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论文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论文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语文教育应该担负起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的重任。当前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突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全文如下:

  [摘 要]教育理论强调,在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势在必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是非观、美丑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为理想而奋斗,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 正确 人生观

  近几年来,有不少农村小学生厌学、逃学、迷恋上网、早恋。他们不是比谁的人品好、成绩好,而是比谁会出风头,比谁吃得好、穿得好。他们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善待人,遇到困难时,不懂得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些青少年身上扭曲的情感、不健康的心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

  中国教育自古就有“文以载道”之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中。”这些都说明了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而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人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就能为了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各种困难;就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做出成绩,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个人道德情感中最核心、最崇高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之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无不贯穿着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如《虎门销烟》《钱学森》《詹天佑》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又如《大禹治水》表现了不计个人私利,一心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甚至连《鞋匠的儿子》也可以“洋为中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名言警句等也是较好的教材。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句都歌颂和宣扬了爱国主义的情操,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二、增强学生的是非观、美丑观

  增强学生的是非观、美丑观,可以使学生自觉地抵御各种不正确思想的侵蚀,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审美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影视文学的教学组织学生看一些关于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物的优秀影片,利用这些先进典型去教育、激励他们。此外,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诚实与信任》中的“我”因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的小红车的反光镜,然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这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是一种美德。而那些遇事不敢承担责任的人是会遭到有良知的人唾弃的。又如学习《爱之链》一课,学生从下岗的乔依身上受到爱的感染,懂得了美就是互相关爱――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手。可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性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是非观、美丑观,让学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

  温家宝说:“内心和谐就是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收获友情、快乐、成功。只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处变不惊;才能与人为善,以邻为伴,宽容大度,公正客观;才能对工作怀着一颗热爱之心,对同志热情,对命运感恩,对生活知足;才能勤奋敬业,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可见,拥有良好的人生态度是多么重要。俗话说:“善待自己,宽待他人;与人快乐,与己幸福;快乐源于善良,源于良好的心态。”

  语文教材中许多典型人物身上都具有这样伟大的人格魅力。《艾滋病小斗士》中的恩科西,《七律・长征》里的红军战士在面对困难时那种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那种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的崇高品质,成了青少年永恒的人生坐标。《海伦・凯勒》中的海伦・凯勒从小就患有盲聋哑残疾,可她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人生态度,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课文中众多典型人物的崇高品质与良好的人生态度都能给学生无比的震撼,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属于强者,要善待自我,善待他人,要有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珍爱生命的本性。

  四、引导学生为理想而奋斗

  古往今来,不管是帝王将相、开国元勋,还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都是有远大理想的,是理想使他们不断进取、积极奋斗。现代著名诗人流沙河说:“理想如同舟中的罗盘,给人生成功之路导引方向,给奋发进取者以力量,而没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迷航的行舟,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崇高的人生追求。如周恩来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名人事例让学生明白:凡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有美好理想的。

  作为青少年,光有理想还不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做平台,胸无点墨,光饿着肚子、勒紧腰带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如果只有理想而不为理想付之行动,不去努力奋斗,结果就只能是空想。所以,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并为理想去奋斗、拼搏,让理想成为现实。《莫泊桑拜师》一课让学生明白了:有理想,还要肯吃苦,勤练习,要有对酷爱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诺贝尔》《梦圆飞天》《滴水穿石的启示》等课文告诉我们,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去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是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人才。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和增强学生的是非观、美丑观,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具体体现。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晟隆.讲究科学策略 培养健康人格[J].中学教学参考,2015(1).

  [2] 李红.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宋书文,梁全进.现代教育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相关文章:

1.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4.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5.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6.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45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