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一思修论文3500字
2017大一思修论文3500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注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的教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大一思修论文3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2017大一思修论文3500字篇一
《多种思潮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同时引发了各种社会思潮的存在。多种社会思潮的存在导致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主流价值体系来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内涵;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08-02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染色馒头、有毒奶粉、瘦肉精等这些词语每天都是和我们的食物联系在一起。每一起事件的发生我们都要求强化监督执法体系,但是我们同时发现仅仅依靠监督执法部门是不够的。现代的市场规范还必须依靠人们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约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及人们的就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多样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出现了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特别是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也引起了消极现象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消极价值观消磨人们的意志,丧失艰苦奋斗的精神,强烈追求个人自身的利益。这些现象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出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人们的利益多元化,形成了一种到处讲究人情关系忽视社会的制度规则,以假乱真、以次充优的市场秩序。人们的道德感缺失,市场竞争恶性循环,领导干部贪污腐败,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文化方面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在当今多种社会思潮下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和文化交互碰撞融合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构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核心价值体系,用于引领各种思想观念及社会思潮,从而达到文化自身的和谐,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人的个性自由。但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不是一种单纯的意志自由或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追求真正的价值即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有利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生存发展、从而也有利于能够真正体现类本质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并使这些价值得以实现和发展的自由。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的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拥有一种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正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论。
制度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更基础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上的本质规定。核心价值体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众多方面,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既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含义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价值体系就是多种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是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中居统治地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代表着全人类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推翻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其价值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核心价值,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真正坚持和发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之一,同时强调在建设和谐社会文化的过程中,要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它符合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依据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它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有我国社会的个性和时代性又有社会主义的普遍性。我们研究的核心价值体系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又要不脱离中国社会的现实。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我国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和西方的先进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中国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和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符合人民的要求和愿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说明了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一种道德规范,它提高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有助于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对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问题的新创造,从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问题做出解释。
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明白它既是属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它要具有能够从宏观层面影响国家和每个公民价值观的作用。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这个层面。它是根据马克思的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来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有助于巩固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它还包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发展,发展是个动词它不属于价值方面,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强调发展,不发展任何问题都不能解决,它是我们的第一任务。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的。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区别理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过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层面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而思想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理论基础。因此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不断提升引领能力;同时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仅是在理论面上进行,更关键的是要深入实践,从具体的实际环境中来引领社会思潮。
在理论建设上,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系统的阐明和解释。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其基本知识素养也处于不同的层次,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群体对理论体系进行不同程度的解释,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群体都能理解。
首先,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增强党的管理。党和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各级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做大事来抓。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着眼实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分布于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的各方面,通过加强宣传各种先进事迹和举行各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活动来使人民群众加深印象,塑造自己的生活,从而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易于理解。
最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需要我们拓展宣传传播阵地,进一步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导权。当今社会,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依然是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思潮传播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同时,互联网、手机等新型载体的影响迅速扩大,已成为思潮传播的重要工具。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媒体传播体系,从而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理论主张与方针政策,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舆论强势。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2]马德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李德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7).
[4]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1.
[6]王淑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7-10-19.
[7]翟成林,曹广庆,王秀云.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的认识[J].兰州学报,2008,(S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大一思修论文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