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科技论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3000字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科技的不断进步,是开启人们生活简便的钥匙。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000字3000字大学生科技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3000字大学生科技论文篇一:《试论多媒体科技中央控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更多的被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尤其是在教育上,多媒体技术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教育不再局限于黑白的板书和死板的工具,而是有了更为现代化的方式。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中央控制系统在教学中对于多媒体幕布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其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中央控制;单片机设计;应用;现代教育

  多媒体在现今社会的运用愈加广泛,他更强大的作用主要在于他在教育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开发,不仅实现了我们生活的现代化,更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

  一、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是由用户操作界面设备、中央控制设备、通信网络三大部分组成。

  用户操作界面设备主要应用触摸屏技术,分为单向屏和双向屏两种。单向屏只能发出指令,没有信号的反馈,而双向屏则可以接受反馈信号,具有输出功能。

  中央控制系统是指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设备。它多应用于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厅等,用户可以用按钮式控制面板、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中央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投影机、电动屏幕或展示台等设备。

  通信网络是指运用多个计算机网络,传输、交换和终端组成的遍布全球的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流。多媒体的远程教学就是最好的体现,利用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实现远程教学。

  二、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的功能

  1.多媒体显示功能的控制

  多媒体显示功能的控制主要是指多媒体对显示设备的各种功能的控制,如开机关机、对视频图像的切换等,并且能够自动实现关联动作,如关闭系统时,自动将设备关闭,或者通过强电继电器,控制各类电动设备如屏幕的上升、下降等。总之,就是通过多媒体实现对现实功能各部门的控制和其关联动作的实现。

  2.多媒体音视频系统的控制

  多媒体音视频系统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主机后的串口埠,控制VGA/RGBHV矩阵和A/V矩阵,并可以根据设备自动选择输出信号。也通过主机后的红外控制埠和红外发射棒,控制DVD、录像机、数字发言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的所有动作,而且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自动切换;通过音量控制器,操作调音台和功放;通过串口埠控制数字硬盘录像机,实现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操作。

  3.多媒体对其他环境外围设备系统的控制

  外围设备包括开关,灯的亮度等。中央控制对外围设备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强电继电器控制等的开关,调节灯的亮度。还有在不同的场合下,实现多种灯光模式,满足情境的需要。

  三、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来实现其强大的功能。不论是在教育上,还是家庭生活中,亦或是军事管理中,基于单片机的中央控制系统都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在多媒体教育之中,其功能之强大和普及之广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主要分析的就是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中央控制系统在教学中对于多媒体幕布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作用。

  1.单片机的涵义

  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又被称为单片微控制器,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最小系统的计算机,只是缺少了外围设备。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它的开发与应用,为学习、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单片机最初的产生是为了通过将大量的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但是同时又对体积大小严格要求的控制设备中。

  2.单片机的分类

  根据字长的分类是最为清晰的,也是最为精确的分类。根据字长,可以分为4-BIT单片机,8-BIT单片机,16-BIT单片机和32-BIT单片机。

  其中4位单片机的控制功能较弱,CPU一次只能处理四位二进制数,这类单片机常常被用于计算机和各种形态的智能单元以及作为家用电器的控制器。

  8位单片机的控制功能较强,品种最为齐全。它拥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寻址范围,接口和其他方面都有所增加,并集成有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这类单片机常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它包括了51系列单片机,PIC系列单片机,AVR系列单片机。

  16位单片机的发展时间较短,是在20世纪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这类单片机的CPU是16位的,运算速度普遍较高,有的寻址能力甚至高达1MB,并且支持高级语言。典型的16位的单片机主要有MCS-96/98系列,M68HC16系列和最为突出的MSP430系列等等。

  32位单片机是目前单片机中的顶级产品,它具有极高的集成度和运算速度。内部采用新颖的RISC结构,CPU可与其他微控制器兼容,主频频率可达33MHz以上,并且运算速度可以动态变化,具有性能强大的中断控制系统,定时系统等。因为32位单片机的最高技能和最高水平,这类单片机主要被用于汽车、航天航空等精密仪器设备。代表产品有MCS-80960系列,M68300系列,Super H系列等。

  3.基于AT89S52单片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1)关于AT89S52单片机

  AT89S52单片机属于8位单片机中的51系列,是ATMEL公司所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微控制器。它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32个可编程I/O口线,8个中断向量源,三个16位定时器,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

  (2)AT89S52单片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AT89S52单片机在现今的生活中中非常常见,包括它对于广告灯电路的控制,对于水温系统的控制,对于远程监控系统的控制等等。   在这片文章中,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基于AT89S52单片机对于多媒体教学中幕布的控制。

  在整个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中,是以AT89S52为核心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系统硬件由红外读码器和输出电路、8路音视频输入2路音视频输出控制电路、环境控制电路、VGA切换电路、串行通信电路等组成。

  中央控制电路系统是人机交互在PC机上完成,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PC机进行双向通信,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控制每个系统工作。在每一台多媒体设备使用之前,中央控制系统都要对该设备的红外编码进行学习,学习时先由PC机发出通信请求,要求单片机读入设备的各个功能的红外遥控信号,解码后自动存入扩展内存A28F010中,作为功能控制作用。音频信号由单片机、锁存器74HC573AP、6片多路模拟开关4051等组成的通道选择电路进行控制。音频信号输出给学生机和教师预监机,而视频信号则通过投影仪显示在投影屏幕上,或由VGA切换给学生显示器。八路音视频输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增、减组合。TO和TI作为I/O口使用,通过两个锁存器74HC573用于环境设置效果控制。

  而多媒体投影幕布控制器的结构简单的来说,就是由计算机、遥控器、手动按钮、AT89S52单片机控制器几部分构成。

  整个控制系统在打开计算机时,通过计算机的RS232接口发送投影机和幕布的控制命令给单片机,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闭合,从而达到自动控制幕布升降的效果。在整个系统中,添加了遥控器和手动按钮的外围设备,便能够通过遥控器和手动按钮来实现幕布的升降效果。

  (3)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的中央控制系统对于幕布等教学设备的设计,使得教学不再局限于过去的黑白形式,不再只是教师的一张口和一支粉笔,音视频系统的使用,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不仅如此,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它的知识容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大脑,而是可以依靠高容量、高效率的多媒体。而且,智能的多媒体系统可以将传统的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知识更直观更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更容易突破重点难点。

  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它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加以改革。例如它会增加教师的惰性,一个课件用几年,不知道更换,这样,还会影响学生对于当下新知识的掌握。例如它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学生对于课本的忽视,有时候一学期下来,书本还是如新的一般。

  这些,都是需要加以改革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在日后科技日趋发展更新的情况下,这些不足都可以得到弥补。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会愈发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苏东伟,杨智针.基于单片机的多媒体教学幕布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1.

  [2]杨小玲,蔡萍.基于单片机的多媒体设备中央控制系统[J].测控技术,2003.

  [3]余永权编.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0.

  3000字大学生科技论文篇二:《反思运用多媒体科技》

  【摘 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它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及场景和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吸引着学生,优点不言而论,然而,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也出现许多和教学违背的不和谐现象,值得反思。

  【关键词】多媒体;反思

  有人说:“没有媒体参与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其实,我觉得没有媒体的介入也谈不上教学。从最初的简单的媒体教材,粉笔,直到录音机,投影仪,又到当今的多媒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英语的教学由过去单一枯燥渐而成为互动生发的过程,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在中小学的日益普及,多媒体在日常教学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知道,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这就需要有多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而多媒体教育技术恰恰给学生提供了多种资源“学”的平台。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一)学习兴趣再激发,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兴趣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尤其是初中生好动,自控利差,好奇,传统的一张口,一本书,一支粉笔易让他们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多媒体改变了这些,它可以以生动的图片,录音,动画,语言文字营造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生动的语言情景环境中学习,从而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例如,我在教学环境污染时,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污染,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进而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一直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习兴趣和情绪,从“要我学”转到了“我要学”。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强化学生记忆。

  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生活情景,他们很难想像一些抽象的东西,就如上面所说,没有生动的视觉和听觉实例,了解不到真正的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通过多媒体的展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耳,心,脑等多种器官积极参与思维,参与记忆,提高记忆的持续性。有人研究表明,若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获得知识,约能记忆65%的内容,远远大于单一听觉(约为15%)和单一视觉(约为25%)记忆的内容。媒体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学生感觉知识不再是孤零零的记忆,而是能在生活中运用的东西,记忆也轻松了许多。

  (三)语言材料容量大,教学覆盖面积广。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说,讲,写时,由于受条件限制,内容很有限,学生有时不能全面地理解和巩固,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而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在课前将内容制成媒体课件,就可节省大量时间讲解,同时在单位时间里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比如在初一单元“购物”教学时,我将商店购物课件设计为“服装购物,水果蔬菜购物,学习用具购物”等几个不同场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演练习,展现他们课堂所得,形象生动直观,学生积极踊跃。一节课后,几乎所有学生都能熟练运用“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are they?”等购物句型。有的学生还进行了拓展练习。多练,才能将“生”变为“熟”,最后才可由“熟”到“巧”。才能灵活掌握所学。

  (四)内容拓展空间大,自主学习机会多。

  英语学习不仅是掌握几个单词,几个句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解文化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时文和当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加大自主学习机会也是多媒体的一个主要优势。如将今年各地的自然灾害,伦敦奥运会以及“神九升空“等有关自然,体育,科技等文章及图片,视频通过整理均可在相应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一方面增强语言文字感知,另一方面也引起学生对社会,自然,人文等关注和思考,简捷便行,使学习达到最优化。

  二、反思多媒体运用中的不和谐现象。

  (一)认识误区。

  许多教师,甚至是校领导把多媒体看成了优质课堂。认为有多媒体的课堂就是好课堂,认为学生就会学的好。甚而有一时期在课堂教学大赛时强调必须用多媒体授课,没有多媒体不得参赛。全然忘记了多媒体仅仅是教学工具,不等同与教学课堂,我们不能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任何课堂工具的使用,都应取决于教学的需求,传统教学也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不能厚此而薄彼。

  (二)过度或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作为一种介质工具使用,使用恰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课堂上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整篇文章的脉络,把课堂上所有内容都用课件显示,甚至简单的课前值日汇报都辅之以媒体形式,造成学生视觉感知僵化。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始终是材料的提供和设计者。有的教师将课件搬来即用,根本不注意是否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时甚至是粗制滥造的课件。曾有一位教师用多媒体讲授“When were you born? ”一课时,媒体上居然出现2月30日和31日,这些常识问题都不校对,结果还硬用这两个日期让学生练习对话,简直有误导或误人子弟之嫌。

  还有教师平时不注重多媒体使用,或者根本不会用多媒体教学,掌握不了呈现度,信息繁多杂乱,没有信息筛选,在教学信息传递中,干扰性较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小,走马观花。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学生抓不住课堂的重难点,虽貌似大容量课堂,实质却是无效的课堂。

  (三)课堂缺乏真正的亲和力。

  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授课时,为了追求课堂容量,一味加大训练密度,呈现了大量的练习题。虽然学生活动空间增大了,但机械训练成分也增大了,教师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课堂缺乏必要的亲和力。有的只是教师和媒体,媒体和学生的过程。实际上是把过去的“人为填鸭式”变成为现在的“机器填鸭式”。不注重思维训练,不注重认知刺激,从而不能有效激活课堂生机与活力。

  在实例中学习,在场景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这是现代多媒体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但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其它许多如教学挂图,录音机,简笔画等具有特色功能的教学。我们应学会恰当地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在适当的时机,适度地让多媒体与常规媒体手段有机结合,发挥其最佳效益,那么,我们的英语教育也很快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谢幼如著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 孙宽宁 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思考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4)

  3000字大学生科技论文篇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并针对制约因素探讨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人数大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要适应社会需要,就必须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并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运用新的思维方法,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发明和创新。通过与国外大学生的专利申请量比较发现:中国大学生的专利申请仅占全国专利申请的0.05%,而在美国,大学生的专利申请占全国专利申请的23%左右。两个数据的巨大反差,也在警示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传统的教学观念制约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观念应用统一的方法培养学生,只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但是只有知识积累并不能转化成创新能力,重要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尽快的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2、师资队伍及课程体系的建设跟不上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

  2.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且大多表现为“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创造性教学法很少真正使用,致使学生过分关注老师讲授和考试的内容而缺乏独立思考。这些妨碍并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发展,使其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教育和个性发展。教学手段依旧落后,现代教学课堂中很多仍然是“教材加黑板加粉笔”式的传统教学。

  2.2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未及时调整 ,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已远远落后于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的教学内容陈旧,一些专业课所涉及最新的前沿科学的成就更是远远不够。这使得学生在起步上就不能够与国际接轨,更别谈在学习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2.3学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现在已经开展了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其中“挑战杯 ”是目前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活动。但是参加这些活动的只是学校中的少数,尚不普及。究其原因,是学校对这些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无论从资金,还是对活动的宣传上,学校还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

  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现代社会筛选人才的标准有所转变,高等学校也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优化的能力结构外,还应有全面的优良素质。学校应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所转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学校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树立以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重过程体验、重创新思维”的教学观。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2.1创新教师的教育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两个转变问题:即教师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组织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结构模式。教师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既要普遍培养,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创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2 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丰富教师教学手段

  教师要掌握教育新观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和掌握创新能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意识地将其引进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大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影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它们为教师提供了更佳的演示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幅教学内容的立体图景。

  2.3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大学生课余创新

  鼓励大学生建立课余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建立应以兴趣为基础,将班级或同系中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织在一起,在一起讨论本专业的前沿问题,从最开始的讨论问题到研究问题,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学习小组在后期的系统研究阶段,应该争取科技创新活动基金的支持。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还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活跃了校园创新氛围。

  3、强化学校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3.1营造大学校园的创新氛围

  随着“挑战杯”竞赛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各学院应积极着手建立科技创新协会,学校以这些协会为依托,不定期的邀请企业家、学者等各界人士来学校举办讲座;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训练,进行选题、查阅资料、立项申请等科技活动;学校开设创新培训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奠定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

  3.2加大科技创新活动基金的支持力度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学校应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科技创新基金应该大量开展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学习锻炼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的学术科技活动,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与自主研究训练计划的联动共生,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使其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杨邦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

  [2] 王 辉,程建军.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6(4).

  [3] 刘 刈.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


猜你喜欢:

1.大学生个人成长报告范文

2.大学生励志论文2000字

3.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

4.大学科技论文范文

5.大学科技论文1500字

212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