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育基础硕士论文
计算机教育基础硕士论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应用的快速普及,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育基础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教育基础硕士论文篇一
《 小学教学中计算机教育游戏应用分析 》
摘要:网络游戏满足了小学生对于自由的崇尚,情绪的释放,成功的渴望,并痴迷其中。计算机教育游戏借助了网络游戏对学生强大的吸引力,在平衡了游戏和教育作用利弊的之后被采纳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教育游戏特点及其对小学生发展起到的作用和优势的分析,讨论计算机教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合理选择教育游戏。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教学;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
一、什么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包括明确指向教育应用的电子游戏以及附带着教育价值的某些健康的电子游戏或者具有其他“游戏”功能的其他辅助软件等。教育游戏是一种针对特定教育目的而开发的游戏,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教育游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游戏,并非单纯的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或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而是利用网络游戏中的图画、视音频效果以及游戏中所涉及的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各种心理策略,将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研究与网络游戏的设计开发结合起来,从而使游戏与教育碰撞出火花。
二、计算机教育游戏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优点
(一)计算机教育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溜号,抓住学生的眼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约束学生。我们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使用计算机教育游戏,公平的选取几个同学到多媒体前实地的操控,然后老师说以后谁更注意听讲我就会让其到讲台上试玩游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聚精会神的去听讲,不仅学习了知识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计算机教育游戏有效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但理论虽然如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在计算教育游戏的帮助下小学生通过探索性学习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能够自由决定学习的游戏类型、内容、场景、难度、时间长短,并且可以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之后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计算机教育游戏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传统教学过程教师主要通过“讲授-传递”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且教学内容多为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体系,其目的为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在这过程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学习。计算机教育游戏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计算机游戏中,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画面中,使知识传授更加直观,让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四)计算机教育游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传统学校教学是将书本的知识或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以讲授或演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所接触到的课程无非教材或者传统的教学资料。计算机教育游戏与网络结合能够收纳更多时代的前沿文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学生可通过它快速且自主地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文化,涉猎多领域知识体会大千世界的多元化文化。
三、计算机教育游戏的选择
(一)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小学时代是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时候,许多人生观或者性格都会在这个时期形成,正确引导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我们必须要掌握每个孩子的性格类型和身心发展状态。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习惯的学习方式,因材施教选择适合每个学生自己的计算机教育游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二)考虑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能接受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学习。在计算机教学游戏的选择方面我们也应充分考虑这一点。计算机教育游戏中应包含所有年龄段和学段学生学习的相应内容,并按照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序的学习。
(三)顺应小学生的自我要求
之所以要将计算机教育游戏纳入到学校教学活动中,是因为其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愿意将时间放在学习上。但每个学生的爱好和选择不同,在各种游戏的面前学生都有自己所钟爱的一款。为了有益于学生学习,学校和家长要在学生喜爱这款计算机教育游戏的前提下对学生知识进行传递,不能强制性灌输。为了辅助新的知识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计算机教育游戏需要快速更新,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计算机教育游戏涉及各个教育研究领域,使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有机结合,有助于合理进行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程君青,朱晓菊.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7,(07).
[2]恽如伟,李艺.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05).
[3]陶侃.电脑游戏中的“学习性因素”的价值及对网络教育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09).
[4]尚俊杰,庄绍勇.游戏的教育应用价值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01).
计算机教育基础硕士论文篇二
《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教育培养思考 》
摘要:随着计算机日益广泛而深刻的运用,计算思维成为计算机教育中的热门话题,形成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教育。以计算思维为导向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其目的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学生学会计算机的目的在于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大学阶段各相关专业培养对计算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不同专业之间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直接需求和依赖程度又存在较大差异,大学计算机教育应与各类专业的培养“无缝连接”。
关键字:计算思维;计算机教育;专业培养
1引言
大学阶段各相关专业培养对计算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不同专业之间对计算机教育的直接需求和依赖程度又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考虑到在计算机教育不断普及的今天,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也在不断地变化,由于地区以及个人的差异,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促进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开展,需要进一步开展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随着计算机日益广泛而深刻的运用,计算机早已经深入到干家万户,同时计算这个原本专门的数学概念正在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泛化到了人类的整个知识领域,并上升为一种极为普适的科学概念,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种新视角、新观念和新方法。可以说我们处在计算无处不在的计算新时代,什么都要“计算”,在理论研究、试验科学之外,计算科学正在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第三维”。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rU{CommunicationsoftheACM}}杂志上给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Thinking)。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每一个人,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家,都应热心于它的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科学不是计算机编程。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去思维意味着远远不止能为计算机编程,它要求能够在抽象的多个层次上思维。
2现状分析
大学的计算机对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影响最大,在计算机教育不断普及的今天,学生入学时f’J~-I‘算机水平也在不断地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摆脱“零起点”,但由于地区以及个人的差异,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家已经普遍认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提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水平上,而不使用基于计算思维能力的计算机水平的提高。针对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及不同专业之问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直接需求和依赖程度又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们已经在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基本实现了类分层次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使人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发挥其基础作用,就要很好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我们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类分层次教学。但同时应以“计算思维”为核心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这样才能适应专业培养的需要。计算思维是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应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出发,对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将思维训练融入教学的各环节中,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潜能。
3与专业培养相适应的计算思维教学
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但决非试图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地思考。计算思维是建立在计算过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的,不管这些过程是由人还是由机器执行的。计算方法利模型使我们可以去处理那些原本无法由任何个人独自完成的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许多人将计算机科学等同于计算机编程,计算思维可以给我们打开宽阔的视野,学生可以j修计算机科学,接着从事医学、法律、商业、政治,以及任何类型的科学和工程,甚至艺术工作。计算具有复杂性,当求解一个特定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解决这个问题有多困难?怎样才是最佳的解决之道?需要我们运用计算思维的观点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考虑机器的指令系统、它的资源约束和它的操作环境。而为了有效地求解,需要进一步问:一个近似解是否就足够了,以及允许的误差。计算思维就是把一个看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述成一个我们知道怎样解的问题,如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的方法。计算思维采用了抽象和分解来处理浩大复杂的任务或者设计巨大复杂的系统。通过进行分离,选择合适方式去陈述,或者是选择合适的方式对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使其易于处理。它是利用不变量简明扼要且表述性地刻画系统的行为。计算思维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它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学习和调度。计算思维是利用海量的数据来加快计算,它就是在时问和空问之间,存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之间的权衡。计算不但已经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生命、思维和社会的一种普遍方法,而且正在试图成为‘种伞新的世界观。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因为像所有的科学一样,它的形式化解析基础筑于数学之。计算机科学又从本质上源自工程思维,基本计算设备的限制迫使计算机学家必须计算性地思考,不能只是数学性地思考。计算思维构建了计算机教育与专业培养之间的桥梁。
随着人们对计算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但是终端设备却无泫满足这种要求的增长,于是云计算技术出现了Goog]e于2007年正式在IT行业内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并成功地引发了产业界对于云计算的极大关注。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的、ⅡJ伸缩的、被虚拟化的,而且是服务的方式提供。计算能力以服务的方式供消费者使用,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i-j一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进行传输的。云计算技术催牛了计算的泛化。云计算将为公司节省大量蚍勾置硬件设备所需的资金。云计算时代,计算已经成为一种公共服务,我们无需购置昂贵的巨型计算机。而且,通过向计算供应商租用计算,也省却了维护费用。节省下来的巨大开支及人力可使公司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此外,云计算特别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当公司业务量激增时,公司只需租用更多I,I勺计算即可,当业务因某种危机而出现萎缩时,公司只要少租用一一些计算,即可使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而随着数据量的不断扩展,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人数据(bigdata)是指数据海量(包捅数据量大、产生速度快)、计算复杂(包括类型复杂、处理复杂)的数据集合,所涉及的资料量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问内进行有效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大数据的出现,意味着处理规模更大,要处理的数据更为集中,用户的数据被保存得更加完备更加集中,使得用户隐私暴露的风险更大。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技术出现了,大数据技术正成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强推。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干的电脑分配工作。
随着计算的泛化,计算思维成为使用计算机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机教育已经由粗放式、经验式教学向精细化、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转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既有各专业基本都要涉及到的通识教育内容,也有与专业联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因此,计算机教育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内容等方面应进行分类的教学模式。随着信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非零起点。为此,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类别和不同起点的新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其内容的广度、深度都可以有所的区别,计算机教育的重点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思维应该成为学生的技能组合。普在计算是己变为今日之现实的昨日之梦,而对于计算机教育来说,计算思维培养在于今日,结果在于明日之现实。
计算机教育基础硕士论文篇三
《 中职计算机教育就业研究 》
[摘要]关于计算机人才的就业趋势,在一系列调研结果里显示,目前中职培养的大量人员都工作在一线,主要是在做计算机技术支持、录入、文秘等工作。尽管从大数据看,中职现在的就业率是90%,但是今后更要注意就业质量,为学生提供换岗和提升的机会,而不是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当成简单的劳动力来使用。所以,我们在抓就业率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学校里掌握知识的程度,怎么帮助他们自信就业。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
从所处的教育环境来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经历了由模仿大学强调专业理论教学,到强调计算机专业操作技能教学的发展阶段,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没有突出职教特点。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体系使得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依然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学习文化基础课又占用了大量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与此同时,学生文化基础通过中职阶段学习并没获得多大提高,文化基础、专业技能难以兼顾,这也造成中职计算机教学备感困惑。
第二,专业课程开发力度不够,课程更新缓慢。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平台。细分专业课程,不断推出以计算机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方面工作没能有效开展,陈旧课程大量存在,未能像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那样不断推出新课程。这大大地制约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革新,使毕业生普遍感到学校学的在工作中用不到。
第三,教学模式及方法单调沉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教师没有认真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不同,没有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有的教师备课、制作课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久而久之,教师埋怨学生素质不高、基础差,学生埋怨教师水平不高。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第四,教师专业素质不能适应计算机专业教学新形势。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更新知识倍感吃力。中职学校普遍对教师专业培训重视不够,教师缺乏或没有机会和外界同行交流,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少教师教学靠吃专业老本。第五,硬件建设滞后,教学设施不完善。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各个学校为此也都建设了计算机机房。有些学校认为,既然有机房,就可以开设计算机专业,于是不少学校计算机专业仓促上马,不分析现有的硬件条件能否满足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否顺利看展计算机专业教学,以致出现不少问题。仅有普通计算机操作机房,是不能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的,还必须有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机房、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机房、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机房、电子技术实训机房、多媒体技术实训机房等。没有完善的硬件条件和基础设施,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对计算机专业教学带来许多困难。第六,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教学。
对课堂教学,各个学校都有一套监督检查和保障机制,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上机实习、操作实训等实践环节教学,存在许多不规范。比如,没有专业实训教师,没有配套实训教材,实训课程或题目选择不合理、针对性不强,没有实训计划和考核办法,没有综合训练等。计算机专业课程大都实践性很强,不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际演练,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掌握,创新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定义为:“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说明职业教育强调的是给学生谋生的能力是首要地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
针对现今存在问题,综合分析,多管齐下,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第一,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第二,以能力为本位,努力满足岗位实际需求。第三,实行产教结合,推行订单培养模式等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第四,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安排文化课。第五,通过课程开发,建立职教课程体系改进和更新的机制,使课程开发成为职教发展的发动机。第六,以学生为主体,尽快提升职业能力。第七,建立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第八,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工人的需求量加大,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都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把握住这次发展机遇是摆在每个职教人面前的一件大事,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学校在教学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中职校应该是为企业培养大量合格的一线技术工人的基地。对于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和技能训练模式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进行项目教学体系建设,从而实现中职学校“招得进、教得好、留得住、用得上”良性运行模式。其中关键就是“教得好”,因为只有“教得好”,其他目标才能实现,所以教学与技能训练模式直接影响到学校能否进入良性循环模式的关键。采取项目教学模式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新模式、新思路,是目前中职教育走出困境的一条新尝试。
有关计算机教育基础硕士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