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爱心教育论文
成人在教会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这样才能使幼儿知道爱是双向的,从而使幼儿的身心更加健康地发展。所以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刻不容缓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幼儿爱心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篇一
《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
摘 要: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儿童的任务。近些年,早期教育大力提倡为幼儿的明天做准备,提出幼儿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具有合作、宽容、承受挫折、有爱心等健康品质。然而,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像温室中的花朵,被家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久而久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好的事物都应该给自己的不良品质。他们只知道向别人索取爱,而不知道将爱奉献给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呵护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因此,成人在教会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这样才能使幼儿知道爱是双向的,只有付出了爱才能得到爱,从而使幼儿的身心更加健康地发展。所以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 幼儿 爱心 培养方法
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于孩子也是有求必应。在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下,大多数幼儿在无意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的心理倾向。这是现行教育的一种病态,在为孩子付出大量爱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老师,爱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因此“爱心”教育迫在眉睫。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心
1.感受爱的存在
要让孩子学会爱,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存在,孩子一天中在园时间较长,和老师接触也较多,感受爱即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让孩子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爱。如晨间接待时在门口热情地和孩子打招呼,摸摸头、拉拉手欢迎他们的到来;休息时,找孩子谈谈心,对特别的孩子给予特别的爱;午睡时,轻轻地为孩子盖好被子;起床后,帮女孩梳漂亮的小辫;离园时,和孩子说再见,等等,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爱。
2.学着付出爱
当孩子感受到爱后,就要学着付出。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机,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看到有的幼儿扶起跌倒的朋友,帮别人卷衣袖、系鞋带,等等,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发给幼儿五角星,并教育其他小朋友向其学习,看到别人有困难,主动去帮助。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爱心培养
爱心的培养和其他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样,要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在教授知识,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利用文学、美术、情景表演等艺术手段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使幼儿的心灵在得到美和情的熏陶的同时,爱也一点点地渗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1.充分利用学科教材中的“爱心”素材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有一些关于“爱心”行为的教材,对此可充分利用。如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该活动目标为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了解朋友与朋友之间的爱,请小朋友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我是怎样关心朋友的,教育活动不仅是停留在故事内容上,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学会关心别人和感激关心过自己的朋友。
2.在游戏活动体验中“爱心”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幼儿游戏自主自愿的特点,将爱心教育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爱心”行为。例如我们可以请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让他们感受一下去照顾别人是多么不容易,或者通过父母与孩子互换角色进行表演。
3.把大自然作为活教材
幼儿喜爱大自然,大自然给了孩子们真、善、美的感受,孩子们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美的感受,获得许许多多的欢乐。
春天,我带孩子们来到郊外,看看花,看看草,感受阵阵春的温馨。秋天,我们来到田野,闻着瓜果成熟的香味,体验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冬天,一场大雪之后,孩子们带上小铲子来到户外,为小草拨开盖在上面的积雪。尽管孩子们这种爱是初级的,但它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迁移,升华为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的爱。
三、创造“爱”的环境
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因此,可在环境创造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以爱为主题的内容。
1.添置自然角
让幼儿时刻注意关心动物和花草,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的教育。让幼儿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之处,体验付出爱心的喜悦。教师应以亲切的口吻、温柔的动作、耐心的态度去感染幼儿,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心。将教师的这些行为转换成自己的行为,让孩子们在付出的同时,感受到小植物、小动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营造爱的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时刻充满爱的老师,时刻关注、爱护我们的孩子,让爱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常用喜爱的目光去注视孩子,经常与孩子拉拉手,摸摸他们的头,使他们在一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感受到别人对他的爱,将每周固定的一天定为分享日,让孩子把家里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久而久之,孩子在享受别人爱的同时也会慢慢学会主动给予别人爱。
四、家庭中爱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平时应尊重和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要温和体贴,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来自成人的浓浓的爱;成人之间要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会儿”,“别急,我来帮助你”,“谢谢你为我做了这么多的事”,等等;在长辈面前,多表达一份尊敬和关心,比如给老人泡杯茶,让个座,说句体贴的话,送个礼物,等等。成人之间的体贴尊重和相互关爱恰恰是孩子爱心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处处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另外,家长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爱心”行为的电视节目让幼儿观看,讲述有“爱心”行为的故事给幼儿听,以培养幼儿的“爱心”行为。
五、家校结合,共同进行爱的教育
纲要提出:只有家园密切的合作,步调一致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多“爱的教育”的盲区,比如绝大多数家长在“爱的教育”的根本理念上就存在极大的偏差,他们认为教自己的孩子帮别人、爱他人,就是教自己孩子“学傻”,他们担心如此“爱的教育”会使日后孩子走上社会会“吃亏”。许多孩子的父母还会通过自身的行动,向自己的孩子做出一些错误甚至恶劣的示范。
爱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让孩子在被人爱中感受温暖、快乐,并由此学会爱别人,帮助别人,形成健康的人格。父母生病了,让孩子来照料;父母上班累了,让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公交车上让孩子给老人让座位;在外边玩的时候照顾比自己小的伙伴,等等,借助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反复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明白帮助别人,能给被帮助者和自己都带来快乐。道德根植于生活,把德育大课堂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带领幼儿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德育,体验爱带来的幸福感。
幼儿园、家庭应携起手来,让孩子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懂得付出爱,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以及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主动示爱,爱护分物,爱护动植物,爱护自己的物品,等等,使其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一棵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孩子心中的爱,离不开老师的熏陶和教育。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爱的珍贵,学会关心人,爱他人,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份爱的情感。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幼儿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对爱的感受是最自然、最丰富的。通过教育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爱心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