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高等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日益强烈的一种价值吁求和政策导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一:高等教育生态学论文

  一、高等教育的生态学研究

  (一)高等教育生态过程研究

  1.教育资源的生态学研究由于高等教育出现严重的不公平问题,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难点问题。这些学者大多借鉴生态位的概念,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在外部环境中区域分布不均,中观环境中出现教育层次、教学类型高度重叠和空场,内部环境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重构政府、社会、高校之间的关系。学者邢运凯通过对高等教育生态位的研究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当下出现生态位高度重叠的情况,出现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区域覆盖等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并探索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办学自主性较差,政府的权力过大等诸多矛盾是高等教育生态位高度重叠的根本原因。朱振林不仅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生态位重叠,辩证地分析高等教育中存在大量的生态位空场。一是区域空场,大量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在东中部发达地区;二是层次空场,高职院校较少且覆盖区域狭窄,三是行业空场,高校大规模的合并和综合化,缺乏行业特色的高校。认为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首先是要调整政府管理高校在资源配置、评价方式、权力分配的模式。其次就是对高校在专业、区域、层次上进行合理布局。赵书山则是从资源配置失衡来解读高等教育生态学现象。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存在主客体失衡,资源配置过程、资源配置方式失衡等现象。

  2.人才培养的生态学研究通过国内学者对人才培养的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1)关于创业教育的生态学研究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部分,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创业教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在创业教育生态学研究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创业教育体系的相关研究不胜枚举,国内的研究成果很多。综合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视角:其一,有部分学者借鉴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以比较的视角展开研究。刘振亚通过对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培育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中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存在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少,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创业课程少、社会和政府对创业资金资助缺乏、大学生创业实践科技含量低和时间短、创业积极性弱。并结合美国创业教育经验提出培养合格师资、构建良性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整合资金和资源、制定创业鼓励政策等建议。其二,以实证视角进行研究。如,陈少雄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创业教育主体中内部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环境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创业教育主体与各环节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培育策略。

  (2)关于学科发展的研究胡春蕾、黄文龙以生态学视角对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进行解读,认为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学科生态承载力,主要包括学科自我引导能力、学科资源、学科竞争力三要素。这三要素的能力越强,学科生态承载力就越强。并对三要素的发展走向提出建议,分享决策与包容共治是学科自我引导能力有效提升的途径;结构优化和质量先行是学科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多科综合与均衡发展是长期形成学科竞争力的方法。

  (3)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教师教育作为教育生态发展的主体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研究的内容之一。于海洪以生态哲学的视角阐述了当下教师教育的困境———教育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学术性与师范性对立等问题。强调应优化“教师教育生态环境”,打破学术与教学的樊篱,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途径。马瑞娟认为影响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主要有外部环境中的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以及内部生态环境中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知识限度、教学方法等生态因子。

  3.学术生态的研究随着我国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关于如何治理学术生态环境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学术角度对高校学术生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关于“学术生态”这一概念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解:

  (1)环境观。李中赋认为学术生态环境是一个由思想、知识和信息的交换,还有评价体系、学术制度、科研条件与其他因素组成的整体环境。

  (2)现象观。栗明伟把当下大学学术界存在的“学术腐败、学术失范”等学术现象称作“学术生态”。通过对于大学学术生态文献的分析归纳,目前对于学术生态的研究就是关于大学学术生态危机的研究,王全林、程东峰认为一是高校追求学术数量而放弃质量,存在学术评价量化;二是由于高校内部行政权力过于强势,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所左右;三是学术过于功利化。宋燕、张应强认为我国大学教学学术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面临诸多制度障碍。强调既要构建支持教学学术的外在制度,也要确立教学学术的使命和理念。

  (二)高等教育生态策略研究

  关于如何促进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发展,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大多数学者强调,首先从宏观上构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杨彩玲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生态化趋向的策略分析》中提到,强化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生态理念,突破生态理论与生态实践相结合,倡导高等教育生态化经营、确保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生态体系。第二,由于高等教育生态位的错位发展,部分学者强调高等教育资源应该合理配置。彭福扬、邱跃华《生态化理念与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中指出,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分布上、类别层次上、学科结构上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调节等作用进行优化调整。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学者邢运凯。黄志勇《生态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的新境界》一文中在宏观配置上,强调有关资源配置中的政府、社会、高校等职能分布、权责明晰等问题。而陈雯兰、邢运凯《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分析与设计》则从微观上解读高校内部权力结构配置,认为应该将高校权力下放,尊重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第三,针对如何缓解目前高校存在的学术生态危机现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制度层面改善学术生态。以促进大学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健全的大学保障制度。杨蕊提到重构尊重教师学术权力的保障制度、完善教师人事制度,建立大学的流动机制(即大学师生与学校之间进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的流动机制)。

  二、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的问题

  综合以上国内对高等教育生态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有关高等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采用不同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生态学,探讨了当下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分析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现象;比较了不同视角下高等教育生态学发展方向和路径,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综合研究不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结构交错、内容复杂的生态系统,因子之间相互关系不可忽视。现有文献大多是以高校内部某一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因子之间建构有效联系和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再者,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属于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当前过多集中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研究,缺乏内外部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探索。

  (二)研究方法有限除个别学者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高等教育生态学发展中创业教育发展开展研究之外,其他学者都基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缺乏数据支撑,更难以找到质化研究的踪影。例如,在论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过程研究中,对教师教育生态发展以及学术生态研究仅限于对当下现象描述分析,教师教育发展的主体诉求并未通过量化与质化研究进行深入剖析。

  (三)研究对象单一在有关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多数集中于国内高校内部生态环境中部分生态因子的研究,全面性还不够。例如,仅有的文本中,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主体对象,大多数是以国内高校本科教育为中心所展开的研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新月异地发展趋势下,忽视了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的研究。

  三、高等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展望

  综观国内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演进,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进程伴随着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越来越复杂,其原因在于大学生态系统内外部的生态因子日益分化和多元化,系统结构日趋复杂和灵活,因子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力度与日俱增。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存在着一些可研究空间。首先,国内关于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尚不成熟,绝大多数学者还致力于理论解读和理论建构的阶段,缺乏实证性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不够紧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着重将量化研究、质化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丰富高等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其次,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中相对缺乏对影响高校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研究。当下高校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高校发展的社会适应性、高校与政府的权力冲突等等都是制约高校发展的屏障。如何创造高校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如何平衡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分配,使高校获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何构建社会与高校良性互动的关系等研究都是未来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最后,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对象。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化的趋势,研究也应关注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再者,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两大主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成为是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的焦点。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相关的教师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研究数不胜数。但是以教育生态视域下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师生在高等教育生态学理论框架下如何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高校关系结构中重要一环,所产生的矛盾日趋凸显。如何重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各自权益在高校法治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得到维护和保障等,都是未来研究热点。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二: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一、当前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数量骤增,硬件设施增长速度明显与其不匹配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逐渐转型,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得到满足。在这种愿望的影响下,我国高校连年出台扩招政策,成千上万的高中毕业生走进大学校园。但是,这种变化的存在和产生却没有建立在配套措施和政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如学生的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等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最终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便。众所周知,学生管理工作是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的,而且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近几年学生数量的增长,高校将主要精力都用在场所的扩大和设施设备的增加上了,真正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小,限制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传统的学生管理思维将学生置于被管理者地位,对学生采取的是高人一等的行政说教,完全是依靠硬性文件规范约束学生。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容易形成整齐划一的效果,但是却不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育的最终根本是以学生为中心,各种制度的创设应当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便于学生成长的宗旨,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管理措施。但是当前的管理理念却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在管理者的思想中,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就是将学生管好,而不是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促其健康成长。

  (三)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孕育健全的人格,使其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而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造成当前的状况,一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二是由于学校方面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指导不足,三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新闻办发布的数据,“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的心理指导教师数量虽然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是与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相比却严重失调。在校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心理指导教师的增长速度,这种学生数量变化大、教师数量变化小的趋势和特点使得本就不被重视的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更加严峻。

  (四)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管理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者基本为相关专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他们以辅导员的身份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高校没有关于学生管理的专业,实际工作中也没有该领域的相关人才。而且在学生管理队伍中存在素质不高、数量不足、职责不清的现象,管理工作没有规范性和科学性,管理者的素质亟待提升。此外,系统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尚没有建立,这对学生管理者来说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抓手,只能在工作中凭感觉做事,大大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系统的管理体制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是必要的保障,按章做事、循规管理才能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减少随意性,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支持力度较小的弊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来说极为不利。

  二、新形势下解决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性矛盾,同时这些矛盾的解决也是高校实现下一步发展的契机。为此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思想,建立新的学生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的教育政策和策略最终要有利于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为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树立服务意识,高校应当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转变传统观念,建立新的学生管理理念,加大服务力度,通过服务和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健全。同时还应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高等教育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对一些不良思想的“免疫力”,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物质保障力度

  加大物质保障力度的现实途径就是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分担一部分高校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后勤社会化是指师生员工的教学生活保障体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来运作和发展,使他们按照市场的规律,配置资源,提供服务。高校扩招应当建立在雄厚的后勤保障的基础上,住宿、吃饭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安心工作和学习的最基本保障,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序运作,既可以为高校扩招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又可以为学生管理工作分担一部分压力。

  (三)管理应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指导思想

  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在各种政策条文和具体执行中得以体现。学生管理人员应当在工作中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学校关心和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学生,学生在高校各项工作中是最重要的因素。用制度对学生采取硬约束的思想和理念是不全面的,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机制,使管理人性化。强烈的爱心是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开展工作的最有力保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此外,学生发展至上观应当在学生管理观念中树立起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当致力于学生才干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以及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创造条件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四)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工作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压力正在随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而加剧,而且由于家庭、社会等复杂原因,学生的心理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他们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科学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工作帮助。为此,学生管理人员有必要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如可举办心理咨询讲座、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立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积极健康的学风和校风影响他们的心理成长。同时还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积极接触外界,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形成乐观、大方的精神面貌。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它与教学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却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思想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大部分是潜在的影响,例如纪律意识、奉献精神等,而这些素质和精神的形成又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加强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高等教育论文精选范文相关文章:

1.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2.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4.大学计算机论文精选范文

5.大专论文范文

112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