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2)
时间:
马宝记1由 分享
二、“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孙子注》的民本思想作为实际的统治者,曹操关心民生、关注民瘼的民本思想是非常突出的。曹操在其著名的诗歌《蒿里行》中就悲怆地咏叹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4H在《蠲河北租赋令》中,曹操也说:“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_4J3。在《孙子注》中,曹操也同样表现出了这种关心民生疾苦的良苦用心。如:黄帝汤武成用干戚以济世也 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 已而用之。[11o~)将黄帝、圣人的用兵原则归纳为“济世”、“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等等,也就意味着这是用兵的最基本原则。凡用兵者,只有在保证是救民于水火、除此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这是将动用武力作为解决问题 的最后一种手段 。与此相应 ,曹操在《计篇》中也用“天意”、“阴阳”等神圣原则限制用兵 :顺天行诛 ,因阴阳四时之制。故《司马法》日:“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曹操这种处心积虑的解释 ,显然是把百姓福祉放在军事行动的第一位的,表现出了封建时代一个卓越政治家崇高的政治境界。
除了用“天意”、“圣人”等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者对用兵进行约束之外,曹操还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用兵的巨大危害,在解释《孙子兵法 ·作战篇》原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时,曹操注释云:·11.当敌,奇兵从旁击不备也。”¨l酾“自‘无穷如天地’已下,皆以喻奇正之无穷也。”【1170这种“用奇守正”战术,是孙子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经过曹操的发挥,更显示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法宝。
曹操一生征战无数,经常使用这一 “奇正战术”。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曹操与吕布大战于定陶,“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2112。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再征张绣,但担心许昌被袭,便撤军返回。不料张绣却尾随而至,试图掩袭曹军。在安众,张绣与刘表联军占据险要位置,前后夹击,将曹操围在核心。曹操于夜间凿挖地道,将辎重悉数运出,并埋伏了骑兵。天明之后,张绣等认为曹操要逃跑了,便派遣全部兵力追击,曹操看到时机已到,指挥奇兵突袭 ,曹军步兵 、骑兵合力夹攻 ,大败张绣与刘表军队。
曹操的这种奇袭战术,屡屡得手,显示出了曹操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2.知 己知彼 原 则
知己知彼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只有详尽地了解敌方情况,才有可能 占据战场主动权。
《孙子兵法 ·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 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 己,每战必殆。” ’曹操在《孙子注》中也具体阐述了这一战争要诀 。
兵法:一 曰度 ,二日量,三 曰数 ,四日称 ,五 曰胜。
[曹注: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地生度,[曹注:因地形势而度之。]度生量,量生数,[曹注: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数生称,[曹注:称量敌孰愈也。]称生胜。[曹注: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曹注:轻不能举重也。]1162这两段论述都表达出了知己知彼原则的指导思想。前段将原文的“五事”即五种做法作为了解敌方情况的重要考量,认为一场战役的胜负,取决于对这五种情况的把握,这也是用兵的基本方法。后段则根据原文的叙述,将知己知彼原则做进一步发挥,“因地形势而度之”,“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称量敌孰愈也”,“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等等表述,将原文比较抽象的内容解释得清清楚楚。在军事实践中,曹操也十分重视知己知彼原则的运用。
建安九年(204年),在与袁尚争夺邺城的战斗中,曹操水淹邺城,袁尚回军相救。曹军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 自为战,不如避之”。曹操却说:“尚从大道·1O ·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为了判断袁尚的内心动向,曹操前后派遣多支部队相继观察 ,并及时报告。结果袁尚果然从西山归来,“公大喜,会诸将日:‘孤已得冀州,诸君知之乎?’皆日:‘不知。’公日:‘诸君方见不久也” 。最终曹操一举击破袁尚,逼其狼狈逃往中山。邺城牢牢掌握于曹操手中。这次战役,曹操就充分运用了“知己知彼”原则,他命人不断观察袁尚的行军路线,由此判断袁尚是否要决一死战,因为“归师勿遏”是用兵常识,但是如果袁尚走小路行军,说明他并不想鱼死网破,这就大大降低了部队的战斗力。曹操正是这样抓住了敌人的心理,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文中对曹操的这一做法大加赞赏,他说:“从大道来 ,则人怀救根本 ,不顾胜败 ,有必死之志。
循山而来,则其战可前可却,人有依险自全之心,无同心致命之意,操所以料尚如此,《兵法》所谓 ‘观敌而动’者也。”[3]撕3.变与 不 变原则战争是由人来操纵的,再加上不断变化的气象条件、突如其来 的敌情 ,甚至 内部异常现象 (如突发疾病瘟疫、反叛)等,这不仅要求将领要有良好的应对心态,更要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否则,只能处于被动地位 。
曹操《孙子注》就多次论述了战争中的变与不变原则。如 :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故日料敌在心,察机在 目也。_l在这里,曹操充分强调了“形”、“势”的变化,“兵无常形”、“兵不厌诈”等,就是指战场上不断变化的形势。形、势犹如水流,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将领,只有凭借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来了解各种变化、因应异常现象,才能掌握战场主动权。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在部队到达位于右北平郡鲜卑王庭附近,并逼近柳城、距离单于王庭不足二百里远的时候 ,被单于发现,曹军突然遭遇大量敌人。袁尚、袁熙与蹋顿单于等带领数万骑兵迎击曹军。曹操与辎重车辆走在队伍后面,士兵未来得及准备,大多未穿铠甲,曹操左右将士都极为害怕。关键时刻,曹操沉着应对,他找到一处高地观望,看到敌人阵形不整,便下令发动突然袭击。曹操令张辽为先锋,迅速扑向敌人。敌军遭到突然进攻,阵营大乱。曹军斩杀了蹋顿单于,俘虏敌人二十余万。袁尚、袁熙与单于残部数千骑兵逃往辽东。
曹操远在“客场”却能采取主动,体现了其善于应变马宝记: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注》中的不少说法都来 自于实践经验总结。在《孙子注》中,曹操曾经两次提到 自己的实战情况 :以十敌一 则围之 ,是将 智 勇等 而兵 利钝均也 。
若主弱客强 ,不用十也 。操所以倍兵 围下邳,生擒 吕布也 。]城小而固,粮饶 ,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 州,得 十四县也。。。
这是曹操在注释《孙子》时很好的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战例,诠释注文的基本内容。其注虽简略,然皆切中旨要。
曹操一生,经历战役无数,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的军事实践并不是一条条拘泥于兵法理论的 ,而是结合各种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兵法。除上引例证外 ,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些战例来分析曹操军事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官渡之战:奇计突袭,火攻鸟巢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更显示出了曹操善用奇计的特点 当双方战事胶着的时候,曹操也几乎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许攸来降,告诉曹操可以火攻乌巢 ,烧掉袁绍粮仓。火攻,是曹操善于运用的战术,火烧乌巢,曹操做了精密的安排,采用骑兵突袭、果断出击等办法,大获全胜。
2.西北讨叛 :随机应变,反 间扰敌建安十六年(211年),张鲁占据汉中,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讨伐。实际上,曹操讨伐张鲁的更重要目的是想剿灭长时间割据西北的马超与韩遂,孙权欲暗中联络马超,令曹操腹背受敌。曹操很早就想除掉这块心头之患,但师出无名。所以,他想借这次出兵寻找借口将二人予以清除。
曹操 亲 自出征 ,马超 、韩遂立刻发 动叛乱 。看到曹军实力强大 ,马超便请求与曹操割河西之地为和 ,被曹操断然拒绝。求和不成,马超便屡次挑战,但曹操置之不理,马超无奈,除了请求割地之外 ,又附加上 了送儿 子为人 质 的条件 。曹 操采用贾诩离间马超和韩遂的计策,利用与韩遂阵前相见 的机会 ,引起马超对韩遂 的猜疑 。几天后 ,曹操又写信给韩遂 ,信中故意涂涂改改,目的是让马超看到后 ,怀疑信件是韩遂改的,果然 ,马超再次中计。离间之计成功,曹操便开始与马超面对面交锋,双方交战,马超、韩遂败逃凉州。至此,关 中平定。可以说,曹操的军事实践与《孙子》及曹操 自己的军事理论完全一致,表现了曹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3.合肥之战:知人善任 ,锦囊施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时,担心合肥安全,当时,合肥驻军只有 7000兵力,与孙权 1O万大军相比,可谓众寡悬殊。尤其是张辽、乐进、李典素来不和。曹操非常清楚这些情况,所以,一方面,他给文官薛悌施以妙计,要求他在关键时候拿给三人看。另一方面,他安排较为稳重的乐进守城,以保城池无虞。又安排骁勇善战的张辽、李典出战,并要求他们在孙权立足未稳之时采取凌厉攻势,迎头痛击。只有这样,才有取胜的可能。张辽等人深得曹操意旨,终于以少胜多,击退敌军。这次战例说明了曹操知人善任的用人特点。其实,孙盛早就认识到了曹操的高明之处,并大加赞赏。
4.许下屯田:立根 固本,足食强兵粮食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孙子注》中多次谈到粮食问题,如“道者,粮路也” J8。
“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_6作为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曹操十分重视粮食生产问题。早在刚刚奉迎天子都许的第二年,曹操就接受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大兴屯田。让枣祗、任峻等率领民众和军队在许昌周围广开屯田。
所以,曹操在以后的征战中,因为有了充足的粮食,为取得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曹操的《孙子注》不但继承、发展了孙子兵学理论思想,使孙子的军事思想得以发扬光大,正如孙星衍所云:“秦汉已来,用兵皆用其法或秘其书,不肯注以传世,魏武始为之注。” 也体现出了曹操仁政爱民、治军有方的帝王风范,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战经验,将永远成为后人效法的楷模 。
参考文献 :
[1] 曹 操,等.孙子十家注 [M].上海 :上海书局,1986(影印本).[2] 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3]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 :中华书局,1956.[4] 曹 操.曹操集[M].北京 :中华书局,1959.[5] 曹海花.从《汉语大词典》看《孙子》曹注的语言学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46.[6] 杨炳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 ,1999.[7] 毕以询.十家孙子会注 ·孙子叙录[0].清(岱南阁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