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律事务毕业论文
2017法律事务毕业论文
法律事务就是与法律相关的事务;或者需要法律知识处理的事务。主要有法官、检察官、律师、公司或者政府法律事务人员等工作。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法律事务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法律事务毕业论文篇1
建筑行业法律事务管理探微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建筑行业规模的日益壮大,为保证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加强其法律事务管理、本文主要是对建筑行业法律事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法务管理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法务事业管理水平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关键词]建筑行业;法务;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及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企业法律事务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建筑行业作为一个特殊性很强的行业,需要加强该行业的法律事务管理。下文将对建筑行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建筑行业法律事务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法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有一些不足:建筑行业中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法务工作意识淡薄,缺少应有的企业法务人员及工作机构,在重大经营管理决 策中缺少必要的法务研究程序,往往把法务工作单纯理解为法律诉讼,一旦出现了法律纠纷,通常只能是临时聘请律师进行事后补救,致使企业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有的建筑企业虽设有法务部门却只能发挥“抄写员”、“档案员”的作用,这不但违背了设立法务部门的初衷,而且造成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许多重大经营决策的初始阶段,法务部门很少介入,没有起到在决策阶段从法律方面审查、把关、论证的预防作用,以致酿成一些本来不该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建筑行业的法务部门只是法律专业的“灭火队”。到了诉讼阶段的法律纠纷,往往非常重大、非常复杂,法务部门前期没有介入,不了解情况,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甚至已经没有可能去搜集相关证据,更谈不上稳操胜券了,反过来使企业领导人对法务部门存有较多的意见。这种使企业法务工作严重后置化的角色定位,严重阻碍了企业法务工作的发展完善。
总之,建筑行业的法务工作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建筑行业的法律事务管理。
二、加强建筑行业法律事务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建筑行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企业与政府间法律关系主要靠经济法和行政法调整;企业与企业间作为平等主体法律关系主要靠合同法等民商法律进行调整;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包括劳动、财务、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则要依据劳动法、会计法、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来调整。
2.有利于建筑行业评估和规避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行业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是由于建筑企业自身及有关各方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建筑企业法律风险的直接表现是企业法律纠纷的大量发生。
从发生法律纠纷的原因看:一是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履行引起的纠纷,比较常见的是工程款拖欠、工程结算争议、工期延长等问题。二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如参与工程招投标、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引起的纠纷。这些法律纠纷案件绝大多数暴露了企业经营决策中法律审核把关不严,企业经营者忽视法务工作部门作用的问题。因此,建筑企业要避免官司,除了做到依法经营,还要加强管理,如培养自己的法务工作者,依靠专业律师与内部法务工作者相互配合。
三、强化建筑行业法律事务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
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从合同管理工作的发展看,企业法律事务机构作为合同的归终管理部门,更有利于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
制度网络,是指企业要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统一起来管理。同时还要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2.建立健全法律事务管理结构
完善建筑行业的法律事务管理,需要重视法务工作,建立法务事务管理机构。
第一,通过本部门直接的管理活动,如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行为的管理,对合同的管理,对商标、专利和商业秘密的管理等等,约束和规范企业的行为
;第二,通过间接的管理手段,如参加、参与、建议、咨询等方式,促使企业领导人和企业有关部门依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各项管理活动,进而实现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的目标。
3.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
建筑行业的法务工作,需要该行业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加强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
第一,起草或参与起草普法规划和计划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应当认真研究国家部门和地方制定的普法规划,掌握精神实质明确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正确分析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法制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合适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措施和步骤,使普法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承担讲课任务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特别要重视为本单位中心组成员或领导班子成员讲课,各级领导干部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既是普法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普法学习的参与者,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为他们讲好课,不仅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而且有助于领导干部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各部门的大力协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个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各部门的大力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普法工作。
4.重视法务工作者
建筑行业的法务工作者在法律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务工作者对行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依据,从而避免企业经营上的法律风险;草拟、修改、审查企业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其他有关法律事务文书;针对某些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发表严正声明;代理企业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和仲裁等,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参与企业的非诉法律事务;参加建筑工程合同谈判,审查或准备谈判所需要的各类法律文件;在企业内部进行力所能及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培训;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劳动人事工作,草拟、审查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促进劳资和谐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对企业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区别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尽最大努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企业财产、信誉损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该行业的法务事务工作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法律事务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法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需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如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重视法务工作者等等,从而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占营,温廷亮. 推行精细管理 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J],科技信息,2010(29).
[2]熊林. 建筑企业实施企业定额现状及定额编制要点[J],四川建筑,2010(1).
[3]孙世鹏,邱明,赵德生.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陈秀华.浅议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经营风险控制[J],山西建筑,2010(31).
2017法律事务毕业论文篇2
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法律事务工作
摘 要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其生产、经营、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法律问题。这些法律问题呈现出专业化、复杂化、国际化的新特征。解决好这些法律问题必须扎实推进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从组织、制度、文化层面构建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工作体系。
关键词 企业法律事务 市场经济 企业法律顾问 经营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存。做好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关键是要掌握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特点及功能,发现和解决企业的内部矛盾,进而采取与之配套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工作体系,防范与监控企业法律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无法律盲点的工作目标。
一、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特点
开展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必须要掌握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自身特点,才能在处理企业法律问题时“对症下药”;才能不断创新法律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工作体系。企业法律事务的特点主要囊括以下几点: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化。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从其外在表现形式上看,就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实现依法治企;从其本质上看,是国家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的细化与具体化。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具有广覆盖、全方位、多视角的特点。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伴随于企业的成立、发展、清算及注销的全过程。企业的名称核定、章程制定、工商登记等发起设立程序需要企业法律工作的协助与保障;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包括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招投标管理、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债权债务管理、劳资关系管理、诉讼及仲裁等均需要法律工作的支持与监督;企业的分立、兼并、收购重组、注销、清算、解散、终止等也均需要企业法律工作提供全程法律协助。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救济为辅为基本工作原则。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构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它以最小的法律风险、最低的法律成本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己任,争取将法律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企业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同时,也应注意事中的法律风险控制,力争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未能提前预知的法律问题,实现防控结合。在法律风险无法有效避免的险恶情景下,企业应通过法律救济手段通过事后补救力争将企业的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为公司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尽管企业法律工作并非企业经营工作的范畴,但是由于企业法律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范围较广、内容复杂、专业性强,因此,企业法律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在金融、市场营销、财税、国际贸易、物流等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要成为“一专多能”的管理型人才。
二、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功能
现代化企业争相建构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和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正是源于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保驾护航的功能。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一)法律风险防范功能
此为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企业法律工作人员通过为企业领导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就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起草、审核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起草、审查企业的经济合同和有关法律文书,解答各经营及职能部室的法律咨询等,有效防控企业法律风险,促使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避免出现法律纠纷和法律漏洞,争取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法律监督功能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通过事中控制的方式监控企业经济合同履行、知识产权维护、债权债务管理、招投标、招商引资、对外投资等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有效监督、适时控制、积极应对的效果。
(三)法律救济功能
在企业利益受到外部因素干扰而受损时,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以提起民事诉讼或仲裁等司法救济措施及时向司法机关表达诉求,力争以最小的诉讼成本挽回或弥补企业的财产及名誉损失,实现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
(四)宣传教育功能
在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同时,通过参与法律决策、出具法律意见、解答法律疑惑、举办法律讲座等活动,充分实现与企业职工的良性互动,及时有效宣传国家及企业的有关法律政策与知识,增强企业职工的法律意识,使企业职工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妥善处理影响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开展的核心问题
从法律工作实践上看,尽管很多企业已经建构起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机构,但是企业法律工作却始终徘徊在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漠视或没有正确处理好影响企业法律工作的核心问题。开启法律工作的动力之源,就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核心问题。
(一)灵活处理企业生产经营与法律风险防范的矛盾
企业的本质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法律风险防范的本质是以最小的法律风险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二者均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区别是前者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法律风险,后者则追求尽可能低的法律风险。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所在的行业背景及其可接受的法律风险的大小,当企业所面临的企业法律风险较大,有可能会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时,企业法律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法律风险防范的原则,充分阐释决策方案的利得及风险,尽量转向更有利于公司永续发展的备选方案上来;当企业决策方案面临的法律风险很小或者通过合法有效的规避措施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乃至归零时,我们可以选择经济效益最大的方案。同时,企业法律工作人员也应做好法律风险的规避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二)妥善解决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的问题
关系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些年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创新的结果。企业关系竞争力既包括企业外部关系,也包括企业内部关系,突出表现为劳资关系。妥善解决劳资关系事关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事关企业的凝聚力;事关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品牌地位。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的多少与企业法律工作能否有效展开密切相关。因为企业法律工作其中重要的一个板块就是要协助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处理劳资关系,稳定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维护企业社会形象,避免企业遭遇财产及名誉损失。如果一个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势必会侵蚀法律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压缩法律工作人员的工作空间,不利于企业法律工作的有效开展。 妥善解决企业内部劳资矛盾,必须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企业主导的维护职工利益的机制,完善企业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职工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如调解委员会),开辟企业职工的民主监督通道,切实保障企业职工法律赋予的各项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建构和谐的劳资关系,将企业劳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和企业内部,避免激化劳资矛盾,以免给企业的有序经营和社会形象造成损害。
(三)提升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与信任度
一个企业法律工作开展的好坏,很多程度上可以从它的法律工作机构以及法律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以及企业对其重视、信任程度上得到印证。一个企业如果法律工作机构比较健全、法律管理人员层次高、职权重,企业领导层信任、重视法律机构及人员,那么它的法律工作往往开展的比较出色,反之,则法律机构往往形同虚设,法律工作往往无从开展或者进展缓慢。
因此,加强与完善企业法律工作就必须要逐步提升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增强企业管理层对其的重视程度与信任程度,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效监督”的原则,给予其相应的法律决策权与否决权。同时,要保障企业法律机构开展相应法律工作必要的物质保障与精神支持,使其能够卓实有效地开展法律工作,进行法律调研,强化法律培训,充分发挥其为企业经营管理保驾护航的功能。
四、加强与完善企业法律工作的途径与措施
加强与完善企业法律工作,应从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三个层面加以推进,奠定企业法律工作必需的组织基础、精神支持、制度保障。
(一)组织建设
1.加快建立健全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机构与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广泛应用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如美孚石油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均有几百人的企业法律顾问团队。企业法律顾问,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水平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最小的法律风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建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最关键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是建构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机制与工作制度,在企业内部逐步强化企业法律顾问的业务决策权与法律地位,明确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权限、流程、范围,明确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合同管理、规章制度起草与审核、招投标、诉讼、仲裁、普法教育等日常法律工作中的职责、流程、权限等。要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一套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制度健全的法律工作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为公司领导层出谋划策的作用,扎扎实实促进企业依法治企。
2.切实加强企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法律人才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维护市场品牌价值、维护企业社会形象、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法律后盾。
加强与完善企业法律工作就必须重视法律人才的价值与贡献,提升法律人才的地位,加快建立适宜企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强企业法律人才建设,要加强企业法律事务机构的组织建设,为企业法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要加强对优秀法律人才的引进与管理,建立与之贡献与能力相符的工资福利制度与晋升机制,为企业法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奠定相应的物质基础;加强对法律人才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提升法律人才的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加大对法律机构与其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必须的经费支持,奠定企业法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物质与后勤保障。
(二)文化建设
1.必须坚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食粮。文化软实力日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企业法律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已有企业文化的引领与疏导,促使企业职工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各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企业文化应当具有包容性。企业文化应当包涵企业法治文化的内容,反映企业依法办事的核心理念。企业应不断充实企业法律文化的内涵,特别是要增加能够引导企业不断走向法制轨道的法治文化范畴。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创造性与积极性,为丰富文化产品、繁荣企业文化、增强企业软实力,特别是提高企业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管理的法律意识而不懈奋斗。
2.必须坚持促进普法宣传
营造企业法制文化必须在企业内部进行普法宣传,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普法宣传的关键是要提高领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职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企业全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全企业逐步形成信仰法律、崇尚法律、严格办事的良好风尚,把各项工作都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普法宣传的有效举措是通过举办讲座、交流会、座谈会、案例观摩会等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来引领企业全员自觉保持自身行动与企业法制建设高度一致,通过日积月累的逐步推进,使企业全员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消化法治文化、法治理念,自觉端正法治态度,自觉营造法治氛围,进而推动企业法制文化沿着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步伐不断前行。
(三)制度建设
1.扎实推进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企业法律风险与市场风险、金融风险一道被法律界列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风险。企业法律风险存在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轻则使企业遭受财产与声誉损失,重则使企业面临被吊销营业执照、被责令停产停业、破产、解散等不利境地。因此,企业需要深人分析本企业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建立与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与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机制,使合同的背景调查、签约、履行、维权处理整个过程都纳入合同管理,确保合同管理覆盖所有合同风险点。其次,要制定和完善采购管理、债权债务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工商登记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突出预防把关职能,形成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法律纠纷处理机制。要逐步完善诉讼、仲裁、劳动仲裁等司法救济措施的启动条件、程序、职责分工、案件报批、案件总结、案例汇编等常态化工作;要逐步建立劳务纠纷的调解机制,加快建立企业调解委员会。法律纠纷处理要突出强调和解与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尽可能维护企业品牌的声誉与社会形象;在遇到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或对公司的生死存亡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时,要成立专家组,集思广益,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社会披露案件最新进展,及时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避免被不实传言所误导。
2.加强与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建设
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法律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企业法律工作中最为常态化的工作内容。合同管理制度承担了企业绝大多数法律风险的防范任务,是企业法律风险防控队伍的“先遣部队”和“急先锋”。
加强与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就必须加强制定与完善合同背景调查、签订、审查、履行、修改、解除、终止、合同救济各阶段的法律制度;制定与完善合同专用章的使用与保管规定;明确与完善合同报批与审查的流程、职责、时限规定;细化合同的授权管理规定;建立合同档案的归档与管理制度;建立合同法律纠纷的启动程序、人员安排、权责范围、报批程序、专家组制度、案件总结制度等;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建立无纸化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3.建立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行动的总纲领,也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与职工开展工作的总依据。
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要时刻保持同国家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保持一致。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规章制度正是上述国家权威法律文件的具体与细化;
(2)要时刻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战略发展要求,保持规章制度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性、引领性、前瞻性,不能使规章制度滞后于行业或企业发展的要求,不能使规章制度成为企业永续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
(3)要编排科学、体系紧密、结构合理、制度先进、程序合法。制定规章制度要遵循科学的立法规划,要逐步推进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相互之间应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项规章制度之间要和谐、相辅相成,不能相互矛盾;规章制度要体现公司对未来发展战略以及行业领域内先进的制度设计理念;制度的起草、颁布、实施、修订、废止必须依据合法有效的立法程序,要体现制度制定的公平性、民主性、合法性,实现程序正义。
4.建立健全监督与约束机制
企业法律监督和约束机制是企业建构权力制衡机制,有效约束企业管理人员的根本制度保障。企业法律监督和约束机制是企业民主法治的风向标,它强调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僭越规章制度的特权。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涉企业能否大力推行民主、能否切实保障职工权益、能够有效防止经济犯罪。
建立与健全企业监督和约束机制,就是要建构审计、纪检、法律三位一体的防控监督机制,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监督格局。其中,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权责明确、行之有效的法律监控机制尤为重要。法律监督机制具有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的三重防护功能,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