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发探析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快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不断提高,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业从业人员需求也随之增长。截至目前,中国旅游就业人数达7600万人,其中旅游直接就业达1100万人,间接就业达6500万人,相当于全国就业总数的9.6%。如此庞大的旅游从业人员,势必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发探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发探析全文如下:
摘要:以《旅行社计调业务》为例,阐述了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操作途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发应探究旅游行业需求,符合高职教育的特征;在课程开发的具体操作上,应确立课程开发理念,教师、企业人员、学生共同参与开发,围绕开发主线建设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学习资源。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开发;建构主义
课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一切教育与教学活动的中心。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最终取决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开发是指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而在课程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笔者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创新性地开发与建设了《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该课程在较短时间内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也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山东省优秀教材,获旅游教指委第一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文以该课程的开发实践为例,对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发进行探析。
一、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课程开发应探究旅游行业需求
专业建设是为行业服务的,要么引领行业,要么紧跟行业,应与行业紧密契合。近几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旅行社经营与运作模式不断更新,旅游业态不断创新,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应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变化的新趋势,并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中做出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比如,在2006年之前,旅游职业教育在旅行社方向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的就业岗位是导游,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主要围绕着考取国家导游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四门课程展开,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方向)人才培养=导游人才培养的认知模式。其实,旅行社还有一个重要的专业岗位是计调岗位,但当时对旅行社计调的培养基本上是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对计调的培养并没有进入专业培养模式,市面上关于旅行社计调的专业教材几乎没有。笔者经过深入地行业调研,认为计调在旅行社整体运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水平与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旅游行程的服务质量,是旅行社中的幕后英雄。随着游客出游次数的增多,眼界的拓展,他们对旅游行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的安排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旅行社计调人才培养应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轨道中来,培养专业的计调人员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目标。相应地,旅行社计调业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也就应运而生,该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当时的高职旅游职业教育中是一个创新。能够引领行业需求的新生事物总是受欢迎的,因此,该课程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省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其配套教材也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山东省优秀教材,获旅游教指委第一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样,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创新,如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产生了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产生了医疗旅游、修学旅游等新业态;旅游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虚拟旅游、智慧旅游等新业态。随着这些旅游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旅游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现有课程内容与进行新的课程开发,以便更好地为行业服务。以智慧旅游带来的旅行社经营运作模式变化为例,应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等课程进行改革,融入新的科技因素;应加强《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设;应着力开发《智慧旅游》、《旅游网络营销》等新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贴近旅游行业实际,方便就业,服务于社会。
(二)课程开发应符合高职教育的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这6个字涵盖了三个关键词,即“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2]。高职旅游类课程开发与建设首先要符合“教育”的特征,即课程面向的对象不是培训者,而是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因此课程的建设不能是功利的,不能以就业为唯一目标取向;它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融入更多的人文与教育因素。
其次,应符合“职业”的特征,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与评价标准,其培养过程关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不能再囿于学科体系的框架中,也不能是本科课程的简单式压缩,而是要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都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
最后,应符合“高等”的特征。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主要有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种层次,两种职业教育都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虽然都是技能性人才,但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经验层面上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则要培养策略层面上的技能型人才[2]。策略层面上的技能人才培养的是其在复杂多变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的加工来实现的;二是学习过程包括对新信息的理解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三是不同的学习者基于原有经验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应摒弃认知主义所倡导的学科的知识性,以多角度去组织教学内容;宜采用“情境式教学”,强调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应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主张教师提供问题原型,指导学生探索。
笔者在《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开发与建设中,关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三大特征。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对旅行社计调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选取以满足计调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旅行社计调工作岗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相关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紧紧围绕完成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体系,重构知识理论体系。每个项目的学习以任务流程和职业能力要求作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每个任务的组织以“任务引入―任务认知―相关分析―任务解决―实践练习―相关链接”为线索,既遵循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开发的操作途径
(一)确立课程开发理念
课程开发与建设应当基于一定的教育理念,目前关于教育的哲学理念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以什么样的理念作为指导,便会有相应的课程开发模式与具体课程呈现。高职教育应凸现“高等”的特征,培养的是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有良好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型技能人才。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突发事件多,服务情境复杂,更需要学生具有良好应变能力。因此,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发更多地应基于建构主义理念,建构主义理念确立以后,那么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方面都有了统一的标尺。《旅行社计调业务》的开发是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在课程目标的选择上,一方面强调过程性、关注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另一方面关注每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选择更有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学习内容。在课程实施上,努力创设有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在课程评价上,多主体、全阶段、多层次地实施评价。
(二)教师、企业人员、学生共同参与开发
鉴于以上论述的两个原则,高职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团队主要成员必须有较丰富的高职教育教学经验,懂得高职教育的规律与特征,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善于改革与创新。二是团队主要成员应具有深厚的企业背景,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应邀请校企合作互动好的、关心教育的旅行社专家参与到开发团队中来。企业专家熟悉行业、懂管理与技术,可以在工作项目、任务情境、工作案例的提供上发挥更多的优势。除此之外,还应把学生做为课程开发主体的一分子,高职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而教,因此,学生应有更多的发言权,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特征与学习特点在课程组织形式的选择、工作案例的提供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中,除了有多年高职教育背景的一线旅游专业教师外,还有山东万达国际旅行社、港中旅国际(山东)旅行社有限公司、中国旅行社总社(青岛)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双方优势互补,企业专家不仅提供了旅游企业的一线资料与前沿动态,还与校方教师共同商榷确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与评价标准。学校每年都会从实习学生中收集顶岗实习工作案例,甄选具有典型性的优秀计调工作案例充实到课程中来。
(三)围绕开发主线建设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学习资源
课程开发团队应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条主线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学习资源。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建设基于建构主义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泛展开依托学习资源的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与协作式学习。因此,学习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首先,应建设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以适应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与教师能够利用学习资源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与教学活动。《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开发了课程标准、课程录像、多媒体课件、行业动态、案例库、动画库、图片库、作业库、计调锦囊等多种学习资源。其次,应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以便“针对教与学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为教与学提供多种方法和途径”[2]。《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建设了立体化教学资源:文字教材―学习光盘―网络平台,各种媒介教学资源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整体,有力地支撑了课程教学。
相关文章: