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血液净化护理论文
血液净化是清除血液中毒物和致病物的重要方法,包括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血液净化的核心技术就是血液净化吸附剂的选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血液净化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血液净化护理论文范文一:血液净化室内瘘管的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室内瘘管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2例采用内瘘管通路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血管通路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1例出现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1例感染,5例皮下血肿、4例局部血管硬化,1例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P<0.05)。结论 血液净化室内瘘管通路持续血液透析治疗时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透析生活质量,发挥护师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血液净化室内瘘管;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而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调节,有效的血管通路能够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而对于临床深静脉留置导管知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短暂过渡。但是,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上加强血压净化室内瘘管护理时应该帮助患者建立血管通路,保证患者血液透析能够顺利完成,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1,2]。为了探讨血液净化室内瘘管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2例采用内瘘管通路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22例采用内瘘管通路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为22.5~78.5岁,平均年龄为(28.9±2.1)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1~15.9年,平均病程为(4.2±1.1)年;对照组有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患者年龄为21.5~71.9岁,平均年龄为(37.4±1.3)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2~15.8年,平均病程为(5.4±1.6)年。患者对护理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在患者血液净化室内瘘管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方法如下:①内瘘透析前护理:患者每次透析前应该使用洗手液对穿刺部位进行清洗,穿刺前和操作者进行协商,选择合适自己的内瘘管穿刺模式,动脉穿刺点应该距离吻合口3cm以上,动脉穿刺点间隔至少距离5cm以上,尽可能避免在同一个血管上[3~5];②内瘘透析后护理:患者血液透析完毕后应该进行压迫穿刺点止血,压迫力量以不出学,不影响血液回流为宜;对于血压较低患者则应该卧床,并密切观察其内瘘管情况,待医师告知其处理平稳后再离开;对于存在血肿患者则应该进行24h间歇冰敷,必要时可以在穿刺点涂敷药物,促进损伤组织修复;③内瘘管安全指导:患者穿刺后应该随身携带偷袭卡,并注明内瘘术侧肢体,严禁测血压、输液等;同时,患者穿刺后应该注意内瘘侧肢体清洁、卫生,不穿袖口衣服,睡觉时尽量把内瘘上肢放在枕头后面做枕头使用,避免内瘘管阻塞;④每天14:00~17:00对住院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术前进行访视,责任护士全程干预。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就应有意识的保护一侧上肢的静脉,避免静脉穿刺和输液,以备日后用作动静脉内瘘;⑤1次/w通过飞信定期发给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锻炼的图片,责任护士全程干预。早期功能锻炼,促进瘘管成熟。方法:手握橡皮握力圈,3~4次/d,10min/次;也可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袖带在吻合口上方(如上臂),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15~20min/次,可重复3次/d;⑥安排高年资的护士对首次内瘘穿刺的患者进行穿刺,保证内瘘功能的良好。熟练掌握内瘘穿刺技术,避免因穿刺失败而损伤血管;透析结束拔针后按压穿刺点10min以上,直至彻底止血;⑦安排护士对新瘘前3次穿刺患者进行手指点压式压迫止血。内瘘术后观察血管是否通畅,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以及吻合口远端的循环情况;⑧患者与护士直接捆绑,专人负责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健康教育;⑨每天09:00~11:00、14:00~17:00责任护士现场干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功能锻炼及自我的照护。教会患者判断内瘘是否通畅,可用手触摸吻合口的静脉端,若扪及震颤,则提示通畅;注意保护内瘘,勿持重物,避免碰撞致伤,以延长其使用期;⑩避免术肢受压,不要穿紧袖衣服,不可在术肢戴手表、测血压,不能用内瘘血管进行抽血、注射或输液。
1.3统计学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方差)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1例出现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1例感染,5例皮下血肿、4例局部血管硬化,1例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永久性肢体动静脉内瘘的发明成为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史上的重大突破。内瘘是将桡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血管吻合并在一段时间成熟后用于血液透析重复穿侧建立体外血液循环,这种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案相比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手术后血管使用寿命相对较差,感染率较低[6]。但是多数患者伴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使得患者治疗过程中穿刺失败几率较大,肿胀、皮肤皮损发生率较高。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1例出现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1例感染,5例皮下血肿、4例局部血管硬化,1例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学者成果相仿[7]。循证护理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它是现代临床护理领域逐渐开始深入研究并实施的一种新型的护理理论和方法,护理前通过提出熏蒸问题,对患者基本情况、病情以及向信息等进行了解,向患者宣传、教育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预见性护理,并提前进行护理,更加容易、快速,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性,使得患者透析能够高效、有序的开展[8];同时,血液透析的实施解决了护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够降低患者内瘘管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这种护理模式能够发挥护师主观能动性,丰富护师的专业技能。让护师能够定期更新护理管理,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前瞻性护理,从而为循证护理的实施等提供最佳的依据[9]。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室内瘘管通路持续血液透析治疗时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透析生活质量,发挥护师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徐洁,夏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11):1017-1018.
[2]丁小强,马志芳,王力宁,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70.
[3]温美奕,周惠.动静脉内瘘术前后护理体会[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4):305.
[4]高丽,李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55.
[5]王黎霞,张爱萍,张兵兵.改进单向回血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74-75.
[6]樊晓智,李红月,刘宇,等.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血液净化,2004,3:394.
[7]谢叶丽,洪蝶玲,曾似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5, 19(11A):2306-2307.
[8]姜东升.前臂腕纹下动-静脉内瘘术成功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5(11):31-32.
[9]安可,李梅.影响动静内痰使用寿命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3):114.
有关血液净化护理论文范文二:论血液净化护理的管理要点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称血液净化为透析,而护理对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为提高透析质量,避免护理差错,文章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了分析,探讨其管理对策,使血液净化的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安全化,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以保证血液净化治疗安全进行。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17-021.前言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没有发生法律、法定的规章制度以外的心理、生理的损害、缺陷或死亡等[1]。科学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广泛的安全监控系统,可以预防护理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对血液净化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解决策略,以达到降低护理风险、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目的。2.血液净化工作的特点
2.1工作护理难度大。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往往伴随多系统多脏器的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脏器之间相互影响。不仅要进行血液净化的治疗,还要配合综合性的治疗等,这就导致了对血透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很大。
2.2对护理人员要求极高。从事血液净化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在护理中注意很多问题。比如由于患者长期进行血液净化,导致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障碍,表现出:意志消沉,与护理人员不合作或持对抗态度,性机能障碍等,护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还有患者在透析中,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对血透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3.血液净化常见护理隐患及风险
3.1病人因素。血液透析必须要长期性地进行,有的患者无法容忍长期的血液净化和多种并发症的折磨,甚至有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自杀轻生;有的患者则无法承受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产生消极情绪,不愿配合医院的管理,为管理带来难度。急、重、危的病人常常表现为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并常伴有血液净化并发症,如水心肺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生命体征不稳定等,使抢救后果难以预料[2],加大了护理风险。
3.2技术因素。血液净化中心配置的多数医疗器械,技术操作复杂,需进行严格的消毒,一旦操作或消毒不到位,都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3.3护士因素。
3.3.1业务知识不够。进行血液净化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强的急症应对能力。但部分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或对器械的性能及使用了解不清楚,甚至错误识别器械的提示等都是护理中常见的问题。
3.3.2服务意识不够。血液净化的患者,大多心理压力大而容易情绪化,所以,护士有责任和义务缓解患者的压力。在与患者交流中,护士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仪容仪表,这些都都能体现护士的服务意识。护士的语言表达技巧差,或者仪容仪表不好,都易使患者产生压抑、孤独等不良情绪,不但不利于治疗,还易引起纠纷。
3.3.3欠缺法律意识。很多护士欠缺法律意识,法律证据的收集和管理意识不够,对可能发生的护理纠纷预见能力差[3]。例如:忽略相关护理的要求而只注重护理操作的进行,对患者的动态不进行记录,记录病情时医学用语不准确或过于简单等,都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3.4内部管理因素。对透析机的消毒不够彻底,透析用水的管理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血透室的布局不够合理,如未安装冲洗用的感应式水龙头。还有护理人员的手消毒不彻底,使用一次性用品不够规范,空气质量达不到要求等,均可导致意外风险的发生。另外,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还有环境和食品卫生。4.血液净化护理的管理要点
4.1健全制度,落实护理文件。首先,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然后,成立专门的质控小组。还要明确各级人员相应职责,把责任落实到特定的人员身上,对病人采取交叉检查方式,提高透析疗效。同时由护士长进行不定期抽查和重点抽查。对ISO9001护理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落实,重点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和进行岗位责任制并进行授权分类和督促检查,建立一个负责督查护理安全的体系。每位透析患者有其特定负责人,负责人有责任和义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负责人之间随时相互监督,若发现问题,就立即指出,并提出对应措施,使问题就此解决不必扩大。
4.2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护理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护士的整体素质直接相关。护士应不断培训护理技能,拓展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力求达到对血液净化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4.2.1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为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进行对职业道德、法制和医疗法规的学习。按照法律规定来行使护理行为,并用法律来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以降低护理工作的盲目性[4]。当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与当班医师取得联系,达到正确而及时处理问题的效果。护理人员应认识证据的重要性,认真、客观、准确、及时地书写护理文件。通过改善记录方法,使得文书内容规范。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前,要向患者说明血液净化的目的、意外、依赖性和费用等详细情况,待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再进行。为了保证护理中出现差错时有据可查,要及时、真实地记录治疗中的全部问题,并都要签字。对于执行的医嘱,须签字和签时间。要增强护士的责任心,使护士对病人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培养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法律知识的教育,让护士知法、懂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让护士意识到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也让护士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后果严重。通过以上的措施,让护士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都得到提高,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4.2.2提高业务水平。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使其熟练掌握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用技术操作流程规范自己。为了使治疗操作更科学、更标准、更规范,要有计划地反复训练专业技能,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给血液净化治疗的操作流程制定统一标准。同时制定各种治疗的抢救预案、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各项操作过程的紧急预案都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先制定和学习常见的凝血、破膜、停水等意外情况的应急方案。对护士进行定期模拟训练,力求技术精益求精。
有关血液净化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有关血液净化护理论文
上一篇:有关血液内科护理论文
下一篇:浅谈血透护理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