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其它论文范文>

专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高职会计专业设置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专科会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一:与提高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毕业文质量的相关毕业论文

  摘 要:毕业论文是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由于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原因,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应通过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合理安排时间、加强考核等途径,提高五年一贯制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关 键 词: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综合反映.

  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不合理

  有些学生选题角度过大,论文往往内容空洞、肤浅、泛泛而谈,缺乏深入分析,无针对性.有些学生的选题过深过难,脱离自身实际水平,常常出现中途重新选题、改题的情况.此外,学生之间选题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2.内容不充实,论证不充分

  学生往往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论文相关资料,对收集的资料没有进行认真筛选和甄别,只是简单拼凑起来,导致材料不能很好地支撑论文的观点,论证不充分,没有条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3.写作方法欠缺

  部分学生缺乏毕业论文的写作知识与相关训练,不知道如何下笔,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层次的侧重点出现偏差,主次不分明,本末倒置;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语句不通,词不达意,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等.

  4.论文抄袭现象严重

  由于论文写作时间得不到保障,或者自身专业知识不足,部分学生只好通过网络搜索相关文章,加以简单修改拼凑成一篇论文,敷衍了事.

  二、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不够,过度依赖教师,认为只要通过就行.少数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把关不严,对于不合格的论文也让其通过,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到位.

  2.指导缺乏

  学生选题不合理,论文结构不当,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等,都与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有关.例如笔者学校高职会计专业未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程,只是在学生开始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开设了一些专题讲座,进行简单指导.

  3.时间不足

  五年一贯制高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九学期完成,而学生也从第九学期开始实习,还要忙于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

  三、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提高认识

  班主任、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才有压力和动力,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把论文写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写作中去.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职责.

  2.加强指导

  学校要统筹优秀教师资源,挑选一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要确保指导老师的数量,确定合理的师生比.

  坚持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可以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和一些专题讲座,进行大班教学、集中指导.指导教师还要就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开展一对一的个别指导,这样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指导教师与学生的配对可采用双选制.指导教师先公布自己研究或熟悉的领域,由学生来选择指导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选题目或自拟题目,指导老师根据题目来选择学生.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

  3.合理安排时间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时间.首先,学校应增加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可以从第九学期开始,至第十学期完成.其次,增加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时间,可以让学生回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4.严格考核

  毕业论文必规范管理、严格考核.监督考核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要严把毕业论文的选题关、任务书关、写作关和答辩与成绩评定关,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要求,绝不能让达不到要求的毕业论文蒙混过关.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指导教师与答辩教师的考核,明确其各自的职责,奖优罚劣,以此来激励、约束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

  参考文献:

  [1]王蜀磊.毕业论文写作[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龙件元.谈提高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质量[J].经济研究导刊.2010(9).

  专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二:与高职会计毕业文改革之相关论文

  摘 要: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现实问题切入分析,着重探讨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毕业设计和毕业调研角度,提出今后高职会计毕业论文改革的新思路.

  关 键 词:高职,会计毕业论文,改革思路

  作者简介:李天芳(1970-),女,江苏常州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与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9-0068-03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围绕“工学结合”这一核心理念,突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使之能“学会学习、学会工作,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为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已迫在眉睫,而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凸现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思考.

  一、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是论文质量较差.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构思和语言表达上都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目前学生的毕业论文大致有两类情形:一类是论文无可挑剔,且理论高深.论文初稿上交后,令指导教师尴尬不已,因为文章近乎完美,基本找不到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显然,这类论文是整段甚至通篇直接引用过来的.另一类是论文层次混乱、主次颠倒、语句不通.这类论文往往令指导教师烦恼无尽,因为文章大多是拼凑、粘贴或嫁接形成的,其结构混乱,条理不清,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指导教师认真审阅后,花大力气提出修改意见,其结果是:学生往往视而不见、不予理睬,马上重新换题,另起炉灶拿出一篇新论文,而这样的论文或是完美无缺,或是条理混乱不堪.

  二是写作流于形式.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毕业论文研究写作过程中得以拓宽、深化和升华.在掌握学科专业科研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经教师指导,独立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综合、推理论证及系统表述,以达到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高职会计毕业论文写作在许多高职院校已渐成过场,丧失了通过论文写作获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这一教学目的.在多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写论文纯粹是为了应付差事,无论论文做得如何,学校和老师都不会因论文写作以及答辩差而给不及格、毕不了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敷衍了事的态度,使其根本不遵循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不能踏实、认真地展开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不严格按照写作流程推进,往往是一拖再拖,最后随意上交一篇.一些高职院校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也只能是一再降低毕业论文的相关标准.

  二、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发生改变.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隶属于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基本上走本科教育之路,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等与本科类同,三年教育培养的结果是:学生既非理论型、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又非技术型、职业型人才,高不成、低不就,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人才培养模式陷入尴尬境地.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要确立一个不同于本科、具有自我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学术性和职业性上的不同侧重,决定了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宽口径、厚功底的“通才”,高职教育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应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厚功底的“通才”毕业后,其可能去大学、研究所等从事学术性、研究型工作,这一层次的毕业生非常需要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即本科教育的毕业环节必须包括毕业论文,以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该教育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职业定向为“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则直接进入各自的职业岗位,比如,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更适合去中小型及以上企业,其可以胜任会计主管及以下岗位的实务工作.可见,高职会计毕业论文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都需要在新一轮人才培养目标下进行重新的审视和研究,毕竟,高职教育不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差异决定两者在今后的培养模式上应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第二,知识能力结构的塑造发生改变.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着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显著区别: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科的重要性,注重理论基础的广博和专业理论的系统精深.专业设置体现学科性,课程内容注重理论性,教学过程突出研究性.本科教育的知识能力体系呈现出纵向框架式,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比较侧重“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实践体系的统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要求具有适度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较为娴熟的技艺和技能.高职教育的知识能力结构呈现出横向职业岗位模块式,它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比较侧重“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集中于改造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

  高职院校应当首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使其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促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塑造.培养的会计毕业生应能很快适应基层会计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较短,并有较高的会计操作技能.经过3-5年的实践和学习,即可由助理会计师成长为会计师、单位会计主管、单位审计骨干、注册会计师等.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调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时,紧紧围绕“应用”这一主旨,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一般保持在50%左右.为了切实从工学结合的角度出发,要不断强化学校与用人单位相结合,师生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做、学、教”实现一体化.三年修业结束后,高职学生虽然不像本科生那样具有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初步的理论研究与开发能力也相对欠缺,难以实现在某一领域对学术观点、学术流派以及学科知识做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但是,高职学生将理论知识予以转换,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岗位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娴熟性快速提升,缩短了与具体岗位执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更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说明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已今非昔比,不可等同视之.

  三、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毕业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高职学生的毕业环节应充分体现职业性、社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鉴于目前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存在着普遍、客观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及早推出毕业论文的改革创新模式,即毕业设计和毕业调研的更新形式,以其作为全面、综合衡量高职教学质量,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尺度.因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调研更符合高职新一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其实施过程及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再者,毕业设计和毕业调研都直接来源于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有了切身体会,能将其所见、所闻、所学、所做融会于整个毕业设计和毕业调研中,以真实体现其各方面能力形成、具备和运用的成效.

  第一,毕业设计贴切、客观、实际,彰显个性化特色.毕业设计是毕业顶岗实习的延续,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围绕这一目的,应在学生各自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将学生按所在实习区域划分为若干小组,由各小组从实习单位(不限定具体行业和企业类型)任意选取一期期初核算资料,并获取该单位当期经济业务(并非照搬照抄原单位当期全部业务量,经济业务的类型和数量可做适当增减调整)有关原始凭证的影印资料,由审核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会计报表结束,完成整个账务处理程序.操作中,小组成员必须一人一岗,各司其职,分别可按出纳、存货、成本、固定资产、往来账款、制单、总账等承担各自岗位工作,协同完成全过程任务.除手工核算外,各小组必须同时在计算机上进行电算化处理,可按小组内会计手工账岗位来安排电算化岗位,既达到手工与电算化同步操作的目的,又能解决学生对电算化岗位认识不足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评判各小组手工账与电算账的一致性.各小组成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本着团队协作的精神,努力与实习单位的会计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完成信息资料收集后,小组内部还需精诚团结、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合作共事.来源于不同企业资料所完成的差异化的毕业设计,可以充分反映学生岗位操作技能的真实水平,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寻找其职业能力的差距,还是就业前的一次综合、实地的大练兵.企业真实的核算场景和核算资料是完成毕业设计的有效契机,它是学生顶岗实习历练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强等特点.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全面考查学生会计核算基本功的扎实度,财务软件操作的娴熟度,对不确定经济事项做出职业判断的准确度,职业道德素质拥有的可信度,相关知识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整合度,未来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延伸度,等等.

  第二,毕业调研强调因人而异,倡导量力而行.毕业调研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经过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对自己所在实习单位的组织管理、生产经营、业务流程、资金运营等都比较熟识,一段时间的实践,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丰富了阅历,引发了思考.实践中,学生会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与实际工作情景进行对比,从而引发其深入思考的兴趣,这为专题调研的开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其次,实地调研的实施具有灵活性.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企业的实际问题在其专业知识、能力范围内进行探索研究,选题完全讲求因人而异、量入为出.再者,毕业调研的对象具有针对性.学生所确定的调研专题都是一定环境下针对某一特定企业的相关问题.最后,毕业调研的内容具有系统性.每项专题调研都经过了解背景资料、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等相关步骤.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可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和多项操作技能,展开系统的分析、论证和阐释.考虑到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差异,专题调研项目的设定必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且覆盖面广,具;有专业性、层次性且难易相当.它可以涵盖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筹资方式、企业会计核算流程及评价、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产生与处理、企业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纳税申报与税收筹划、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利用、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与经营规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评价等.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能力及其所处客观环境做出选择.调研报告按要求完成提交后,必须经过调研评价体系的最后评定,以帮助学生更客观地分析其调研成果,认识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首先需要学生与指导教师就有关调研问题做深入细致的沟通,然后由学生对调研报告首先做出自我评价,其次是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最后是指导教师对其整合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综合评定.通过系统的专题调研,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高职教育正在由原来的“数量规模型”向“内涵质量型”方向发展.高职会计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会计人才的能力和整个会计工作的质量.为此,必须尽快探索出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有效之路,尤其是毕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这是我们向社会输送高质量合格人才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确保满足社会需求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朱晓丹、林辉山.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85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