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三农财政学论文(2)
此外,国家财政还通过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通过利用外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具体内容。第一,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小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设施改善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含国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支出、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第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主要是农业科研、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农业科技推广 应用 和农民科技培训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科研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科技推广支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民科技培训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第三,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支持粮食等大宗农作物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良种补贴、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农产品政策补贴资金等。第四,支持生态建设。主要是支持生态恶化的重点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草原生态治理资金、水土保持资金等。第五,支持抗灾救灾。主要是支持抗御洪涝灾害、动植物病虫害和其他一些自然灾害,帮助受灾地区和群众恢复生活生产。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动植物病虫害防治资金、森林草原防火资金、农村救济费、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蓄滞洪运用补偿资金等。第六,支持扶贫开发。主要是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等。第七,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是支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文化支出等。第八,支持农村改革。主要是支持农村深化改革,促进理顺农村经济关系,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补贴等。
(三)几项重点财政支农政策的评价。2003年以来,“三农”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的焦点,成为全党和全国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粮食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社会发展问题是焦点中之焦点。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国家财政加大了对这几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一,关于支持粮食生产政策。支持粮食生产曾是财政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支农资金绝大部分是集中用于粮食生产的。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力度变弱。2003年,在连续减产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降低到最近几年的最低点。粮食问题再度引起重视,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骤然加强。目前,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主要有,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实行良种补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对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土地出让金集中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与财政有关的粮食生产政策还有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见效快,短期效果明显。当前种粮农民积极性高,夏粮增产已经说明这一点。但从目前这些政策的实施预期看,除直补政策和基本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集中使用外,其他均为普惠性的措施,如果今后继续保持现有的力度,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是否还能继续保持仍将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也带来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种粮,二是一些原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土地再度种粮,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来说都具有反调节的倾向,不利于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不利于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形成。三是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持政策没有实质性措施,尽管有政策上的要求,但没有明确固定的支持资金。
第二,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农民增收无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保证粮食稳定生产都是一个核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家财政在“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策、各种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或免征农业税政策、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以及为进城农民工务工创造环境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除了进一步完善环境措施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外,其他的一些政策措施力度小、力量分散,而且没有抓住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农民的自主创业。
第三,关于支持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和2003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财政资源分配主要偏向城市的格局。但现在的问题是,尽管这两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很大,由于体制和原来基数小,这一政策并未真正的落实。省级财政同样没有很好地落实。目前县乡财政普遍困难,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在中西部地区难以为继。
三、当前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的主要 问题
(一)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徘徊(相对 农村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尽管,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 教育 、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 社会 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加较多,增长较快,在整个财政支农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据有关部门典型调查,在 目前 县一级财政支农投入中,中央财政投入占50.8%,其中,西部地区为68.6%,中部地区为53.1%.
(二)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 科技 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 分析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 发展 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口职能部门,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 经济 体制下延续下来,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阵,资金使用分散和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尽管这些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在管理中引入了诸如公式法、因素法和专家评审制度,但由于资金分属各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加上运行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导致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普遍,违规违纪现象在各部门、各领域都有发生,除此之外,农口国有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臃肿,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 影响 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四、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几点思考“三农”问题涉及的面广、范围大、人口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 现代 化建设。特别是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和有效供给。第二个层次,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第三个层次,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现有财力和财政支出存量结构刚性较强的状况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整合资金,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的思路稳步推进。
(一)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应遵循“三个原则”。随着 工业 化、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转变的同时,粮食生产出现不稳定,农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并存,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同在;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城乡分割的格局正在打破,但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仍然存在制度、政策上的障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税费改革、流通体制和 金融 体制等改革不断推进,但新旧体制依然交替,复归在创新的同时随时可能出现,农村各项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要求财政支农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坚持公共财政的原则。
第一,统筹发展原则。在财政支出安排上,要统筹考虑城乡的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在支持“三农”发展上,要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实施各项政策上,要统筹考虑政策的着力点和政策力度,把突出支持重点与促进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市场化原则。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中,政府的支持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最主要的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通过政府的支持保护和市场机制的调节、检验,逐步提高农业农民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财政支持的重点要放在为市场机制运行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运用财政贴息、补助、投资、税收等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农业。
第三,公共财政原则。就是能够交由市场调节或微观主体能办的事务,财政要逐步退出,要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确定每一个时期财政支农的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政府应该办的事。
(二)明确政策目标,突出政策着力点。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长远和眼前两个方面确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和着力点。
长远来说,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快城市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作为财政支农的政策着力点。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运用投资、补贴、贴息、税收等手段,实现财政资源在城乡和农业农村两个方面的综合平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近期来说,按照中央近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要求,全面考虑我国国情国力和“三农”问题的现实,围绕正确处理好农民增收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把财政支农政策着力点放在农民增收、粮食稳定生产和农村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并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心,确定财政支农政策的着力点。
(三)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支农资金。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要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初步考虑分设为五大类:(1)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为此类的资金有:农林水等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科研推广资金、良种补贴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2)抗灾救灾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农业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和农村灾歉救助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资金的有,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动植物疫情防治资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农村救济费等。(3)生态环境建设类资金。指用于农村水土林草等生态资源的建设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水土保持补助费、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防沙治沙资金等。(4)结构调整类资金。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培训资金。(5)管理服务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对农业农村发展进行组织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包括农林水气等部门的行政事业费。(6)农村发展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方面的支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在适当归并资金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地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是要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政府支持保护“三农”的能力和效率。整合的重点是现有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
近期考虑是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实现农业资金整合。在目前机构和职能还不能作大的调整的情况下,通过打造“项目”和“产业”平台来整合资金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资金配置途径。首先,部门或地区党政领导对资金整合要重视,要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的统一要求,加强对资金整合的组织和领导,要把各部门的思想和资金使用统一到最终解决“三农”的目标上。其次,打造“项目”平台和“产业”平台,构建整合载体。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匹配投入、各司其职,实现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和利益均沾。要着重寻找资金整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构建资金整合的载体。比如,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把农业基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基金、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资金,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使用。再次,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管理规定时,既要保证政策措施的原则性、明确性和规范性,又要适当留有余地,以便于地方的灵活运用和自主决策,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长远打算应通过调整机构和职能实现农业资金整合。按照“减少交叉、强化协调、适应市场、增加服务”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尽量减少职能的交叉,建立能够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初步的设想是,综合职能部门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不再具体分配农业财政资金、审批涉农项目,主要负责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农业农村投入计划布局的 研究 ,将预算的具体执行、项目的具体审批、项目的组织实施等职能划归相关职能部门。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村运行机制各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构建相对集中、便于协调、高效灵活的机制配置政府支农资源。通过体制改革和职能的合理配置实现资金整合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应与本届政府工作阶段性目标和节拍相衔接,应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相一致。
(四)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下,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也将长期存在,国家财政不仅承担着支持保护“三农”的责任,而且要创造条件和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力量,通过切合实际的支农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三农”。
第一,是落实政策要求,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法定要求和政策要求,保证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重点放在收入增量的调整上。中央财政要这样做,地方财政也要这样做,特别是省、市两级财政。从制度上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第二,支持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问题长治久安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种粮者积极性、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关键是种粮要有收入,目前采取的这些措施短期内有效,但长期看,种粮者的经营效益来自种粮的节本增效,主要措施就是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这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因此,围绕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对现行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作适当调整。一是对粮食直接补贴的规模宜维持目前水平不变,对原来准备实行直接补贴的另外50亿元资金调整用于粮食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二是对粮食良种补贴要适当增加资金规模,但要收缩品种和区域范围;三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主产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对上述政策的实施要有规模经营的导向。
第三,把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减少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除了继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特别是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财政扶贫资金要提高用于贫困地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比重。二是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在目前农村消费层次还比较低的情况,要把支持农民自主创业的着眼点放在农村消费市场上,通过把目前支持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资金适当加以整合,以投资、贴息的方式支持农民就地或进城(镇)创业。
第四,以教育和卫生为突破口,支持农村社会发展。在调整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债使用方向,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支持农村教育和农村卫生。一是真正落实“新增教育、文化、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策,不仅要通过检查促落实,而且需要研究采取措施保证落实。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既要考虑“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
第五,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分步骤解决突出问题。农村税费改革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税费改革过程遇到的其他问题、城乡统一税制。解决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要拿钱,因此,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步骤解决。一是加快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力争在3年内完成。二是在近两年着力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和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三是着手研究妥善解决基层机构改革和城乡统一税制问题。
第六,充分利用贴息、税收等手段和投资参股方式,支持生产经营者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融资。对目前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进行适当整合,减少直接补助的比重,逐步改为贴息的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 企业 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融资扩张。
第七,加强统一立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主要是财政支农政策、制度、管理方式要逐步统一,要改变目前各部门各自为阵的做法,通过统一立法,确保用途相同的各种渠道资金能够集中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和重点上。
财政三农财政学论文篇二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探析
财政三农财政学论文摘要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将从“三农”问题的表现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存在“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建议。
财政三农财政学论文内容
关键词:“三农”问题;财政政策
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要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统筹发展城乡经济意味着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民、农业。不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不实现小康,不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显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近些年来,“三农”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而不断加剧。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扩张使农村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挤压,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对GDP的贡献也不断下降。这些情况都值得我们关注,如何使用财政政策更好地改进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刻思考。以下我们将具体探讨“三农”问题的表现现状以及解决该问题的财政政策。
二、“三农”问题存在的原因探析
首先,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以及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是导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以及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80年代初期为了加快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在资源极端有限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城乡分治”的财政政策,因此很多农村的公共产品主要由农民自己解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另外,在农村基层政府单位里面,县乡两级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也是农村发展滞后的一个因素。例如以义务教育经费为例,目前绝大部分都是由乡镇负担,上级财政如县财政和省财政负担的很少。而事实上基层部门在财权集中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财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典型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情况。
其次,长期以来政府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城乡区别”对待也是“三农”问题形成的一个根源。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城乡分割,就是实行城市与农村不同的户籍制度,这个影响是比较大的。现在城乡分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城乡两种公共服务体系,农民享受不到国家的公共服务,城里人生活、医疗、教育、养老都有保障,国家的政策仅是考虑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很少,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另一个方面是掠夺农业的政策。解放初期的国民经济基础就是农业,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工业体系,积累来自农业。如何把积累拿到工业上来,靠的是价格“剪刀差”,即农产品价格几十年不变,工业产品价格逐步上涨。
最后,我们还发现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支农的绝对数值在增长,然而其投入的相对比例却是在减少的。有数据显示,1985年以前我国财政支农的比例在10%以上,进入2000年后我国财政的支农比例则基本维持在7%左右。而且,在这些政府财政支农的资金中70%以上是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人员开支所需,用于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投入的比重还没有能够超过3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农业科技投入还没有能够达到1%以上的水平,这些比较鲜明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
三、当今我国“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现状
1.在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我国财政在农村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具体包括农村水利的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及有关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预告等。这些公共产品原则上是由乡镇政府提供,但这两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各地的展开,乡镇政府失去了制度外资金的补充,财力更加拮据,有些乡镇财政连正常运转都出现了问题,更是无力提供公共产品了。由于乡镇政府的制度内财政收入有限,而制度外资金的投入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有效的激励,导致了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
2.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工作做得还不到位
在我国城市里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个方面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在农村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制度的保障程度极低,虽然我国财政近些年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整体而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是不完全、水平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目标是到2005年农村覆盖范围达到20%,2006年达到40%,2008年在全国基本普及。而事实上截止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还是没有达到基本覆盖的水平,当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且进一步贯彻执行。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空间不大
当前我国的很多省份仍然有很多剩余劳动的需要转移,尤其是一些农业大省,剩余劳动力多达几千万。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创造许多基层的工作岗位显然是不太可能的,需要我们树立长远的意识。此外,我们发现1996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为9.0%,而十年后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却没有十年前的高。这个数据说明虽然我们财政做了很大贡献,效果却没有明显地体现出来,因此,对于农民收入的严峻性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分析。
4.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没有大提高,生产成本投入比较高
当今社会虽然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已经很成熟了,农业生产的培植技术等也有很大提高,然而在我国有些地方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多农业生产仍然采用比较原始简单的生产方式。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比如节水灌溉技术等根本没有办法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农民的知识水平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新技术农业的发展,导致了我国有些地方农业生产投入成本高,利润水平却不高的现状。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探析
1.财政应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支农的力度有在增加,然而从整体上来说,财政支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我们要提高认识将财政支农的行动更多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地方基层政府人员更应该把这项工作当成重中之重。此外,在注重财政支农绝对量增加的同时,也要优化财政支农的结构,严格控制各种事业费用的支出。要能尽量减少流通环节的补贴,建立起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会比较好。总之,要使得财政支农的支出在绝对量上和相对量上都要有大的提高,做到确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和效益。
2.财政应该尽力扶植发展乡镇企业的壮大
我国有8亿多的农民在农村,因此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转移成为当前我们
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乡镇企业一直以来是有效吸纳农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尽管目前很多地方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有所减弱,甚至出现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下降,然而其对农民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还在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大力扶植发展乡镇企业。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乡镇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只有40多万家,所创造的产值只占乡镇集体工业的1/4左右,大约占农产品总产值20%。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要充分利用乡镇企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产销供一条龙服务。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和科技水平
一方面中央财政应该支持地方财政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实施节水灌溉及配套工程,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此外,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
4.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管理
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管理都比较分散,这样就没有办法达到集中使用资金解决问题的效果。因此,作为县一级的财政部门应该统一预算管理,统一整合支农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监督管理,争取将每一分钱的支农资金都要用在刀刃上。另外,应该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有侧重点地使用和调整财政支农的支出方式针对不同的支农项目和具体目标,采用直接投入、财政补贴、投资入股、配套投入、招标采购等不同的资金拨付、投入和使用方式,争取使得有限的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5.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国农村的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当前农民看病难、医疗费用昂贵是如今全国农村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的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而我国七层以上的人口是农村居民,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上说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保障重点肯定是在农村。只有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我国的农村贫困问题才算解决好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更应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减少农村贫困,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政策导向,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已有的社会保障水平,给我国广大的农民以国民待遇。
财政三农财政学论文文献
[1]李萍.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财政对策[J].财会研究,2007(6).
[2]邢波.关于解决“三农”问题财政政策的评价及其建议[J].甘肃农业,2007(5).
[3]许宗凤.我国“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4).
[4]苏明.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
[5]迟慧.“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缺陷及其弥合[J].农村经济,2005(1).
有关财政三农财政学论文推荐:
3.财政学专业论文
4.财政学专业论文
5.财政税收论文
7.财政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