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旅游专业论文范文

旅游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旅游专业论文范文

  随着旅游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越发凸显,实践教学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教学方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旅游专业论文范文一: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从客观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三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旅游管理专业顺利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程度对研讨式教学的影响力最大,接下来依次为教师教学水平、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偏好和课堂规模。最后文章从学生参与、教学水平、考核方法、评估制度以及学校支持等五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关键因素

  研讨式教学,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包括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1]。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明显的学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中,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师生良性互动交流的发展、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文献综述

  我国对研讨式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呈现井喷式增长,平均每年约有百余篇以研讨式教学为主题的文章发表。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研讨式教学的概念与内涵(张建林,2005;雷化雨,2010;苗东利等,2013)、教学特色与教学步骤(马启民,2003;胡宗球,2006;许卉艳,2011)、实践分享(方征,2007;陈晋阳,2010;周林,2013)以及国外高校经验介绍(宋孝忠,2005;周亮,2008;杨建华等,2013)等方面。关于研讨式教学实施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宏滨(2013)研究了主体因素(教师素质和教学管理)和客体因素(生源质量和教学条件)对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2]。唐春红(2009)发现教师课前准备不足、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和研讨式教学适用范围的局限三个因素导致了研讨式教学效果的不理想[3]。王体辉等(2015)认为师生必须认真对待课前准备工作、课堂讨论与评价和课后总结整理三个环节[4]。伏军等(2015)指出要从每一个细节上保障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实施:包括师生层面的互动和交流、引入校企联合的教学内容以及学校应提供经费支持[5]。高黎等(2015)的研究发现,合理定位各教学要素的角色、强调思维和语言的统一、合理协调“协作”与“会话”是保证研讨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6]。谭燕妮(2013)认为,研讨式教学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选择恰当的研讨主题;二是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教学中熟练地驾驭课堂,做好研讨课讲评,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7]。此外,杨旭等(2012)[8]、康耀辉等(2007)[9]、刘伟(2008)[10]等认为教师是提高研讨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教师专业素养、理论水平、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总结等不同环节分析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研讨式教学的研究日趋全面深入,但在拓宽研究角度(如关注学生以及师生互动在研讨式教学中的作用)、突破研究方法(如采用更多的定量分析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将基于学生的角度,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借助SPSS19.0的因子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降维分析,提取公因子,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最终找出旅游管理专业顺利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关键因素。

  2实证分析

  依托现有研究文献,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特点,在与多名学生、同行、专家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研讨式教学实践,文章归纳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研讨式教学需要高度重视以下三类关键因素:客观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课堂人数、课程实用性、考核机制、学校管理机构的支持、对实践实习单位的印象等5个具体影响指标;教师因素包含经验资历、教学资料的选择、课前准备程度、课堂组织能力、对教学设备熟练程度、对研讨式教学理念的理解与重视程度、教学结构、课后师生交流等8个指标;学生因素包含了对课程的兴趣、对授课教师的喜好、课前准备、基础知识掌握、课后总结、团队成员、对分数的重视、学生个性等8个指标,总共21个关键因素。问卷采用5点式李克特量表,面向全日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以参加过较多次研讨式教学的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占全部样本的92.38%,其余为大一大二学生(7.62%)。问卷共发出110份,最终回收问卷108份,其中有效问卷10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95.45%。

  2.1因子检验

  首先用SPSS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29(大于0.07),P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1)。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6。六个因子方差贡献率达67.018%(见表2)。

  2.2因子旋转成分矩阵的确定

  表3是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的结果。对比最初的指标分类,因子F1里包含了学生的课前准备程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课后总结反思的习惯,均与学生参与相关,将其命名为“学生参与程度”因子。因子F2里包含了教师的经验资历、教学资料选择、课前准备程度、研讨式教学组织水平、对硬软件的操作水平,与教师教学相关,将其命名为“教师教学水平”因子。因子F3里包含了课程实用性、学校/学院的支持、对专业实习/实践单位的印象,属于独立于教师和学生之外的因素,故命名为“客观因素”因子。因子F4里包含了教师对研讨式教学理念的理解、课程结构设置、课后吸取反馈的习惯,与教学理念契合,故命名为教师教学理念。因子F5里包含了学生对教师的喜好、学生对分数的重视程度、性格偏向,属于学生性格喜好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的因素,故为“学生偏好”因子。因子F6里只有“课堂人数”有明显载荷,命名为“课堂规模”因子。由于“考核机制”、“学生在团队中的磨合情况”和“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因素在6个因子上都没有明显载荷,故不予考虑。2.4因子得分计算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关键因素模型:F=W1F1+W2F2+W3F3+W4F4+W5F5+W6F6,其中W为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故最后模型为:F=0.341F1+0.091F2+0.072F3+0.059F4+0.0551F5+0.049F6。说明在影响旅游管理研讨式教学顺利开展的诸多因素中,学生参与程度的影响力最大(0.341),其次是教师教学水平(0.091),接下来依次为客观因素(0.072)、教师教学理念(0.059)、学生偏好(0.055)和课堂规模(0.049)。

  3结论与建议

  实证分析结果清晰地排列出了“学生参与程度———教师教学水平———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偏好”的重要顺序。说明学生自身的参与是最重要的,任何因素都需要在学生认真参与的前提下才能起作用;同时,与教师有关的因素是最多的,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教学理念,都不可忽视;第三,个人的思想和喜好因素(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偏好)会起一定的作用,但终究不如实际行动(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大。

  3.1培养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和参与程度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是研讨式教学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这一结果也验证了俗语“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学生自身不主动,不认真参与到情境体验中,再好的师资、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无法改变研讨式教学在其身上收效甚微的事实。为此,首先要提醒学生尽量克服个人对课程和教师的主观偏见,要学会适应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授课风格授课方式的教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知识。其次,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保证研讨式教学的质量。特别是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知识和技能基础,包括在主题研讨前查阅相关资料,社会调研前准备好问题,情景模拟前多观摩演练等。只有有备而来,才能专心投入体验的过程,减少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紧张、敷衍的情绪。过程中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还应多观察同学的表现,课后通过参考和交流,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如模拟酒店面试情景时,思考为何有的同学扮演的面试者回答让人印象更深刻。只有不断在比较中举一反三,才能为下一次的体验规避更多的问题。最后,从团队合作角度,学生应尽可能宽容的心态和扬长避短的方法进行磨合。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所长。当出现因为个别成员的能力和态度欠缺导致的“短板效应”,也鼓励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前提下协助有困难的队友解决问题,获得额外收获。只有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团队的整体实习才会得到提升。否则,靠个人“单打独斗”取得成绩既在效率上事倍功半,也在人际交往上得不偿失。

  3.2打造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是研讨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把控者,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情景创设和知识传递的有效性,极大关系到研讨式教学的绩效。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应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知识、技能等),在组织学生实际操作前能够以较高的展示专业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教师应在与旅游管理相关的教学内容中插入适用但效果不限于旅游酒店管理领域的实用性场景(如服务顾客、酒店面试)和实用性技能(如旅游规划软件操作、导游才艺展示)。这些场景和技能的培养意义不局限于本专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力,打消不把本专业列入未来规划的学生放弃专业课的情绪。此外,教师也应多尝试了解、把握学生心理,多站在学生的需求上考虑教学方法的侧重性。实施研讨式教学需要教师勇于走出传统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平和又不失师表的姿态带领学生投入情景之中。从教学管理部门角度而言,学校、学院应经常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邀请教育行业的专家、优秀教师分享经验,树立研讨式教学在当今教学尤其是旅游管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性的观念。还可定期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趣味竞赛,设计个人和团队环节,涉及专业知识竞答、专业技能展示、趣味游戏等环节,为教师保持和提高专业素养、同事交流学习创造条件,也让教师在竞赛中体会到学生参与体验的感受,从而在未来更好地改进研讨式教学的实施。

  3.3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首先,教师应主动发现、了解学生的意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判断教学实施的效果。课堂之外,教师也应主动以平和的方式向学生了解研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如项目作业能否充分调动所学知识,情景模拟是否具有真实性。教师可巧妙运用沟通技巧和交流媒介(如聊天工具、期末意见调查问卷等),鼓励学生反映真实想法。其次,学生也应善于与教师交流课程体验。当研讨式教学考查重点与已有知识结构不符,或过程中有任何的疑惑,都应及时与教师沟通,为教师未来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提供参考。最后,学校应提供教学交流反馈平台。在教师评价版块增设与研讨式教学实施情况有关的问题(如“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等),并设置学生匿名评价模式,消除学生不敢反映真实意见的顾虑,评价结束后根据教师的得分情况和学生评语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评选“趣味教学之星”“调研指导之星”教师称号。学院还可开展研讨式教学公开课展示活动,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参与课堂旁听,并撰写听课感受和改善建议的报告,活动的参与积极度可作为教师评优的一个考查方面。

  3.4调整成绩考评的结构和关注点

  研讨式教学活动可以反映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但某些能力(想象力、团队协作能力、资料搜索能力、考查沟通能力等)不一定能通过作业成果的形式展现出来,会使教师错过发现学生许多品质。而最后整个团队作业的成绩往往一样,也会使很多学生感到不平衡,从而减少在下次作业中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因此,教师需要在团队合作后发放成员分工和投入调查表,可细化到每个人在每项能力方面的贡献,才能尽可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展现和欠缺哪些能力,保证教学的公平性。另外,由于成绩考评制度所限,学校对于绝大部分的课程都对书面成绩设有最低要求,且基本都在60%以上,这就使得教师即使想多加入研讨式教学手段,也没办法转化成更高比例的分数,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这就有赖于教学管理部门与时俱进,调整考核机制,增加研讨式教学在成绩中的可占比重,鼓励尽情投入的学生获得与付出相等回报的分数。

  3.5加大对研讨式教学活动的投入与保障

  第一,给予教师开展研讨式教学活动一定的权力和支持。学校、学院可鼓励教师多设计在周边并当天往返的形式安全的游览、考察活动,一日以上再另作申请,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创造性思维,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环境结合吸收。第二,学校(院)应给予实施研讨式教学专业和课程一定的经费支持,如报销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考察部分或全部费用,及时更新更换专业教学器材(如烤箱、酒水、服装等专业课道具),保证学生们在物质条件充足的前提下参与高质量的教学体验。第三,学校(院)应积极搭建学生实践平台,与合作机构进行有效的洽谈。学校(院)应该尽量选取在旅游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事(企)业单位,如地方旅游局、知名旅行社、国际化酒店等,让学生接触处于行业尖端水平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同时增强其自信心;应扩大合作单位选择范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尝试不同与旅游管理相关的单位(包括但并不限于酒店、旅行社、旅游事业部门、景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等),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实践领域。

  参考文献

  [1]苗东利,等.研讨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3(1):131-132.

  [2]陈宏滨.主客体因素对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41-42.

  [3]唐春红.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30-31.

  旅游专业论文范文二: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策略

  【摘要】回顾和总结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动态对接,成人属性有所加强,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成人教育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教学质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给成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实,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加快学科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成人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等。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发展对策

  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产品开发越来越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旅游行业的成人教育明显滞后于这一产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部分高等和中等院校本着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原则,开展了成人教育,但因受教育资金投入少,教育范围窄,旅游教育体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办学力度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管理成人教育的水平。基于这种现状,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加强我国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与市场需要的无缝衔接。以学历教育为出发点和基本点,建立一支热爱旅游事业,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将旅游管理成人教育开设的课程及实践活动同市场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二是优化我国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教学及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旅游管理成人教育的培养体系与现代教学和评价体系出现了不协调和不一致的现象,因此本文力图从教材选择、授课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及研究回顾

  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成人教育研究和旅游管理研究学者们的较多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早在1985年陈树清便在《美国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中提到了旅游管理成人教育在国外的开设。十年之后,余炳炎在《旅游科学》中提出了“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推动成人教育新发展”的新命题,拉开了我国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研究的序幕。与此同时,钱忠也提出“加强旅游成人教育培训培养更多更好的旅游合格人才”。王玉成也提出旅游行业成人教育亟待发展。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对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呼吁。本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在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招生标准、教材使用、课程体系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讨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文献参考。由此可知,国内外对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的呼吁和起步阶段、21世纪前十年的初步发展阶段之后,开始向着更纵深的专业讨论阶段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与之紧密相联的成人旅游管理教育需要向更精细化的研究领域纵深。

  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瓶颈

  (一)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生源来源多元

  成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增强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自身的向上流动”。“从社会整体的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上看,成人教育促使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流动和再分配,从而为社会整体的劳动生产力的流动和劳动生产力素质的提高作出了贡献”。成人学生有着自身的一些优势,比如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良好,学习目的明确等。但是在一些条件之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成人教育与成人学生之间常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性的相互制约关系。客观方面:一是由成人角色多样性造成的工学矛盾;二是由低收入高学费造成的经济负担;三是由年龄大、记忆力下降造成的学习能力下降。主观方面:一是由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学历背景、知识断层及学习能力下降等因素造成的压力和自卑心理;二是由以获得文凭为目的的功利性学习动机造成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主客观两方面交叠在一起,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二)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各个办学单位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专业机构及办学规模的调整。这样一来,就催生了对教师数量的需求。然而,受到资金及编制限制,已有的专职教师不能满足旅游管理教育教学的需求,这样,办学单位就必须聘请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外聘教师的引进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成人教育发展可能产生三方面的消极影响:首先,大多数外聘教师同时任教于其他的普通高校,甚至是在校研究生或者本科生,他们以自己所在单位的学习或工作为主而以成人教育工作为辅,由此常常导致时间冲突,经常性的变故极大地影响到本专业成人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其次,这些外聘人员往往缺乏旅游成人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不了解,对教育学知识的把握欠缺,常常是沿袭移植普通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把成人教育引入“普教化”的歧途,这样就严重地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再次,一些外聘教师在责任心、师德方面不尽如人意,不仅表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成绩的考评方面往往敷衍了事。这样就会造成学风败坏,甚至影响到办学单位的声誉。一些学识水平低的外聘人员从事教学工作,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专职教师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教师中的核心和骨干,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成人教育专职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普遍低于普通教师,导致成人教育专职教师总体上数量少,质量低”。“质量低”表现在成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受到“普教”的深刻影响上,同时也表现在许多从事成人教育的专职教师在旅游教学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方面极为欠缺上。另外,缺乏“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配备是进行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必要条件。它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在以旅游业在职人员为教育对象时,难以达到理想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的课程过于理论化以及与之前学习的衔接性差。我国的旅游管理成人教育理论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对课程的开发更是欠缺,往往采用普通教育所用的教材进行教学。表面的“平等”掩饰不了旅游管理成人教育教育者对成教学生来源、背景的忽视。成教学生之前的学历多是中专、大专,这些学生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理论基础相对较差,这就使成教学生的生源质量和素质与普通高校的相比要差一些。因而,学习相同的内容成人学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长期以来,旅游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旅游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现场教学成为一个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以上矛盾归结为两点:第一,课程开发欠缺,沿用普通教育课程,说明大多数教育者缺乏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第二,课程“普教化”,缺乏务实性、实践性、应用性,说明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定位是不明确的,忽视了成教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需求。

  (四)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法教材相对薄弱

  旅游管理成人学生是18岁以上的在岗、转岗、待业人员,是社会的工作者,他们多是以适应生存、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来参加学习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者在以成人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时必须把握他们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然而,在“普教化”的阴影之下,旅游管理成人教育者往往不考虑成人学生的特点,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理论性、系统性,并没有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一些旅游管理教师教学艺术欠缺,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交流少,甚至不沟通,只是负责上课;旅游管理教师往往着重于理论的讲述,不考虑学生的背景,也不结合实例教学。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存在的硬伤。目前,我国成人高教事业发展迅猛,然而旅游管理专业成人高教的教材建设却起步迟缓,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旅游管理成人高等教材严重缺乏,大多使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理论性偏强,对于提高学生从事旅游业的实践能力没有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对该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材使用多年没有更新,内容陈旧,明显滞后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的老化周期缩短,旅游管理专业教材更迭如果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能赶超服务型社会发展步伐。

  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加强与旅游行业的合作,以市场要求规划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学校应该明确培养方向,转变培养思路,即结合旅游行业用人实际需要,针对性培养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思路。教学重心不能停留在完成课程教学计划就等于实现培养目标的陈旧观念上,而是应该紧密联系相关的旅游企业,以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修订教学大纲,以培养旅游行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为旅游专业教学的指导目标。做到教学计划链接旅游行业相关模块,教学内容紧跟旅游行业工作岗位要求,教学方式贴近旅游行业工作模式,实现就业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培养目标。另外,采用课堂实践教学、现场实景教学、阶段性实训等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切实落实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队伍

  综观整个现代成人教育发展史,成人教育界的兴衰是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的,政府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历来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中国这个有着官本位传统的国度里,政府的重视程度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做好成人教育研究,尤其是紧缺专业的高等成人教育研究,政府在观念上要高度重视,不能搞“分化论”“淡化论”,要确立成人教育地位,在资金上国家、个人、社会等多方筹措研究经费,壮大成人教育科研队伍,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整合。此外,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研究的发展离不开成人教育科研队伍的壮大与完善。不论国内和国外,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人员中,研究生和教授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不仅要设立该专业成人教育硕士点,还要设立博士点甚至旅游管理成人教育系,并且发挥研究会、学会专业研究人员的领头作用。不仅要在数量上壮大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研究队伍,根本的要优化科研队伍素质,根除浮躁的治学风气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

  (三)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建设

  一是有计划地派教师到高水平大学的旅游学院进修相关课程,这样他们既可提高理论素养与学术水平,又可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创造机会安排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开展调研,了解旅游行业运行动态和社会需求,从而调整和指导教学。三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尽可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使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成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型人才。四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可在企业聘请一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业内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这样就能打造一支既有扎实的、高起点的、具有较强理论素养,又有开拓性、创新性、实践性品质的专、兼职双师师资队伍。构建校内校外双师队伍,使专任教师与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术有专攻、各司其职,形成基础课程系统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完成的机制。

  (四)更新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法教材

  旅游管理高等成人教育的职业教育,应该构建符合旅游管理成人教育学生特点的职业发展指导模式,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开设出符合学生需求的职业指导课。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职业观和人才观;引导学生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提高职业适应性,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指导,就应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引导学习者把职业发展放在旅游服务一线,做好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引导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已经从事或将要从事的旅游管理行业,透彻地了解旅游管理岗位职责和职业素养。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旅游管理成人高等教育模式,对于成人高等教育与市场所需要的旅游人才供求规律,以及由此形成的成人高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教法,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依据。因此,本文提出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当引导发展全国性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同时引导高校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成人培养机制,以提高旅游管理成人教育培养质量,实现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人才与旅游企业、旅游职业人才与高校、高校与旅游企业三者之间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恩菊.试析陕西省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建设[J].亚太教育,2015年第27期,第297页.

  [2]李玲.成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00-102页.

  [3]张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行业协会研究[J].美术观察,2015年第4期,第112-117页.

旅游专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旅游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2.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3.关于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4.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5.2016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127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