内容陈述出来,如在研究方法的部份,必须指出其研究对象、研究程序、研究设计、资料处理等。
2.各章节均有清楚的标题。为了让读者方便找到自己要看的部份,作者应该将各章节的标题清楚的标示出来。
3.各章节的比重应做适当的调整,使其达到均衡。论文中的各个章节都有其必要性,因此研究者不能过份强调某个章节,而忽略了其他部份。研究者应注意到各个章节应成适当的比例。
二、逻辑合理
1.文内所有的关键字在整篇研究报告里均要一致。一篇研究里所研究的变项名称,就是该论文的关键字。通常研究的重要变项都会在名词解释里加以界定,但一经界定后,以后所有涉及该变项的名称都应保持一致。譬如在名词解释部份将「学习表现」一词界定后,其后就不能用其他的名词如「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来替代。
2.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及资料处理等应能相互呼应,前后连贯。由研究目的所引伸出来的比较具体的问题即是研究问题。一篇研究里所探讨的问题应该是和研究目的有密切的关系,而不能引出毫无关联的问题出来。研究假设亦是要和研究问题相互呼应,而资料处理则是针对研究假设而定的。由上可知,研究目的是一篇论文的源头,研究问题、研究假设和资料处理则是随着论文的发展而逐渐引导出来的。
3.文献探讨和所研究的变项应有所关联,而不是塞一些无用的资料。文献探讨最切忌的是只想增加篇幅,而找一些没有相关的资料来充数。正确的做法是所陈述的资料,应该都是和该研究最直接有关的重要文献。有时即使找不到直接的文献资料,必须由间接的资料来推论,也应该和所研究的主题有关才可以。
4.研究假设应该根据研究目的和文献探讨而定,而不是随意设定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暂时性的结论,而此结论是根据文献探讨而来的。如研究者想探讨「男运动选手是否比女运动选手有较高的攻击性」。经其回顾以前的文献后,发现大多数的研究报告倾向支持男性比女性有较高的攻击性。此时,研究者才能做出「男运动选手比女运动选手有较高的攻击性」的假设。研究假设不是随研究者个人的喜好而任意定出来的。
三、忠实客观
1.在做文献探讨时,应将正反面的资料忠实的报导出来,不能只引用自己喜好的资料,或是断章取义。有时研究者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认为某个问题应该是如其所想像的那样。当有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存在时,常常就会导致研究者在取舍资料时产生偏差。资料引用不当时,所做的研究假设自然不会正确。
2.所得结果应客观的陈述出来,不管有无支持研究假设都应忠实的报导。研究者喜欢研究假设获得支持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能只顾要一份漂亮的研究报告而隐藏了真正的研究结果。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在还没有资料分析前就已经事先定出来的,不能因某些结果不显着就故意删除掉,这是有违研究的伦理道德的。
3.在研究时所出现的问题,也应提出来讨论,不能故意隐瞒。譬如在进行实验时,有些控制变项并未能妥善的控制,研究者应据实报导。又如研究者给予受试者一些实验的操弄,但在实验后的检核却发现有些受试者未能通过检核。研究者也应该诚实的说明,并将这些受试者的资料剔除掉。
四、文字简洁
1.论文的文字应力求简洁,避免用夸大的用语,或是过于华丽的词藻。有几分结果说几分话,这是研究者基本的原则。研究论文有别于小说,或是其他的文学作品,不宜用感性的或过于主观的字眼来撰写。研究者只需要用清楚、简洁、易懂的用语,按各章节层次分明的陈述出来,即是一篇可读性高的论文。
2.在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时,仅提其姓名和年代即可,如郭为藩(民64),不必加其职衔或其他的称谓(如博士、教授、恩师、部长等)。有的研究者在引用自己师长或尊长的研究时,因基于中国传统的礼教,不好意思直呼师长、尊长的名讳,往往在其名字之后冠上职衔,以表示尊崇之意。事实上,在学术研究的领域里,引用资料只是一项中性的、事实的陈述,并不涉及礼教的问题。
3.引用外国学者的研究时,直接用其英文的姓和年代即可,如Bell (1991),不必将其翻译成中文。由于对外国学者的译名常会因译者喜好的不同,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为避免此种困扰产生,在研究论文里就直接用原名即可。
五、符合惯例
1.各个领域都有其惯用的撰写方式,因此研究者应该用该领域最常使用的方式来撰写。如社会科学的研究报告多半采用美国心理学会的规定来撰写。以下各节所介绍的论文撰写方法,即是国内较常使用的惯例。
2.图表的呈现应标示编号,以便在解释或讨论时,能方便指出第几个图表。此外,图的标题应标示在图的下方,而表的标题则在表的上方。
3.当研究者提及自己的观点时,应自称「研究者」、「实验者」或「笔者」,而不用「我」这个字眼。
二、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一般属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撰写基本格式,大都是以美国心理学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所制定的出版手册为准。这本手册虽然是以英文的研究论文为主,但其中有不少的撰写方法也很值得国内的学者参考。论文的撰写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学位论文,另一种则是期刊的的论文。一般而言,学位论文的格式比期刊论文要复杂。现在就分别介绍这两种论文的撰写方式。
一、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学位论文的格式可分为四大部分:初步资料、论文主体、参考资料及附录。以下就将国内比较常用的格式分述如后:
(一)初步资料
1.题目页:在这一页的上头是标示「××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或是「××大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此页的中间部份则是论文的题目;底下是指导教授和研究生的姓名,如「指导教授:×××博士」和「研究生:×××撰」;最后则是毕业的日期,如「中华民国八十八年六月」。
2.签名页:此签名页是对本论文通过论文口试的証明文件,上面有各个口试委员的签名及研究所所长的签名。
3.中文摘要:字数约五百字,摘要内容至少要包括研究目的、受试者、使用的工具、统计方法及重要结果〔非实証性研究不在此限〕。
4.英文摘要:英文力求和中文相契合,时态以过去式方式呈现。以数字作为开头时,不可以阿拉伯数字直接呈现,应以英文字来陈述。
5.版权页:若有授权给某个出版社,可在此标示。若无,此页可从缺。
6.献词:以最简单的一句话将此论文献给最敬爱的人(此部分可由研究者自行决定是否列入)。
7.致谢词:对于帮助完成此论文的重要人士可在此表达谢意,如自己的指导教授、口试委员、协助实验或调查的人士,以及自己的亲人等。
8.作者简历:作者简单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学经历、研究领域及有关重要着作等。
9.目录:将本论文各章节、附录、参考资料依序列出,并在其后将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示出来。
10.表目录:将本论文所有的资料表及统计表按序列出,并在其后将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示出来。
11.图目录:将本论文所有的资料图、研究架构图及统计图等按序列出,并在其后将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示出来。
上述所有初步资料每一页的页码都以希腊字母呈现,其位置在每页中间正下方处。
(二)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整个论文最重要的部分,学位论文方面通常大约会分为五章:1.绪论;2.文献探讨;3.研究方法;4.结果与讨论;5.结论与建议。有的研究者会因研究的变项较多,所得结果的篇幅较长,而将结果和讨论分为独立的两章。
(三)参考资料
对于参考资料的撰写约可分为书籍类、期刊或杂志类、未发表的论文、没有作者的论文或书籍、印刷中的论文或书籍及其他类等。对于参考书目的撰写原则如下所述:
1.有中外文的资料时,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但不必另外标示中文部份及外文部份。
2.中文资料依作者姓氏笔划顺序排列。若姓氏相同,则以名字的第一个字比较其笔划。笔划少者排在上面。
3.同一作者有多篇研究时,按其年代先后顺序排列。
4.大陆地区的资料可和台湾地区的资料穿插在一起,但年代以西元方式呈现。
5.夹有中文字的日韩文资料,应紧随着中文资料之后呈现。排列顺序的方式则如中文资料。
6.英文资料排在中日韩文资料之后。
7.英文资料按作者姓氏的字母排序,第一个字母相同者,依序比第二个、第三个字母‥‥‥‥。
8.在撰写时,请特别注意下列范例的标点符号及划线的标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