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滲透德育,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巧设德育点,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巧用字理辨析字义—也谈古诗字义教学之策略
摘要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基本单位。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古诗讲究炼字,因此,追溯字源,辨析古诗常用字的字义是提高古诗阅读效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辨析古诗常用字不仅可以提高古诗的阅读效率,对识字教学和多义词的教学效率也大有裨益。
论文关键词 古诗教学;汉字;辨析;形音义关系
一、运用字理进行古诗字义教学的必要性
1.古诗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诗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强调到了“不学诗无以言”[1] 的高度,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中国古诗那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是任何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
历来的小学语文教材都编入许多古典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就有80首。这些古诗深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辨析古诗常用字的原由
不同于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古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篇幅短小,手法多样,寓意含蓄。首先,它是古人写的,用的是古时的句法、古时的常用字词,反映的是古人的思想观念,古代的社会生活;其次,它是“诗”,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固化为有严格形式,高度凝练的诗歌。[3]
古人作诗,为了在有限的文字里面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常常反复推敲、斟酌文字,反复地咏诵、体会,以使所用之字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唐代诗人贾岛在进京赶考时,在驴背上吟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又觉得“推”字用得不够准确,“推”、“敲”哪个更好,诗人迟迟下不了决定,便陷入深思之中。途中他误撞进韩愈出行的队伍,于是两人便共同探讨研究,最终才把诗句改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因为“敲”字更能显示月夜的寂静。[4]由此可见,古代诗人作诗总是用心琢磨诗中的文字。我们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认真对待诗中的每一个字,特别是古诗中的那些常用字,那些出现在多首古诗中,且对古诗的解读有着不可忽视作用的字。
3.切合学生的思维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在学习古诗时,对诗中的一些常用字,追溯其字源,展示汉字造字之始的形体,以更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汉字,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容易理解和轻松记忆,进而更好地解读诗意。比如:“碧”是个会意兼形声字,小篆写作
,从石从珀(琥珀),意思是像琥珀色的玉石,珀兼表声;本义是青玉,引申泛指青绿色。[7] 学生(在)理解了“碧”的形义关系,不但容易记住这个字的“形”,而且还能了解其包含的“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碧”,又引申比喻水的碧绿而平静,学生据此义项就容易想象到“宽阔平静的楚江碧水东流到这里(天门山)突然回旋激荡”的情景。而诗中的另一个字“回”,在金文中写作
像水流回旋之形,呈一条螺旋线。篆书写作
,回的本义指旋转、回旋。教师在讲这句诗时通过出示“回”字的古文字形,可以大大增加学生视觉的感受性。并可结合“碧”字所体现的内涵,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句所创造的意境,形象地理解“楚江碧水东流至此突然回旋激荡“的情景。
二、辨析古诗中常用字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识字记忆,提高古诗阅读效率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基本环节。常用汉字约为3500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可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且具有相当的难度。追溯字源,辨析汉字字义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该法之所以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李白的诗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光”是会意字,金文写作
,由上火和下人组合而成,表示人的头上有火而发光,本义指光明。[7]在古诗中“光”字用的是引申义:光芒、光亮。学生理解了“光”的形义关系之后,可以很快地理解字义,也能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更好地理解“床前明月光”,说的是月光十分的明亮。“看”是个会意字,上手下目
,表示“用手遮住眼睛远望”之义,在《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出“看”的动作,从而更好的理解诗人远眺的情境。再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是形声字,古文字形写作
,耳为形,门为声。闻的本义是听到或听见。[8]古诗中使用的正是“闻”的本义。与“看”的教学方式相似,教师在这里就先做出“闻”的动作,让学生也跟着加以动作的演示,从而在理解“闻”字所表达的意思之后,进入古诗所描绘的只听到有人在说话的情境中。
现代汉字来源于古代文字,是古代文字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通过汉字溯源,展示程度比较高的古文字形,可以使学生提高识字兴趣,增强理解力。
识字知义而后解句,这是循序渐进地理解诗意的步骤,也是辨析古诗常用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先认识了古诗中的文字,才能更好更准确地理解诗意。
2.准确疏言,提高古诗阅读效率
一字之训,往往关涉一篇诗文的全句乃至全文,所以古人有“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 [9] 之叹。对古书中的词语做出正确的注释,自然是理解古诗中至关重要的工作。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字,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写作
,“之”由“止”和“一”两部分组成,“止”为表示向外迈出的脚的符号,“一”为表示出发的地方的“一”字,合在一起表示从这个地方去别的地方,[21] 这与现代词语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现代词语中“之”往往用做代词、结构助词,在古诗中,“之”是一个实词,表示“去、前往”的意思。在进一步学习古诗之前,先对题目有个正确的理解,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以古文字的形式出示,学生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之”之所以表示“去,前往”的意思。而如果不弄清“之”在古诗中的意义,那么对题目的理解都出现错误,又怎么更好能地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呢?由此可见正确理解古诗字词的意思,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3.理清多义关系,提高古诗阅读效率
从古诗常用字的音义辨析中,可以看出字的同形不同音是造成一词多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如“长”字既是长短的长(chán),又为生长的长(zhǎn)。当然,也有一些汉字同形同音却不同义,如“花”既是花朵的花,又是花钱的花。[10]比如“深”是形声字,氵为形,A为声(“A”的本义是持火把进洞穴探寻之意)。本义是汀江的一条支流,今名潇水。[11]由于汀江的水很深,后来“深”基本上不用其本义,更多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水深”,其他意思也是由这个引申义进一步引申出来的。“深”在古诗中的应用频率很高,且往往对诗意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1)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指的是桃花潭的水深程度,就是水深的意思。(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中的“深”,指的是桃花的颜色很浓。(3)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中的“深”,和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的“深”, 都指的是从上到下或由外到内的距离很大。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古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机械地记住这些多义词,相对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而这种现象又是普遍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向小学生说明词义之间的演变关系,减轻小学生的记忆负担,避免记忆混乱。
由此可见,许多语文工作者都在寻找提高古诗教学效率的方法,从辨析古诗常用字上入手的却是少之又少。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教学古诗时,强调对字义的辨析,追溯字源,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汉字,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乐趣,又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做到了识字知义,由字到句,再运用到整首诗中,就能使小学生在掌握好基础之后,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而提高古诗的阅读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多义词。总之,在古诗教学中,认真辨析古诗常用字的形音义关系,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是有很大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学生必读中国传统文化》编写组.论语《季氏·十三》[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54.
[2]《学生必读中国传统文化》编写组.论语《阳货·九》[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36.
[3] 刘章利.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6):52-53.
[4] 崔峦,蒯福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6:38.
[5] [6] [7] [9] [11]《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双色缩印版《古代汉语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 715、1093、262、1049、710.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二:让语文课堂和谐而生动
论文摘要:让语文课堂和谐而生动
论文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和谐 生动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要实现好这个目标,我们语文教师,要勇于革除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和谐而生动的语文课堂里,轻松学习,和谐发展。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可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许多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走进课堂,要么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不分轻重,不分主次,全倒给学生;要么捧着教学参考用书,照本宣科,乱侃一通。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心身俱疲,教与学的过程没有达到和谐统一,收效甚微。毋庸置疑,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学语文,要提高语文素养谈何容易?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被教师操控着,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说的机会,没有实践的过程,难怪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总是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关键是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服务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表达,有所收获。在教学中我坚持尝试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并做到边读边思考,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胳为抓手,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在教学《将相和》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先重点讲解和分析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让学生掌握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分析课文的层次,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分析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的读书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的方法,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突出了教学重点,强化了教学效果。
二、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的联系在人脑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都是由问题引起的。“学贵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就是通过设疑、解疑这个过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在解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时机,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提问。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一系列提问,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讲第一段课文时,抓住“大娘失去唯一的亲人”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大娘为什么先背伤员脱险才救自己的小孙孙。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大娘爱不爱自己的小孙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大娘既然爱自己的小孙孙,为什么当敌机轰炸时她先背志愿军伤员脱险?这样提问,学生可以在对事物的判断、推理中受到思维训练。在讲第二段课文时,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小金花为什么会在志愿军面前流下眼泪,设计了这样提问:小金花爱自己的妈妈吗?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金花的妈妈死了,她为什么不哭?为什么和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样的提问,学生在对事物的分析比较中受到了思维训练。在讲课文第三段时,引导学生理解大嫂为了志愿军,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什么是代价?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怎样认识大嫂付出的代价?这样的提问,学生就在认识事物中受到了思维训练。新课程改革倡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由此可以看出,衡量学生的学习不再完全是考试成绩多么优秀,课本知识掌握得多么牢固,而是注重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看他提出问题的独特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师有效训练中得到真正提高。
三、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改变学习方式。建立探究型学习方式是今后语文教学过程必须要解决好问题。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和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探究的实质就是创新,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这个途径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首先要敢于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敢于跳出“应试教育”的樊笼,引导学生破除重书本、轻实践;重统一标准、轻个性发展;重知识积累、轻知识迁移;重继承、轻探究的传统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怀疑书本,不依循于常规,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能独立思考,甚至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发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创新的机会,及时捕捉学生探究、创新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能从自己探究、创新的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跳水》一课时,我一方面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又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学时围绕“船长命令儿子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展开讨论,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提出质疑:“船长命令儿子跳水,这不等于逼一个不谙水性的孩子走绝路吗?”此时,我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想想看有没有比船长这办法更好的办法?”这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说把船帆赶快升上去,让孩子顺着船帆滑下来。有的说让水手们扯起鱼网,让孩子跳到鱼网上。这时,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去分析、判断究竟谁的办法好。让全班学生带着悬念和强烈的求知欲去读书。当读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等语句时,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到:事情发展到现在,时间就是孩子的生命。我又及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孩子脱险?全班同学一致认为“跳水”最好。进而引导学生探询思维的过程,让他们说出自己想法的全过程。同学们都认识到: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升船帆”更加重了桅杆的摇晃,不但不能救孩子,还会使孩子更快地掉下来。这些办法都不能在极短的时间里使孩子化险为夷。这样,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又把问题解决了。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微课在银川市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张园宁夏大学2015-05-01
2、小学语文教学与影视资源整合的现状和对策研究魏钰菲杭州师范大学2015-04-01
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4.小学阅读教学论文
5.有关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