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方面的参考论文
心理护理方面的参考论文
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心理护理方面的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心理护理方面的参考论文篇1
谈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的抑郁症。这种病症的发生率在分娩妇女的人群中格外的突出,大约占到5%到25%。近些年来随着心理护理专业的全面发展,心理护理可以对婴儿和产妇进行一个全面的照顾,避免分娩对产妇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影响和精神刺激,从而为产妇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大大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关键词: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的抑郁症。这种病症的发生率在分娩妇女的人群中格外的突出,大约占到5%到25%。近些年来随着心理护理专业的全面发展,心理护理可以对婴儿和产妇进行一个全面的照顾,避免分娩对产妇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影响和精神刺激,从而为产妇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大大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产后抑郁症简介:产后抑郁症(post-natal depression)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相同,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悲伤哭泣、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悲观绝望、自伤自杀。我院对2009年6月~2012年3月共64例分娩目前就行了采访,其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采用了产后心理护理的母亲,一部分是未采用心理护理的母亲的精神状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 抑郁症的症状分析
1.1 躯体症状。大约有80%的产后抑郁病人都会因为失眠、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主动向医生求助,这种症状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抑郁症状,但是它不会随着时间缓解或者加重。这是抑郁症,它会随着人情绪的改变而改变。
1.2 认知改变。主要是患者在分娩后对日常的一些活动由于缺乏兴趣而不愿去做,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而导致的身心不愉快,感觉生活特别的没有意思,甚至严重者会放弃生命,企图自杀。但是这种症状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认识,再去看它,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抑郁症就是一种长期心情不好的表现,我们要理性的对待这种抑郁症。①
1.3 意志与行为改变。由于患者意识降低导致工作效率低,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虽然她们以前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在患上抑郁症之后,这些理想仿佛就成了纸上谈兵,她们不能踏下心来去工作,所以她们的意识和行为会发生改变。
1.4 情绪的改变。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长期的心情不好,心情低落,表现的非常消极、无精打采、空虚、孤独、寂寞等,待到情绪上则就非常的明显,容易与人隔阂,和人发脾气。
2 患抑郁症的原因
患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几点:
2.1 性格因素。抑郁症的发病与人的子女各个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自信心不够好,遇事悲观消极对待,对生活的变化没有很好的把握,过分担心和焦虑的人最容易在这一时期患上抑郁症。
2.2 遗传因素。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所以这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关系。
2.3 环境因素和应激。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经济困难,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心脏病发作,脑中风,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产后抑郁的发病的重要因素。
我们下面简单的列举一下,首先遗传因素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有很大影响;第二,亲生母亲所服用的一些激素类的药物可能引起心情低落;第三,产后家庭关系的改变会产生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也会引起抑郁症。
通过以上的数据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一般的大医院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低,而一般的乡镇医院发病率则相对较高,随后我们对医院妇产科相关的负责人进行了走访,负责人告诉我们一般的大医院大多都配置了产后心理护理,新生母亲有什么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护理而及时得到解决,患抑郁症的人相对而言比较少,但是一般的乡镇医院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护理,导致新生母亲会由于长期的心理压抑而造成抑郁症。由此可见,产后护理对于抑郁症的预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3 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上述已经提到产后心理护理对于产后母亲的重要性,那么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新些年随着心理研究的不断发展起开展起来的新兴服务部门,但是它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①心理护理师要时刻关注病人的心情变化,在对婴儿照顾好的前提下,发现和观察病人情绪变化的原因。及时的与新生母亲沟通和交流产出不良情绪,以做到是她们安定的效果。
②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心理护理师在这一点上要格外的注意,一些母亲由于分娩的疲劳,产后切口的疼痛、剖腹产手术后的疼痛以及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都需要心理护理师对产后母亲进行真诚的交流,以及相关知识的介绍。
③心理护理师因该敬两位母亲们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保证她们的充足睡眠,使她们得到足够的休息,安排她们的作息时间。
④加强产后教育以及心理支持,产后一般需要人的重视和家人的陪同,作为心理护理师要以聊天的形式给她们一健康的教育和指导,护理师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和新生母亲真诚的交流,在心理上给与她们担心的问题以支持,让新生母亲建立良好的心态。
⑤心理护理师还要对新生母亲出院后,可能会遇到的家庭问题进行分析,告诉她们一些日常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量避免家庭矛盾对新生母亲产生的影响。
⑥帮助孕妇左后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主动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
注释:
① 黄仙萍.对产后抑郁症相关问题的探讨.护理研究,2004,18(1):109-110
②何国平.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85
参考文献
[1] 吴文清,祈剑云,刘利华,等.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6):421―424
[2] 邵小玲,董晓琪.200例住院患者营养问题的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复,2007,6(9):586―588
心理护理方面的参考论文篇2
浅析子宫切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全部切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63例子宫全部切除患者调查,分析其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疏导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配合治疗、护理,改善围术期管理,提高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身心健康同步恢复,使患者生理及心理疾病得到完满的治疗。结果:本组63例病人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痊愈出院,对治疗护理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积极有效的生理、心理护理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痊愈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子宫全切;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我院从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人共63例。我们重点探究了她们的心理问题,突出重点地进行了心理护理,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心理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28岁~55岁,其中30岁以下的4例,30岁~49岁39例,50岁~55岁20例。肌瘤大小: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至妊娠5个半月大小。
2心理问题
(1)生育问题:子宫切除使患者失去了一个女性特有的重要器官,尤其未生育者失去了生育的权利,她们担心自己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会被丈夫抛弃,恐惧、失望甚至绝望。
(2)性功能的问题:患者担心切除子宫会失去性能力,害怕失去丈夫的爱护,甚至失去家庭,她们渴望获得相关的知识,却难以启齿。
(3)家庭问题:子宫切除患者认为自己不可能再有幸福的家庭会失去现有的家庭,对人生失去信心,对生活没有了激情。有的患者认为子宫切除会导致肥胖,没有月经会加快衰老,担心今后会失去吸引力而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因而产生悲观心理。
(4)社会问题,由于社会影响,患者的朋友和同事认为子宫切除术会改变女性形象,患者自己也认为没有子宫和月经停止后,会与正常女性有差异,因而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未生育的年轻患者自卑心理表现更为突出。
(5)手术问题:手术对每个患者都是一个较大的心理刺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恐惧和焦虑不安,担心手术质量,对医生技术有疑虑,甚至担心会发生手术意外。对手术不了解会使患者担心手术疼痛不能接受,担心生命安全,担心手术后不能正常工作。
3心理护理
(1)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对子宫切除的态度关系到日后婚姻生活的重要因素,丈夫对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是对患者最大的安慰,对减轻其思想压力至关重要,使患者及其丈夫了解子宫切除术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术后有更充沛的精力从事工作及社会活动,让患者及其丈夫对手术持更积极的态度,向患者及其丈夫讲解一些卫生及性生理知识,使其了解人类最重要的性欲器官是大脑而非子宫,女性性敏感区主要在阴蒂及乳房,对于患者担心术后影响夫妻性生活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宣讲阴道、子宫及卵巢的主要生理功能,告诉患者阴道是性交器官,子宫全切除术并未损伤阴道,使患者解除忧虑,树立治疗信心。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改善患者低落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入院予以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环境、科室情况,主管医生、护士,消除患者紧张、恐惧,陌生感。住院期间尊重患者,称呼亲切适当,态度和蔼,对人真诚,言行一致,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护士在术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的原理、方法、围手术期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介绍麻醉方式、手术大致过程、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持续时间及应对方法等,同时告知患者术中如何配合,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力争在术前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3)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其主要护理需求是住院环境安静、舒适,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护理治疗,获得术后病情随访。在治疗护理时,争取为病人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医护人员要文明有礼、动作轻柔、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尤其是实习同学进行操作时,必须与病人沟通好之后才能进行,及时告知病人的一些良性相关信息,如病理检验报告良性、血常规检验各参数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等。
(4)以典型病例进行心理疏导:
在护士做了大量心理工作的基础上,患者消除了紧张恐惧的心理,情绪稳定乐观,但还有少部分患者存有疑虑,此时护士应适时的利用患者身边的典型病例针对性的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讲解科学健康知识,破除迷信和旧观念,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5)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促进机体康复:
病人的术后恢复是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结果,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可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增加肺通气量,避免肺部并发症,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素质和认知程度不同,对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益处认识往往不足,指导并协助患者及早离床活动,增强了患者的信任和心理安全感,减轻了腹肌紧张产生的切口疼痛,防止了因术后体虚,下床后有头晕,恶心等情形,对于预防感染,提高机体抗病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6)落实出院指导:
出院患者发放书面“出院指导”以作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子宫切除会有暂时的不适,如腰痛、尿频、下腹坠胀等。出院后应适量活动,防治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观察阴道有无出血现象,若出血多及时就诊。术后6周内禁止盆浴,保持会阴清洁,防逆行感染,3个月内禁性生活及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等活动,鼓励患者出院后定期同医院联系,以便随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3讨论
总之,患者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精神活动,而精神又是人类生命的支柱,由此可见,心理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和鼓励,在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稳定,在意志上懦弱变为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乐观,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对治疗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鑫芳,冯素文.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患者性心理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64-266
[2]黄文霞.子宫及卵巢切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