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析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论文

浅析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析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论文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重要的课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析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论文篇一

  《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探析》

  【摘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以及青少年思想产生的新的变化,新的特点,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能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寻找新角度,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方法,从而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适应新的情况,新的要求,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影响因素;原则;方法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重要的课堂。当前政治课必须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首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学生思想品德问题。

  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些新变化

  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总体上讲,他们思维活跃,知识广博,敢于创新,从思想特点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

  1、追求公平理念

  面对事情或问题的时候,他们认为公平是前提,如果得不到公平的现实支持,老师的一切教育,很容易转化为空洞的说教,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 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注意公平对待被教育者。

  2、有自己的主张,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怀疑范围和重新检验问题的积极性,更是大为增加。他们习惯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或在事实面前说清问题习惯于横向比较,缺少历史的视野;善于微观比较,缺少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善于局部比较,不能作出全面的结论。面对这些,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一方面,鼓励其独立思考,另一面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3、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

  正是由于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习惯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而青少年由于心智发展的不成熟,并不能及时发现,相反,他们此时更相信自己。加之,作为教育者,我们有时仍无法摆脱空洞的说教,这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造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为了超越这一障碍,我们必须引导青少年学生,全面的辨证的看待问题,同时,注意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及其问题,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达到教育的效果。

  4、渴望及时,多样的交流

  社会的变化急剧,青少年的思想也十分活跃,思想问题也大量出现,他们渴望了解世界,了解他人,同时也渴望被了解,他们渴望及时地、多渠道地交流,为了发挥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作为教者,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到这一交流中来,并努力导求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的方式与之进行,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动脉,争取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影响青少年思想的不利因素

  30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得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只有懂得他们的心思,我们才能理论联

  系实际,摆脱过去的空洞说教,增强说服力,才能更全局地把握问题的所在,对症下药。

  首先,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加了我们的见识,活跃了我们的思想,但国外一些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也乘机而入,尤其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物质利益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杠杆,即“利益驱动”,使我们突然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新环境,由于准备不足,漏洞太多,从而使“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见利忘义等思想侵蚀着青少年。

  其次,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改过去由政府包分配、包就业的做法,实行自谋职业,双向选择,聘任制、合同制等就业方式,大学生就业不再包分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化的学生,甚至较差的学生,凭着家庭的权势和熟人关系,很早就落实了优越的工作岗位,这个复杂的结局显然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工作不利。

  再次,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尤其是90年代中期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内容丰富了,但其中难免莨莠不齐,鱼龙混杂,这给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带来不小的冲击,如何从中“出污泥而不染”是个很大的考验。人们尽情地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但是某些模糊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享乐主义的蔓延,社会丑恶现象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某些人为了追求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走向堕落等在青少年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给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三、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思想特点的变化,作为教育者,我们的工作原则和方法也应与之相适应,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和探讨:

  1、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是互动平等的

  真正的参与不是形式的,而是思想上的参与,是我们与青少年学生形成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要达到这种交流,我们就要以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参与,而切忌居高临下的说教和训导。我们要尽量保持风度,保持整体形象的沉稳,体现民主的风格,这样才能增加被教育对象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真诚可信

  真诚才能可信,不回避社会消极现象,也不放弃正确的引导,这就是真诚。真诚可信,还要求我们对教育的内容和主题,首先自己要坚信不移,这样才能产生真诚的力量,使青少年受到震撼和感染。因此,真诚需要我们讲真话,需要我们表里如一。

  3、教育时,应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同时注意亲和的感染力。

  如果以上两方面是教育过程中的态度问题的话,这一点我认为就是教育过程中方法和技巧问题。教育者要善于观察青少年的反应,懂得察言观色,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调整,从教育形式上讲,那种不宣布教育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寓教育于活动、娱乐或其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深入到解决思想体系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亲和的感染力,动之以情,然后再晓之以理,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4、教育应与惩戒相结合

  惩戒,现代教育理念中一直颇受争议,教育需不需要惩戒,两者是对立还是统一,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因为在思想品德工作中,教育不是万能的,必须有一些“刚”性的东西来协助,而惩戒就是教育“刚”性的一面,只有把刚、柔两方向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促成问题的解决。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十分注意惩戒的适度。

238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