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议中国大学教育论文

浅议中国大学教育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议中国大学教育论文

  大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社会变革的加速器,更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关键阶段,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中国大学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议中国大学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中国大学教育论文篇一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初探》

  摘要:人文精神教育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要树立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

  关键字:高校人文 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 B5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教育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没有理想就连人格也谈不上”,“搞教育的不讲理想,还有哪个行业来讲理想”?“尽管有些理想我们今天可能无法实现,但人类最美好的精神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一定要有这种幻想与追求”。(《人文教育的位置究竟在哪里?》)理想主义仿佛已是陈年旧话,旧话在此重提,至少对我而言是别有深意的。平心而论,所谓无欲则刚,看来追求宁静无为的理想倒还容易些;可是有为有不为,若非别有一番寄托与抱负,这无欲之“刚”恐怕也无从说起;而要追求真正有所作为的理想,那就远不是云淡风清便能成就的。比如,具体到自己手头的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有意无意中便会将其间难耐的艰辛、繁琐与枯燥,都视同浪费青春生命的无益、无趣和无聊之举,于是迟疑,焦虑,患得患失。可也深知理想的实现,不就得这样落实在对与之相关的一个个具体目标的执著追求中么?到此时,与其再谈“理想”的有无,不如就看我们在追求具体目标的奋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意志、韧性之强弱:这一点将决定“理想”能否经由我们自身的努力,一点一滴转化为现实;抑或只是一面动人的旗帜,凌空轻�,爽心悦目。因而,能否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磨砺出坚韧的意志,能否凭借这种意志而对理想怀有持久的生命激情,同时能否在理想的感召之下将激情与意志不断融铸为一体,以成就其精神支柱:这显然也应作为“精神成人”的要义所在。

  一、人文教育是一种基本教育

  大家都很熟悉《论语》里的一个故事。孔子让自己的学生各言其志,有学生说要去做官,有学生说要去管理军队和政府,对这些志向,孔子都没有做太多的评论。他问曾点,你有什么志向。曾点说,暮春来临的时候,我要穿上春天的衣服,邀上一些少年、儿童,去沂河里游泳,在岸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去。结果,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的志向里,洋溢着一种清远之气,并有怡然自得的情怀,他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的向度,就是在实用、功利之外,人还可以有一种无用、自在的追求。这就好比我们读唐诗宋词,那些美妙的诗句,你说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一点心绪,一点念想而已。但正是因为生活多了这点心绪和念想,才有了梦想和诗意的品质。

  近年来,关于大学教育的变革,呼声最高的,就是今天要讲的人文教育,或者叫通识教育、通才教育,在英语世界,也叫自由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而更应是培养人格、塑造精神、贯彻理想的地方。除了术业有专攻,学生也还需要接受人之为人的基本教育,以克服过度专业化所带来的精神缺失。因此,人文教育并非是什么艰深的教育内容,也非只针对文科的学生而言的,恰恰相反,它是对大学生所进行的共同教育、素质教育,是要普及一种基本的、常识性的经典阅读和文化情怀。

  如果一所大学,只重视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遗忘了人文精神,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这就是“半个人的世界”。而现在的大学,系与系之间的隔膜,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不相往来,非常严重。不说文科、理科之间,就是我们文、史、哲这种血缘亲密的学科,也少有联系。好像学历史的人,就无须知道尼采,学哲学的人,就不必知道白话文运动。这令我想起1925年清华大学设国学研究院之时,对于聘任导师所提出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求这个导师“通晓中国文化之全体”,而且还要求他对外国文化有相当的了解。所以,国学研究院只办了四年,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文史方面的人才,这不能不说和王国维这几位导师的通才、通识有关。事实上,那时的名师,可谓多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像朱光潜、冯至、汤用彤等人,既讲授西方哲学、美学,也讲中国古典文学,即便像弘一法师,出家前,也是音乐、绘画、篆刻、书法、戏剧,无一不精的。

  强调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就是为了强调人与人之间,在专业的不同之外,还有共同的东西,就是文明史中的经典和人类精神中那些永恒不变的价值。尤其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变化几乎是一切人所信仰的价值,人文教育是要提醒大学生,这个世界还有不变的东西,还有常温常新的价值――对每一个本科学生进行这种核心教育,能帮助他们在精神上建立起健全的视野,并由此接通一个人和过往文明之间的血脉。

  二、现代大学理念的沿革和变化

  公元1100年左右,大学先在意大利兴起,而后传播到法国、英国,之后再到德国和俄罗斯,后来又到了美国。从大学兴起到工业革命的初期,这个阶段的大学教育,其根本理念就是教化人。到了工业革命的火热时期,在德国,以柏林大学的洪堡为代表的一批人,认为大学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它更应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是洪堡的信徒,所以,他把好的大学应该是研究型大学这一理念带到了中国,并付诸实践,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奠定了基本的方向。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美国开始处于强势,以美国为中心,出现了对大学新的理解:大学不仅是教育的机构、知识创新的场所,它还应是服务社会的机构。从教育机构到研究中心,从研究中心再到服务社会,这三个阶段,可以说涵括了现代大学理念的演变过程。

  大学理念的这个变化,并不是后者否认前者,相反,好的大学,总是强调这三者的统一,既要教化人,也要做研究,更需要服务于社会,不可偏废。蔡元培还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包括四点:第一是中国孔墨的精神,重视专门教育,也重视陶冶德性;第二是英国的绅士教育,即人格养成之教育;第三是德国和法国的专深教育,培养研究的能力;第四是美国式的服务社会的教育。这就是一种全面教育的观点,既吸纳了欧美之长,也没有忘记中国自身的教育思想,提倡培育“完全之人格”,主张美育和智育并重――这些见地和主张,至今依旧有借鉴意义。

  在我国,必须看到,有一些公共学科,是可以模仿的,比如经济学、管理学等,但文学、历史、哲学是有国情和国界的,必须遵照中国学生自身的现实来设计。脱离了具体的国情,违背了中国人的心灵逻辑,人文教育就会失去情理的基础。

  一所大学,不是想有“大师”就能有的,但如果要锐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一定能培养成的。现代社会尽管对权力的制约和对正义的维护主要靠健全的民主制度,然而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离不开人的精神素质。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近代启蒙主义的兴起和宗教势力被迫退出政权是同步的,文化的独立性及其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的反省和批判又是西方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种种问题,如民主政治的建立、法治国家的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社会风气的扭转,在在需要大量具有人文精神素质的各类专业人才,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可叹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却难孚众望。众多的大专院校正沉溺在建大楼、扩地盘、上层次、抓效益等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把本已淡漠的大学之魂冷落一旁,屈从于世俗功利主义的浊浪下,丧失了自身的尊严。怵目惊心的教育腐败、层出不穷的学术违规和学生学习中的弄虚作假、论文抄袭现象,难道不是大学灵魂沦丧的征兆?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想要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无异于缘木求鱼、痴心妄想。

245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