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浅析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语文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格素质、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实践创新综合运用能力等素质。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析语文素质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语文素质教育论文篇一
《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
[摘要]语文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格素质、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实践创新综合运用能力等素质。语文老师要注重学习,提高挖掘教材的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估能力,要根据新教材的要求,研究和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能力以适应教学工作和语文学科素质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实践创新
语文教育肩负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对科学先进文化知识的获得等多重使命。学生在语文方面,如果只写得一手漂亮的文字,或只僵化地掌握一些纯语文知识,或只能在课内举一,不能反三,那么这个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不成功的。从教学中可以悟出:许多理科成绩拔尖的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较差;反之,文科成绩好的学生,其抽象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即使考上了高一级学校,然而“高分低能”,人为地造成了许多“短木板”。一九九七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在谈到一个成功者的经验时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培养学生综合创造性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今天,对人才的综合国力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要有优秀的道德品格素质、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实践创新综合运用能力等素质。培养学生这些素质,须更新理念和策略。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发展不平衡并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优秀的道德品格素质,就是从求知欲望和发展的眼光出发把学生培养成拥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情操、宽广的胸怀的“四有”新人。新世纪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跨入了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如今新教材的内容都是注重人文精神,体现时代特点,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服务。在语文课本中,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是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诸葛亮的“俭以养德”是让学生明白节俭的重要性;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左传》中的《荆轲刺秦王》,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明白为正义去斗争是多么的可贵;《散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告诉我们珍惜亲情;《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飞入太空的航程》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呼唤奉献精神的重归;这些典型人物、事件、箴言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让学生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这对于我们向纵深改革、发展和腾飞的中国,对于高科技高信息市场需求,对于培养创造性、密集型和超脱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代社会,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全中国都在提倡文明教育,文明中国,只有在语文教学中贯穿道德品质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就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应注重德育新策略。
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和跨越传统的学科界限,实现新教材新思路的综合化。江泽民在十六大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基础学科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并指出创新的策略,“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改革的方针以及抛弃传统教育中的那些僵化过时的内容的理论依据,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核心逐步体现出整体化、综合化的趋势。新课标更是强调“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强调“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譬如:《动物游戏之谜》的生物常识,《宇宙的边疆》的天文学研究,《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中国科学历史简史,《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理》的政治哲理,《淝水之战》历史长河中的一波激浪,《死海不死》物理学中比重与浮力,《万紫千红的花》中化学原理,《统筹方法》中的数学方法,《什么是生态环境》中的物理学原理,《看云识天气》中的天文与地理等应让学生联系所学相关课程去理解、掌握,从“新”与“异”的角度引导学生敢于探索、质疑解疑,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至此,不但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别的科目的兴趣,更好地为学习创出一条新路。
当前,大多数学生、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都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心理学教师或者心理咨询专家的事。其实,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关乎他们身边每一位师长的教育、影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特性使之在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有着绝对优势并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使其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其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心理素质有智力和非智力的两方面。智力的如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在造性、创造性、联想性、幻想性)、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而智力高、成就也高的人,一般更能调整自己的潜能。然而还必须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培养。据科学家研究,智力高,而学业成就比所期望的低的人,往往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他们的个性和交往特征的作用。一般的说,智力高的青年,学业成就也是高的,多数人的智力与学业成就是一致的。如我国青年数学家张广厚在开滦市第二中学考数学时,一次只花了20分钟时间就做完了全部试题,而且全对,并且具有独创性。但低成就的人,不一定是智力低的。历史上许多学习成绩差的人,却成为杰出的人。如爱迪生年幼时考试不及格,后来却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我国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年幼时有的学科只考了40分。由此可见,不少在学校里成绩不及格或勉强及格的低成就的人,可能比在学校里各门功课都好的、顽强的学生更聪明更早熟,只是他们的智力早熟与社会发展和情绪发展之间不协调而已。心理学家阿米尔1962年指出;“学校为增减学生智力方面的心理健康,不在于让青年学生学会重复地、正确地回答问题,而在于帮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学生因为家庭的优越,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培养心理健康势在必行,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生活中以及学习中的困难,更是我们的责任。
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语文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只有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语文素质教育,才是成功的语文素质教育,才能适应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为祖国的腾飞提供用之不竭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培养学生语文创新的途径是:质疑——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还可以多放设置课型,如语言教读品味课、语言自读涵咏课、语言实践课、语言鉴赏陶冶课、语言能力测评课、语言基础训练课等到,运用美读感染法、比较揣摩法、语境创设法、切己体察法,从而去培养显性能力(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和隐性能力(思维能力)。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体现在他必须主动地使新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对新现象进行归纳和推理。布鲁纳认为人类有三种成功理解知识的手段:动作再现表象、图像再现表象、符号再现表象。在研究每一个方式、问题时,必须从脱应性出发,像陶行知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使学生通过研讨在某一“点”上或某一方面有创新的实际收获。
我们现在所学、所使用的均是新教材,而这一新教材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要更新观念。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和质量观,立足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高度去处理教材,实现课堂教学环节。首先,教学过程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熏陶。其次是学生本位。知识的获取,个性、特长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决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第二,要改革教法。以传统教材为依据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必须改革。教师要注重学习,提高挖掘教材的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估能力,要根据新教材的要求,研究和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如果不学习,不创造,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去教授新课,必然难以适应教学工作和语文学科素质教学的需要。
总之,只有有效地去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始终不懈地创新学习,才能适应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夏语.《论新课标下语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设计原则》,中国教学资源网
[2]冯为民.《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素质的培养》,《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1月
[3]陈蕾.《浅谈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优秀作文网
[4]陈虹.《培养健康心理 构建健康人格》,《创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中药科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