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为题的论文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不容乐观,还存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教育功能减弱等诸多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村小学教育为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小学教育为题的论文篇一
《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社会发展对于教育体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国家支持,社会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依赖于政府政策,落后于社会发展,本身建设的不足也需要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在动力缺失、管理执行不到位,教师素养缺乏情况下,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教师素质建设,师资力量建设,提高物质保障;转变管理观念,发展现代化教育等方式使农村教育管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字: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37.5文献标识码:A
1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
1.1教育管理机制过多的依赖政府
政策对于农村教育有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意味着农村中小学教育相对于过去而言有了更好的政府支持和国家力量的保护。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育中的管理体制开始过多的依赖政府的力量,学校机构本身则忽略自身管理机制的建设,管理阶层对于教学管理也往往浅尝辄止,未做深层次的探究。学校管理机制的建设没有随着国家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依旧按照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教学活动,在发生问题时单纯的依照政府政策进行,使学校自身的管理机制效能不断地弱化,过多的依赖政府政策。
1.2教育管理机制落后于社会发展
社会各界开始给予农村中小学教育更多的关注,不仅仅是对教育本身,还包含了教育领域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因此,教育管理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体制管理,还包含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道德,学生思想等。这对当下的中小学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做好教育本身的同时,加强对教学行为以及教学道德的建设,管理机制不再是单纯的约束机制,还有适应和沟通。而目前的状况是,我们仍然更加注重教育本身,忽略了教学活动中对教育造成影响的其他方面。
1.3教育管理机制本身建设不足
农村教育,历来都是过多的遵守已有的制度,缺乏创新。现阶段的教育发展,则要求教育机构能有自身的特色,适应当地的教育情况,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发展适合当地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做出更多的尝试,不仅能够有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还要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中建设出的管理机制,才能适应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本身的教学情况相契合。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本身机制的建设就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没有自身创新的教学体制,对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就无从说起。
2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落后的原因
2.1社会保障导致管理层动力缺失
社会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投注更多的力量予以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政府保障在帮助中小学教育更快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降低了对于中小学教育机构的责任。相对于以往的考试成绩考核、升学率考核而言,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少了许多考核方面的硬性指标,给了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大的宽松度和自由度,相对的教育者也缺少了很多动力。基于这样的不正确认知,使学校管理层缺乏以往争优创先的动力,对自身工作有了一定的心里松懈。
2.2师资流失导致管理机制难以执行
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业内条件艰苦的代名词。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农村教育中,师资力量总处于不成熟状态,好的教师流失,新进教师经验缺乏。管理阶层的管理也往往偏离原有的轨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教师队伍自身素养不足
教育本身就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即教书、育人,即是说教育的过程中教会知识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做人的知识。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有着良好的素养可以担负教书育人这样一个责任。教育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尤其中小学生更是塑造个人性格的关键时刻,教师的教育尤为重要,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有着良好的自身素养。未经素质考核的教师,影响的不仅是自身的教育工作,他在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的还有自身的不良习惯。
3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建设的对策
3.1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教师素质建设
教育管理体制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进步,农村中小学教育更应该加快自身的转变,转变以前的固守模式,学习城市先进管理机制。农村教育体系应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灵活改进教育方式,正确应对当下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在管理机制中注重创新,注重对于政府保障政策的适应,使教育管理与政府政策有机结合。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人员素质教育,建立完整的教师考核体系,使教师能够在教书的同时发挥育人的作用,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道德培训,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
3.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物质保障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保证农村教师能够在任教期满后有良好的晋升渠道。对于农村教师队伍,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优秀教师的留用,通过对农村教师的物质保障,使农村教师能够在山区安心任教。将农村教师工资发放作出统一规定,尽量缩小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差别,建立贫困地区教师待遇的公正保障体系,监督各级地方财政,及时兑现广大农村教师的津补贴和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采取先培养部分业务骨干,带动其他教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以调动全体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中去,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大批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3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发展现代化教育
农村中小学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转换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人们的束缚,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新的教育环境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树立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教学管理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当下的教育应该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在改革管理理念的同时,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方面可以请求政府支持,更换教育物资,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物质条件,争取发展现代化的科学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科技与教学知识相结合,给学生更为先进的,与社会接洽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潘满库.基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N].山西日报,2003.
农村小学教育为题的论文篇二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至关重要,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农村小学教育办得怎么样,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发展。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好转,特别在办学思路和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和管理、家长与社会重视程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对策;农村;现状
一、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1.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相对落后
我国虽然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相当一部分乡村小学至今还存在教室短缺、危房严重、教学设备不全等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办公经费有限,仅仅能够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真正投入到教学设备上的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影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加之最近几年适龄学生急剧减少,一些现代化教学设备无法引入,像电子白板、计算机等先进教学设备,偏远农村见都没见过。
2.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当薄弱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离开教师谈教育那就是一句空话。然而在偏远的农村,薄弱的师资队伍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相当一部分学校虽然学生人数少,只有几十个学生,但年级数齐全,学前班到六年级都有,缺的就是老师。七个年级只有三四个老师,有些课程根本就没办法开设,只有搞复式班教学,课堂教学效率极为低下。另外,农村大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授课,没有机会和场合进行研讨,没有时间进行教研活动,因此他们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教法陈旧。还因为教职人员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加之学校教师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部分教师工作作风散漫,得过且过。
3.农村学生学习条件低下
农村学生由于自幼长在农村,他们见识少,没有得到城市优质资源的共享,视野狭窄。如今推广的先进教学法中的有些环节,靠学生的能力是根本完成不了的。由于农村学生身边没有网络、图书馆、书店,他们的学习资料极其匮乏。学习除了国家免费的教科书之外,手头没有一本教辅读物。因此,学生没有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4.农村家长教育观念陈旧
现在农村的独生子女增多,而家长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娇惯子女现象严重,任何事都随子女心愿,纵容子女犯错,“留守儿童”的出现以及家长与学校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的教育负担。另外,部分家长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对女孩子的学习成绩无所谓,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根本不与学校配合。这些因素导致了现在的教师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的情况。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二、农村小学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1.解决农村小学师资紧缺现象,落实农村教师优惠政策
农村教育要发展,有专业强的师资队伍是首要条件。如果没有专业对口、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一支教师队伍,就根本谈不上发展教育。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人事安排上应多考虑偏远落后的农村学校。另外,由于农村自然条件差,一部分教师思想波动大,有走心没守心,干上几年,想尽一切办法进城,原因是农村生活条件差,教师待遇不高。因此,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农村好教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该多种渠道减轻农村教师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关心贫困教师,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在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教师安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当前形势下,由于行业间的差别,农村教师的思想波动大,由此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正气,消灭邪风相当重要。通过学习先进、树立榜样等方法帮助教师认清形势,巩固专业思想。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心理方面的疏导,使其解放思想,拥有良好的心态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3.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关注“留守儿童”
农村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需要政府和学校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对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地进行帮扶。同时,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教育意识淡薄,对子女的教育存在误区,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又不重视。因此,家长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要把“教育家长”作为重点工作,不可忽视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总之,农村小学的教育具有特殊性和周期性,保持农村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也是复杂多样,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改善农村的小学教育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