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类 >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中原农业现代化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中原农业现代化

时间: 若木633 分享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中原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面对着人多地少的资源状况,如何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正式提出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国农业发展都意义深远。本文以豫西南L村为个案,对中原农业生产现状进行考察,进而对公共服务与农业现代化进行若干思考。

  一、 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这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国外发达农业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尽管农业经营规模有差异,但是细碎化经营的状况显然是无力承载农业现代化的。

  经营方式上,现代农业是集约化农业,应当适度规模化经营。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面临着诸多困境,不利于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小农经营更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在地形平坦、耕作便利的粮食主产区,应当适度推进规模化经营,扶持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合作社等。

  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追求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共同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将会显著下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即单个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出会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方是利用工业化发展成果来支持农业发展,如化肥、农药、良种、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这些现代要素进入农业,才能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综合产出。

  二、 L村农业生产现状考察

  L村是笔者的家乡,在假期时间,笔者在该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对农业生产现状进行全面考察。

  (一)基本情况

  L村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距离县城大约25公里,全村共18个村民小组,520户,共约2450人,耕地面积3500亩。该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庄,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亩左右,以种植粮食为主,没有任何工业企业。当地地处南阳盆地西部,地势平坦,耕作便利。

  村民外出务工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以广东、山东、浙江、北京等地为主,工种较为多样。在村男劳动力也在附近做工,以建筑行业居多,砖厂、建筑队、装修队等。

  第13小组是重点考察的自然村,也是全村整体情况的缩影。该组是单姓自然村,共194人,耕地264.84亩,人均1.37亩。在该村18个村民小组中,该组并无特殊之处,无任何企业,外出务工84人,占劳动力总数129人的65%。农民部分收入来自于外出或当地务工收入,农业收入在大多数农户家庭收入中比例达到70%以上。

  1、种植结构:该村当前种植作物是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芝麻,并种植少量的甘薯、油菜等。地理气候决定,当地可以一年两熟,一般秋季种植冬小麦,收获后种植玉米、大豆、花生等秋粮作物。这一种植结构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也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该市是国家产粮大县并建有国家级粮食储备库。

  当地的种植结构曾经也发生过变化。上世纪末,政府号召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烟叶、辣椒等经济作物当年都曾大面积种植。政府甚至不顾实际条件要求村民种苹果树,结果没有一棵成才挂果,不久都恢复为大田作物。2000年后,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对种植结构也产生重要影响,村民纷纷放弃烟叶、辣椒等劳动投入较高的作物,改种小麦、玉米、花生等传统作物。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以种粮为主的种植结构更加稳固。

  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在种植结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大户更倾向于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的“懒庄稼”,如小麦、大豆,以获得规模效益。玉米和花生在收获时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而农忙时节,各家都忙于自家生产,大户不能以较低价格获得雇工,无法及时收获。

  各家的具体投入情况略有差异,这是根据多家农户调查所得平均水平。各家在选取化肥、农药、种子时常根据自己经验或者亲友推荐购买,电视广告也逐渐成为村民选择的重要参考。近两年,农户通过村委会购买小麦种子,质量较高,今年发生旱灾,购买的种子普遍比农户自留种子更加耐旱,长势良好。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大多数农活可以由机器实现,机械成本在总投入成本中占有较高比重,小麦和玉米分别达到29%和25%。目前耗费劳力较多的是花生和玉米的收获、喷施农药等少数生产环节。

  上表所列产量和价格是根据农户平均水平得出。农户在选取秋粮作物种植结构时除要考虑收入外,还需考虑家庭劳动力状况。从经济收益看,种植花生要比玉米和黄豆效益高,但是花生收获仍需手工进行,每亩需要单个劳动力投入10天,因此各家种植面积大多在1亩到3亩之间,再多无法及时收获,种植大户也不例外。

  照此计算,第13组一个四口之家,耕地(除去自留地和树林地)4.8亩,若种植冬小麦和玉米,全年务农收入约可达5827元。加上农业补贴每亩106元(粮食补贴18元,农资综合直补78元),农业收入共计约5933元。

  (二)农业经营方式: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本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定期根据人口变化进行调整。自此,家庭承包经营就是本村的最主要的经营方式。

  本村村民外出务工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土地流转也开始较早。13组的土地流转开始于上世纪末,目前流转比例高,全组耕地264.84亩,流转111亩,流转比例到达42%。全组共44户,实际种地农户24户。从流转对象看,主要是组内流转,村外流转只有19亩,占流转面积的17%,且均系亲戚。目前,尚无企业等在本村或本组流转土地。为了应对物价上涨,土地流转价格采用实物地租形式,300斤小麦,约合270元。近十年来,土地流转价格一直没有变化。因为国家各项惠农补贴都是以户口为依据发给名义上的土地承包者,实际耕种者无法直接获益,反而要应对因农资价格上涨等导致种地成本上涨,租金上涨空间不大。

  就土地经营规模看,本村目前的经营规模不大,全村最大经营规模不到50亩。13组最大的种植大户CYT家经营面积达到30亩,最少的只有1亩。

  (三)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上,L村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1、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过去曾说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但是我们是以世界40%的农民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农业的发展一定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1)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村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主要去往广东、浙江等地,尽管工资绝对量较低,但相对农业收入来说,务工收入已经比较客观。外出打工潮逐渐形成,不少青年人初中毕业就到南方打工,甚至因不满16岁还需要伪造身份证。当前,外出务工成为当地人主要生存方式,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当地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的在村劳动力,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在周边做零工,获得非农收入。

  (2)农业机械化迅速普及。当地是平原地区,便于机械化作业,因而农业机械化推进迅速。目前,农业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都已经实现机械化。以小麦为例,从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都可以用机械来完成,大大节省了农业劳动力。过去收割小麦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全村收割完成只需一周左右。农民的农业劳动时间相比以前大大减少。

  正是得益于外出务工和当地务工机会的增多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当地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大幅下降。以13组为例,全组共194人,劳动力129人,外出务工84人,实际务农人数43人,务农劳动力33%,人均耕作面积5.6亩。在村务农人员平时也多在村庄附近从事建筑等行业。可以看出,当地农业生产已经基本摆脱了“过密化”[2]生产状况,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农业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土地生产率指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同一地理位置的土地,土地生产率越高,则表明农业发展水平越高。然而调查发现该村的土地生产率变化不大,小麦单产从九十年代的600斤左右增长到当前的800斤左右,近几年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波动较大。2010年冬春两季持续干旱,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其他秋粮作物也没有质的突破,产量徘徊不前。

  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新的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粮食生产将马上面临增长极限。

  (1)农业科技水平滞后。

  土地生产率提高的主要贡献者是化肥和农药,小麦和玉米的化肥使用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42%和54%。但是农民在使用化肥和农药方面缺少科学指导,只凭经验决策。农民一般通过电视广告或熟人介绍,选择使用某一品牌的产品,盲目性大,风险也比较大。不少农民认为化肥、农药使用量越多越好,反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害虫抗药性增加。由于缺少测土配方条件,农民无法有针对性地根据实际情况施肥。优质种苗等高科技服务也仅限于村委会每年提供的少量优质种子,服务范围十分有限。整体来看,当地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民还主要依靠自己和他人的经验进行生产,偶尔接受农资部门的推荐,盲目性比较大。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当地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以农田水利为例。村里共有机井45眼,2009年大旱,政府拨专款又打了10眼,村主任称仍无法满足需要。以13组为例,该村264亩耕地,只有5口井,平均每口井灌溉面积53亩,遇到旱灾时无法满足需要。九十年代,村里曾经兴修水利,在地下铺设灌溉管道,但因设计不够合理和管理不善,使用效果不好,被村民弃用。

  该村目前的灌溉方式是村民自购灌溉设备抽水。灌溉设备也不断更新,经历了带式水泵,轴式水泵,电机水泵几个阶段。目前以电机泵为主,农户需要购买水泵、电线、塑料水管,花费千元左右。灌溉时,农户从家里接电线到水井边,用塑料卷管将水送到自己田地。灌溉成本,每亩大约需要10元左右。由于这种电机水泵价格相对便宜,使用方便,购买者较多。13组实际种地的24户中有9户购买有水泵,自给率达到37.5%,另还有几户有购买意愿。这种农户自给型的小水利弊端十分明显。以13组为例,2009年一口机井发生故障,大家因为无法达成共识与合作,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只能“靠天吃饭”。

  因此,单家独户无法显著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比如大型水利建设、土地平整、农田道路建设等,这些涉农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

  三、 新型城镇化:助力农业现代化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河南省提出要探索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在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带来了新机遇。新型城镇化将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现状,在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后,既能增加可耕地面积,还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因而将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契机。L村的新社区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按部就班实施。

  (一)适度集中居住,增加可耕地面积。在农村地区规划修建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首先是原有的宅基地、村庄空地可以进行复垦,变为良田,而新社区的多层住宅也节约了农民的住宅用地。这样,国家基本农田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有所增加,为工商业发展和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了充足土地。以新型农村社区开展较早的新乡市为例,新乡市新型社区建设累计完成建房面积2473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1万户,新乡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9.2%提高到42.89%,累计完成拆迁面积5.3万亩,复垦整理土地2.6万亩。[3]就L村来说,各个自然村内都存在大量闲置空地,一家农户占用多处宅基地的现象也比较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将全村合并为一个中心社区,沿干道居住,并对村庄占地实施复垦,必将增加大量可耕地。第13组,前期土地整治,已为全村增加30余亩耕地。

6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