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关于国防教育的论文范文精选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要搞好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必须在领导重视、形成制度、师资培养和教育方向等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防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国防教育的论文范文一:国防教育教学道的思考

  本文拟通过对国防教育基本规律及国防教育教学过程动力系统的分析,对地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之“道”加以探讨。

  一、国防教育内外部规律探讨

  我们通常把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规律,把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称为教育的内部规律。理解和把握这些规律,将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规律(即“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国防教育要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方面,与社会政治环境相适应。从国防的角度来看,政治环境指的是国家的安全环境。国家的安全环境影响着国防教育的战略目标,决定着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因此,国防教育不能脱离国家的防务需要。战争环境与和平环境的国防教育明显不同。[1]一是思想认识不同。在战争时期,大敌当前,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此时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国防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在和平时期,无外敌大规模入侵,危机感慢慢松弛,尤其在长期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的国防意识逐渐淡漠,很容易忽视国防教育。二是主要任务不同。战争时期,打赢战争取得胜利是主要任务,此时国防教育被摆到重要地位;和平年代,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事务都应围绕这个大局开展,此时,国防教育作为“软任务”被搁置起来。三是组织实施方式不同。战争时期,必然狠抓国防教育;和平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往往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素质教育等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在人类阶级斗争的历史长河中,和平时期相对较短。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国家的存在决定战争难以绝对避免。当今世界,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大战不会在近期内爆发,我国所处的环境相对安全稳定。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局部纷争和战事不断,我国周边也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我们不可盲目乐观,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比战争时期艰巨得多,除了国防知识教育,“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国防教育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另一方面,与经济基础相适应。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国防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发展服务。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能使为国家生存发展服务的国防观念深入人心。学校国防教育是国民国防教育的黄金时期,是实现“中国梦”需要的国防基础工程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二)国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国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切实的综合促进作用。首先,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其次,军事科学是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而军事科学既是社会科学,又广泛涉及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哲学及人文科学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掌握军事理论将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最后,国防教育中军事技能训练能培养学生坚毅刚健的作风,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能真正得到操练,增强体质;通过对学生进行军事知识和国防思想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军人作风。相对于普通教育,国防及军事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其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在军事教育过程中,大强度、高效率的准军事教育教学,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在学生思想作风方面加固了堡垒,更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国防观,培养战略意识和坚忍的意志和毅力、迎难而上的吃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种意志、毅力和精神,正是新世纪高质量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对每一位接受国防教育与教学训练的学生来说都将成为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国防教育一举多得,有着非凡的“综合育人”效应,因此越来越受到教育学界的重视和欢迎。为此,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是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

  (三)遵循教育内部规律,实现国防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不断发展创新

  首先,实现国防教育观念创新。一方面,积极动员大学生广泛参与国防教育教学活动,将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灌输为平等的双向交流。其次,实现国防教育内容更新。要从战略前瞻性上向学生阐明矛盾的结合体———国家,阐明以国家为中心的内外部矛盾对国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如来自国内外的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必须遵循国家生存发展、学生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变化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全球战略发展的新要求,结合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新面貌,总结经验、探索新规律,将新事物、新知识纳入国防教育内容体系中,完善高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引导他们树立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国防意识,更加关注和平年代国防安全因素的变化。最后,实现国防教育方法的新超越,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国防教育。一方面,在继承过去好传统、好办法的同时,着手于新方法和新手段的探索,特别要运用好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制作国防教育主课《军事理论》和辅修课《孙子兵法鉴赏》的MOOC/SPOC课程。另一方面,借助各类教育资源,丰富“社会课堂”中国防教育的内容,如走进军营,参观与国防相关的博物馆,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国防教育。

  二、国防教学过程的动力系统分析

  我们把由教学过程内在矛盾产生的教学动力称为内部运行动力。分析国防教学中的内部矛盾及教师和学生的动机系统,将揭示国防教学动力的生成、结构及其作用,揭示国防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国防教学的内部运行动力

  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教学的内在驱动力。如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发挥的程度、两个主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教与学之间的情感关系都直接制约着教学动力的大小。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在国防理论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主席“富国强军”方略的正确性,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给国防理论教学带来动力。此外,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也都能影响教学动力。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运动和发展的主导动力。教学训练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想的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在国防理论和军事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起始水平及其“最近发展区”,恰到好处地提出要求,刺激、改进需求。如,学生对军事科学的“最近发展区”大部分是武器装备发展,军事课教师在介绍武器装备的同时,应阐明恩格斯对武器装备发展对战斗力提升的客观规律的揭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3]如,线膛枪创生了“散兵线”;坦克的问世,造就了“闪击战”;航空与航天新技术的空前发展,则催生了“空天一体战”理论;如今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使得实施精确打击成为现实,并使战斗力生成模式产生了质的跃变。国防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根据变化提出新的教学任务,给教学过程补充新的能源。教学动力源于教学过程自身内在矛盾,依存于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一方面要揭示国防教学动力与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复杂关系,把握国防教学动力生成的多种因素,另一方面要揭示教学动力与教学过程的整体关系,把握教学动力生成的主要因素。正如军事运动的基本矛盾———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军事矛盾运动的本质,军事(国防)理论教学过程的运动全赖于这种动力的推动。

  (二)国防教、学双方的行为动力

  教学过程是知识的传达、接受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诸要素构成的众多矛盾的解决,要依靠教师、学生的主观努力及其相互作用的发挥。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国防斗争与以战争为中心的军事活动方法,不仅能解决国家之间的生存发展利益矛盾,而且能解决个人之间生存发展利益矛盾;《孙子兵法》制胜就是围绕“仁”和“道”展开的。其次,学习动机取决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如果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专业与军队建设、远大理想相结合,学习目的明确,那么这种认识就会成为学习的内部动力。最后,动机与学习效果是辩证统一的。军事理论学习效果也影响着军事理论学习动机的形成和持续。增强行为方式能促进军事理论学习效果的提升,而所学到的军事理论知识反过来又能够增强军事理论的学习动机。学习本身对动机的强化作用通过学习效果的反馈实现,学习成功率越高,学习动机就越强化。教师工作动力的形成同样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国防教育教师的角色意识和成就动机是其工作的主要力量。其次,教师不仅要对国防理论和军事科学知识感兴趣,而且要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探究感兴趣。最后,取决于教师的期待。教师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有用之才,这种期待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由动机引起的动力是个体的行为动力,而非教学动力,教学动力与教师、学生的行为动力不可分割。只有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动力相结合,才能形成推动教学运动发展的动力。教师工作动力和学生学习动力的结合是在解决教学目的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中完成的,更是在具体国防理论和军事科学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

  (三)国防教育教学的外部动力

  对国防教育教学过程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辩证揭示,是推动国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外部动力。国防教育教学过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与社会需求、战争需求、军队建设需求的关系。当前国防教学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文化和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层撞击。教学要适应这些挑战,仍沿袭传统的国防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显然是不行的。教师必须研究以下问题:当今诸多挑战对国防教学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现行的教学思想、内容、方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以改革和发展;如何把新的国防教学理论、方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适应新的要求。这些研究将极大地促进国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与教学过程直接有关的教学总体设计、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机制,是从外部推动教学过程运动和发展的因素。国防教育教学总体设计是在办校方针、办学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任务制订的培养人才的“蓝图”。它涉及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模型的设计,课程的选择与编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等一系列问题。其核心是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体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解决人才培养与部队需要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形态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过程的运行则是将教学总体设计的人才培养“蓝图”付诸实施,主要解决教学质量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教学总体设计是教学过程运行的前提,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导和定向作用。这一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条件都起制约作用。教学过程的运行,是实现教学总体设计的基础,无此基础,再好的教学总体设计也无法变为现实。因此,一个优化的教学总体设计对教学过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地方高校的国防教育教学不仅开设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门必修课,还开设一系列选修课,如《兵器装备概论》和《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概论》《军事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战争之路研究》《信息化战争研究》《军事谋略艺术》等。可见,地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的总体设计,就是构建地方高校国防文化教育平台,为学生走入国防和军事领域提供广阔天地。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常规管理、档案管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指对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安排、具体实行、监控检查、统筹指挥、控制质量等多项活动。其实质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学过程的运行,有赖于科学的教学管理,而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催化剂”。实践证明,教学过程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益的高低。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向管理要时间,让管理出效益,是国防教育教学过程的必然要求。教学保障工作是指为满足各种教学活动的物质需要而采取的整套措施。它的基本内容是向教学过程提供由勤务、物资、技术等构成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需的人员和物质条件。具体说,它包括文字教材、电教教材、各种图表、资料、网络课程等教材保障;为技术、战术教学提供的教学装备和器材保障;为配合教学活动而提供的教学勤务保障;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模拟训练为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保障以及图书馆国防导读中心、军事技能训练实验室、训练场、专用教室等教学设施保障。教学保障作为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重要条件,愈完善配套,愈具有先进性,愈有助于国防教育教学过程的运行。面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挑战,我国高校进行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道”的研究,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为提高我军将士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对增强我军后备力量的建设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于国防教育的论文范文二:国防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国防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防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国防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军训、讲授国防法兵役法等形式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于理论化的模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性。如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国防知识的兴趣,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和学生自身的参观,从视觉、触觉和听觉全方位感受国防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使大学生从实践感受到爱国主义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口号,而是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具体实践做起。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就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我国的国防教育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具有安全意识的爱国主义人才。

  (二)国防教育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也要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国防教育的经验和方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借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和方法的丰富和发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各种传统的方法,更大程度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国防教育的实践性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的能力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帮助大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1.在能力培养上,国防教育有着强化的特征。国防教育的实施方法,承载了部队的训练与管理方法,具有极强的示范性。通过对学生的军事训练,规定严格的制度,注重从细节上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要求严格的纪律和作风,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毅力和斗志;不断的检查与评比,提高学生的集体的荣誉感。国防教育的增强学生生活到学习方方面面的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的。

  2.在道德教育上,国防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国防教育内容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成功地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中华美德由于性善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强调发挥自主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别重视“诚”与“信”的品德。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当高校学生进行军训时,与军人朝夕相处时,自然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国防观念。

  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通过接受国防和军事方面的教育训练,增加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不仅有助于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也有助于养成讲道德、守纪律的良好风尚,在思想、知识、技能和体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4.国防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现代的大学生由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缺乏的就是独立自主能力与艰苦奋斗精神。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二、小结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代大学生通过国防教育,了解当今的国际形式,树立国家安全观,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从而提高了个人素质,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国防事业的热爱。总之,国防教育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国防教育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文章

1.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范文

2.大学国防教育论文

3.大学生国防论文范文

4.高校国防教育论文

5.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论文

6.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1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