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论文范文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科技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科技教育论文范文篇一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摘要: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关系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关键问题。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民培训;素质教育;新农村建设
一、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肩负起农民科技教育的使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强新型农民的培训,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必须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新农业致富新农民,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是科技含量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快等突出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现阶段,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各种综合能力较差,捕获信息、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农民全面奔小康的步伐放慢。因此,大力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赋予我们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责任。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民科技教育新途径
农广校建校三十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不断开创办学新领域。通过开展送科技下乡,绿色证书培训,积极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农业信息技能培训“致福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科教兴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多年来,以其良好的办学宗旨,灵活的办学方式,先进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农村适用型人才。已累计为我县农业战线培养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3217人;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累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764场次,培训农民81.6万人次;累计举办各类职业农民创业班97期,培训农民10540人;举办信息技能“致福工程”培训班40期,培训农民2418人,举办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班11期,培训学员1256人。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距离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农广校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改变工作作风,在稳定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上,在继承传统办学模式的同时,要开阔视野,广开渠道,创新机制,探索农民科技教育的新领域。因此,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开拓进取、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机遇,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1.围绕支柱产业搞培训。
目前,我县的生态肉鸭、创汇特菜、微山湖畔优质稻米发展已具规模,已成为我县“三大”支柱产业。我们抓住支柱产业量大、面广、辐射带动面大的特点,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原则,按照标准农业、绿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的标准,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对农民实施创业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以“四大模块”(创业技能、营销技巧、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产业最新科技)为教学内容,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指导、跟踪服务三段式培训的方法开展培训,使受训学员中有80%的人员实现创业。
2.工作中心下沉,到农业第一线办培训班。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量大面广,组织集中培训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培训的重心必须下沉,沉到基层,沉到田间地头。组织现场培训,一是要与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各镇的具体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内容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二是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到田间地头。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本着适时、适用、实效的原则,让农民实地学习适用生产技术,看得见、摸得到。科技人员当场指导并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把最先进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算,实现农民富,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3.围绕人力资源的转移,加强农民培训。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资源也将随之转移或转产,就业空间将会不断扩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离开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农民能否适应这一巨大变化,关键在于农民的自身技能能否适应这一要求。因此,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搞好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农民专业培训,成为农广校的又一重大任务。所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农民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一到二门适用技术,以适应本地区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的需要。
三、纵横联动,凝心聚力,整合农民科技教育资源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单靠农广校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发挥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挖掘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加强联合,组成联合“航队”。一方面,要发挥纵向联合的作用,上联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上级农广校,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到基层、到农村中去,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发挥专家教授技术高、信息灵、视野宽、综合能力强的优势,为广大农民提供最先进的适用技术和信息,使高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实现高新技术和农民种田对接。另一方面要开展部门间的横向联合,发挥行业优势,聚成合力,形成全社会为农民科技培训服务的新局面。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起点、大跨度、跳跃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需要,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农民科技教育的能力
三十多年来,农广校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服务“三农”,加快发展,增进效益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办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在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具有显著特色优势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但是,仍存在队伍不稳,体制不顺,经费不足,条件较差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农广校的办学能力不断提高。首先,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大对农广校的重视与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实现“办学网络化、办学场地基地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服务多样化、教学班建设标准化”的“五化”标准。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自身能力培养。为适应新时期农广校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采取进修、培训、自学等措施,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师资水平,才能为农广校的发展贮足后劲,逐步提高农广校的办学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为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必将发挥更大、更高、更强的推动作用。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科技教育论文范文
科技教育论文范文
上一篇:科技技术与教育论文2000字范文
下一篇:科技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