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学教育论文
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科学家,而应是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科学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科学教育论文范文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BL教学模式应用
【摘要】PBL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以解决复杂、真实、有价值且“结构不良”的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主动自学,促进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文对PBL教学模式的特征和实施流程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用
PBL(Project-basedLearning,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且运用之初主要在医学教育领域,而后被拓展到心理学、地理学、建筑学、法学、管理学、数学、工程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逐渐在教师培训和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对“PBL”的译法不一,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课题式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项目教学法”等,本文主要采用较为通用的译法,即“基于项目的学习”。
一、PBL教学模式探析
1.定义项目(Project)
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学习任务,是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观察、研究、表达新知识、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等的学习活动。关于PBL概念的界定,有关学者也众说纷纭。国外学者曾有人将PBL定义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事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探究活动和其他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并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制作最终作品的形式去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也有人将PBL界定为一种“运用复杂、真实的生活项目来促进和提供学习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国内学者刘延申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也叫项目教学法,是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分小组或独立承担一两个小型研究项目,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亲自调研、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最后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相互交流,并训练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综合以上对PBL的定义,笔者认为,PBL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以解决复杂、真实、有价值且“结构不良(ill-structured)”的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主动自学,促进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全新教学模式。为深入理解PBL模式,我们有必要对其特征作进一步的阐述。
2.特征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以教为中心”,致力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获得和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其特征表现为:
(1)以项目为核心,注重多学科交叉。基于项目的学习以一个驱动性的问题,来组织和激发项目主体的参与欲望和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一般项目主题来源于生活实际、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另外,复杂、真实的问题大多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去理解和学习。
(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共同体”。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或信息的“容器”,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学习者。从项目内容的选取到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的使用,再到作品的制作和展示、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学生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评价者。此外,PBL强调学习过程中老师、学生及与项目相关的其他人员的紧密合作,重视“头脑风暴”、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解,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3)以教师为关键,灵活转变角色。PBL是一种对教师学科能力、教学机智能力、指导技能要求较高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参与项目的编写与设计,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以及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理论运用的挑战性问题。同时,要求教师有极大的教学热情和新型教学理念。因此,要达到良好的PBL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此外,PBL模式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平等的合作者,由中心角色转变成为一种统筹全局的幕后角色。
二、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1.设计合适项目,创设学习情境
作为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焦点,连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在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研究项目,创设问题情境,这是PBL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基础。笔者认为项目的选取和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符合学生特点,这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在提供项目之前,不仅要“备课程”“备自己”,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即对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环境、知识结构和“最近发展区”的把握,如果学生过于欠缺相关背景知识的话,看似活跃的小组参与只不过是学生向导师寻求答案、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其次,具有研究价值。项目主题贴近社会现实,包含丰富,可以进行至少长达一周的探索,且包含一系列“不良结构”的、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焦虑,促使其查阅资料、自主研究,获得相关知识、能力和成功性体验。再次,体现融合性,尤其是学科间的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作为五大领域之一的科学领域,项目的设计与选取应能有效渗透和融合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等领域的内容。
2.组建学习小组,协同制定计划
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如果没有人际间的相互作用,知识的意义建构就不可能发生。同时,“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要求组建一个合作的团队来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划分小组的最终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应以项目为中心,把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究,寻找答案,不能随学生的主观意愿划分。其次,注意小组成员的异质性。学生成员在小组中需要充当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问题阅读者、分析者、成果汇报者等。性格外向的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而内向的学生可能会更多地倾听其他成员的讨论。另外,学习者也存在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等学习风格的差异。因此,小组成员的划分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性格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因素,各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学习者的优势,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保质保量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再次,优选组长。通过实践教学发现,每个小组中都会存在“强者”“弱者”或“偷懒”的成员。强者往往过多控制讨论的方向,占据较多的讨论时间;弱者的意见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忽视;偷懒的成员则可能会极少参与问题的讨论,等待问题的解决。因此,组长必须业务过硬、具有大局观、沟通协调能力强,保证各成员在组长的指挥安排下积极投入到项目的讨论、实施、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使小组合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同体”,而不是组长的“包办代替”。小组确定好之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项目学习计划,如项目研究思路、项目时间计划安排和活动计划安排、项目资料的来源(中国知网、图书馆等)、项目的预期结果或作品的形式、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小组成员的分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演示制作、汇报成果等)。总之,各小组要对项目的学习进行总体规划和时间安排,保证项目如期完成。
3.开展活动探究,讨论作品制作
开展活动探究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学生大部分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的学习都是在该阶段完成的。即各小组根据所选项目和成员分工情况,开展组内合作学习,并对必要的对象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首先对活动内容及自身对活动的感想进行记录,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收集信息。在该阶段,教师作为促进者,应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收集信息的技巧,如如何运用观察法或调查法获取有效资料;如何运用中国知网CNKI或万方数据等常用数据库;如何在专著或学术期刊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等,以保证小组每一个成员的有效参与和合作。其次,按一定规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验证或推翻最初的假设,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BL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本阶段的活动探究既包括师生间、生生间的协作学习活动,还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和协作学习活动是同时进行、相互融合的。PBL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制作作品是其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典型特征。学生运用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作品形式不定,小组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呈现所研究的结果,如研究报告、PPT课件、图片、录像、模拟课堂、同课异构等。
4.相互交流成果,进行评价反思
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后,各小组要针对其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交流和展示,分享各自经验和体会。成果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举办报告会、展览会等,增强学生对某一教学任务的理解。参与交流的成员,除了教师和本届学生或院领导外,还可邀请大一、大二的学生,间接影响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评价反思能力,增强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各小组可自行安排2~3个汇报的人数,通过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来表达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或积累的经验等。教师可针对该阶段学生所提出或暴露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分析。在项目最后阶段,教师组织各小组对汇报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由教师、学习者个体和各小组组成。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项目主题的选择、小组的分工、活动时间的安排和活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活动探究过程的表现、作品的制作与成果交流等各方面,真正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有效统一。另外,“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终身性的。反思对教师而言是其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是其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提升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因此,在解决问题完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对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三、PBL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1.教学与教改对象分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法课程之一,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环境的创设,集体性、区域性、数学类等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家庭与社会中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等。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最新理论和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规律,全面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及评价等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认识,并具备科学设计相关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开展有关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教改对象是高师全日制本科大三学生,已学习了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游戏理论与指导”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较高的主动性。该阶段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同度,普遍赞同其趣味性、实用性、前瞻性。但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往往“不知所措”,成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另外,这些“文科出身背景”的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水平普遍较低。中华女子学院在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公布的一项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和3.2%。幼儿教师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科技兴趣不大,参与科技活动较少。也有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存在胆怯感与畏惧感。本科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科学领域不感兴趣,通常选择其他领域的教育主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养(特别是在培养兴趣与意识方面)的早期引导和培养。“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也影响到将来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基于PBL教学模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和教改对象三者的特点与现状分析,为本次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2.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要求、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首先提供适合学生研究的项目,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探究人体、关注自然生态环境、探索自然科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观察、科学实验、科技制作、分类与测量、科学游戏、种植和饲养、早期科学阅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集体性、区域性、数学类、整合性)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然后把这些项目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求其反馈给教师两个自己感兴趣、难度适当的问题。教师则根据反馈信息将学生按项目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8个人、2个学习任务(整合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各小组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探究),小组再进行分工、讨论,选定组长、制定研究计划、共同搜集资料等。在这个环节,组长一定要分配好各自任务,比如搜集资料,可选派一个人去图书馆查阅专著,一个人去下载中国知网的期刊,一个人去查阅相关硕博论文,保证所有成员都能积极投入到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以防出现“偷懒者”等待问题的解决。小组经过2~3周的分析问题之后,各选派2名代表,以PPT或视频、研究报告、模拟课堂等形式对所研究项目作汇报。交流讨论过程中若出现新问题,继续交流讨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建构自己新知识的目的。教师最后评价、总结小组项目探究过程和完成情况,选出优秀小组,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和组评,形成评价报告。总之,PBL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思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理念下“反思性实践”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丁晓蔚,顾红.“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实施模型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66-69.
[2]高至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4-97.
[3]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4]刘延申.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J].教育研究,2001,(10):74-77.
[5]俞颖,李晓,黄丽丽,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12,(2):116-118.
[6]赵海涛,刘继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2):53-57.
[7]王素菊.我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分析综述[J].当代学前教育,2007,(9):6-10.
[8]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3):25-27.
[9]贾洪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儿童科学教育论文范文二: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
一、儿童成长于“工作”
(一)工作是实现纪律的有效途径
儿童之家的孩子们给予参观者的印象多是“小大人”“沉思的法官”,意指儿童在工作的时候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沉浸于各自对工作的积极兴趣中,没有吵闹,没有争抢,整个教室和谐安静。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纪律并非外界强加的,或是迫于教师权威而被动呈现的表面服从,而是孩子们内在的对于秩序的主动的、积极的追求与渴望,是由内而外的真正纪律的体现。
(二)工作中的重复是根据需要进行的
“对孩子而言,发展生命的练习是由重复构成的,而不仅仅是对概念的掌握,当孩子到达重复练习的阶段时他正走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重复对年幼的儿童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蒙台梭利曾举到过一个关于“装沙”的例子,小女孩不顾保姆要求回家的劝告,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把沙子装进木桶,倒出来,然后又装进去,始终乐在其中,兴趣盎然。在此过程中,儿童在遵循“动即快乐”原则的基础上,获得了认知、思维、动作技能方面的发展。类似的重复并非是机械的原地踏步走,而是呈螺旋式上升,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成人应给予儿童重复的机会。
(三)儿童的工作有其特定的节奏
“孩子在第一次从事什么东西的时候总是非常缓慢,在这方面,他们的生活是与我们完全不同。小孩子为了完成什么东西都可以很慢、很有耐心,各式各样的复杂操作对他们来说都是惬意的,比如穿衣服和脱衣服,打扫房间,给自己洗澡,布置餐桌,吃东西等等。”体现出真正的耐心和细致。儿童工作的“慢节奏”要求我们学会等待,适应幼儿的节奏和步伐,放慢脚步,“牵着蜗牛去散步”。
(四)儿童的工作不同于成人的工作
对于儿童而言,工作就是生命,工作就是发展。他们的工作是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本能的引导的,他们始终不停地工作,直至完成自身内在的工作周期。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成人的工作遵循“效益至上”的法则,更多寻求外在的帮助、合作,区别于“儿童工作即生命的展开”的意义。儿童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要尤其注重幼儿自身工作的主体性,注重发挥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予他们操作的机会,为他们的探索和发现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材料。
二、不忘“自然人”的本性
自然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自然进行科学教育既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机内容,又是其有效手段。蒙台梭利通过自己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在借鉴了英、法等国自然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独创性的自然教育主张。蒙台梭利举到心理医生伊塔通过教育让阿维龙野孩成功适应社会文明生活的例子。伊塔逐渐引导阿维龙野孩从自然界走向社会生活并对其进行智力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伊塔并未采取任何强制手段,而是让社会生活像大自然一般以自身魅力逐渐吸引孩子,最终这样的教育取得了成功。“我们必须培养属于生物因而也属于自然界的人去适应社会生活,因为虽然社会生活是人的特殊工作,但它也必须符合人的自然活动的表现。而我们在培养人适应这种社会生活的时候,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在生命初期是自然生物的这一有利因素。”从自然人成长到社会人需要一个过渡和缓和,为此,“我们必须把自然本身纳入到教育工作之中,这好比不要突然强制性地把小孩从妈妈身边夺走并送进学校一样”。儿童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养成都需要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就是让儿童从事农业劳动,引导他们培育动植物,并从中思考自然,理解自然。”蒙台梭利还从英国莱特夫人利用园林学和园艺学对儿童实施教育以及法国巴黎对有缺陷的儿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教育、在学校建立“小教育园地”的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了自己自然教育理论,提出了自然教育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引导我国孩子观察生命现象
通过观察兴趣的逐渐增长,引导孩子萌发出关心生物的热忱以及对母亲及教师爱护的感恩之心。
(二)引导我国孩子们通过自主教育而具有预见力
当孩子们懂得播种的植物的生长要依靠他们细心的浇水,饲养的动物的成长要依靠他们勤勉的喂食,否则,植物就会干枯,动物就会死亡时,他们就会像一个开始感到对生命负有责任的人一样,变得有警惕性、自觉性,从而获得一种自主教育。大自然给与辛勤劳动者的报酬———绚烂的花朵、饱满的果实、小生命的诞生等,也是激发儿童自主教育的因素。
(三)引导孩子们学习具备耐心的美德和有信心的品格
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孩子能够感受到植物从幼芽缓慢生长直至开花结果的整个生命发展的进程,“这使得儿童最终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在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一种智慧,就像农民知道按时耕种那样”。生命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延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滋养,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明白:耐心、细心、责任心、爱心以及对生命成长的自信是优渥的肥料,是生命之花绽放的不可或缺的养料。
(四)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感情
“大自然以其神奇造化之功哺育着这种感情,它付给劳动者慷慨的报酬。谁为他的生命发育付出了劳动,谁就会获得丰硕的果实。”孩子天然赋有热爱生命一切表现形式的特点,他们的心灵会在他们精心照料下的植物发展过程中获得一致性和信任感,同时也可以体会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与转变。蒙台梭利提出,最能培养对大自然感情的是栽培植物。其实,栽培植物也是幼儿园最方便可行的科学教育内容。
(五)儿童沿着人类发展的自然道路前进
“自然教育使得个体发育和人类整体发展协调起来,人类从农业自然状态进入工业状态,当人类发现土地增产的秘密时,他就获得了文明化的报酬,注定要成为文明人的儿童也必须经历这条道路。”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具体微观角度象征着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繁荣过程,儿童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情景性的心理特点,因此,养护动植物的过程就成为了儿童了解人类社会进化历程的生动教材。科学的世界总是奇妙的,大自然赋予这种奇妙以生动的内涵和无限的可探索性,深入发掘“工作”思想和自然教育理论,有助于指导幼儿教师有效地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实践,对其他领域的活动也具有借鉴意义。
三、“工作”与“自然教育”主张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工作”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儿童活动的主体性,“自然教育”思想的关键在于明确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天然优秀教材,将两者结合,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当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给予我们在活动实践层面众多启示:
(一)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重要性的启示
1.让儿童铭记自然人的初衷。自然给予了我们生命,同样也赋予我们生命发展的形式。我们应当引导孩子明白,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自然,在接受教育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之初,我们首先是自然人。
2.让儿童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热爱自然,谨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大自然回报给顺应自然规律的辛勤劳动者以丰厚的馈赠,使他们丰衣足食,给予违背规律破坏逆行的人一无所获的惩罚,甚至拿走他们的生命。
3.教会孩子学会感恩。主要建立在对于生命的认识的基础上,孩子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对呵护自己生命成长的老师的感恩。
4.养成儿童的自主教育模式。就如同“精心照料植物就能收获美丽的花朵”督促幼儿按时为它们浇水、施肥、修剪枝桠一样,儿童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付出才能有收获,勤劳才能有回报”的自主教育。
5.培养儿童耐心、细心、责任心和信心。在动植物生命成长的漫长过程中,“四心”是缺一不可的,当我们对待动植物的生命有了耐心、细心、责任心的时候,我们就能满怀信心地期待他们生命的盛大绽放。6.让儿童顺应人类自然发展道路。从植物生命的过程中感受人类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巨大变革。
(二)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厘定的启示
1.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理念,制定科学教育活动三维目标。蒙台梭利强调幼儿亲手培育动植物,给它们浇水、施肥、喂食、清理粪便等,在这个实际动手和细心观察动植物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儿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之情。在此过程中,儿童循序渐进地发展了认知、动作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三维目标体系的生动体现。
2.关注个体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蒙台梭利指明了“重复”的重大意义,儿童不断重复在成人看来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事情,但实际上“重复”意义重大,它表明了儿童内在的需要;其次,重复也并非是机械的,它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发展着的重复。《指南》中科学领域目标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体现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要求,譬如,3—4岁“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4—5岁“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5—6岁“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同样都是观察、培育植物,但是儿童的观察和理解水平在不断进步,已有水平和经验在不断升华。因此,教师要依据个体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不断拓展加深。
3.关注目标的渐进式演变。这是关乎“慢”与“等待”给与我们的思考。儿童的工作有其自身的节奏,他们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眼观察,直至完成某个特定的内在工作周期。爱德华曾指出“你总是害怕你将要失去那个焦点时刻。它实际是一个权衡性的举动。我相信干预,但作为我个人,我倾向于等待。因为我已经注意到儿童常常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并不总是要我去告诉他们。儿童经常发现我从未想到过的解决办法。但有时候等到意味着错失良机。因此你必须快速的做出决定。”目标的递进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应该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4.关注以儿童为本,生命为本的目标的制定。“工作”的思想强调了儿童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重要性,切实以儿童为主体,为儿童创设探索与发现的空间与机会;自然教育尤其关注培育动植物,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亲身感受植物的生命从萌芽到成熟到枯萎的连续变化的形态,从而对生命的真谛与意义有进一步的感悟。
(三)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示
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生活性。例如种花、种菜,饲养小白兔、小金鱼等,都是极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这些内容都是儿童生活中随处可见、方便操作的。《指南》要求我们“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指明了“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科学教育内容越是贴近生活,越是能带给儿童直观的丰富经验。
2.趣味性。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直观性、情景性、情绪性所决定的。幼儿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支配着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幼儿好奇好问,对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兴趣盎然,富有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增进注意的持久性。因此,自然中的花鸟虫鱼、光风雨雪、山水草木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天然内容。
3.生命性。儿童总是对生命形态的一切表现形式怀揣着极大的兴趣。譬如,观察植物从种子萌芽到开花结果,这样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会带给幼儿切身的对于生命的直观感受和认识,对于最终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操作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儿童之家的孩子对于教具的操作,并指出了他们有“自动纠错”的能力。这也是儿童主体性的体现。
5.代表性。蒙台梭利指出培育植物是最好的进行自然教育的方式。植物的生长过程是生命极具代表性的样本,它的生长过程是直观可见的,并且可以很明确地以自身的状态告诉儿童:精心照料会获得大自然的丰富馈赠———绚烂的花朵、饱满的果实;弃之不顾会得到自然后果的惩罚———枯萎衰竭,毫无收获。选取代表性的科学教育内容也应当考虑生活性、趣味性、操作性和生命性的特点。
(四)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活动的设计应当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正规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预定性教学中的科学教育;区角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园内可统一设科学活动室,每个班级在室内室外可因地制宜自由创设科学区角。让幼儿感受不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革新,从小培养科学的意识。(五)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法的启示
1.观察法。蒙台梭利既强调儿童对于事物的操作、观察,强调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工作,又强调教师对于儿童工作的细心观察。因此,观察法既是儿童认识事物功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又是教师评价幼儿、研究幼儿的重要手段。
2.操作法。成人可以让儿童亲身种植植物、饲养动物,或者完成一些简单的种子发芽的实验,教师在充分做好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的基础山,给与孩子足够的实验操作的时间,并指导他们从中学习一些操作技能。最主要的是儿童能从自己的动手的过程中攫取大量的感官经验,提升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
3.指导法。教师的介入要适宜。教师应当慎重考虑并掌握介入指导幼儿活动的时机、方式、原则,既不要介入过多,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也不能做“牧羊人”,放任不管,导致幼11儿探索的盲目性。自然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台梭利关于“工作”和“自然教育”的主张对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目标、内容、设计和方法各方面都有重要启示。我们在强调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应不忘自然人的初衷,从小培养孩子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热爱自然,有助于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和谐完整”的人。
儿童科学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3.比较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