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澳大利亚教育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澳大利亚历来十分重视海外教育市场的开发,教育出口是澳大利亚第八大出口产品和第三大服务贸易出口产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澳大利亚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澳大利亚教育论文范文一:澳大利亚国家与文化

  摘要:

  墨尔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园之州”之称的维多利亚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墨尔本曾连续多年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墨尔本以浓厚的文化气息、绿化、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而著称。在1901年至1927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墨尔本也是澳大利亚的文化重镇和体育之都。墨尔本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城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澳大利亚人民的心目中,第一大城市悉尼虽然繁华,但悉尼只是一个商业城市,墨尔本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本篇论文主要对墨尔本的概况、气候、著名景点等情况进行概括。

  内容:

  1、城市概况:

  墨尔本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是个港口城市,总面积8831平方公里。狭义来说,墨尔本指的是墨尔本市中心区(City of Melbourne),只有六万多的人口,其行政区划包括十个区域。广义来说,墨尔本包括以上所说的墨尔本中心区和另外几百个郊区(suburbs)组成的大墨尔本地区(Metropolitan Melbourne),也就是现在一般所说的人口三百多万、面积8831平方公里的墨尔本。墨尔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40%,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物、有轨电车、歌剧院、画廊、博物馆以及绿树成荫的花园和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市典雅的风格。经1993年的行政改制后,现时中央商业区人口约二万。大墨尔本坐落于菲利普港湾旁,并一直往内陆伸延。商业中心区位处港湾的北端,亦即是雅拉河的河口。市民大多数居住在中央商业区周边,大都会区共有约四百万人。都会区由墨尔本市及31个地方政府区域组成。

  2、地理气候:

  (1)地理位置:地理上,墨尔本经纬度为:(S 37°50′,E 144°58′)。

  (2)地形地势:墨尔本地处平原,有少量的矮山地,墨尔本也是一个海边城市,面对太平洋。

  (3)河流:墨尔本有一条亚拉河(Yarra River,又译雅拉河),是流经墨尔本的主要大河流,全长242公里,每年的流量达7.18亿立方米,总流域面积4000平方公里。墨尔本整个城市最初就是沿着雅拉河两岸建设开去的,到2011年为止,雅拉河上跨越两岸的桥梁有25座之多。

  (4)气候状况:墨尔本的气候属于亚热带与温带交叉型气候,最热月通常在22℃以下,最冷月在3℃到15℃之间,终年多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处于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夏季偶有最热月超过22摄氏的情形。夏天人们喜欢去海边玩,在炎热的夏天,日间气温最高可达到四十摄氏度以上。墨尔本的气候比较干

  燥,相对湿度常在30%到50%之间,由于干燥,平时晾晒衣物也干得快,衣服家具等物品不容易发霉,冬天在同样的低温下与湿度高的地方比较也不觉得那么寒冷,在生活上,墨尔本这样的湿度让很多人觉得舒适。

  由于地理位置和洋流影响的原因,墨尔本日夜温差较大,夏天即使白天气温高达三十多度,晚上就会凉下来至十二度左右,因此墨尔本的气温有「一天四季」的说法。在冬天,墨尔本不太冷,冬天一般日间气温在十摄氏度以上,冬天并不下雪,但墨尔本的周围有许多山,冬天的时候寒冷的高山上有积雪,所以每逢冬季,墨尔本附近的高山又是滑雪的好地方。

  3、著名景点:

  (1)企鹅岛(菲力浦岛):

  墨尔本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在菲力浦岛上参观企鹅,它已成为国外游客访问墨尔本必去的景点之一,在那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小的企鹅(成年企鹅身高约30厘米)。

  菲利浦岛位于墨尔本东南124 公里的海上,为一处天然动物保护区,珍禽异兽和怪石相映成趣,这里也是小企鹅的栖息地,在此可以观看到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企鹅登陆。在岛上的企鹅登陆观赏区,每到夕阳欲下的时刻,晚霞把天际映成绚丽多彩,眼前一片汪洋,海天相连,雪浪滚滚,涛声阵阵。天际昏暗下来后,白天出外觅食的企鹅从惊涛骇浪中出现和登陆,它们蹒跚地走上几步就停下来,企鹅高约30厘米,黑体白肚,一些企鹅被卷上海滩,它们重新站起来,把队伍整理一下,列成方队,整整齐齐,迈着稳健、端庄的步伐向岸边走来,一队方阵刚离沙滩,又有一队方阵排列起来,好像是阅兵式似地不断行进上岸,最多时前后多达3000 余只。

  列成方队的企鹅,一离开沙滩登上斜坡就改为各自分手走向自己的巢穴,秩序井然,纹丝不乱。岸边斜坡上,有成千巢穴,鳞次栉比,间杂在树木草丛中,企鹅巢穴像一小土洞,据说洞底下是相通的。企鹅洞巢里居住着嗷嗷待哺的小企鹅,小企鹅纷纷伸出小脑袋,迎接在海上辛劳一天归来的双亲。企鹅一回到穴中,就用嘴喂哺小企鹅。

  (2)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大洋路位于墨尔本西南,是一条全长近300公里的海滨公路。大洋路在1980年代初被定为国家自然公园对游客开放,是世界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在悬崖峭壁中开辟出来的大洋路,原为澳大利亚政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战士而建,1932年竣工,沿途奇景迭出,驾车奔驰在大海洋路上,可说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奇之旅的大组合,在大洋路终点的『十二门徒石』,耸立在海上的巨型高大岩柱没有一块是相同的。夕阳斜照、群鸟飞舞,是难得一见的独特美景。大洋路沿岸的壮阔波澜和笔直绝壁恍如上帝的鬼斧神工。如从墨尔本市中心出发,沿海岸线开车到终点需要四个多小时

  (3)墨尔本旧监狱(Old Melbourne Gaol)

  监狱也能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这在其他国际城市是不多见的。墨尔本的旧监狱位于市中心罗素街(Russell Street),建筑风格独特,恍如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城堡,建造于1861-1864年,曾经是高度设防的监狱,1929年关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关押战犯而短暂开放过,现在变成了旅游景点。这个监狱之所

  以有名,是因为曾经关押和处决过澳大利亚昔日家喻户晓的绿林大贼耐德凯利(Ned Kelly),耐德凯利和他的团伙曾经在不造成任何伤亡的情况下成功抢劫银行巨款,曾成功闯入警察局把警察反绑起来、夺走警服自行穿上继续出外大摇大摆,也曾在一次与警察的冲突中杀死三名警察,但他也做一些接济穷人的善举。1879年,警方悬赏8000英镑通缉他,这在当时是澳大利亚几个普通工人一辈子的工资收入,他在1880年被捕,同年十一月被执行绞刑。这位绿林大盗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一百多年来被多次改编成小说、电视剧、文学作品和电影,包括2003年拍摄的好莱坞电影《法外狂徒》(希斯•莱杰主演)。参观旧监狱,可看到处决犯人的绞刑架,拷打的刑具,耐德凯利的铠甲头盔,面具,以及逼真的表演,再现了旧墨尔本监狱原来的环境,同时也锻炼着参观者的胆量。如果游客真的无所畏惧,不妨参观这里一周两次的夜晚开放时段,柄烛夜探上一世纪的监狱生活。

  (4)墨尔本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Melbourne)

  建造于1845年的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位于墨尔本市中心以南约五公里的地方。花园以19世纪园林艺术布置,内有大量罕有的植物和澳大利亚本土特有的植物,植物园占地40公顷,至今留着上个世纪的一些建筑和风貌,汇聚了三万多种奇花异草,是全世界设计最好的植物园之一。

  墨尔本皇家展览馆(Royal Melbourne Exhibition Building )

  墨尔本皇家展览馆于1880年建成,建筑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是1880-1881年举办万国博览会的会场,当初设计和建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展览馆和墨尔本「在世界地图上成名」,建筑糅合了拜占庭建筑、古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当年在为期八个月的时间内就接待了130万名参观万国博览会的访客。在1888年庆祝移民定居澳大利亚一百周年所举办的博览会期间,接待访客的人数更达到220万人。在一百多年前,这都是了不起的盛事。2004年六月,墨尔本皇家展览馆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澳大利亚至今唯一被列入该名录的建筑物。更不容易的是,该建筑物现在仍被使用作展览场地,但出于文物保护的原因,现在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澳洲维多利亚政府旅游局.2011.《澳洲墨尔本》 澳洲:维多利亚政府旅游局

  [2]网络来源。

  澳大利亚教育论文范文二:中澳外交方针差异

  一.澳大利亚外交方针的发展过程以及现阶段特点

  起初的澳大利亚是作为英国的囚犯流放地,相当于英国的附属国。二战以前,澳大利亚无明确的外交政策,其所推行的外交政策是依附政策,唯英国马首是瞻。虽然从1901年联邦的成立标志着澳大利亚外交第一次有了清晰的主体意识,英国议会也不能否决各自治领的法律, 在对外事务方面均互不隶属, 但各自治领对英国的忠诚在原则上没有大的改变。然而二战后,这种外交关系出现了转机,澳大利亚把加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作为外交防御基石,美国代替英国守护澳大利亚。此时期,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与美国同步,于是卷入了美苏冷战狂潮,对共产主义产生了地质意识,严重地影响了其对苏联以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始终把自己视为欧洲价值观的同盟。此后,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白澳政策”显示其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扭曲地维护白人种族所谓的利益。70年代,这种备受国际厌恶的政策走向终结。80年代期间,澳大利亚全面拓展外交,加大与周边国家的联系。90年代初,澳大利亚追求的外交政策目标是“全面融入亚洲”。然而,从1996年,澳大利亚自由党上任后到目前为止,其目标转变为保持澳大利亚的西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将人权和西方的民主意识摆在澳大利亚外交正如那国策的首位。

  二.澳大利亚外交方针与其文化的关系

  澳大利亚根源于欧洲,严重地受到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作为西方国家阵营的一员,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奉行了西方国家人权标准。澳大利亚政府默许澳大利亚民间收回印尼的赈灾款,强调了人的权利的广泛性, 即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利以及集体的、个人的权利。澳大利亚的外交是在尊重澳大利亚国民的意愿以及权利下实行的,政府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名副其实没有半点掺杂虚假的是“人民公仆”,澳大利亚为了5000人的饭碗特地飞往日本谈判。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外交事件恰恰体现了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与其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澳大利亚人的祖先是被

  流放的囚犯以及下层阶级人民,他们有着痛恶权贵的历史根源,渴望得到公平待遇,并且希望一切以国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于是乎,在所谓的面子工程“友好国家”“礼仪之邦”的高帽与民众最迫切的利益面前,国民的利益成为不可动摇的首选。

  三.中国外交方针与澳大利亚外交方针的差异

  中国,幅员辽阔,有着五千多年极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享誉全球的“礼仪之邦”,以“和”为贵,有着“大国风范”的国家,爱好和平,与灵榜友好相处。这是事实亦或是面子,彼此心照不宣。据新华网北京2010年12月7日报道,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总体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为12.7万批,合格率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13.8万批,合格率达99.78﹪。然而,本国的食品安全被相继曝光,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皮鞋酸奶层出不穷,这只是冰山一角,多少不具有法律效应,官方声明为谣传的事实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呢。数据的对比让国民不禁潸然落泪,为什么自己国家对别国国民的尽心尽力要甚于本国民。也许这就是所谓中国的外交政策奉行“大国风范”,新闻联播里大肆宣传中国某项捐款赶超多少国的捐款总和,但多少偏远地区的人民也在为吃饱穿暖而犯愁。中国正孜孜不倦地为国际形象努力,在贫富差距甚大的国内环境的印衬下。

  相对于澳大利亚政府为澳大利亚国民所做的努力,我们才感受到我们政府口中的“民生无小事”,在民众利益面前,大国风范不在其考虑范围,只要符合民众利益,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顾。其中的差异也许是两国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中国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岂是一个建国才百年的殖民国所能追赶的呢,门面功夫须做好,才能让在国际扬眉吐气,凸显本国大国气质。然而,在中国官方所展示给民众的报道里,我们国家确实成功了,但真真正正我们从国际社会上了解到的消息却与之大相径庭。澳大利亚的以人为本的外交政策是中国不能望其项背的,要与之媲美,中国还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20世纪澳大利亚外交史》 汪诗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

87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