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技术论文 > 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发表

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发表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发表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重点行业。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发表,希望你们喜欢。

  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发表篇一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摘要:本文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专业建设基础及目标、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设想、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专业建设的过程和经验,对高职院校的新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电气;专业建设;课程;教学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重点行业。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使我国楼宇智能化技术迅速普及,智能建筑不断涌现,为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建筑电气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工作特点鲜明、技术内涵丰富的新行业,同时,也就促进了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发展前景

  笔者通过对广东、黑龙江、辽宁、浙江、四川等省市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及物业公司等78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建筑电气类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用人比例为1:6: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毕业生仍是建筑电气行业的需求主流。被调查单位认为高职高专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符合他们的要求,因而更倾向于使用高职高专类人才。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共有71所,目前只有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开设了本专业,年招生人数仅三百多人。即使纵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这个专业也是非常稀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开设此专业将极大的有利于推动广东乃至全国的现代化智能型建筑的发展。

  二、专业建设目标

  1. 专业建设基础。

  紧密依托建筑设备专业群中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广东省省级示范专业)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在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源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保障本专业的教育要求。

  2. 专业建设目标。

  依托建筑行业,形成突出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成一个集教学、培训、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一体的技术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建立一支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通过三年的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院级示范专业。

  3.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建筑电气施工、设计、管理第一线,从事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照明系统及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施工、设计、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备建筑电气系统施工能力;建筑电气设计能力、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电气系统调试与运行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岗位、建筑电气设计岗位;拓展就业岗位是建筑电气系统调试运行、建筑电气造价、建筑电气设备销售、物业管理维护、楼宇智能化设施安装等岗位。

  三、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设想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注意与本专业所在专业群相关专业核心就业岗位的交叉平行关系,并兼顾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本专业始终将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放在首位,定期进行人才需求、产业发展以及学生就业情况的调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需求、主动适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根据调研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和内容,主动适应产业的发展。

  通过企业调研,最主要的是为以后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取得了一些建设思路和专业建设设想。

  (1)从用人单位方面的需求来看,在校期间要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打好基本功。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尤其要加强设计能力。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或者学生掌握了什么样的技术,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生的责任心、可塑性。尤其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2)专业定位一定要依托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不能只定位于施工管理岗位,还应看到行业对建筑电气专业设计人才有很大需求,同时要注意与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在定位上的区别。

  (3)从专业建设方面来看,通过企业调研,课程设置上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不断改进。通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水平。

  (4)通过企业调研明确企业用人要求,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着力点,不断调整专业教学内容,以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效果。

  (5)课程改革要有自己的思路和特点,不能照搬别人或者单纯去学习某一种模式,传统的但是很好的教学和培养模式甚至可以保留。如:建筑电气专业可以适当保留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6)健全制度,促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下企业锻炼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条件下,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咨询,这样不但可以为社会服务,也大大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7)积极贯彻素质教育,重视职业指导与学风建设。通过深化常规管理、狠抓考试纪律等途径深化班风、考风、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和建议

  1. 师资队伍方面。

  高职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的教学改革,主体是学生,关键在教师。当前绝大部分教师学历高、专业精,从学校到学校,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少。教师参加科研和生产工作的机会很少。为此需要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全面的工程素养:通过校内校外导师指导、赴设计施工单位锻炼等措施,解决青年教师特别是课程设计、实训、实践指导教师工程素养提升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引进具有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具有较大行业影响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来完善师资队伍。   另外,尽管专业课教师基本上都是“双师型”,但是“双师”并非意味教师的技能就很强。应该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允许专业课教师到中小企业做兼职锻炼,必要的时候可以脱产,支持教师参加建筑电气执业资格证书专项培训,这样既有利于专业课教师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创造条件。专业课教师应该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 实践教学方面。

  随着本专业和建筑设备专业群招生规模的扩大,客观上造成了个别实训场地、工位的紧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采用课后增加实训课时的方法和添置移动式实训操作板的方式给予有效解决,相信随着专业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以上问题和矛盾会迎刃而解。

  3.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方面。

  鉴于目前校内实践条件及师资队伍有限,目前本专业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尽管顶岗实习有相应的管理机制,但由于顶岗实习学生比较分散,部分学生顶岗的岗位离学校的距离很远,有的甚至在外省,还是给管理和考核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方面还要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一套更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同时,顶岗实习对毕业设计造成极大冲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加强培养的是侧重于施工方面的能力,学生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才能更好地和主要就业岗位中的建筑电气设计岗位相吻合。为此,随着校内实践条件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不断完善,可考虑将“2+1”培养模式改成“2.5+0.5”培养模式,在校内增加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加强设计能力;或者开展学生结合实习完成毕业设计的尝试,如学生结合实习项目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监理方案和细则等作为毕业设计,可能也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研究”(课题编号2012-1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显林,李忠岘.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探析[J].高教研究,2012,(3).

  [2]季建华,钱海燕.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2,(3).

  [3]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D],2005.

  [4]何波,冯增喜,于军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

  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发表篇二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探索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的专业。多年来,由于建筑业的持续高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使得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这种高热度背后不能掩盖本专业内涵建设的缺失。本文以辽宁的实际情况为背景,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谈谈对本专业专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希望对本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专业建设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身是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2010年3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学院现有15个高职专业,以面向城市建设行业的工程类专业为主。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我院首批招生专业,现有高职在校生517人。

  1 专业发展基础

  1.1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2009年6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做大做强建筑业政策,同时提出建筑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到2014年实现万亿元产值,迈入全国前五名。

  随着沈阳、抚顺、铁岭三城同城,辽宁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十二五”时期,建筑业的大发展必将为专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同时,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急需越来越多的专门人才出现,特别是生产一线的懂技术、懂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企业的宠儿。

  1.2 人才需求旺盛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省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135万,较去年同期增长14.1%,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16万人。预计在未来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技术咨询企业、建筑勘察设计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旺盛的社会需求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2.1 专业发展总体目标 坚持围绕辽宁建筑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建筑业需求、工作能力突出、职业态度认真负责、注重科学创新的技能型人才,将专业建设成紧贴行业发展需求、深度校企合作、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省内一流专业。

  2.2 专业建设目标 针对我省建筑业发展的需求,凸显我院“行业依托”的办学特色,以校企联合打造精品专业为指导思想。以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着重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特色教材、实训环境及师资队伍建设,对接建筑行业,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被社会认同的重点专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本专业尽快成为省内同类专业的领头羊。

  3 专业发展规划内容

  3.1 推进校企对接

  3.1.1 建立校企合作体系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形成一套内容完整、制度明确、双方互惠的管理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确定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专业定位的准确性,使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施等更适合企业的需求。

  3.1.2 校企共建 与企业合作,聘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每年开展一定数量的岗位和职业资格培训,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提升专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利用专业和师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技术难题。开展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需求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学生,为校企合作企业优先推荐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探索系统培养

  3.2.1 中高职联合办学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延续与衔接,准确定位、明确重点,建立递进式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形成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改革评价办法,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每年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生座谈,考评方式改革等方式进行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3.2.2 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事的工作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组织性和逻辑性,各个施工过程和工作程序都有着密切联系,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按照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建设主体,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研究,对课程重新编排、整合,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建立共享的教学资源,以此带动其他专业课程改革。

  3.3 强化实践育人

  3.3.1 实践课程设置 合理设置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健立实践环节考评体系,强化课堂教学与工程现场充分融合,满足专业实践能力要求。

  3.3.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保证基地的实训内容与专业教学要求对接,保证学生实训学时要求,确保实训期间学生安全。

  3.3.3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成满足专业群需要,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管理规范、资源共享,有真实岗位训练和现场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实训场地的开放度,使专业师生能够更大程度的使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最大程度的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

  3.4 转变培养方式

  3.4.1 转变教学模式 探索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继续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校企间合作,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按照建筑施工过程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采用分时分段、集中教学模式,建设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增大实践教学比例,建设校内外建筑施工性实训基地,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实践性教学时空障碍。

  3.4.2 转变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信息化一期的成果,将项目教学法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推进。信息化项目是辽宁省教育厅信息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结题。本专业在建筑施工技术信息资源库项目中是牵头部门,通过信息化一期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经验,同时项目中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已经在学生中试用。

  3.5 建设教学团队

  3.5.1 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促进教师实践技能提升,深化校企合作,保证兼职教师水平,并建立专兼职教师考评制度,紧抓青年教师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建立有效机制推进校企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3.5.2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会利用培训、选派和实践等手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考取全国注册资格和行业上岗证,力争在短期内使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水平达到精品专业“双师”标准。

  3.5.3 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从社会上和企业中选聘既有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第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

  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联系与技术合作,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客座教授,建立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并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6 实施第三方评价 制定完备的第三方评价制度与管理办法,形成以行业企业为主的多主体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发展轨迹进行阶段性(五年)持续追踪,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适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看了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发表的人还看

1.建筑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2.关于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3.建筑工程师技术论文

4.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5.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218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