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论文
高职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论文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职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职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全文如下:
职业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三大基本规律,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具体体现[1]。其中,课程开发是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组织教学实施的依据。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能够有效超越任务课程并彻底解构学科课程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Project-based Curriculum)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2]。与此同时,在外语教育领域,英语教学界已告别一个多世纪以来以追求教学方法改革为目标的“方法时代”(The Methods Era),进入了以信息时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更加关注英语与其他学科关系、全面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的“后方法时代”(The Post-Method Era)[3]。在上述背景下,跨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外语教育等多个工作领域的高职英语教学面临多重机遇和严峻挑战。
“行业英语”一词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与国内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紧密联系的特色“新概念”,是ESP教学应用于高职外语教学领域而催生的特色“新变体”[4]。行业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萌生和发展有其系统理据[5]。近年来,中国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高端管理层在公开发表的系列宏观调控论文[6][7][8][9]中,关于高职行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结构模式及实践形式的政策指令促使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国内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本文基于上述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理念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以高职《机电行业英语》为例,探索和提出了高职行业英语课程项目化改造的实践策略,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即“两个基于”和“两个突出”的课程宏观开发理念统摄策略,“三大模块”和“十大情境”的课程中观结构设计策略,“四个要素”和“八个环节”的课程微观内容序化策略。
一、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的理念统摄策略
(一)基于典型工作领域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情境创设
职业教育是一种“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0]的特殊类型教育,所对应概念是学术教育。两者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前者的主要功能是将学生导入以职业为载体,以工匠为主体,以物品设计、生产、交换及服务技艺、技能、技术训练与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而后者的主要功能是将学生导向以学科为载体、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体系[11]。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工作体系)的重构[12]。
就高职《机电行业英语》课程而言,其项目情境设计需要首先打破机电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以机电行业涉外活动中的典型工作领域来重新创建。该行业的典型工作领域主要包括机电市场调研、设备操作与维护、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检验与认证、产品广告与营销、产品交付与售后服务等。这些是课程项目情境创设的载体。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能类型特征和学习生活经历,为了激发和维持其学习兴趣,行业英语项目课程不宜直接将上述工作领域或岗位名称作为项目情境标题(学生往往一看到这些任务对应的行业英文词汇就泄气或失望),而是在标题前先创设一个与项目直接关联的、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容易作答却又不易答好的英语问题作为项目导入情境,继而引出项目任务和内容,如“机电市场调研”项目的学习情境标题不直接使用英译短语“Electromechanical Market Research”,而是先创设“Which Company Will You Join in?”这一问题,再引出项目教学的任务主题,由此开启与学生未来直接关联的“机电市场调研”学习之路。
(二)基于主要工作任务和教育认知规律的项目模式建构
项目与工作任务的匹配模式是项目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按照项目与任务的关系可分成循环式(也称综合式,项目置于任务之上,用项目来涵盖任务)、分段式(项目与任务是平行关系)和对应式(项目置于任务之下,用项目来分解任务)等三种常见设计模式,不同的模式反映出项目之间的不同组合关系和项目模块的不同组织结构[13]。基于高职英语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认知规律,可将行业英语课程分为“走近职场”“模拟职场”“体验职场”三大活动模块。在项目设计中,第一活动模块和第三活动模块各单独设置一个项目(采用分段式设计模式),两个项目中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职场知识和职业能力被分解到第二活动模块的系列项目(采用对应式设计模式)中逐一实现。
(三)突出学而能用和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的项目内容选择 课程开发必须基于两个基本前提: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学习能力的有限性,相应教材必须根据教育的性质、学习年限、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要素对课程内容做出取舍。鉴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性,作为文化素质课的英语课程应为专业课程服务,其内容选择要以会用(学得会)、实用(用得上)、够用(可持续)为准。最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上述要求反映在项目设计实践中就是精简内容、降低难度、巧设情境、突出应用。
因此,行业英语课程在项目内容选择上至少应突出“两个衔接”:一是与学生现有英语水平相衔接;二是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衔接。前者解决“学得会”问题,即学而能用;后者解决“用得上”的问题,即学以致用[15]。在此基础上,兼顾学生未来发展的“持续可用”目标。这样,选定的项目内容就体现了以应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和承前启后的教育基本规律。
(四)突出语言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活动设计
行业英语项目课程跨越职业教育和外语教育两大工作领域,在项目活动设计时需兼顾两类教育的基本规律,需要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训练融于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的各个环节,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情境下培养学生的行业英语应用能力,探索和破解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问题,探索“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对策。比如,在项目活动设计时,以相关行业英语视听训练导入,以相关背景材料阅读促深化,以应用写作训练促迁移,以相关翻译任务促表达,以小组项目成果展示训练口语输出为主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的结构设计策略
依据《机电行业英语》课程教学实际,在对区域主要机电行业企业英语需求调研、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分析和广泛参考现有机电类英语示范课程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前期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和研究了机电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的结构设计策略,即“三大模块”和“十大情境”的课程结构设计,见表1。
(一)三大活动模块
三大活动模块是指“走近职场(Approaching Your Career)”“模拟职场(Simulating Your Career)”“体验职场(Experiencing Your Career)”。三者逐层递进、相容相生:“走近职场”更多的是对机电行业的感性认识和机电职场知识的初步积累,“模拟职场”聚焦该行业典型职业知识的细化学习和主要职业能力的逐一训练,“体验职场”则大大缩短了学生与职业的距离,由前述模块的“漫谈”、“观望”和“模拟”变成仿真或全真的“体验”和“应用”,是对上述两模块中已经学习的职场知识和已经训练的职业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与评价。
(二)十大项目情境
机电行业英语课程根据机电行业典型工作岗位或工作领域的主要工作任务设计了十大项目情境(Project-based Learning Situation)。十大情境基本覆盖了机电行业的整个工作过程,体现了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原理和规律;十大情境有效整合了机电行业的典型工作领域和主要工作任务,保证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训练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三、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的内容序化策略
课程内容序化即确定课程内容编排的先后顺序和组合的逻辑框架。国内职业教育界关于课程内容序化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姜大源的“二分说”[16]和石伟平、徐国庆的“三步法”[17]。“二分说”是指课程知识内容组织的“构成说”和“生成说”,前者的基础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构成论,强调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无生命的客体,是机械化的累积过程,其课程编排是一种基于知识体系的“平行结构”,即知识内容依据学科体系的框架进行序化;后者的基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成论,强调知识是由动态的、有生命的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其课程编排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串行结构”,即知识内容按照行动体系的框架进行序化。“三步法”认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将学生顺利导入工作体系,课程内容序化的基本依据是工作体系结构。
具体步骤是:首先使课程内容结构与工作过程结构基本吻合;再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编排系列知识;最后对于那些无论按工作体系还是按知识体系都无法排序的知识,则直接按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编排。“二分说”对于需要知识积淀和注重知识应用的外语教学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三步法”兼顾了工作体系和知识体系,对英语课程内容序化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此外,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崔允?t(2009)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四个逻辑必要条件”[18],即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和关注结果。
本文集中探讨的机电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开发在内容序化上积极应用了上述职业教育课程序化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提出了符合“四个要素”和囊括“八个环节”的实践操作路径,见表2。
(一)四个逻辑要素
有效教学的四个逻辑要素由八个项目环节承载,每个要素对应两个环节。课程中的每个项目首先借助与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相关的简短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意向并顺势带出该项目主题;继而直观明了地列出本项目的学习目标以明释教学内容并带领学生进入项目支撑语料的阅读教学;在具有一定传统意义精读教学的基础上,借助项目引导文和项目拓展材料调适教学形式,由教师教为主转为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依靠小组力量完成项目;以展示项目成果和填写项目评价表的方式关注教学结果,肯定成绩,解决问题。
(二)八个主要环节
课程下属的每个项目均包含八个环节:项目情境(Project Situation),以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通俗任务型问题为项目主标题,捕捉学生注意力和引发学习兴趣;项目主题(Project Theme),在项目主标题下以副标题的方式将项目情境具体化,突出项目的任务指向性;项目导航(Project Guidelines),继项目标题顺势引出明确的项目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并借助两篇相关听力材料作为热身练习(Warming-up)轻松导入项目内容;项目背景(Project Background),提供两篇与项目相关的阅读材料,并设计相关训练任务,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完成本项目必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项目准备(Project Planning),通过教师重点提示、要点示范、引导文提示和学生分组讨论、提问质疑的方式,明确该项目任务目标、实施步骤、成果要求等,培养自主能力和协作能力;项目展示(Project Performance),让学生小组以集体或个体的方式用多种形式(口头或书面报告、PPT演示、角色表演等)展示项目成果,培养英语职业能力;项目拓展(Project Extension),本环节设计了职场交际开口说(Workplace Communication)和应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两个专题,前者重在培养与本项目相关的职业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后者侧重训练与本项目相关的职场英语写作能力;项目评估(Project Assessment),本环节涵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内容,用多元评价来评估、记录学生的成绩,激励学生成长。
项目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其最为突出的优势是打破了学科课程模式、富有职业特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19]。在高职院校,项目课程改革运动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工作重心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而随之经历了由示范院校“百花怒放”到普通院校“千花盛开”的转变,专业课程(特别是理工科课程)的职业特色越来越鲜明。高职英语课程在类别上属于为专业服务的工具性、应用性文化素质课,其中的行业英语课程更是直接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为目标。
因此,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必须顺应高职院校项目课程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将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以职业群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积极探索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之路,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建构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