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的论文
论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的论文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的论文篇一
《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现状与途径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现今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
公民道德教育是针对全体社会公民的普遍教育,它要求公民应当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公民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为基础,从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和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出发,以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为起点,逐渐培养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操、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在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公民为目标的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总体来说,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观念基本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和整体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社会公德的内涵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有理想的、有道德的,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形象。但是随着社会成分的复杂化,外来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学生道德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显的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诚信意识存在部分问题
大学生绝大多数同学在思想上认同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但是在行动上却与道德责任相冲突。比如: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就产生各种消极的思想,不认真学习,但在考试中采用各种方式作弊,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网上搜一下,不会认真去思考,作业经常一个班出现雷同;还有很多学生贪图享乐、互相攀比、故意拖欠学费、把学费用来买名牌衣物、造“假学历“找工作、利用虚假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给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功利主义色彩严重
在社会注意市场体制下,中国出现了价值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过去我们提倡和认同无私奉献、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取向受到怀疑,金钱至上。个人享受、惟利是图等功利化观念却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信奉。因此,导致大学生道德理想失去了方向,大学生刻苦学习为了获得奖学金,表现积极为了获得表扬,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3)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公民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全社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关心集体,但部分同学缺乏主人翁的意识,没有把自己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脱离群众,很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团队合作的责任意识。
二、影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受到国际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在社会的某些领域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使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开始减弱,对公正的社会规范开始产生动摇。分不清楚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懒惰,不认真学习应该学习的专业知识,一心想着不劳而获,模仿现在网上出现的“郭美美”、“风姐”等网络红人,把这类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雷人“的方式走红。
(2)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呵护下长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是他们还存在社会意识淡薄的现象:一是社会历史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对要承担的历史责任不明确,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层面的享受;二是社会角色责任意识不明,漠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承担的基本责任;三是社会行为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做事随意性很大,遇事好冲动,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负有明确的责任。发现自己做出了不当的行为后,不是正确面对和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是尽量地隐瞒,躲闪和推卸责任。
(3)学校环境的影响
影响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主要是大学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自身的素质,人格品质、职业道德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大学生是比较叛逆的时期,如果老师就没有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学生就会更加的肆无忌惮的去做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加上现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新颖,无法深入的去落实到每一位同学,满足不到所有人的要求。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评价的手段单一,这就影响了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途径
(1)建立具有规范、可操作性的校园公德制度。
对于大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和培养,不仅要使他们明确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具体规范和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知道如何去做,校园公德建设只有制度化、可操作化,才能使大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道德认知转变为自觉的公德行为,并不断巩固成为优秀的公德品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舆论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结合社会公民道德教育要求,利用现代化的设施、手段、校园媒体,加大公民道德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对大学生公德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注重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规章制度。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大学生的文明习惯和行为特别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并努力实现方法、方式上的创新。
道德是以实践的方式掌握世界的,道德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同时我们要注重公德道德教育的创新工作。大学生是社会道德的实践主体,要把道德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进而转化为自觉的社会公德行为,就必须在实践中磨练才能实现。在大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社会实践的锻炼,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体现自己的价值,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4)增强公民道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以思想导师、专业教师、生活良师和情感朋友为要求的“三师一友”的教师队伍,把学习、生活、情感等全部纳入教育之中。
总之,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培养具有较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大学生,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有机组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整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高低。
参考文献:
[1]王立才:浅谈家庭教育[J].林区教学,2010年第12期
[2]潘朝晖:试论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与实践[J].读与写杂志,2010年9月
[3]王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诚信与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文化教育,
[4]谢金林:论大学德育中的公民道德能力培育[J].上饶师范学院,2010年5月
[5]许勇: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现状及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