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政治哲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提高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篇一:《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

  摘要: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学时欠缺等问题,集体备课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总结独立学院集体备课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集体备课模式对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集体备课模式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型、独特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给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创新独立学院集体备课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现实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们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认真阅读教材,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拟定教学计划,交流教学方法,撰写教学教案,制定教学课件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所以,集体备课就是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来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这种博众家之长的备课方式正是解决独立学院思政课诸多问题的需要。

  1.1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需要

  独立学院思政课的师资队伍一般由母体学校委派教师、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教师往往来源复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以统一,教学效果也有高有低。集体备课就为协调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研讨教学重点和难点、查找教学漏洞、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1.2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学学时欠缺的需要

  “05方案”实施以来,多数独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05方案”的要求,把规定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实际上,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几门课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学时和学分减少的问题。在教学学时欠缺、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1.3集体备课是解决独立学院教师经验不足的需要

  独立学院专任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体,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应届硕士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生,这些青年教师大多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学习时间有限、培训机会较少、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集体备课把有经验的教师和没有经验的老师安排在一起,为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管理方法、教学技巧提供了机会。集体备课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便捷、最持久又最现实的一种方式。

  2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现在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都或多或少地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总的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体备课活动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比较随意的阶段,有的学校的集体备课甚至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综观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体备课,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学校重视不够,缺乏管理机制制定

  科学合理的集体备课制度对规范集体备课活动,提高集体备课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独立学院由于经费缺乏、管理经验相对落后、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等原因并没有制定集体备课制度。在没有政策支撑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们只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全凭一个人的力量从事教学研究。有的学校尽管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的随意性也很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缺少对备课效果的检查与监督,导致集体备课很难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2.2教师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集大家之智慧来弥补各自存在的不足。但是,由于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理解和认识,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集体备课只是少数人的事,“与我无关”。有的学校采取的“轮着来”的备课方式也让一些老师产生了误解,认为一人一次,就是轮着的人备,没轮着的人就可以袖手旁观,甚至可以坐享其成。因此,教师们参与备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导致很多学校仍然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

  2.3备课模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虽然集体备课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但大部分学校都把集体备课的重点放在备教材、备教案方面。在许多学校看来,集体备课只要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案就完成了任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则很少纳入到备课的范围,对如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针对文理科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如何“因材施教”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也很少涉及。具体到如何备课,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备课就更不重视了。年复一年的采用单调乏味的集体备课模式直接导致教师参与备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3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模式探索

  传统的备课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必须突破这种单一的备课模式,创新灵活多样的备课模式以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团队合力。

  3.1专题型备课模式

  专题型备课模式是指教学团队在集体备课时预先选定一个专题,大家围绕这一专题仔细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学参考书,搜集、选择教学案例,补充教学资源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最后在集体备课会上展示自己的专题教学内容,由其他教师进行集体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特别适合教学学时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的独立学院。通过专题备课,教师团队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了教学体系,还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3.2案例型备课模式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视和广大学生的喜爱。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与各种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添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经典教学案例。案例型备课模式就是教学团队以一个专题或一个章节为教学核心,大家一起挑选、编写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研讨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如何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合力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资源库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的能力,最终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

  3.3问题型备课模式

  问题型备课模式是指教学团队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的备课模式。传统的问题型备课模式往往把重点放在组织教师集体讨论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事实上,仅仅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只是起到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某一知识点的作用。从当前独立学院思政课的现状分析,思政课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如何解决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不感兴趣的问题。所以,问题型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首先应该是备学生目前的思想问题,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想法及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其次,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共同研讨解决方案。最后才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知识点的问题。学生思想困惑的解决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只有解决了根本的问题,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新备课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因此,除以上三种集体备课模式,独立学院还可以选择视频学习型、文件学习型、优秀教师示范讲座等模式对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方式进行创新。

  总之,独立学院通过创新集体备课的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教学优势,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持续的发展。还可以起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平.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思路之坚持集体备课锤炼教学团队[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院,2009,(3).

  [2]姜勇.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初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10).

  [3]姜勇,朱新翔.拓宽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内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篇二:《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及职业素养教育针对性不足的问题,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地开展教学设计与创新实践,分析和验证高等教育阶段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果表明:融合职业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融合

  0引言

  在今天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欠缺都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快速提升,但个人职业素质修养则不可能通过集中训练而在短时间内得以明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同样也对大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和谐发展承担责任,高职院校为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尝试将职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不失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1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与现状

  1.1职业素养的内涵

  刘兰明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1]。刘玉梅认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2]。”黎光明认为“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从业者的精神文化潜质,是后天养成的且不同职业从业者具有的某些相同的素养要求[3]。”职业素养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外化素养主要指资质、知识和技能,如计算机技能、英语技能等可以通过自学、培训获得的素养。

  1.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它主要通过阐释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施加影响,使其通过外在的教育转化成内在的品质,从而去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符合社会期望的理想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品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环境。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一般以集中培训和岗前操练为主,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则实施全程覆盖式的教育,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为核心内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更适合开设职业素养前沿培训课程、搭建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开展感悟内化活动等渗透式培训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通过开展一系列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达到内化和外化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培养和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二者各司其职、分别行动,没有在人才教育方面形成合力。

  1.3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现状

  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均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增加,此外还有数量巨大的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等,就业队伍庞大。这样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部分高职学生不仅不立志图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团队精神匮乏、诚信淡薄等问题。很多高职学生在就业择业时放弃专业和理想,“大城市、名公司、赚钱多”成了唯一标准,目标功利,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社会责任感。高职学生的此类表现,也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及职业素养教育针对性的缺失,二者的融合根本无从谈起。

  2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鉴于当前高职教育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2项重点任务,实现它们的融合势在必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契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4]。

  2.1融合的可能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内涵和特点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以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都致力于学生的成人成才。职业素养的基本支撑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二者完全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创新,实现融会贯通、互通互补,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互依存。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则通过主流政治、道德、法律文化的传播,使大学生明白个人规划必须符合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将两者资源共享,吸收彼此先进的教学经验,必将发挥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2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需要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目标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教育有益于社会和人民。搭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课堂内外及学校内外教育的融合平台,也是对学校各类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实力。

  3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开展二者的融合

  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两者的融合。学院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设置培养方案,大一新生的六字诀是“唤醒-导入-内化”,大二学生的六字诀是“引导-体验-完善”,毕业生的六字诀是“技能-角色-实践”,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体现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的交叉融合,践行“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5]。

  3.1大学一年级的“唤醒-导入-内化”

  刚入学的新生正在进行角色转换,不宜开展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按照学院的课程设置,大一学生全覆盖开设了融合职业素养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础”课)。课程体系参见表1。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新闻播报等方式认识国情,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介绍行业发展趋势,结合不同专业的社会定位、就业现状和职业前景等,渗透职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职业意识教育渗透中得到职业启蒙,知识转化为能力、他律变自律,自觉行动并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3.2大学二年级的“引导-体验-完善”

  大学二年级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概论”课),将专业技能课和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概论”课通过组织学生模拟职场团队,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性课题并汇报研究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抓住课堂内外的一切机会,体验“准职业人”的岗位感觉。结合实际对大学一年级确立的职业目标进行修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对职业环境和职业要素进行探索,校正和完善自我,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确立科学的职业发展方向。课程设置见表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常规考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培养职业好习惯助力。“概论”课的学生团队是以项目为载体、研究型学习任务为驱动,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子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源分享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升学生的沟通合作、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

  3.3大学三年级的“技能-角色-实践”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三学生解读就业形势、政策和法规,对学生就业前的价值困惑和心理焦虑进行疏导。开展岗前教育,对学生进行择业、面试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好职业适应性准备。本阶段学生的专业课课堂学习即将结束,已进入实习就业期,所以,应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实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从而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4职业素养教育需要高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

  很多人认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全部靠学校和老师,事实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密切关系人对其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也很大,如在专业选择、就业倾向方面,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学习态度、团队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同学、朋友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不能忽视学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家长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深远,他们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非常现实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树立与学生各种社会关系分工合作的意识,学校侧重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规划等专业教育和部分通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应以学校为主导,并整合家长、企业、校友等各种社会资源,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结语

  在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辩证关系,职业素养教育是实现学生职业规划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职业素养提供了教育方向。融合了职业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必要性,必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兰明.关注职业素养教育打造安身立命之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42-43.

  [2]刘玉梅.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3):122-123.

  [3]黎光明.要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7(8):125-127.

  [4]黄一岚,黄新敏.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8-62.

  [5]隋灵灵,刘国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职业意识教育的实证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12(6):54-5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篇三:《试论高校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充分肯定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还明确指出了他们身上的不足,可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核,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教育战役能否取得成功起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是国家、社会、高校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新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探讨的新成果,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所在。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函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应从以下五方面有条不紊的进行:

  一、以家庭教育为根本、“两课”教育为基石,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体现了三个层次:一是强调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强调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三是强调学校内部要做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体化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更应该以自身为榜样对学生进行熏陶。学校是学生除家庭环境外,最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长期的过程,应在各门学科中进行渗透。尤其是进入大学后,由于青年特定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阶段,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思想的自觉,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就失去了理性的基石。

  因此,应以“两课”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两课”的内容和形式应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基本要求,以入耳、入脑、入心为教育目的,使学生不断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不良的社会现象和风气形成免疫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二、针对特殊学生进行专题座谈和交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1.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在上进心。新生入学后,逐步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进行跟踪了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克服心理障碍。作为教师要激发和强化学生的上进心,形成“给予信――赋予机会――及时肯定”的良性教育程序。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网络。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以心理咨询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阵地,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依托,以班级中的学生干部为心理咨询信息员作为支撑点,构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三级网络组织。排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扰,恢复心理平衡,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

  3.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引导特殊群体学生从正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主动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省、自尊、自立、自强。

  三、以qq、微博、校内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主动走入网络世界,以理性的态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现时代,大学生已然成为中国网络思想的传播者和继承人,从一定程度上讲,网络的出现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架构和丰富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对于这种特殊、虚拟化建构的知识获取渠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者和操作者,不能对其“照单全收”或“全面否定”。而是应该追求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一线的教师和辅导员对于网络更应尽早建立理性的甄别态度和独立的思考方式。以大学辅导员为思想内核的互动机制从而建立起来,例如在向同学传达消息时,运用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网络语言;“亲”,“有木有”等等,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平易近人的交流态度,也会因为使用了大学生问候的流行语言更及时、高效的解决同学的问题,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因为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以学生为本更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人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面对新形势和新特点,认真学习,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思想动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时俱进,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得以顺利、有序、成功的开展下去。


猜你喜欢:

1.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2.大学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3.大学生思政论文模板

4.有关高校思政教育论文

5.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9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