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主题的大学思修论文1000字
诚信主题的大学思修论文1000字
大家都知道,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诚信的大学思修1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诚信的大学思修1000字论文篇一
《浅说诚信》
摘要:诚信是为人之本,一个人没有诚信难于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做到诚信待人非常重要。往往有许多人就是在这儿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人生的价值观——不能一味的追求功名利碌,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舍弃最重要的做人的基本原则——诚信。在这物欲纵横的社会,诚信是稀罕的物质,拥有诚信将会是一笔财富。诚信给我们到来了生活的快乐和满足。坚守诚信将会获得稳定的工作,值得信赖的朋友,温暖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诚信 为人之本 人生价值观 财富
正文:
一、诚信对社会的影响
1、诚信对企业的影响
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多高校的高材生纷纷走出校园进入企业集团,投简历方面就体现诚信的意义。在2011年3月,在北京中关村招聘会上,参展单位的招聘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带来了极大不便和风险,而学生使用诚信档案、诚信简历求职是对企业负责任的重要体现,更容易获得企业的信任,成功就业的机会更大。”学生诚信档案、诚信简历等诚信产品的出现是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客观需要。它不仅打消了企业招人疑虑,减少了企业招人的工作量和成本,使企业用人更安全、可靠和放心,还为企业提供比较全面的学生评价参考依据,十分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配置。
2、诚信对商业的影响
网上购物,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用过淘宝或阿里巴巴在网上购物的人都知道,信用是卖家的交易记录。里面体现了买家对卖家所售东西以及服务质量物流速度的评价。你可以参考别人对商品或者卖家服务质量的好坏来决定你是否要在这家网店买东西。信用越高。好评越多,证明卖家的服务和东西的质量越好。在淘宝有关制度上,有的卖家的诚信度达到了一定高度,淘宝官方将会给予奖励,就是有一个图标“诚信店”。有了这样的称号,这生意一定会比以前更好。诚信卖东西是间接对他人的一种负责,买家也会对卖家的诚信而感到开心。诚信给商业带来了利益,给生活带来了快乐。
二、诚信的重要性
1、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程颢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信”是一个人形象和声誉的标志,也是人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于中而必信于外。一个人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心有诚意口有信语而身则必有诚信之行为。诚信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也是个人修德达善的内在要求。缺失诚信,就会使自我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个人也难于对自己的生命存在做出肯定性的判断和评价。同时,缺失诚信,不仅自己欺骗自己,而且也必然欺骗别人,这种自欺欺人既毁坏了健全的自我,也破坏了人际关系。因此,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个人讲求道德修养和道德上的自我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要求以诚心诚意和信实坚定的方式来进行自我陶冶和自我改造。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正心诚意”和“反身而诚”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修德的关键是有一颗诚心和一份诚意。诚意所达到的程度决定修德所能达到的高度,正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所以,中国人特别强调“做本色人,说诚心话,干真实事”。
2、诚信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规范。诚实守信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而且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为了发展就不能不讲求诚信。因为发展既蕴涵着组织本身实力和生存能力的增强与提升,又蕴涵着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外部以及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优化与完善。无论是组织本身实力和生存能力的增强与提升,还是组织内外关系的优化与完善,本质上都需要诚信并且离不开诚信。诚信不仅产生效益和物化的社会财富,而且产生和谐和精神化的社会财富。在市场经济社会,“顾客就是上帝”,市场是铁面无私的审判官。企业如果背叛上帝,不诚实经营,一味走歪门斜道,其结果必然是被市场所淘汰。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赢得企业信誉的基石,是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是现代企业的命根子。
诚信的大学思修1000字论文篇二
《当代大学学术诚信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教育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近年来本应是“学术圣殿”的高校校园内失信现象层出不穷。高校作为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摇篮,其学术诚信氛围对于人才培养也关重要的;高校还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阵地,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其诚信状况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事业的发展建设。因此深入了解分析高校中的诚信状况很有必要。本文着重于分析当代高校中的学术诚信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高校 学术诚信
诚信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由于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道德适应相对滞后,社会各领域都出现了不小的诚信缺失问题。社会上功利主义盛行,“注水”的数字政绩、假新闻、科技信用危机等不良现象都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其学习学术风气也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而这些不良冲击很可能造成远超大家想象的后果。
大学生社会阅历浅,道德评判能力不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不良影响感到困惑,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同时,我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体制也很不完善,没有完整系统的大学生道德诚信引导和监督体系..….这种种因素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学术诚信意识不强。如今,大学生作业抄袭现象已司空见惯,论文剽窃也层出不穷,在实验中不遵从客观事实、擅改数据以满足个人利益的恶性事件也时常发生…….这样的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如今的大学生不久后就将走向社会,成为科研教学方面的主力军,而缺乏必要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科学教育未来的发展。
然而,诚信意识缺失不仅仅发生在大学生上,近年来,知名院士教授涉嫌论文、设计抄袭的事件也层出不穷。如前些年的“浙大贺海波论文事件”,浙大副教授贺海波涉及的9篇论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剽窃、抄袭原博士导师实验数据,以及一稿两投、部分图表数据张冠李戴、重复发表、擅署他人名字、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语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还有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石元伍抄袭学生设计获有国际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奖”,浙大经院副院长汪炜博士论文抄袭门,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院士“过度引用”他人论文2800字等等。
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的:“高校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而老师教授的言传身教在建设良好生活学习氛围中无疑占有很高的地位。倘若作为教理育人的一线导师教授都“带头”抄袭剽窃,我们又怎能期望所培养出的大学生“一尘不染”,中国的未来又何谈光明与希望呢?
又如明代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所言:“学校之中,惟以德成事”,“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可见道德教化实乃学校教育的重心,而在道德教化中,诚信教育又居主体地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也需要继承和发扬重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所以我想,加快建立高校学术道德规范与诚信监督体系是十分迫切的。
为什么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学术道德缺日益沦丧呢?毫无疑问,其松散、漏洞百出的学术监督体系难辞其咎。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就是现在制度所规定的犯罪成本不足以让大家谨慎小心,从而放弃违反诚信的可能。监督学术违信的工作难度重重,很多人学术违信后未能被及时发现,学术违信的风险不足以让大家战胜违信所带来的丰厚收益的诱惑。如《当代大学生失信惩戒制度研究》中所说,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人作为“理性人”和“经济人”的结合体,道德规范或法律所设计的守信收益大于失信收益,并且有在未来获得某种收益的可能性时,他就会在日常行为中关注自己的诚信表现4。所以我们应该完善高校失信惩戒制度(包括学生和老师),加大惩戒力度,并大力鼓励和倡导守信行为。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好的高校学术诚信氛围,引导更多的人才走向成功。
诚然,在如今这样一个知识信息快速膨胀的世界上,要杜绝学术抄袭剽窃、学术造假等问题是不可能的,而打击学术违信的任务也十分艰巨,监督工作的开展面临很大挑战。但另一方面,广阔便捷的信息流通也为我们的监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可以采用学术公开让群众也能广泛地参与到甄别鉴定队伍中来,还可以建立学术数据库,对学术成果进行数据比对等等。倘若我们能从大学高校抓起,效仿某些发达国家的体系,加大监查力度,为每一个人(包括学生和老师)建立起道德诚信档案,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开始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5,把每个人的违信行为单独记录在案,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这样我想学术抄袭剽窃、学术造假等现象会有较好的改善。因此,建立更加严格合理的高校学术道德监督体系迫在眉睫。
当然,仅仅靠严格的学术道德监督是不够的,我们大学生自己也需要树立良好的学术诚信意识,首先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上就要持诚信的态度。从西南大学“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发展制约因素及失信行为发生根源研究”课题组2007年对全国66所高校同学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对平时作业,4%以上同学“完全抄袭”,而“完全自己做”的仅占21%~39%(年级不同),一半以上是“自己做一些,抄一些”。对于论文,相当部分同学选择网上下载或干脆请人代写,尤其是大三、大四中,比例高达25.8%和25.1%。而在情况稍好的做实验和做社会调查中,也有一半左右的同学选择了“象征性地做,然后编结论”。而在最能考验学生诚信的作弊问题上,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成为各高校十分头疼的。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还相当薄弱,诚信教育亟待发展。
正所谓“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也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骨干和高精尖人才的摇篮,更应该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快完善诚信监督体系,杜绝种种学术不诚信现象的发生。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学生自己也需要提升学术诚信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研究中恪守诚信,加强自身修养,“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监督,牢固树立起“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存信誉就是存钱”的社会道德观。诚信应该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或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信念,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望中国的高校中能做出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社会精英;只有这样,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才能更加顺利。
参考资料:
[1]《当代大学生诚信论》黄蓉生
[2]《我国大学生道德诚信制度建设初探》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乔林丽、韦金红
[3]《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回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4]《诚信与社会发展》廖进、赵东荣
[5]《当代大学生失信惩戒制度研究》曾庆洪
[6]《浅谈大学生诚信问题》共青团委
[7]《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百度文库
[8]《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
诚信的大学思修1000字论文篇三
《浅析大学生诚信》
【摘 要】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更是新世纪大学生必备的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诚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全社会的道德风尚的发展。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缺失;原因;建议
诚信,就是诚实而有信用。作为一种道德品行,它既是人在心意上的真诚,也包含言行上的守信。诚信是社会公共生活和个人心智自觉的产物,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关键,是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进展的现代社会,因为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导致人们的不诚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时常发生,且在大学校园中也开始蔓延,这既对大学生的社会声誉造成了影响,也让人们对大学的诚信教育提出质疑。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历史文化原因。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对个人诚信的要求有“人无信则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无信,行之不远”等说法,其对人格塑造、品德培养发挥过积极有效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缺陷,主要有:第一,缺乏制度性的约束。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它强调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必须发自内心的真诚。在人们的物欲被激发并失去有效的节制下,传统的诚信理念就被人们抛弃,不讲诚信的社会风气迅速蔓延。第二,诚信作用的范围狭小。
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是以自然经济为依托,诚信作用的范围仅限于以血缘、地缘、人情为纽带的熟人圈子,范围狭小,具有封闭性,易出现对熟悉的、尊敬的人做出承诺而对其他人做出失信行为。第三,传统儒家思想主要将诚信这种高尚的品德用以约束社会的上层,如国君大臣、知识分子等有学识、有涵养的人,对于普通大众的行为规则则没有这么苛刻的要求。这就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与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的差别。我们讲的诚信是对于全社会成员关于权利、义务的本质规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人必须遵守的规则。大学生群体是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于现代市场经济下的诚信观念的认识和理解都有偏差。
2、制度原因。在我们整个社会包括大学校园内,许多重要的诚信制度是缺失的。目前诚信在我国基本还是一个自律约束的范围,法律上的诚实信用原则调整的范围局限于特定的关系。在现代信用的维护过程中,立法上还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体系完整的诚信保证法律体系。另外,我国目前相关的信用评估体系尚不完善,诚信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对失信行为的多重制约还为形成。这种管理制度的缺位,使诚信约束出现真空,致使失信问题凸现。诚信的缺失很容易使大学生对诚信本身以及失信后果出现认知偏差,对诚信产生怀疑进而转变为对失信行为的模仿,最终导致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二)学校因素
校园是提升学生诚信道德素质的主要场所,学校诚信道德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诚信。但在目前一些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只注意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好坏,把学生掌握的知识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及其完善;一些学校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重智轻德的不良现象,难以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有效的协调起来。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和道德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教师的言行也会对学生的道德诚信观造成影响。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期,个别教师及学校工作人员被社会不良风气所侵蚀,他们贪污、收受他人或者学生的钱财。这样的教师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在学生未踏进社会就对社会产生不信任甚至更坏的思想,对学生的道德诚信教育产生负面的、消极的作用。
(三)家庭因素
一方面,家长的教育理念原因。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智育教育,父母对于大学生子女的教育理念存在着重成绩、轻品德的思想。另一方面,家庭是道德诚信品质教育的第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青少年的道德诚信家庭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重要的影响示范作用。“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它不像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材和教学,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都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影响作用,家长的思想、观念、兴趣、习惯及为人处世的态度都给孩子暗示着一种思想和行为模式。”有的学生家长自身不遵守道德诚信制度,种种失信行为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使得学生道德诚信品质缺失。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正确理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尚未完善。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开放性强,但是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机的认识,使得道德观念尚未最终定型的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道德诚信意识淡薄。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诚信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起着巨大作用。另外,加快信用立法,加强对道德诚信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内心道德诚信信念,强化人们的道德诚信观念,形成一个人人重道德、讲诚信的社会氛围。这对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发挥引领作用,是诚信制度建设的基础。
(二)重视高校诚信教育
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加强学校的道德诚信教育。在提高学生认识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本位的主体思想,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考试纪律和规章制度;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在办学理念、校风、校纪、教风和学风等方面体现诚信内涵,重视学校的诚信环境建设。加强高校的道德诚信教育,可保障大学生诚信制度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学习诚信制度
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由高校某一部门或成立专门的诚信管理部门来管理。诚信档案从新生入学,直至学生毕业,伴随大学生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把每位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用情况记录起来形成档案,使学生有了一个信用记录。为大学生建立信用档案就能时刻监督和约束每个学生,让大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品质,有助于大学生诚信制度的建设。
2、构建学习诚信测评管理体系
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可以在实践中改善对学生的诚信问题的关注。建立测评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学习诚信的评价,如:平时作业、考试等;第二,对生活和工作诚信的评价,如贷款信用、申请困难补助等方面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第三,对就业诚信的评价,如:自荐书、合同违约等。学生的诚信度测评结果可与学生的评优评先、奖学金、干部选拔等挂钩,还可以将学生的诚信度测评结果载入学生的个人档案供用人单位参考。构建学习诚信度评测管理体系,可以再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诚信。
(四)建立健全失信惩罚制度
一套有效的奖惩监管制度为学生诚信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将学习诚信测评体系和失信惩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习诚信测评体系的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奖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干部选拔等的依据。在制度上保证诚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须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以此加强学生的自觉诚信。
三、结语
“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最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是社会基本准则。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气氛,同时高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并与健全的学习诚信制度和失信惩罚制度相结合,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可以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以自己的言行向社会传播诚信,感染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全社会的道德风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古南永,林滨.诚信 人生之基 立身之本[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2] 晏红.处理好家庭教育中的若干关系[J].中华家教,2005年10月.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年10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