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传统道德教育论文

传统道德教育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传统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一直绵绵不断地延续至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传统道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统道德教育论文范文一: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摘要]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并臵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对教育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经典和范本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道德对教育、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浅析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深渊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传统道德 教育 政治 社会生活 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这是由道德教育作用所决定的,它是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各按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规范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稷长存,社会安定的理想境地。通过道德教育,使统治者“修己”、“正己”,使普通百姓“安分”、“守己”,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安定。《大学》就概括历代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也就是加强道德修养,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传统教育始终把人格的培养臵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从孔子、孟子、庄子,直至于宋明理学,都有把“成人”“做人”,培养“仁爱”之心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就把“知、仁、勇”作为君子应具有的三种品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智慧是人发展的前提,仁爱是人发展的核心,勇敢是人发展的表现。孟子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品格。为此,他大力提倡:“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在他看来,世上最为珍贵的

  东西不是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而是在于每个人内心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礼记〃大学》把儒家重视人格道德教育的思想概括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一观点在事实上,已成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对我国传统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旨,以史为鉴,去其糟泊,取其精华,通过扬弃,对今天我国道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笔者从教育、政治、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传统道德对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教育,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在教化,强调“立身做人”,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的关系上,坚持以教化为先。《礼记》记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解字》)。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就明确表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他认为,为政的关键在于取得民心,而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就在于实施道德教化,善政不如善教。所以,他大力提倡以德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论语〃为政》),在他看来,用道德去引导百姓,以礼来教化百姓,则不仅人心归附,而且百姓有廉耻之心。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教育重德教轻刑法的思想。继孔子之后,孟子又将儒家“德化”的思想发展至“德政”,并认为这是治国之经,“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德政”是“王天下”的必要条件,“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大力提倡教化,并由此而达到“德政”,他的结论是“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从中国古代的读书教材(四书五经)上不难看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主宰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道德教育几乎就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这足以说明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历史意义之深远,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的教育是从道德教育开始的,今天我们倡导的“德育强校”和古代的道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学习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对今天的教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还有更深刻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是教人“成人”的教育,孔子创办学校实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他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即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孔子的学生子路曾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悼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孔子论及一个人格完善君子的标准,必须具备智慧、廉洁、勇敢、才艺诸种完美的品格和素质,并辅之以礼乐的修饰,在这样的教育熏陶之下,才能使受教育者在人格的全面发展上取得进展。显然,孔子教人“成人”的德育观已涉及到人的主体知性潜能,德性的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格规范问题。在孔子看来,追求君子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即“成人”,应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这一思想对今天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仍有着积极意义。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成人”的德育教育目标观,并将“成其人”的过程,荀子从知、情、意和真、善、美相互统一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主张“不全不粹,不足以美”。这种“成人”的德育教育目标观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极富有启迪的意义。在教育目标上重视品德的教育,通过教育以养成理想的人格,以达到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成人”境界;在教育内容上,提倡通过后天教育,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而儒家经典,百家之书皆应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是在教育的途径上,强调主客观的结合,既要依靠个人立志、自省、力行的主观努力,又要依靠师友教育与切磋的客观环境,才有可能形成理想的人格。孔子所倡导的教人的“成人”德育教育目标观,在我国历史上影响重大,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人要有人格,国要有国格,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成败兴衰的变迁传演中,这种求仁尽义的传统,始终一脉相承,维系着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的过程。因此,形成一个人完整的道德认识,并将其转化为道德情感和信念,再将道德情感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构建德育教育的完整过程。在我国传统德育教育过程中,古代教育家抓住受教育者认识上的笃信,感情上的陶冶,意志上的锻炼,行为上的表现,将德育教育视为知、情、意、行的一个完整过程。

  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下,历代统治者、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大都继承儒家“德教为政之本”的思想,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思想家贾谊就说过:“教者,政之本”;唐代政治家魏徴也提出:“人之治莫大于道德教化也”。这种为政以德,德为政本的儒家思想,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是极大的,德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孔子办教育的主旨就在于使受教育者通过教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从中可以明确看到,孔子把德育作为教育之本源,他的教育目标,无疑就是培养“弘道”,“志于道”的“士”和“君子”。孔子所提倡的道,其核心就是儒家的“仁德”。《论语》中就阐释了孔子教育的思想及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文”,即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用此来陶冶学生的品行,这是德教的文化载体。所谓“行”,即道德品行,要求学生以身作则,躬行践履,要求做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所谓“忠”,就是忠诚待人,所以,他的学生评价孔子说:“夫子之道,

  忠恕而己矣”(《论语〃里仁》)。所谓“信”,就是信实不欺,信守如一,正如孔子自己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里仁》)。儒家所倡导的文、行、忠、信,其核心就是“仁”和“礼”。“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高目标和道德思想,“志士仁人,无求身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里仁》)。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孔子多次表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孔子“以德主教”的思想,乃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和本质,对于中华民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道德上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传统教育在延续和传演中,重视德育教育,形成了“以德主教”的教之本源观,从而确立了德育教育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地位,正如儒家经典《大学》在开篇之言所表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实质是用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年轻一代的问题。我国传统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根本上反映了统治者的利益和意志。在《论语》一书中曾记载,孔子与他人谈论“仁”的地方,多达百余次,并以此为标准,来评论人的道德与言行。对于“仁”,孔子解释为“仁者爱人”,他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准则,“仁爱”的思想也成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成为实施和维护伦理关系,规范系统——“礼”的基础。“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并得出“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结论。可见,“礼”不仅是国家上下尊卑政治行为的标准,也是等级社会中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仁”与“礼”两者是内外统一,是形成传统道德的重要因素。孔子的理想是“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具体行为规范,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仁”是爱人的情感体验,是道德的内在表现,内外合一,内外共存,礼是仁为存的根据,是内心仁爱的外在流露和表现,孔子就明确表示:“人而不仁,如礼何”?

  孟子也将“恻隐之心”定为“仁之端”,而将“辞让之心”,定为“体之端”(“体”即“礼”),在他们眼中,人只有具备仁爱之心,礼才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

  在这样的教育观的引领下,中国古代的选择人才从政的标准就十分的清晰,尤其是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中国儒家思想的道德化推崇到了空前的历史地位,到了唐代的科技考试的兴起,宋代的发展,明代的盛行,清代的畸形化发展都把选择人才框定在道德的标准上。中国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如因影随行,或者说中国的道德教育一步步促进了中国政治的中央集权化发展。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永远常青。

  三、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立体多元化的具有深远影响。例如孔子引入“仁爱”思想于德育教育之中,将道德规范的“礼”与道德情感的“仁”统一结合起来,为“礼”的认同遵守找到了内在动力,实现了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体现了道德主体性思想,也为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即“重义轻利”,“取义成仁”,“天下为公”,“先人后己”等提供了依据。“仁爱”思想作为传统德育教育的内容基础,在儒家看来是渊源于人的本性,孔子就认为:“仁者,人也”,从而将“仁”看作人自身所固有的天性。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人心也”的主张,他强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见耳”(《孟子〃告子(上)》)。儒家思想家将“仁爱”提高到人之天性和人之为人的标志地位,有利于提高国民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仁爱”既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它又外显于“爱人”的行为规范上,被孔子定为“一贯之道”的“忠恕之道”,其实就是仁爱之心的外显行为表现。“恕”是爱人的低层面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是一种消极方式的“爱人”表现,即便如此,也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谐与平和。“忠”是爱人的高层次的要求,“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甚至“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由此,“忠”也体现了将他人利益、国家的利益臵于自己之上的崇高境界,也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德“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这种道德教育,是孕育、激励历代志士仁人生发“天下为公”精神与行为的动因之所在。所以,“忠”是积极主动的“爱人”表现,是儒家“仁爱”思想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忠恕之道”为“仁爱之心”在实际行动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在实践中,奉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体现了道德最本质的含义: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和谐共处,它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准则,为人己关系的协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而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升华至道德义务,这在传统德育教育中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为真正落实“仁爱”教育,儒家主张以“孝悌”作为起点和根本。孔子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也明确指出:“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并反复强调:“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可见,“孝悌”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传统的社会之中,“孝”是用以维系家族中纵的关系,是针对后辈对前辈而言。“悌”是维系家族中横的关系,是针对平辈中弟弟对兄长要尊敬。这样,当权者就通过孝悌之道,把人际社会上下左右的关系全部加以控制协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仁”的教育核心是“爱人”,在儒家看来,爱是由近及远,有次第等级的,从爱父母兄弟始,而后扩而充之,到爱长辈、朋友,并升华至爱君主、社会、民族、国家,即调整人际关系,首先是从调整与父母兄弟间的关系开始,然后再进一步调整与朋友、君王,乃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正由于对父母兄弟的爱表现为“孝悌”,所以它是“爱人”的基础,是实行“仁”的教育根本,正如《孝经》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孟子也认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乃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可见,“孝悌”自然也必然地成为“仁”之根本。同时,“孝悌”也是“忠”的基础,孔子就说过:“孝慈,则忠”。从小培养孝悌的良好品德,“少成若天性”,长大后,自然移孝为忠,以事父母之心事君,正如民间俗语所言:“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样,从孝亲始,至忠君终,达到了“仁”的教育最高境界,从而使社会秩序得以长久维持,国家得以长治久安。儒家典籍《大学》所言:“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充分表达了儒家以“孝悌”作为“仁”的教育根本政治目的。中国传统德育教育,正是以“仁爱”教育为其主要内容,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并通过孝悌作为纽带,以维系封建社会等级尊卑秩序的“礼”,从而达到统治的长久,这种以德治国的主张,对今天社会发展与治理,无不有启示作用。

  古代教育家认为,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是德育教育的起点,提倡将道德的“闻”、“见”、“知”放在德育教育的首位。孔子就强调“知德”,所谓知,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他曾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孔子有两句名言,“知者不惑”,“知者乐”,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将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因此,他极力主张“知德”,“知礼”,“知仁”,“知道”,即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识,才可能具备分辨道德行为是非善恶的能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所谓情,即内心体验与道德情感的形成,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即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知道如何爱和如何恨。可见,以“仁”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内容,包含着爱与憎的两种内心体验和情感。孔子主张,人的情感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升华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只是低层次的情感,而乐之则是高级情感,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前者向后者的转化。在道德意志的锻炼方面,孔子就强调学生要“志于仁”,“志于道”,在他看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在教育过程中,他十分强调学生要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要做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为此,孔子要求弟子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也就是坚硬的东西,就是磨也磨不薄;最白的物品,即使染也染不黑。他鼓励学生要有松柏精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人就应像松柏一样能经得冬天严寒的考验。孟子也提倡通过意志的锻炼,形成相应的高尚节操,“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在孟子看来,唯有受过严格而又艰苦的意志锻炼,才可能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有气节的君子。德育教育,如果仅停留在认识阶段,而不加以转化至信念,道德就会失去规范行为的作用。只有当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才能对道德行为发生指导和约束作用,从而形成道德规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表示:“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一语中的,对今天德育教育仍不失借鉴意义。所谓行,即道德行为阶段,中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践履”或“躬行”,孔子就将“躬行”视为德育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并放在教育的极显著地位。他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并在许多场合说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些论述,表明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仅凭他说得怎样,而是先看他做得如何。这实际已涉及到言行一致的问题,亦即如何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问题。孔子认为,只有言行一致,才是真正的道德,作为一个君子,必须说得和做得一致,这种思想,在传统德育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教育家朱熹就十分重视学生的“践履躬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他主张穷理(认知)和笃行(实践)并重的观点,“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他认为行是加深知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道德的践履,才能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认识,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树立明确的信仰。所以,他归纳说:“方其知之,而行极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朱熹《性理精义〃卷八》)。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注重知、情、意、行的整体培养,强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推崇言行一致和诚信,对今天的德育教育仍起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孔子在德育方法上就主张“克己”,其意是指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所谓“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就是通过自我言行的约束,从而达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所以,他教育弟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求诸己”,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其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仁”的道德标准,在他看来,一个人如能约束自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其言行举止就是一个合乎道德标准的君子。孔子还认为,“内省”是形成良好道德的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看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虚心学习,向其看齐;见到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鉴。所以,孔子向学生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意思就是说,反省过程,自己如果问心无愧,没有内疚之处,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他的学生曾参就将其师的德育方法概括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后来,朱熹将此方法发展为“省察”,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和“已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朱熹《性理精义》)。他要求每个人通过省察,揭去违背道德标准的昏翳,谨慎从事,达到“存天理”而“灭人欲”的境界。为此,朱熹在德育教育中大力提倡“无时不省察”的方法,“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可见,内省的方法在古代教育家心目中地位之重要。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引领着广大读书人的价值追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影响是深远的。

  综上所述,就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而言,其主旨与内容,已远远超出了狭隘的功利性范围。对个人而言,道德教育能使一个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容纳,并充分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对家族而言,具有荫泽后人,荣耀门庭的意义;对社会而言,具有使社会保持一定秩序与发展的作用;对国家民族而言,具有保江山,稳民心的社会教化功能。《礼记〃学记》就将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必由其学”。在古代教育家看来,接受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人之事,而且是有关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大事。正因为如此,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人的德性培养,提倡发奋斗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不计个人得失成败,不问个人安危荣辱,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在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中,仍有其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道德》教材

  2、《论语》

  3、《孟子》

  4、《大学》

  5、《礼记》

  6、朱熹《性理精义》

  7、许慎《说文解字》

  传统道德教育论文范文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一颗明珠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涵盖了所有积极向上的,富有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优良品德。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因素以及人文因素,运用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眼光来审视当今校园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师德是重中之重的传统美德一点都不为过。教师曾一度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师德 行为世范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我校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几千年前开始,我们的祖先就从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规范世人,治理国家,而且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有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根准绳来约束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的民族会更加兴旺,我们的国家将会愈发的飞黄腾达。作为当代的一名教师,如何将师德演绎的更加精彩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每位老师仔细推敲,耐心琢磨,才能将师德独具的魅力彰显出来,与学生的尊师爱友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于肩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教师来说,要想给学生立规矩,首先自己就得遵守规矩。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达到行为世范的作用,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时时刻刻都要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六种品行,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

  为贯彻落实东丰县下发的相关文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精神为宗旨,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学生的日常行为,把我们本土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为人师表,行为世范。

  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我对这份输送人才的教育事业充盈着无限的热爱。在这份爱的驱使下,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忠爱人民伟大的教育事业。事业是伟大的,教师是平凡的,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为,平凡中,我们一如既往的奉献着我们的青春。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世人给教师带上了无比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让这个“花环”更加绚丽夺目。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观念,摈弃道德滑坡等不良风气,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就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心灵的那片沃土。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学生天生就具有向师性,学生每天面对着什么样的老师,他就会向着自己所崇拜的形象去发展自己。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大多数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知识,学生对新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他们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无误,科学严谨。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并为之贡献终身。

  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师德则是润物细无声的甘霖,当学生们干涸的心田得到沐浴时,才能绽放娇艳的花朵。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古人云“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对后进生,做为教师要多加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大家族里得到成长壮大。不能对学生感情用事,厚此薄彼。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政治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尺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的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并使之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具有崇高的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心服口服的接受,百分之百的信任。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只有发自内心地忠爱教育事业,才能无怨无悔地付出,同时最大地享受教育生活。忠爱教育事业,就是要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把满腔的爱融入教育工作之中。教育事业需要的事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在名利面前斤斤计较。

  二、甘于奉献,辛勤耕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是“欲叶茂先培土于根“的基础性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偏不倚。对学生强调严慈相济。中学生心里发展处于最微妙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适应孩子的心里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提高教育孩子的语言艺术,尊重学生,是孩子走向良好,健康的发展道路的必要前提条件。

  教育不仅是艺术,也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位孩子的心田。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我要用我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师爱、母爱和友爱汇成一条小溪,涓涓流入学生心田,塑造一批又一批具有爱心和良好品质的国家栋梁。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古人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德是一个人一生中永无止境的追求,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更是如此。从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愈发地感觉到“师德”这一词语的沉重。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时代赋予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就要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新时期的教师要求德才兼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辅助学生的成长,要把师德体现于具体行动中,强化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强调热爱学生的同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的进取精神。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时时刻刻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宗旨,把中华传统美德中不可或缺的师德做好,向社会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89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