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其它论文范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护理专业实验独立设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所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护理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急诊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细节

  1病情观察

  为了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系统、综合的评判,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现状。在对内科患者进行急诊时,医护人员应仔细、认真地观察和诊断其病情,为制定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因、发病部位及其所表现的症状,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1.1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内科护理人员应全面地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对其病情的轻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大致预测出其所患疾病的发展趋势。例如,当内科患者的病情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体温骤降、血压忽高忽低)时,可预测其病情即将恶化;当内科住院患者若精力充沛、食欲良好时,可预测其病情将很快康复。

  1.2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反应的观察

  在为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若其病情逐渐好转,说明治护措施有效;若患者病情没能好转或出现了不良反应,说明治护措施有误。下面的病例可供参考:患者,男,67岁,患有脑梗塞。某次为该患者静脉注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过程中,护士在巡察时发现其出现了喘憋、口唇紫绀等症状,经查体,其心率为109次/分,血压为90/50mmHg,全身出现散在性荨麻疹。护士立即为该患者停药,并采取为其吸氧、静注地塞米松10mg、肌注氯苯那敏10mg、静滴尼可刹米0.375mg、洛贝林3mg、氨茶碱0.125g等方法进行急救。1小时后,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血压回升至107/70mmHg,脱离了危险。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可能仅是正常的用药反应,而非不良反应。

  1.3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

  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常可发生诸多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以免其病情突然发生恶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增强工作责任感,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危重症或严重并发症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有效地控制其病情。

  2正确执行医嘱

  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订的诊疗计划,是护士采取治疗护理措施的指导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嘱可作为法律证据。在临床上,护士往往对严格执行医嘱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为了防患于未然,规避护理事故,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应采取以下5项措施来保障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2.1护理人员应训练和培养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重视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与医师的沟通与协作,从而确保医嘱的有效执行。

  2.2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准确性的监督和管理,促使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应建立严格的医嘱执行审查制度和执行规范,以保证医师下达的医嘱能够被及时、准确、无误地执行。

  2.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医嘱管理软件在医嘱处理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应加强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应规范医嘱的录入、转抄、保存、打印、查对制度,保障医嘱处理、打印、查对、执行等环节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从而真正做到准确无误地按医嘱执行每一项治疗和护理意见。

  2.4护士要认真对待口头医嘱,充分认清口头医嘱的重要性,认真、正确地执行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

  2.5护理人员要具备疾病的病理变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避免盲目地执行医嘱。例如,白血病患者在出现高热时,医师下达的医嘱为“物理降温”,此时护士不应选择酒精浴,以免因患者的皮肤受到酒精的刺激而导致或加重皮下出血。(本文来自于《求医问药》杂志。《求医问药》杂志简介详见.)

  3静脉输液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为患者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为成年人滴注常规药物时,可保持常规的输液速度,约为40~60滴/分钟。在为急需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输液时,可将输液速度提高至60~100滴/分钟。在为内科疾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输液速度。在输液时,应向患者交待以下注意事项: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注意保护输液部位。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与探讨

  1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缺陷环节

  1.1人院评估难以收齐所有资料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病种的特殊性,患者病情一般较重,病情变化较快,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觉、意识、智力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故在对患者进行人院评估时,易出现漏项。

  l.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难有起色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觉、意识、智力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甚至有的患者还合并有肝、’肾、心脏等方面的疾病,患者恢复较慢,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时,难以和患者形成有效沟通,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难以显现。

  l.3对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难度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颅内压较高的表现,需要对患者应用脱水剂。目前,临床上常用125n止或250n止的20%甘露醇药物为患者降压,其用药方式为静脉快速滴注,每天需要滴注2至6次。若为患者反复穿刺,易发生穿刺失败,若为患者使用留置针,患者易发生静脉炎,故给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难度。

  l.4护理人员之间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

  最近几年来,我国对医院人事制度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目前,各级医院中的护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聘用人员,且是家庭中独生子女,她们从小就深受父母的溺爱,无法适应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不敬业,对工作待遇不满意,这些都是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l.5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风险和法律意识

  长期以来,很多护士仅仅“在医言医”,忽视了对法律问题的重视。另外,医院的护理人员普遍比较年轻,她们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对预防职业风险和医疗纠纷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对医疗差错事故的预见。

  l.6护理人员缺乏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工作中的需要运用新技术的地方将越来越多,并且所含技术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无疑会加大护理人员的压力,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另外,一些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对一些仪器的操作不够娴熟,容易出现错误或失误,从而对护理安全产生影响。

  2管理对策

  2.1做好有沟通障碍和意识障碍患者的人院评估工作

  对于在沟通和精神意识等方面存在障碍的患者,应使用特制的护理评估表,对患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方面进行评估,如对可能发生跌倒、坠床、走失、烫伤以及压疮等进行记录,对患者既往过敏史和疾病史进行调查,然后嘱患者及其家属多加注意,并让他们在评估表上签字。

  2.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在智力、感觉、触觉、精神等方面存在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据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患病时,其所在的家庭、社会成员给予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应向患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注重以人为本,避免教育的单一性,加强对患者进行示范性教育、计划性教育和以点带面的教育,让患者能够通过图片、碟片、折页、教育手册等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使患者能够从多个方面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促进患者及其家属获得行为方式的改变。

  2.3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为了有效地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行为。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对既往纠纷案例进行讨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专题教育,从而使护理人员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

  2.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为了弥补一些护理人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和操作技能的不娴熟,可以通过每周组织一个疾病护理专题,使护理人员掌握一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护理中可能存在缺陷,在每个月末应对本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从而真正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5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使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督促护理人员贯彻和落实护患沟通制度,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有效地提高护士的沟通技能和技巧。②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及其家属应履行的告知内容主要有:在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走失、烫伤、跌倒、坠床、压疮、自杀、伤害他人等;为患者用药的特殊性,如有的药物需要较快的滴速,易使患者产生静脉炎或血管硬化等;患者在运动、语言、智力、精神意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障碍等。③由于医院内有新聘年轻护士或有实习学生,他们工作经验不足,易出现差错。作为主管护士,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牢记自己的用药、护理内容和治疗方案,从而协助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防止出现差错。

  2.6加强护士长的细节管理

  护士长既是其所在病区的指挥者,也是护理工作的实施者,护士长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熟悉本病区患者的特点,明确护理职责,对每位患者的各阶段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做到心知肚明,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在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检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因素,要立即采取措施,将隐患消除,尽最大可能地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纠纷。

  2.7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演练专科重点疾病应急预案

  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坚决予以落实,要求每一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专科重点疾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自患者人院起,护理人员就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防止患者或其家属因考虑不周而出现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每位患者的健康状况的监控,及时、准确、动态地将患者的状况记录下来,如发现患者有自杀或自残倾向时,应将其状况记录在病区一览表上,交接班时重点交代下班护理人员。病区除了设立专业护理小组外,还应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以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2名做好“两超、三防、四抓”工作,要严格执行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做好“两超、三防、四抓”工作,两超即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超前监督和超前教育,三防即对易出现的差错进行预想、预防和预查,四抓即抓易发生差错的环节、部门、时间和人。一旦发生护理差错,要及时将差错上报,并采取相应的补救办法。

  3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要求,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护理安全管理的模式并非只有上述方法,希望广大同行朋友能够为了患者的安全,为了护理事业往前继续发展,愿继续对护理安全方法和模式进行摸索和探讨,以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纠纷,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867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