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写作指导>

大学生国防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与时俱进,从当今世界视野看我国国防教育,从新时代大学生实际对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国防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国防论文范文一: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摘要:国防教育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把国防教育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把国防教育的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关键词:国防教育;素质教育;爱国主义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英雄教育、基本军事训练等。其核心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概括起来讲,国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建设国家的公民意识和保卫国家的公民责任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三条:“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是军训队列训练这样阶段性的任务,而应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思想教育平台。将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相统一,使学生成为既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又是保卫国家的后备军。

  一、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1.国防教育是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1987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该决定对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有一个基本概括,即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党中央提出的这一要求,既是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基本标志,也是大学生军训工作必须遵循的方向。通过国防教育,大学生既能学到军事理论、技术知识,又能认清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国防地位、作用的认识,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既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的理解,激发爱党、爱国、爱军的热情,又能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能了解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构成的威胁与挑战,又能学习党的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既能通过对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学习,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又能通过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国防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关心国防、热爱祖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也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

  2.国防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重要途径。

  国防教育是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军事知识,洞察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学习从军事的角度分析、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军事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探索军事科学的启蒙课和入门课。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军事理论课包含了军事思想、军事形势、现代武器、军事科技和现代战争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使大学生在军事方面的知识得到了长足的拓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良好的基础。

  3.国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

  大学生在十多年的学习时间里,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处于精力集中、精神紧张的状态,导致大学新生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体能低,心理脆弱。此外,许多新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在外独立生活,压力很大。增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军训中,通过组织队列、战术、射击和综合拉练等军事科目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正直、勇敢的性格,乐观、稳定的情绪,磨炼面对挫折所必需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

  二、高校国防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研究

  1.国防教育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高校新生入学,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军训,进行队列训练和基本防护知识培训等。军训作为一项阶段性工作必将有时间上的规定。但作为国防教育的一项内容不能因军训任务的结束而终止。应把军训作为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法律意识的起点,把卫生内务、队列纪律的检查评比作为基本方式,坚持始终,逐步使学生养成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第一,始终坚持内务卫生的检查,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的一项手段。军训期间,一般都有内务卫生方面的要求和评比,但随军训任务的结束,对内务卫生也不做要求。实际上,应该把它作为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公民意识来主要培养。每一次卫生检查评比,都要进行一次责任意识教育。重点从是否尽到了责任这个主题出发。一个人对集体(宿舍、班级)尽到了个人应尽的责任,卫生一定能搞好;一个人对集体没有尽到责任,卫生就无法搞好。搞好内务卫生就是个人对集体是否尽到责任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学生在校对集体负责,毕业后就是公民对国家负责。践行爱国主义,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对集体负责。第二,坚持上课整队,严肃队列纪律,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法纪意识的一项手段。地方大学到课率、放假按时返校率与军校学员比较,军校学员的到课率基本保持100%(除个别生病住院外),地方大学无一能做到。究其原因,军校有严格的军事纪律,军校学员有很强的纪律意识,地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组织纪律意识较差。高校可以每天上课整队查人数,齐步进行到教学楼,严格落实队列纪律,通过教育培育学生的纪律意识,通过管理落实遵纪守法的意识。

  2.国防教育的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

  高校国防教育,是以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依据,系统地介绍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等军事知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系统地讲授军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还应该将在传授军事知识的基础上转变成为民族精神意识,唤起学生忧患意识。当前国际环境下,外敌入侵的可能性很小,但文化入侵、价值观入侵却在不断进行。西方一些强国利用网络优势散布其“民主”观念和价值观念,还利用宗教向高校渗透。能否筑起牢不可破的思想防线是巩固国防的重要的思想前提和保证。因此,把筑牢学生的思想防线作为国防教育的重点内容,把抵御西方的文化入侵、价值观入侵,与提升精神品味、丰富心灵世界、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相结合。将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根本任务。第一,加强管理与思想教育的制度建设。把制度作为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建立由全院学工干部参加的月思想形式分析制度;重点人负责与谈心制度;现实思想教育制度;时事政治宣讲制度;卫生检查制度。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网络咨询、电话咨询、面谈咨询等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制度,为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制定了预案,适时给予帮助。选拔心理联络员,初步建成院—系—班级三级心理网络体系。用制度保证全院的安全稳定。第二,在平凡生活中提升个人品质。把日常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舞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不断档,在空间上不留盲区。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在爱情观方面,教育学生把握性感与美感、性爱与爱情的本质区别,增强抵御黄色信息侵害的免疫力;在消费方面,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尊重父母的辛勤劳动,对父母有一颗感恩的心,做到不乱花一分钱。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做到行为约束,思想引导并重。使学生学会做人;在学习方面,培育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在责任方面,利用定期检查评比宿舍卫生制度,将个人卫生的好坏与集体的荣誉紧密相联,使学生懂得个人与集体、他人息息相关,进而激发为集体争光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第三,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实践。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遗迹、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组织收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教育学生懂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祖国的强盛,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马列主义指导,有全国人民的团结,从而把学生的爱国热情逐步转变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总之,国防教育核心是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责任意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机构,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知识的国家建设者,更要将其培养成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保卫国家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郑宏.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构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2]吴焕忠.论国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3]周永卫.高校国防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王桂中,张传辉.抓好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3,(02).

  大学生国防论文范文二:国防生培养融入校园文化作用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是我军干部培训制度的重大创新。20世纪90年代末期,总政治部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订依托培养协议,并于1998年开始从在校生中选拔国防生。次年9月,兰州军区政治部受总部委托与新疆大学签订依托培养协议,开始在新疆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生。2000年7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第一批国防生。截至2013年12月,国防生签约高校已达118所,在校国防生近4万人,每年有近万名国防生奔赴全军各基层单位,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都活跃着国防生的身影。随着十几年的建设发展,国防生培养工作质量稳步提升,政策制度日趋完善,部队建设多了可靠稳定的人才来源,部队建设融入了新的活力。但在部队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国防生干部融入部队时间较长、做基层带兵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等现象,值得签约高校和选培办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当前国防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国防生虽然自愿投身国防,但思想准备并不充分,对部队的了解并不全面,到部队任职后反差较大,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国防生往往从军报国愿望强烈,对部队生活充满着渴望与向往,但由于在地方高校与普通在校生一起学习成长,缺少部队思想理念的灌输,对我党我军光辉历史、优良传统知之不多,军人荣誉感使命感不强;从“鲜花掌声”到“挨骂受批”,易于造成心理挫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扎根部队献身国防的积极性。二是国防生干部走出校园就进兵营,没有当兵锻炼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带兵管兵育兵方面有一定差距。加之部分国防生就读高校期间,自我认知较强,过于强化自身的国防生身份,较少参与高校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缺乏在基层部队需要的文体活动的组织能力,因此很难融入普通战士之中。不了解战士思想,不熟悉战士生活,甚至对于军营文体活动也不感兴趣,有时间就喜欢躲在自己的小空间里,要么在网络上消磨时间,要么就是继续钻研专业书籍为将来读研究生做准备。三是到基层部队任职后思想准备不充分,对基层部队的认识局限于书本和听闻,没有亲身在基层部队生活和工作过,对基层部队的生活制度、训练方法、学习教育和娱乐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到基层部队任职后思想准备不充分,适应部队快节奏、大压力需要时间,特别是对地方院校松散的管理环境习以为常,对基层部队紧张压力大的生活感到不适应,感到寂寞枯燥,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往往过于强调“个性”、要求“私人空间”,这与强调纪律与服从,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军营氛围,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种表现,又很容易被上级指挥官与同期军校生长干部和士兵提干干部做出比较,得出综合素质较低的结论,造成了他们在部队实际工作中的被动,影响了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受上述因素制约,从某军区部分单位了解到的情况显示,大部分国防生在部队多从事政工、后勤、装备工作,除在少数技术密集型单位,国防生是业务骨干外,其余部队国防生多扮演着“配角”的角色,与同期军校生长干部和优秀士兵提干干部在部队担任军事主官的数量相比较少。军事指挥能力较弱,当兵体验过少,需要军队选培办和签约高校共同谋划,增加军政训练课时内容,不断调整培养方案,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而积极融入校园文化,提升国防生基础综合素质,促进第一任职能力的提高,则是当前就可以着手去做的一项工作。

  二、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对国防生培养的积极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整体,内容丰富,主体广泛、形式多样,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也会对身处其中,既是高校在校学生,又是后备军官的国防生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发掘校园文化内涵,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国防生实现从一名大学生与基层部队军官角色的衔接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国防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高校作为培养国防生的重要力量,在融合校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营造有利于国防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签约高校如在整体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策划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国防教育元素,将当代革命军人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融合,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国防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引导他们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分析鉴别他们所面对的人和事,使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对国防生品德养成和价值取向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有利于国防生锻炼基层工作能力

  积极融入校园文化,让国防生提前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工作能力,在社团工作中感受挫折,在活动策划组织中增长才干。在此基础上,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参加军政训练,努力提高自身军政综合素质。到部队任职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军营生活,履行军人职责。调研中显示,凡是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中从事过相应工作的国防生干部,均能在部队基层指挥岗位上较快地进入角色,受到干部战士的好评。调研显示,凡是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中从事过相应工作的国防生干部,均能在部队基层指挥岗位上表现出较好地适应能力,较快地进入角色,受到干部战士的好评。而在校期间“死读书”的国防生干部,到部队任职后,往往存在着进入状态慢,融入部队慢的问题,基层部队所必需的基础工作能力欠缺,“讲评开不了口,拉歌张不开嘴”(有受访国防生干部表示,在校期间很后悔没能参加合唱团等学生社团活动,导致现在很多东西都需要到部队后重新学习),这些都对国防生干部在部队正常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有助于减少国防生到部队任职后的心理落差

  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各类竞赛、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开展为主要载体的,是竞争就会有失败,就会有失落感。各类竞赛中成与败的经历,学生社团中逐步由普通参与者到中坚力量再到整体社团发展的策划者,能够给予参与其中的国防生极好的心理素质训练,锻炼他们直面失败,正确应对挫折或者荣誉。这样,到部队任职经受“挫折”能够表现出足够的“韧性”,也能得到较快的成长。

  三、引导国防生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和国防生的特点,签约高校和选培办有必要积极配合,探索校园文化与国防教育紧密结合。通过校园文化与国防教育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创造新型文化环境,营造类似部队工作环境,使国防生尽可能地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内学习成长,对国防生的军政素养、文化素质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促进校园文化与国防教育的融合和互通,探索两种不同环境文化建设的模式和内涵,让学生在融入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和了解国情军情,向军人的职业素养要求看齐,从根本上使国防生自觉养成职业习惯,激发学习激情,坚定他们投身国防事业的思想信念和成才意志。

  (一)引导国防生积极参与思政类学生社团

  积极推进政治理论教学的改革,鼓励国防生组建和参与思政类学生社团。通过参加思政类社团活动,学习理论,启迪思维,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和道德追求,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学生社团活动的集体性特点,使得国防生在参与活动中可以培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这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约束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也能使国防生自觉规范自我、增强服从观念,树立起立志成才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积极引导国防生参与军事类学生社团

  发挥国防生在国防教育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单纯由国防生组成或者以国防生为主的军事类社团积极参与到签约高校国防教育中去,在加强校园国防教育文化氛围的同时又能锻炼国防生队伍。军事类社团活动应突出“兵”味,注重军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军事专业技能的锻炼,促进国防生社团成员更多了解与军队基层工作相关的知识,把握军队基层工作最新的动态。驻校选培办要加强对军事类学生社团的指导与帮助,协调国防生经常性参观部队武器装备,帮助国防生了解部队武器装备概况和技术战术指标,从而熟悉本专业武器装备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增强在校学习的针对性。通过开展军事文化节和诸如校园定向赛等富有军事意义的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国防生的军事技能和创新能力,加速国防生的成长成才。

  (三)积极引导国防生参与文体类学生社团

  国防生到部队任职的第一步就是担任基层军官,基层军官作为基层文化工作的对象之一,亲身参与基层文化活动,既是我军政治工作的要求,更是用模范行为带动官兵的具体表现,与战士共同参加文化活动,还可以沟通思想、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国防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文体艺术类社团,对在基层部队开展工作大有裨益。生动活泼的文体特长类社团活动,不仅能丰富国防生在校期间的课余生活,更能有效提高国防生在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素养,提高其文化品位和身体素质,为其到基层部队任职、迅速融入普通战士中,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积极引导国防生参与科技学术类学生社团

  新时代的国防生,面临着新型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注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学术类学生社团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开展活动,可以营造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开拓、迎接挑战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签约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应该坚持将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作为提高国防生科研能力、强化科技素质的重要平台,积极组织国防生参加各类科研训练计划、参加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国防生的科技创造精神,为在部队长远发展和技术精尖奠定坚实的基础。国防生的培养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部队干部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对于承担国防生培训任务的签约高校和驻校选培办来说,不断探索国防生培养的方式方法,提高国防生的任职能力,将对提升国防生的培养质量,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军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学生国防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范文

2.大学国防教育论文

3.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论文

4.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论文范文

5.高校国防教育论文

6.军事论文范文

100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