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年论文范文
农业生态学年论文范文
农业生态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美丽农村建设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生态学年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生态学年论文范文篇一
《 生态农业品牌效应研究 》
一、生态农业品牌形态
(一)我国生态农业品牌形态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已基本走出了最原始的传统农业发展圈,慢慢形成了一个新兴发展的农业类型。此农业类型将种植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高效结合,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积极结合,形成了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现如今,我国生态农业势头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品牌队伍也在悄无声息中逐渐壮大。其中,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更是成为未来农业市场发展的新型组织形式。我国在生态农业产品的品牌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品牌战略,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品牌道路。生态农业企业品牌的发展依靠着品牌下明星农产品的发展,而较好口碑的明星品牌农产品都是从自身因地制宜的路线出发,走与其他地方与众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从而,生态农业区域品牌化推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高度。
(二)土老憨生态农业品牌形态
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量级代表之一。“融合两水,依水而兴”的品牌定位充分贴合了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的现代化道路理念。2003年至今,“国家级龙头企业”、“国家级合作社”、“国家级基地”等企业品牌的设计也为企业带来不可小觑的利益。2005年,土老憨打造了两大产业品牌:“土老憨”已是中国驰名商标,正在申创中华老字号、“清江野渔”已是湖北省著名商标,正申创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通过这些品牌的设计,产品畅销国内外知名超市、大中城市和农产品市场,精品宜都蜜柑连续四年销进北京中南海,优质宜都蜜柑出口到俄罗斯、中欧、东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集团产值骤增至12亿元;2012年,产值再次突破,增至15亿元,并创造利税7800万元。在湖北宜昌,柑橘产业和水产业是两大龙头优势。2014年,宜昌全市人口400万,从事柑橘产业的有110万人,占总人数的1/4;宜昌全市柑橘总产量320万吨,占全国总能够产量12%。其中,宜都马王山柑橘生产示范基地面积110亩,橘树3850株,年产量385吨。从而,打造中国蜜桔全产业链第一区域品牌,从标准化种植、商品化处理、鲜销到精深加工成为土老憨集团未来品牌延伸的新方向。
二、消费者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品牌效应
品牌是经济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品牌由于满足社会需求而取得企业品牌推广效益、产品品牌销售利益、区域品牌融合效益,这一连锁反应即是品牌效应。生态农业品牌效应也不例外,通过品牌发扬企业精神、传播企业理念,从而为产品品牌带来经济效应,并延伸区域品牌产业链。现如今,随着生活质量及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消费产品的质量需求也在提高,品牌效应就发挥了作用。消费者判断消费产品好坏的主要标准就是从广告和其他消费者口碑中选择性价比不错的商品。这一过程就是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品牌识别,消费者愿意去消费产品,绝大多数是因为产品可信赖。可是,消费者的信赖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消费者眼中,企业的品牌结构直接影响到该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企业良好的品牌结构组成应充分考虑该企业内部的众多子品牌各自的定位与作用,明晰其内部结构与联系。合理的品牌结构有利于消费者加强对于该品牌的识别及了解程度,从而加强对于该企业的品牌认知度。为了迅速抢占国内市场,扩大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就还需要更加高效的品牌营销活动的推动。而最贴近消费者也是最能为消费者所接受的品牌营销模式集中体现为广告(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兴互联网媒体)传播,以及近期比较热门的“事件营销”模式。这些营销模式通过对于消费者潜意识的影响,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品牌知名度,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为其改善品牌结构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坚实的基础。
三、生态农业品牌效应面临的问题
(一)品牌辨识度低,形象难维护
品牌辨识度低,形象难维护,直接导致品牌无法深入市场,终究会被新型产品淘汰。在品牌建立初期,没有完全引入品牌概念,仅仅好的logo无法替代品牌概念、企业理念在消费者心里的植入效应。土老憨集团“清江野渔”为例,对于其他同类产品品牌,必须具体推广品牌概念,并制定差异化、服务化、国际化的建构策略。形象之所以难维护,问题大概出现在形象塑造,区域独特魅力和产品品牌的核心价值没有得到深入挖掘和推广,从而无法与消费者内心所期望的品牌定位想法相一致,品牌形象也无法持久立足。
(二)品牌营销不力,保护不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设备的完善与提升,人类消费者参与的公众平台愈来愈多样化。如何将品牌宣传以低成本、高人气的营销方式呈现于消费者的视野中成为了各大品牌商家不断探索的问题。土老憨集团的品牌价值在于利用悠久历史的价值放大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随之而来的怀旧需求。产品品牌创立在历史的基础上衍生,品牌营销策略与保护历史却要与时俱进,与现代信息技术保持一致。然而,在对比老干妈牛肉酱,土老憨鱼肉豆豉酱明显营销不力,市场没有完全得到开发。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因品牌保护不够而导致的品牌影响力削弱。
(三)品牌缺乏创新
任何持久品牌必须连续不断地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改造和创新,才能在自身价值与利益上得到空前突破。产品品牌创新又分为产品自身结构创新、产品品牌包装创新和产品品牌推广创新。所有的创新与升级都是基于消费者视角之下,所以,消费者视角、消费者口碑成为品牌创新的新方向。
(四)“柠檬市场”柠檬市场也称为次品市场,重点体现
在买卖双方的不对称信息。就土老憨集团而言,生产者拥有的信息量远少于消费者,生产者没能最大利润化、最新营销化地推广自身品牌,消费者的不全面信息导致市场走向一个较偏的方向。消费者在不知情对品牌产品模糊的基础上错误的把劣质商品当作优等商品,从而颠覆了本该有的市场状况。
四、扩大品牌效应的策略
针对以土老憨集团为例生态农业品牌效应面临的问题,企业集群式、营销双线化、产品链条状三种模式的结合成为独特的产业结构,也是集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共同发展的新思路。
(一)集群式品牌建设模式
1.培育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结合当地区域独特魅力与特定的资源优势,以现代科技化手段科学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是培育特色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的第一步。宜昌的柑橘产业是其最大的优势,集中柑橘农户,进行产品再加工、再包装、再销售是实施性、发展性较强的策略。第二步,则是结合实际进度灵活确定品牌培育模式,组织各集团合作营造集群式区域品牌建设氛围。
2.扶持龙头企业,壮大集群区域品牌除了企业自身的转型与创新,政府的优惠政策也是壮大集群区域品牌的有效途径。整合区域品牌,扶持龙头企业,政府和企业共同营造品牌建设氛围将实现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区域产品总产值。
(二)双线化品牌营销模式
品牌建设来自内部,调和柠檬市场还是需要提高品牌营销力度和品牌保护力度。双线化品牌营销模式,即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和密集直销,以达到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对称,为优良品牌产品进入市场创造环境。
1.建立密集销售市场,提升产品品牌辨识度分区域建立营销团队。在产品品牌销售市场建立绩效机制,各区域营销团队通过传递企业理念、产品价值获得品牌第一辨识度。分阶段转移营销市场。消费者在每个季节对于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生产者可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季节需求进行分阶段转移营销市场,将消费者在某一阶段需求量最大的产品第一时间销售于各大营销市场。这种方式既能提高消费者相对其他同类产品的品牌辨识度,又能在原材料供给上遏制浪费,实现绿色生态。
2.优化整合营销方式,维护产品品牌形象打开网络营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得不承认网络营销成为当今最迅速最广泛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公众平台售前、售中、售后一体化,打造最好的口碑以充分维护产品品牌形象。培训导购人员。导购人员直接影响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培训高素质、专业化的导购人员是直接维护产品牌形象的。而培养导购人员的亮点在于提供给他们更多关于养生、健康的培训,在直接接触消费者的过程中,文化和理念的传播总会让消费者记忆犹新,二次消费者是最好的宣传范例。
五、链条状品牌延伸模式
(一)加强技术开发,提升品牌核心价值
完善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标准质量体系是基础。根据政府建立的标准体系,在严格把关每个程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开发,定期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品牌生产链,提升品牌核心价值。
(二)拓展品牌产业链,挂钩旅游业
拓展品牌产业链,与第三产业旅游业相结合。使得在旅游经济中,实现区域品牌特产的经济利润稳步提升。宜昌是个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并存在较大的可塑性、可发展性。营销团队与各大旅行社合作,传播区域品牌特产历史,并介绍以龙头企业为首的企业历程。产品品牌的挂钩方式为先赠后卖,可组织各类互动活动作为奖品赠送,买卖方式也可多样化,创意DIY包装、免费邮寄、配套语音寄语等是旅游消费者最中意的方式。
农业生态学年论文范文篇二
《 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生态论文 》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量增加,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善,农业自身污染的加剧,致使全球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迅速增加,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严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部分耕地和很多城市近郊农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是随着化学农药与化肥的使用进入环境,污染土壤。当前,我国大约超过六分之一的耕地被重金属污染,其中Cd、As、Pb、Hg、Zn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达2000×104t,这也造成每年因重金属而被污染的粮食超过1200×104t,粮食减产约1000×104t,既不利于我国粮食的安全,也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关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探讨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指导作用。
1科学实施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就是利用土壤微生物分解秸秆,生成腐殖质类物质,丰富土壤有机含量,改善土壤紧实板结性状,并对土壤的水肥气热等生态条件进行改善,提高其微生物的生物量,增加土壤酶的活性,让农作物根系有更好的土壤环境[1]。还田的秸秆能够明显影响重金属的环境行为,转变生物的有效性。腐熟分解秸秆可以产生氨基酸、胡敏酸等有机酸,甚至还富含糖类与硫杂环化合物,可与金属氧化物、矿物金属离子形成络合反应,进而产生化学及生物稳定性不同的金属有机络合物。当土壤重金属形态被改变后,其生物有效性也降低了,重金属对土壤及农作物的毒害也会减少。秸秆还田对两种镉污染土壤pH值就很好的提升作用。酸性土中pH值上升可以让土壤里的镉更稳定,降低它的生物有效性。另外,在秸秆还田中再施有机(无机)肥能够让土壤里的动植物与微生活活性更高,并使其分泌胞外酶,提高土壤酶的活性,使有机物质化更明显,最终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实现作物增产。不过,新鲜秸秆腐熟时会带来很多有机酸,能毒害作物根系,所以还需要加入适量的石灰,即根据Ca(OH)2+H2SO4=CaSO4+2H2O或者Ca(OH)2+2HCI=CaCI2+2H2O这两种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化学方式中和有机酸。要注意的是这些秸秆应该来至于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地区,目的是避免秸秆中的重金属加剧土壤污染。
2合理调整种植制度
通过调整作物种类改变种植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属的危害。在那些污染严重不宜中粮的地方,可以种植苗木花卉;反之,则种植重金属污染承受力较强的作物,最大限度减少重金属通过农作物吸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植物生理学因种类不同而不同,故而吸收重金属的效应也不一样。按照作物的重金属吸收效应的不同特征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来选择作物进行种植,不仅能够让农产品不会受土壤重金属的大面积污染,还能有效利用被污染的农田[2]。比如,有的复垦场地红豆不会像小麦水稻那样受重金属污染,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改变耕作制度,把红豆作为先锋植物;又比如在含镉100kg/kg的土壤中改种苎麻,三年后土壤镉含量平均降低26.4%。和一般作物相比,种植对重金属富集较弱的作物,能使被污染的农田蔬菜镉含量降低幅度最高达80%,蔬菜的产量也会进一步提高。
3控制土壤水分
土壤氧化还原对重金属活性有很大影响,有的金属会根据氧化还原情况显示出不一样的毒性与迁移性。例如As5+毒性高于As3+,Cr6+毒性高于Cr3+。氧化土壤里的As3+经由氧化成为As5+,降低了其生物有效性与迁移性。Cr3+经由氧化变成Cr6+,生物有效性及迁移性提高,对生物和人的健康风险也不断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状态的控制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控制土壤水分能够降低重金属危害。还原中的土壤的很多重金属都有硫化物沉淀,使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迁移性降低。水田灌溉过程中,水层覆盖造成还原性环境,SO2-4经过还原变成S2-,重金属变成硫化物沉淀且溶解性不高。所以,对土壤氧化还原的情况以灌溉等方式来调节,更有助于把土壤———植物系中的重金属进行迁移,降低其危害。
4合理使用农肥
农业生产中经常会使用化肥与农药,这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科学指导农民使用化肥与农药,通过调查土壤肥力,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并合理使用农药,确保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又强化作物的防病害能力,使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得到有效调控。比如氮肥因形态不同,对土壤吸附解吸重金属的影响则不一样,植物吸收NH+4和NO-3时,根系会分泌不一样的离子,吸收NH+4-N时造成H+分泌,使根际周围酸化;而吸收NO-3-N时植物则会分泌OH-,使得根际环境碱化。很多重金属污染土壤可以通过施放硝态氮肥降低重金属迁移与生物毒性。有机肥的施放不但让土壤有机质提高,还吸附或者络合固定土壤里的重金属,使重金属毒性与生物有效性变低。也可以在土壤中施用有机肥从而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增加重金属的环境风险。
5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我们必须科学选择修复技术。本文所选取的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中的科学实施秸秆还田、合理调整种植制度、控制土壤水分、合理使用农肥等措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投资小,修复简便,值得推广。在日常农事中利用农业生态修复技术改变土壤重金属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地结合当地的农田土壤情况来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重金属对农田土壤的危害,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
有关农业生态学年论文范文推荐:
1.生态学论文范文
3.农业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