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关于教育观的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观的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关于教育观的论文范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数学教师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观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教育观的论文范文一:论符合大学生有应的家庭教育观

  一、《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重“爱”轻“恩”的家庭关系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认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鲁迅还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历代,主流文化都是“拼命劝孝”,可是孝顺儿孙并不多,很大程度上就是统治阶级一味提倡虚伪道德,却蔑视人伦亲情!鲁迅认为,“爱”是自然给予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的天性。在动物界,除了因为鱼类等生子数目太多导致———爱不周到之外,动物总是挚爱它的幼子的。而且动物们不但全然没有接受回报、获得利益之心,有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对于人来说,没有经过“圣人之徒”作践的人,也都自然而然地能发现这一种天性并葆有这种天性,比如,村妇哺育幼婴,农夫娶妻养子,并不是想到了这是正在施恩或将要放债。因此,《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指出,“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现在世界没有大同,相爱还有差等,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即使疏隔一层,也不劳多虑。当然,父子之间也有爱非不能勾连的例外。但如果这种血脉相连和亲情之爱都不能勾连,那么“恩威”“名分”“天经地义”等说辞之类如何勾连得住?

  二、《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重“发展生命”的青年发展观

  鲁迅反对流行的报恩观点,提出父辈与子辈之间应该重“爱”轻“恩”,是基于“幼者”本位的家庭观念。鲁迅说,在他那个时代怎样做父亲,他有自己的认同,并且非常简单,就是以自然为师,遵循生物界的规律和现象,首先要保障生存,之后要延续生命,最后是要发展生命,也就是进化论的观点。同时,鲁迅也严肃指出,当好父母“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艰苦困难的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亲、母亲是家庭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物”,父母对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保全性命和延续生命尚且易为,因为这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也是人的本性。但是人的生命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生命具有超越性,人具有意识。然中国之传统家庭观不重视也不利于发展生命,因此,家庭的功能和责任往往只停留在延续、保存生命的层次。试问生命何以必须继续呢?就是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五四时期是重新发现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实质,是通过对终极无限实体的统治地位的革命,进行主体的自我拯救”。因此,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鲜明地提出,家庭责任的重点在于“发展生命”。鲁迅进而提出,发展生命,首先是父母作为家长,自己要觉醒,应该先洗净了中国古传的谬误思想,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自由和发展,不再培育作品评述069退婴”。他说:“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第二,是觉醒的父母应先解放了自己的孩子!鲁迅采用通俗小说《说唐》中的“黑暗的闸门”的典故,指出父母应该为了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子女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因为,真正明白父母含义的人,都愿意为了子女更健康、更聪明、比自己更强、更幸福而主动承担责任。孩子能够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就是发展了父母自己,就是超越了过去。再有,解放子女,先要理解孩子。鲁迅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就大碍于孩子的发达。”鲁迅提出,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也就是说,一方面,子女自父母分离出来,父母给予他们生命,并交给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是家庭责任的承担者父母的义务;另一方面子女自出生之时就是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而存在,他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也不是复制品,家庭应该培育他们成为独立、发展的人。当然,鲁迅也强调,父辈与子辈之间的重“爱”轻“恩”绝不是说“孙子理应终日痛打他的祖父,女儿必须时时咒骂他的亲娘”。

  三、《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启示大学生家庭教育要以“幼者”为本位

  鲁迅着眼于人的发展,辨析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提出了“以幼者为本位”的新式家庭教育观。鲁迅认为旧传统的缺陷在于“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这样的观念造成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些非常荒.唐甚至堕落的现象: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甚至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对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来说,以“幼者”为本位,就是以大学生为本位,尽可能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以大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大学生为本位的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要摆脱旧思想和旧习惯,改变庸俗的成才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中,非常强调个人对家庭和家族的责任,个体的人反倒不觉得有多么重要。养儿为防老,孩子要报恩,而出色的孩子一定是能够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的。鲁迅却倡导做父母的,虽然自己不可避免地受到旧传统和旧思想的熏染,但应该与时俱进,追求精神独立和自由,培养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品德。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加多义务思想,核减权利思想,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是一代又一代“幼者”的教育者,不同的只是前后而已。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亲情、是爱。以大学生为本位的家庭教育,其次是父母要尊重大学生的天性和本能。《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提出幼者的教育应该以尊重“幼者”的本能,发展“幼者”的天性。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教育正是与此相反,用等级和礼教压抑人的本能。封建阶级给中国人实施的教育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麻痹术,统治者给人民布施的是奴性教育。而家长对于子女的为我所养即为我所支配的观念又造成子女几乎丧失自我和个体的尊严。鲁迅曾在《上海的儿童》一文概括中国家庭教育。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一种是任其跋息,一点也不管;另一种是终日给以冷遇、呵斥或打扑,使其畏蕙退缩,如奴才或傀儡。这些都启示家长在教育大学生时,既不能任其发展人性恶,也不能束缚他们的个性,而应该培养其积极的品性,重视子女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

  此外,鲁迅还针对封建主义的父命子从、师道尊严的旧教育,提出长者对于孩子不应该是命令者,而应是指导者;不应压制儿童,而应解放他们。“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当我们强令大学生按照大人们为他们设计的生活模式,比如接本、考研、考公务员、留学等,父母不妨反躬自问,自己有没有把儿女当作“缩小了的成人”来看待?是在指导子女,还是在把自己的希望加之其身?当家长对子女耳提面命,希望他们“听话”和出人头地时,是在重视他们的独立自主和精神自立吗?大学生已经拥有较多的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有能力和有权利走自己的路。

  在思潮激荡、社会问题汹涌的五四时期,鲁迅非常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和青年的发展问题,对此,它不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有过深入的探讨,还在《随感录》之二五、四十和四九等篇中,都曾经提及。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值得当代大学生父母深入解读。

  关于教育观的论文范文二:蒙台梭利生活教育观的探寻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家庭成员对幼儿的关爱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在无意中“剥夺”了幼儿学习生活能力的权利。在幼儿园,教师虽然注意了对幼儿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情况下是随机教育。在这种教育情况下,幼儿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随意性较强,做事缺乏耐心;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同伴之间不会谦让。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对自己的照顾,培养幼儿的自立精神是幼儿时期必须学习的必要能力,教育对象是幼儿本身,受益者是幼儿本身,也是我们整个社会。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非常重视日常生活教育,她认为“实际生活练习是塑造儿童性格的活动”,“幼儿期是动作发展及生活环境学习的敏感期”。因此,在小班幼儿入园后,我们注重了幼儿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训练幼儿小肌肉动作及与脑、手的协调,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奠定独立生活的基础,同时培养幼儿独立、专注、协调和秩序等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社交能力。

  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日常基本活动。这是指走、坐、抓、拿、倒、剪、穿、挤、切、缝等。2.自理活动。这是指自我服务的练习,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主要包括洗手、洗脸、刷牙、吃饭、漱口、穿衣服、穿鞋、自理大小便、洗手绢等。3.生活活动。这是指培养幼儿生活、社会交往和语言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坐姿、站姿、开关门、喝水、用餐的礼仪、打招呼、感谢和道歉、如何参与别人的活动等。4.值日活动。这是指让幼儿做与环境有关的实际生活练习,培养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擦桌子、擦椅子、擦墙面、整理活动室内物品、饲养动植物等。

  二、我们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的精华,注重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即“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在实践中,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建立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入园后,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放过每一细小的环节,如教幼儿如何站,如何走,如何开关门,如何搬椅子,如何坐下,如何取放教具等。在与人交往方面,教给幼儿如何与别人打招呼,如何感谢和道歉,如何观察和参与别人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每件事情应该怎样做,从而在幼儿各种习惯形成的初期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对于幼儿在家中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我们也注意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

  (二)丰富生活区教具,科学指导幼儿活动

  所谓生活区,就是锻炼幼儿自立能力和学做家务的区域,生活区教具是日常生活中缩小了号码的真实物品,如练习系扣子所需的小衣服,练习敲的小锤等。教具严格按照幼儿的动作发展顺序进行准备,其中每项工作还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教具。如筷子夹的活动需先准备软球,然后准备较硬、较圆的物体,像花生、核桃等。另外,我们还注意运用不同的材料练习同一种技能,如拧的活动,我们准备了瓶盖、把手、钥匙等多种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对于在家庭中不易接触到的生活内容,我们也增加相应的教具,如准备食物的菜板、勺、锅、盘等,这些有效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能力。

  (三)重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练习与实践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是将在生活区获得的技能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和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并且充当协助者。如为了让幼儿练习自理能力,教师可定期组织幼儿清理活动室物品,让幼儿练习擦桌椅、擦墙、洗手绢等。教师还可以建立值日生制度,要求值日生负责接待小朋友、整理桌椅、擦洗教具、照顾动植物等工作。值日生工作不仅能锻炼幼儿的生活技能,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身能力、为集体服务的机会。

  三、我们的教育效果

  (一)幼儿小肌肉动作协调灵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了初步的责任感

  经过在生活区的反复练习,幼儿小肌肉动作更加协调灵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穿衣服、吃饭、大小便等。能力强的幼儿还能穿套头衫,系复杂的扣子,学会了磨豆浆、切水果、剥皮等简单的生活技能。幼儿自理能力增强,许多幼儿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允许别人帮助。通过值日生工作,幼儿懂得了不仅可以为自己做事,也能为集体服务,他们更喜欢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力量,有了初步的责任感。

  (二)专注性和持久性增强

  由于我们所提供的教具不仅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而且注重了美观大方,再者日常生活用具,是日常生活中缩小了号码的真实物品,幼儿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从反复练习中得到了满足,能够认真、持久地工作。如在成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用手抓黄豆,从一个碗中抓到另一个碗中,有一位幼儿持续做了一周。刚开始时,他总是不够专心,动作也不太协调,常常将黄豆撒在地上,到后来,他能够自如地抓黄豆了。

  (三)逐步建立了秩序感

  一方面,教具本身具有次序性,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是按一定的次序进行的,使幼儿在潜意识里初步形成了“秩序”的概念。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等待。这是因为取教具时需要等待的时间很长,且需要按顺序取。如果自己想选的教具被别人先选了,幼儿也需要等待别人送回柜子中再去取。如果遇到了困难,想请求教师的帮助,而此时教师正在帮助其他小朋友,幼儿也必须进行等待。学会了等待,幼儿就能够按顺序来排队洗手、喝水、入厕等,减少了入园初期那种混乱、无秩序的状况。

  (四)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学会了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初步学会了等待,知道了尊重别人,知道了在别人工作时不打扰别人,知道了只有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能参与别人的活动。幼儿之间逐步学会了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友好相处。这样幼儿初步的社会意识开始形成,社会交往能力较入园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日常生活教育看起来很普通,很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多种教育因素。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幼儿面对未来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关键,因而如何全方位地、多层面地开发幼儿的潜能,帮助幼儿学会独立生活、专注学习,对教师而言是责无旁贷的。因此,教师应开辟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独立、专注、秩序等个性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教育观的论文相关文章:

1.儿童教育观论文

2.关于教育评价的论文范文

3.关于教育评价的论文

4.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范文

5.教育类论文

6.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

1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