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发表数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
在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情都能从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变成一个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代发表数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代发表数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篇1
浅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摘要】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教学语言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正确有效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具有审美体验的语言技能活动。优化教学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优化教学语言必须做到教学语言的准确清晰、使教学语言合乎逻辑性、富有激励性、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关键词】: 教学语言 准确性 逻辑性 趣味性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学的高标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语言修养尤为重要。准确而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在课堂中,数学教学语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准确性。
这是教学信息传递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炼,可以使教学信息明了化。
1.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一定要坚持并尽可能用准确的普通话进行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要读准多音字,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如,长、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人都习惯把它读成“lèng”,标准读音应是“léng”。
2.用词要准确。尤其是对概念性教学,少说、多说或说错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有可能改变原意,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如“除”与“除以”、
“增加”与“增
加到”、“只有”和“有”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再如,把三角形说成“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3.语言要精炼。具体地说,就是语言要简明扼要。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保证输出的信息无重复。如,不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垂线段”说成“垂直的线段”,不能把“最简小数”说成“最简单的小数”等等。
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等。语言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二、 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且在内容的编排上也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性。例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先安排《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再安排《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再如有学生学完平行四边形后问老师,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长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全部特征,所以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且它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有的教师阐述道:“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 “直角或钝角”的这两种可能,这就是理由不充足,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三、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数学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语言应该形象、生动,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教学语言形象的最好方式之一是“打比喻”,比喻打得恰到好处,可以使学生兴致勃勃,乐于思考新问题;比喻打得不够恰当,就会使学生愁眉苦脸,懒于探索新问题。
因此,比喻的内容、形式和表达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要力求达到比喻得体,确切传神的境界。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进率”时,可利用祖母、母亲、女儿、孙女四代同堂来比喻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关系。同时特别指出米和厘米是隔一代的“祖女关系”,所以1米=100厘米,这样学生在欢笑中掌握了
长度单位的进率规律。又如,在教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时,利用找好朋友的方法来讲:就115+118+85+132的教学时,让学生先找出谁和谁是好朋友,把它们放在一起算,学生自然就体会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好朋友相逢,拥抱一个,自然地引出了小括号。由此可知,所举的比喻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所熟悉的事物,他们才有所体验。比喻和所讲问题情理确切,合乎逻辑,否则愈比愈糊。
四、激励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励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可以教师评价学生,而且可以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等,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
比如:“不要怕,大胆地说,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和你一起分享!”、“你说得太好了!”、“你回答得很棒,如果声音能再大一点,就更棒了!”、“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等等。
启发学生评价教师,可以这样说:“老师这样想好吗?好在哪里?”、“你觉得老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学生评价学生:“你同意XX同学的意见吗”、“ 你能接受他提的意见吗”。这样做,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合作探究,大胆质疑、主动学习,教师巧妙引导,整个课堂充满了平等、和谐的气氛,进而展现了自我,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五、恰当使用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是补充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的一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它,可以为老师控制和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体态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注视, 表情,微笑、动作。
一、注视:用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提醒你要注意的是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一定要平视,不要仰视或俯视。教师的目光大多是鼓励的, 赞扬的,但也有批评的,否定的,这些目光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得到到教育、启发。
二、表情:和蔼微笑的表情,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相反,严肃深思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钻研,探讨。用一句简单的话,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
三,微笑。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学生得到莫大的鼓励。
四,动作。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手势,就像运转机械一样
冷漠死板,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无味。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多种多样,精练而启发性的语言仿佛一杯甘醇透香的浓茶,引导学生去思索和久久地回味;幽默而轻松的语言犹如课堂上徐徐吹过的三春的和风,为课堂增添了几分神采,醒脑益智且提神。教师可根据教学语言的一般规律、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自己的语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进行千锤百炼、弃失扬得、反复融铸,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代发表数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篇2
浅析优化与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途径
摘要:自我国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综合素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不断丰富课堂设计等方式优化与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观念已被师生普遍接受。本文将从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三个方面浅析优化与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途径
基础教育是开启知识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如何教会学生使用这把钥匙,这不仅考验着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还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与成长。如何优化与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明确在数学教学中的工作方向,把数学教育教学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化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本文结合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工作实际,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加强思维方式指导、丰富教学设计等三个方面阐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与提高,并从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等方面对优化与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途径进行浅析。
一、怎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什么是数学素养?通常来讲是通过数学教育、自身努力和实践认识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品质,这种素养一旦形成将影响终身。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素养形成的根基,不是靠学生一节课两节课学习就能实现,也不是靠“填鸭式”教育就能教出来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来启发和培养,还需要多样式、多渠道、多方面去指引、激励学生在主动的学习、实践、探究、体悟中逐步提升。
1.改进教学方式,应用探索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程内容设计的层次性,例题布置的合理性,素材选取的趣味性,积极搭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教材最大程度上的被学生吃透读懂,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学生夯实良好数学素养基础。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除法》时,学生在解决“王鹏坚持晨练4周计划跑22.4千米,他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的问题时,可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计算、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学用结合解释现象等探索式教学模式。
2.体现数学的多样化,把学与用有机结合。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如何更好的将其多样性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更多需要考量的是,把学生引入到数学这个知识宝库,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入耳、入目、入心。那么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呢?数学的多样化,无疑将是吸引学生“耳目心”的一个亮点。多样化体现在学的多样化和用的多途径。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中,涵盖了小数乘除法、分数、因数与倍数等数学要素,还有一些需要通过数学来解决的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各类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储备基础知识,在生活中多探索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连乘、乘加、乘减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导入,引导学生做好课程的准备。如“小卖铺要做一个长2.2m,宽40cm,高80cm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按上铁角,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铁角?”的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探索解题步骤、方法、技巧,最终目的是为了更直观的让学生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在课堂中讨论、多在实践中运用、多在学习中积累,以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养。
二、有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思维能力处于一个定型阶段,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面对困难问题要大胆尝试、善于猜测的思维方式。
1.打牢数学基础知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解题基本步骤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打牢基础,需要让学生懂得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需要从学生熟悉的基本数学规律入手,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感受规律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并用这种能力感受良好的基础知识是打牢学习的基本前置条件。例如,在《粉刷墙围》的课程设计中,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生活中的体会,导入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巩固小数乘法、除法,数学内容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2.鼓励大胆猜测。
小学数学内容基础性较强,但是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中则注入很多鼓励学生猜想和探索的元素,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经验,充分发挥好学生的自助能动性,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最大公因数》一节中,家庭储藏室铺设地砖的问题教学中,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是画图,还是等比例铺设,或是其他方法,当学生讨论出一定的结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总
结其中的规律,并实施讲解最大公约数的应用。三、丰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它涵盖了庞杂的数量关系、抽象的空间形式、特殊的符号体系、严格的运算公式、形象的图像语言等方面,各方面既不孤立存在又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教与学、学与用、用与动等多角度思考,要充分展现出数学的趣味性、教学内容人文性、教学思维的创新性,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可学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设计的指导功能,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用处,体会到知识带来的自豪。
1.数学教学设计的趣味性。
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小学生来讲,呆板、枯燥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教学过程应结合学生思维特征、易接受的事情,将各种元素穿插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体味数学带来的乐趣。数学趣味性的发掘要建立在教学设计创新上,创新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趣味性进行教学设计,趣味的设计要体现在课堂的分分秒秒,要善于通过讲解、体验、感知、评价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进行趣味体验。例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我给亲人问声好”的互动活动,让每个同学给身在远方的亲属打一个问候的电话,并把自己的通话时长、每分钟价钱记录下来,等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互相计算对方所花的费用,同时有意识为本年级小数除法、统计、打电话等章节打下铺垫,让学生在推理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2.数学教学设计的人文性。
传统基础教育中“棍棒教育”、“饥饿教育”难适应当前学生求知思维的需求,现在孩子接触知识的范围广、兴趣爱好也比较多,如果忽视了情感教育、人文教育,不改进传统教育方式,必将对孩子学习数学造成掣肘,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效果。教育教学体现人文性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通过教育得到矫正,使一些偏颇的思想理念得到斧正。将人文性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平台和载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性强的特点,采取将数学与音乐学、数学与体育学、数学与文学、数学与自然学等进行横向拓展延伸的教学尝试,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3.数学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创新性是做好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应多围绕创新开展,一个设计模式讲几年,一个套路打好多遍,这样不利于教学技能的增长。创新不是花样翻新,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实际经验,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要求,结合所教授学生的个性特征,把教与学两方的思路进行融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设计课堂学习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就有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创新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悟性,摒弃陈腐的习俗、单调乏味的惯例,给学生自主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4.数学教学设计的情景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更直观的在情境中体验数学魅力,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转化,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有步骤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提到的,地球赤道长约40076千米,一架飞机以99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着赤道飞行,它绕地球赤道飞行一周需要多少时间?这个例题,包含了地理、物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借助道具、投影仪、小动画等形式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加深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度,体会到掌握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思维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教学设计,既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的检验,又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优化和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德江。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养策略[J].学科教育,2004,(7 )。
[2]王月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的思考[J].决策探索,2014,(10)。
[3]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