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论文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
工程地质是一门认知工程-地质相互作用规律和过程的科学,它的使命是保障人类工程活动的安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实习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范文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探讨
一、工程钻探与山地勘探
1.金刚石钻进技术
我国的勘探工作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在70年代才初步发展,到80年代的时候才逐渐得以推广。通过利用这项技术大大改变了我国钢粒钻进与硬质合金钻进的落后局面,使我国的钻探效率大大提高,岩心的采取率达到了90%。金刚石钻进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相关的设备、仪器的发展,使我国的勘探事业更好地发展。
2.砂卵石层钻进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钻探工作中,砂卵石钻进技术一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由于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国也逐步加强了对其认识程度,在“六五”技术攻关中,对砂卵石钻进以及取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很好地攻克了这一难题。在此次攻关中研制成功的SM植物胶以及MY-1A植物胶,在对砂卵石层钻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3.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技术
相对于其他的技术来说,这项技术是一项比较先进的技术,其主要的技术原理就是在勘测的时候做到了在不提钻的情况下采取岩芯。80年代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深孔中,但是在浅孔应用中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
4.软弱夹层钻进技术
由于一般的金刚石钻进技术不能很好的处理软弱夹层的问题,成功率在50%左右,这样很难保证生产的需要,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在原来的技术的基础上又采用了悬挂装置、岩芯堵塞报警装置、扶正装置等新技术。这项技术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证明了其技术方法的很好的应用型,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被编入了行业的规范里面。
二、遥感技术应用
1.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遥感技术由于具有辽阔的视野,所以其能够提供宏观线形的结构指征,这样就能够让研究者更好地对当地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地貌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其生长的资料对于研究当地的构造框架、断裂体系、周缘构造等都存在着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解决这个问题。
2.水库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研究
在对某些工程区的内的岸坡等地的滑坡、泥石流等松散堆积体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利用遥感技术,通过拍摄航片或者彩红外篇的方式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在对其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可以进行现场的勘察、复查、检查工作。了解这些地区病害的现状,并找到触发原因,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作的进度。
3.岩溶调查
遥感技术在岩溶的调查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彩红外片,我们不但能够了解岩溶的地貌情况,还能通过红外光谱之间的差异,了解当地的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在实际的勘测工作中,彩红外片对于解决岩溶渗漏问题有很大的作用。
4.地质测绘填图
遥感技术的应用不能脱在野外工作和成图现场校核,只有在进行现场勘测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勘测工作的进行。在对中小的比例尺地质图进行测绘的时候,也可以利用遥感成图的方式。遥感技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于地质测绘填图有着重要的作用。
5.岩土工程开挖面地质编录
为了满足反馈设计、存档备案等的需要,在高边坡的开挖、地下建筑物开挖等过程中往往会利用地面遥感技术。对地质进行编录,并对一些设计到地质的稳定性、工程进度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
三、工程物探
1.钻孔彩色电视系统
这个系统研制的时间在70年代的中期,在70年代末逐渐成熟,在葛洲坝的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优势就是电路的集成度更好,系统的运行效果更加顺畅,与旧式的探头相比,其彩色图像的识别度更高,使用寿命比旧式的更长,能够承受住钻孔中带来的冲击力,在体积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重量比以往的更轻,能耗也更低。也正是这些有点,使其应用在工程的物探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
这项技术利用的主要是已被钻出来的平洞或钻孔,利用透射波透过特定的发射和接受当时来进行采集和处理操作,这样就能对岩体的波速值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进而就能对岩体进行判断和评价。在当前并没有出现新技术的情况下,这项技术还拥有很大的优越性,其对于勘察孔洞的完整性有其独特的作用。如果对这项技术利用比较好的话,不但可以节约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量,还能对孔洞的物理力学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使我们对勘测的整体的效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七五”、“八五”、“九五”中涉及的相关的水电建设,都对这项技术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程度,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攻关,取得了很高的实践效果。
3.浅层地震反射法应用
这种方法产生并发展于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作为一种地震勘测的新技术,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最先是由加拿大人研发而成的,起初利用的方式是信靠增强,通过“最佳窗口技术”使其试验成功。后来逐渐引入到我国,经过了“七五”、“八五”等技术攻关,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于P波或是SH波的反射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对浅层反射震源、最佳窗口、水平多次迭加技术等进行了相关的试验,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针对横波反射震源,还研制出了钉钯震源垫板,这样就使得横波的能量得以激发,在相关的参数选择、观测系统、分辨率、信噪比等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上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相关的工作人员言之除了ES数据采集系统,并制作出几款能够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反射数据处理软件。其中采集系统和软件处理系统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了很好的整合,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高密度电法勘探
究其本质,其属于电阻率法勘测,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勘测效果,该技术引用了数据采集办法,在野外进行测量的时候将电极都放置在被测的点上,之后利用相应的电极转换开关、电侧仪实现数据的自动的采集。通过测量结果,就能够显示出剖面图。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其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使得地电信息的采集量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一维勘探向二维勘探的一个跨越。(本文来自于《中国水运》杂志。《中国水运》杂志简介详见.)
四、总结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各方面还不算成熟,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更好地进行,就需要对我国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引进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长久发展。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范文二:关于工程地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探究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地质特色。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部分选择与地质工程专业内容一致,但增加了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内动力地质作用研究。包括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和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2.外动力地质作用研究。包括斜坡变形工程地质研究、岩溶工程地质研究、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河流侵蚀和淤积的工程地质研究、地面沉降工程地质研究。
3.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地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内容。其中精讲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基中应力分布、地基强度及承载力确定、桩基工程地质论证、地基处理措施等内容。实践证明,在课程中增加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对土木工程方向的学生是有效的。从事相关行业的毕业生,特别是施工方向的毕业生,工作上手快,能够结合工程地质条件看、想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效果好。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由于课程课时短,内容多,采取自学与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河流侵蚀和淤积的工程地质研究、地面沉降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地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方法,采用课堂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其余部分让学生自学和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腾出课时讲解工程实例,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增加对工程实例的讨论
在地震工程地质研究、斜坡变形工程地质研究、岩溶工程地质研究每个内容讲解结束后,均安排2个学时,专题讲解最新发生的地震灾害、滑坡灾害、岩溶灾害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师生一起讨论灾害的发生机理、预测、预警以及防治措施等问题。学生很喜欢这种上课方式,能够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同时也锻炼了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感性认识
由于学校的地质特色,对实践环节非常重视,土木工程专业也不例外。在大一暑假,地下建筑工程方向、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学生均到我校北戴河野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为期2周的地质认识实习;在大二暑假,到我校三峡秭归野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为期3周的专业教学实习。北戴河实习内容包括风化作用、河谷地貌和河流沉积物、三角洲、岩溶作用和岩溶地貌、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浪作用、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的地质作用、滨岸海洋生物、沉积岩和地层、火山岩和侵入岩、地壳运动和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褶皱和断层构造、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此外,还学习如何使用和掌握地形图、地质罗盘、地质定点、岩层产状测量、野外记录簿记录、地质素描图制作和地质剖面和地质标本采集等[2]。秭归的实习内容包括地质基础实习、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工程地质现象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习等内容。地质基础实习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方面的内容。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要求对工程建筑的结构、工程建筑与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工程建筑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作了解。包括:三峡大坝考察,道路、桥梁、隧道工程考察,了解路桥隧工程的类型、结构及选址需要考虑的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现象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习内容包括滑坡与崩塌变形体的一些外部特征、形成机制、危害、监测手段、防治措施等。通过野外实习,学生对地质问题和工程地质问题有了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五、布置大作业,深化学习内容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三个大作业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第一个大作业是岩质滑坡剩余推力法的计算,要求利用C语言、EXCEL工具编制程序或者上网下载已编制好的程序,计算给定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并进行分析。第二个大作业是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的分析,要求提交危险性分区图。第三个大作业是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篇综述报告,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部分,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了解本方向的发展进展。通过三个大作业的深化学习,学生学会了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提高了文献查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在近年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坚持贯彻以上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隧道、地铁、路基、桥基施工中能够结合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的支护措施。接着上研究生的学生,一部分改专业为地质工程专业,他们能较快转变研究方向、适应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达到了我们在课程中设计的两级教学目标。
工程地质实习论文相关文章:
3.工程地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