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科技论文 > 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科技论文

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科技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科技论文

  自然灾害时刻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知道它的成因、分布规律、危害以及防御措施等。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科技论文篇一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时刻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知道它的成因、分布规律、危害以及防御措施等。

  一、自然灾害的原因

  例1 央视《新闻1+1》曾播出《干旱:为什么总在云南?》专题报道。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却连续三年遭遇大旱。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该地区近几年来常形成旱灾的原因。

  (2)简述该地旱灾带来的危害。

  解析 (1)旱灾成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自然角度看,云南省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在全球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剧,降水较往年偏少的情况下,易导致水资源总量不够;云南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植被破坏严重,“石漠化”广布,涵养水源能力差。从人为角度看,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调配能力低,抗旱能力差。(2)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今天,时间持续较久的旱灾已基本不会威胁生命安全,但对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故该题应从水资源缺乏对生产生活活动、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展开描述。

  答案 (1)气候异常,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旺盛;喀斯特地貌发育,加之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农业水利设施落后,抗旱能力差。

  (2)农业大面积减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林地大面积受灾,森林火灾频发;河流断流、湖泊干涸、部分野生动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拨 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一般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质、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

  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及地形对大气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滑坡、泥石流多考查小区域,需在解读试题情境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生物灾害多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方面回答。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影响

  例2 2007年8月13日,台风“圣柏”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强度迅速加强,于15日下午加强为超级台风。18日5时40分登陆台湾,19日凌晨2时在福建省沿海登陆。19日20时在江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低压环流一直存在并缓慢向西挺进,相继进入湖南、广西、贵州,并一直影响到云南境内,持续的时间长达7天左右。

  (1)分析此次台风对我国长江流域的影响。

  (2)简述此次台风的特点。

  解析 (1)台风的主要影响是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但是要注意此次台风发生的时间为8月,我国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降水少,此时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期,需水量较大,伏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此时台风带来的暴雨能够缓解旱情。该题作答时切忌丢掉材料而按照印象作答。(2)台风的特点可以由材料的相关描述给出,做题时要抓住关键字。由“超级台风”判断此次台风的强度大;由“由福建登陆向西挺进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判断此次台风影响范围广;由“持续的时间长达7天左右”判断此次台风持续时间长。

  答案 (1)增加长江流域的降水,缓解了旱情。

  (2)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点拨 自然灾害的影响包括有利、不利两个方面。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是主要的,大多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但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由于其有利影响往往是间接的、滞后的,不容易被我们直接观察到,所以常常忽视这一点。

  例如台风:带来大量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沙尘暴: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洪水:洪水能带给两岸肥沃的土壤;寒潮:冻死越冬害虫,净化空气;雪灾:冻死越冬害虫;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水源,缓解春旱,增加土壤墒情;火山喷发:火山灰是天然肥料,带来金刚石、硫磺等大量矿藏,形成独特火山地貌,成为优质旅游资源;地壳活跃的地方:多地热和温泉。

  三、灾害链

  例3 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3年春、夏季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平均值为1971~2000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对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述灾害变化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解析 (1)读图可知2013年春季降水量远比往年平均值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在惯性作用下仍然保持原有的需求量,故易出现旱灾;2013年夏季降水量远比往年平均值多,基础设施的防洪标准是以往年平均值为基础设置的,故易出现洪涝灾害;从而形成春旱夏涝的现象。(2)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茂盛,在干旱灾害严重期间易因天气干燥引发山林火灾;山地丘陵地区坡度大,在暴雨冲刷下易引发水土流失;在植被不良、松散碎屑物质多的山地丘陵地区易诱发泥石流;在地质结构不稳定的山地丘陵地区易诱发滑坡。

  答案 (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出现春旱夏涝的现象。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点拨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就称为灾害的连发性或灾害链。例如,太阳活动高峰年,因磁暴或其他因素,心脏病人死亡数量多、地震次数也相对多、气候有时也有重大波动。

  常见自然灾害的灾害链归纳如下:

  干旱――森林火灾、蝗灾

  洪涝――滑坡、泥石流、流行疾病

  热带气旋――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灾害

  地震――水灾、火灾、海啸、滑坡、崩塌、瘟疫蔓延   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坝形成洪水

  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

  生物灾害――疾病传播、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南部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喷发,激起的火山灰冲到3000米的高空,能见度降到500米左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二 东亚局部区域图。

  请评价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0%。2012年初,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强盛,北海道地区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4米多。

  材料二 日本北海道冬季降雪量分布示意图。

  当地暴雪在春季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

  3. 2013年4~5月,印度境内遭遇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40℃左右,局部地区接近45℃。因热浪而死亡的总人数达531人。

  据下图分析4~5月印度易发热浪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热浪的措施。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1年5月1日20时30分左右,重庆市武隆县县城江北西段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一幢8层居民楼房垮塌。造成79死亡,数人受伤。

  材料二 2011年1月,一系列的骤发洪水和泥石流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塞拉纳山地区爆发,建筑、道路等被破坏。近14,000人无家可归,759人死亡,400人失踪,这是巴西史无前例最恶劣的一次自然灾难。

  材料三 香港1100多平方公里面积,山地占60%,大量民居、道路依山而建。与内地许多地方一样,香港每年都会发生山体滑坡,曾经发生过一天死亡138人的大灾难,这一天被称为香港山体滑坡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1)简述滑坡给三地带来的危害。

  (2)三地滑坡都发生在城区,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滑坡的?

  1. 害:①熔岩会摧毁田园、建筑等;②危害人类生命安全;③火山灰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④诱发地震。

  利:①会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②形成可开发的旅游资源;③火山灰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及化工原料。

  2. 积雪融水汇入河流,形成洪涝灾害;在山区诱发滑坡、泥石流。

  3. 原因:4~5月该地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雨季未到,多晴日,气温高。在经常受热浪袭击的地区,在热浪袭击之前,要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等的供应准备,在热浪袭击时,保证清凉饮料供应,改善休息、医疗条件,及时抢救中暑病人。

  4. (1)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

  (2)认为开挖坡脚,使山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山体上部建房堆载,加大重力;爆破,砍伐植被等使岩体松散破碎。

  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科技论文篇二

  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维护

  【摘要】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的维护进行了系统化的划分。利用车载台、MiWAVE基站以及MiWAVE终端系统的之间的连接有效保证的数据通信的畅通,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关键字】 通信技术 自然灾害 应急通信 终端系统

  一、引言

  原有通信应急系统在自然灾害防御上存有一定的弊端因素,首先整体布局规划简单,没有进行通信二级预防。其次便是在数据信息保存措施上,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而现有通信维护布局解决了原有的弊端措施,笔者也在此进行了详解,能够对数据通信的维护保障提供有效的见解。

  二、MiWAVE应急通信系统结构划分

  2.1 MiWAVE基站

  MiWAVE基站在设定专属协议时,遵循TCP/IP通信传输协议类型。基站划分了3个扇区,每个扇区覆盖的区域角度为120°区域结构的分布是按照传输通信网的结构层面进行设定,共分为6个层面结构,分别为:BPS区、BSC区、位置区、MSC区、PLMN区以及业务区,其次MiWAVE基站根据当地用户群数量进行分布,主要是防止应急性自然灾害对通信系统的破坏。区群在设定基站数量上起到决定性作用,满足关系表达式:N=a?+ab+b?,在公式中a、b分别代表两个区群相邻间的小区数量,且a、b不能为小数。假设再划分区群数量时,a取值7.8,b取值3.2,通常情况下a的取值便设定在8,b设定在3,最后得出区群的数量值为97。

  2.2 MiWAVE终端

  MiWAVE终端设备包括:应急车载台、数据信息处理终端、网络信号查询终端。其中应急车载台主要是为了保证在紧急情况下,通讯信号的接通,车载台连接的是卫星通信传输系统,在连接过程中,完成的是全双工数据信息传递的模式。在重大灾区车载台将信源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电磁波将传输的数据信息连接至卫星通信系统的接入端,在有线传输终端中,应急终端数据信息的传输依靠的是IDU与RFU,两者之间通过射频电缆和耦合器的复接,将数据信息传输至终端系统进行处理,应急通信系统划分了2个层面的传输信道,信道在复用方式结合了TDMA与FDMA的传输复用技术,TDMA是采用时隙作为数据信息传输的媒介,FDMA是采用频率作为数据信息传输的媒介。两者在数据信息传输上进行复用,通信系统共有24个传输信道,其中12个传输语音信息,12个传输数据信息。在MiWAVE复用技术上采用空闲信道互换技术,在传输语音比特流623kbps时,会占用一条语音信道,但在应急情况下,可能无法连接至终端数据处理系统。这样便会把空闲的数据信道进行连接,提高原有数据业务效率。如图1所示为帧、时隙的突发脉冲序列,在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应急数据信息的保护期。

  MiWAVE、MiMAX与Mi―Fi在多址技术上有一定的划分,其中MiWAVE利用的是OFDM技术,选用时分双工方式,在数据传输时移动性的速率大于120km/h,安全性能高,视频业务采用的是双向高清模式,占有的是数据业务信道不影响语音信道通话的质量,QoS具有较高的级别性能上,最后便是在频率重复率上这种技术支持同频组网模块;MiMAX利用的是OFDM技术,选用时分双工方式,在数据传输时移动性的速率大于100km/h,安全性能一般,视频业务采用的是双向标清模式,占有的是数据业务信道不影响语音信道通话的质量,QoS具有较高的级别性能上,最后便是在频率重复率上这种技术同样支持同频组网模块;Mi―Fi利用的是CSMA技术,选用时分双工方式,在数据传输时移动性的速率大于80km/h,安全性能低,视频业务采用的是双向标清模式,占有的是数据业务信道不影响语音信道通话的质量,QoS的级别性能较低,最后便是在频率重复率上这种技术支持异频组网模块。

  三、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维护及应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重大地震自然灾害,使其通信中断,在经过数日的抢修之后,网络应急通信系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在应急通信系统网络维护上保证了数据信息的畅通,系统维护的关键在于车载台、MiWAVE基站以及MiWAVE终端。车载台起到关键性的保障作用,车载台内装有无线数据连接器,在发生应急措施情况下,车载台内的无线数据连接器,便会自动搜寻附近的信号基站,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便会发射无线电磁波来连接远端卫星跳频装置,转换至专用的应急信道。数据信息的连接率保证在85以上,表1显示了MiWAVE车载台在应急情况下,数据信息连接率。

  表1 车载数据信息连接表

  数据传输次数 200 140 160 300

  数据接通次数 186 85 102 268

  MiWAVE应急基站的维护,在发生重大地震自然灾害时,会导致基站线路的终端。根据基站内线路的连接部分进行复接,原有基站在线路连接程序上进行100对通信线缆的捆绑,包括接线子的扣接以及光纤后期的熔接。线缆的颜色为白红黑黄紫、蓝橘绿棕灰的排布顺序,这样在检查通信线缆时,便会有确定的参照依据。其次是MiWAVE终端应急系统的维护,包括数据库信息的备份以及预警信息的上传,在突发应急情况下,终端服务器便有可能丢失数据信息,终端服务器便会每间隔一定时间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保存。

  四、结语

  通过对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维护的分析研究,使得对应急通信系统的维护有了重新的了解,通信系统的维护能够有效保证数据信息与语音信息的顺利连接。

  参 考 文 献

  [1]王文博,郑侃.宽带无线通信OFDM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3(25):17―20.

  [2]温斌,林波,江连山.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2(41):71―73.

  看了“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1.初中地理自然灾害科技论文

2.常见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知识

3.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特点

4.物联网在自然灾害防御上的应用论文

5.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教育

22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