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学论文>电力>

关于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随着供电量的不断增加,配电工程也越来越多,这无疑给配网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篇1

  浅谈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对策

  前言

  时下,广大居民在用电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电力管理的相关部门需要排除各类干扰因素,妥善处理线路配网中的典型问题,维护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转。此外,“低电压”及相关问题的综治研究,也是近年来电力管理研究的重点项目。

  1.配网线路的管理问题分析

  1.1普遍问题。

  1.1.1配网构架不够科学。

  电力配网总体构架的不科学,会影响到内部器件的运行状态,严重时可能诱发多种线路问题。系统构架问题有很多,例如,断路设备较少、系统分段格局不科学等。一旦某段电力线路出现故障隐患,由于断路设备较少,难以快速感知到相关的故障隐患,出现特殊状况时,配网系统承受的负载过多,极可能出现较重大的意外事故。

  1.2.2设备检修不够及时。

  因检修工作不到位而出现的电力系统问题,包括运行调频、系统升级不及时、线路易断路等。这些故障频繁出现,会对配网运作造成很大影响,电力系统程序未得到成功升级,一些设备的原有功能将难以发挥出原有功能,进而影响到配网运行的整体效果。

  1.3.3线损现象比较突出。

  电力系统的线路很长,其运行中常因内、外力因素出现线损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后,不仅增加了配网线路的总体投入成本,而且降低了系统运作的整体经济收益。诱发线损现象的因素有雷击、污秽物长期沉积、线路内绝缘子受损较严重等。

  1.2配网线路的有效管理办法。

  1.2.1加强配电基建管理建设。

  配电系统的基建管理包括了系统构架的完善建设。在建设配网线路的基建工程时,管理层要按照工程的实际需求及情况,拟定系统、科学的系统防护方案,将相关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系统改造、设备检修等各环节里。在工程规划环节,设计者需将电力项目的监督、审核工作纳入线路建设机制中,同时,管理部门要做好线路项目的施工招标工作,慎重筛选资质合格的建设单位。在验收系统维修项目时,需派专业人员检测设备检修的实际质量,特别要注意核查隐蔽部位的维护情况,对于达不到运转标准的线路设备,必须进行返修处理。

  1.2.2提升线路运作管理质量。

  配网线路的运作稳定性、安全性关系到全部用户及电力工作者的实际利益,因此,线路管理必须符合科学、规范、安全等操作标准。在运作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遵循“安全第一、防治联合”理念,增强预防管理的措施力度,安排专门的巡防人员开展线路安检工作,把安全管理的权责落实到各个岗位人员的身上,保证安全措施能够落于实处。

  1.2.3完善线路设备管理机制

  在选购相关设备的型号、功能时,购置人员不可选择性能、材质较差的类型,而要考虑设备的耐用性、适用性和功能扩展性。此外,检修人员要做好更新维护、故障检修等环节的具体工作,坚持“定期检测、及时维修”原则,仔细、清楚了解各类线路设备的具体缺陷,并作详尽记录,形成汇报报告。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要按照记录册上的情况进行维修核查,确证设备检修无误后,做好检修恢复笔记,方便工作人员交接有关工作。此外,注意检测配网及设备是否有可更新、可升级的项目程序,一经发现要及时作出更新处理,并且及时摒弃过于陈旧、年久未修的线路设备。

  2.低电压的出现根源及综合治理探究

  2.1形成原因。出现低电压现象的根源在于配网建设的技术、资金投入缺乏,致使管理水平较低。具体表现有:①线路中的10kV分段太长,致使线路内部的压降过大,但10kV分段线的内径较细,对设备的损伤较大,继而出现传输不畅问题;②配网中的线路与配变间发生卡口、超载等问题;③线路中的负荷变化较大,峰值、谷值有很大差异,致使馈线尾端的电压出现起伏变化。④电压起伏波动较大,但调压措施的效力不强;⑤调压机制中的联合功能较差,系统电压没有自行调整能力;⑥实时监管、设备量测等方面的管理不健全,难以准确计测线路故障的具体数据,致使管理机制作出错误的判断决策。

  2.2综合治理对策。

  2.2.1推行超前规划及建设。

  低电压出现在配网建设中,说明电网规划缺乏前瞻性和超前性。对此,管理者要加强前瞻性导向建设,以管理机制的完善建设为前提,以科学方法制定具有论证特性的配网建设策略,并将其践行于配网线路的运作管理当中。基层部门要组织人员参与技能培训,提升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做好专人设计、专人核查等工作。超前设计涉及工程构思、项目库存、实地探查、技术指南、质量审核等方面的内容,配电设计实现了超前规划,可避免低电压频繁出现。

  2.2.2推行精益化系统运作管理

  ①建立电网电压综治机构,按照低电压的测定结果,作细致分析,遵循“先重后轻”的处理顺序,拟定线路整改的综合方案,着力整顿低电压线段。②在低电压区构建综治整改体系,同时提供综合治理的相关管理服务。管理团队按方案开展各环节的综治工作,并构建治理审核的制度和运作机制。③做好反馈、保修环节的管理服务,积极完善低电压跟踪治理工作,处理好相关的后续问题。

  2.2.3借助线路技术提高电网防护能力。

  电网建设及改造中,变压器所在台区要遵循“容量小、半径短、布点密集”原则,选取适宜的方位放置变压设备,按照目前负荷情况及规划需求,把变压器放在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方便负荷点向周围扩散,减少供电的辐射半径,缩短电力线路,以减少电压降过大的隐患因素。设计线路设备的实际格局时,要考虑负荷量情况、用电量情况和用电用户的分区情况。电网构架要能够满足各分站间的电力互供,实现各片区、各区域的独立供电,体现超前规划、“N-1”验证技术的优势[3]。此外,为使配网功能满足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电网建设要着力解决供电不足、电源有限等问题,从电网构架、电源布点的层面探讨片区供电问题,才能找到最根源、最有效的处理办法。

  3.结束语

  配网系统的整体维护,要从基础设备的运作与检修入手,综合分析线路运作的情况,提升管理效力,有效消除各类隐患因素,及时更新电力系统及线路设备,保障电力配网处于最优的运作状态。在低电压的治理建设中,管理部门要构建综治体系,积极优化配网构架,从根源上降低低电压的出现几率。

  关于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篇2

  论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运用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随着供电量的不断增加,配电工程也越来越多,这无疑给配网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由于配网具有路径复杂和分布广等特点,使得配网运行管理更加困难重重,导致在配网运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故障,严重影响了配网供电质量。不仅如此,配网供电量和运行量的增加还使得很多配网线路低谷期和高峰期用电量差距越来越大,如此不仅会减少线路的使用寿命,影响配网运行的安全性,还会造成极大的电力资源浪费现象,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的配网运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为应对当前局面,进一步保证配网的安全性,应在配网运行管理中适当的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技术。

  1 配电网电力自动化系统概念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各类先进的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电子自动化系统的目的是实现运行和监控一体化,不仅如此,电力自动化系统还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实施自动化操作,且该系统拥有自主的判断能力,能够在风险环节自动及时的规避系统中存在的风险,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还通过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 配电网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构成分析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主站系统层、通信系统层、终端系统层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层四个层面,主要功能是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收集和整合的数据信息就构成了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网运行设备和故障状态进行分析、控制和监测,保障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开关,通信网络,配网自动化(SCADA),控制和监测终端,用电管理自动化,配电工作管理系统,配电网能耗管理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基本高级应用软件,配网自动化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体化,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等。配网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组成如图1所示。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智能开关可以在不需要通讯线路的前提下对电网故障进行自动诊断和隔离,与通讯系统相接时可以实现遥控和遥测自动化,通信网络分为很多子群,每个子群包括几十个监控终端,由一个通讯控制器管理,监测和监控终端具有强大和通讯功能和遥控功能,采用交流采集,可以监测电流、电压、电能、频率、功率因素等高精度的数据。配电自动化主站层结构如图2所示。

  3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当中的应用原则

  3.1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实施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设计科学合理,才能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同时还应该加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使其能够真正的发挥监管作用。此外,还应该加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环境安全性,这不仅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更是对社会和人类负责。

  3.2 可靠性原则

  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而言,安全性原则必不可少,但可靠性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指保证用户在供电方面的可靠性,使用户随时都能够正常的用电,意外发生率很低。

  3.3 与时俱进原则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对自动化技术要求很高的复杂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时,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求成,一定要按阶段、按计划进行,首先要设置安装自动配电开关,建立电压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安装控制和通信等设备,并调配负荷,然后利用计算机控制并处理各点信号,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时俱进。

  3.4 实事求是原则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网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借鉴技术模式,然而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国外的模式,也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寻求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模式,真正地发挥配电网自动化的作用和优势。

  4 应用案例

  石家庄供电A区配网运行管理进行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采用标准型模式(如图3所示)。能够实现完整的配电SCADA功能和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功能,能够通过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的配合,实现配电网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并可通过与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网GIS平台等其他应用系统的互连,建立完整的配网模型,实现基于配电网拓扑的各类应用功能,为配电网生产和调度提供较全面的服务。实施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的区域应具备可靠、高效的通信手段(如光传输网络等)。

  4.1 主要特点

  该系统结构比较完整、实时功能比较齐全,具有建设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该模式的主站为调/配一体化模式。

  4.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电源、多联络、多分段的配电网且一次设备比较完善、配电网自动化和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城市配电自动化建设,其中馈线自动化建议在新区或电缆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实施。

  4.3 应用效果

  4.3.1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促进供电可靠率指标小幅提升。利用集中型半自动技术馈线自动化功能,主站通过网络拓扑及故障信号分析出故障区域,并给出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方案,调度员根据此方案进行故障处理。经统计,馈线自动化功能的实施,可将故障处理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约15分钟,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指标。

  4.3.2 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投入运行,结束了配网缺少运行监测数据、凭借经验运行的落后状况。配网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配网的规划设计、故障处理和分析、状态检修、运行方式优化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现了电网量化运行管理配网管理由“定性”向“定量”转变,使配网的运行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4.3.3降低年运行维护成本

  根据石家庄供电公司2012年配网线路故障分析报告,核心区域10千伏配电网线路跳闸、接地共9次。配电运行维护单位到现场查找及隔离一次故障,按照8个人(包括现场运行检修和调度配合)、1辆车估算,费用约0.7万元(800元/人工、车)。项目建成后,故障处理的费用为非自动化条件下的30%。则全年节省配电网故障检修费用约为:9×0.7×0.7=4.41万元。

  5 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的配电网迎来了改革的契机,同时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开始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在配电网运行中运用自动化技术,结果发现不仅增强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还加快了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进程。如此一来,不仅节约了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还有效降低了电力事故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于供电的需求。让配电网的供电变得更加的可靠,质量也更有保障,电力服务得到了优化也为将来的电力改革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关于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随着供电量的不断增加,配电工程也越来越多,这无疑给配网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1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